一般城市融入都市经济圈一体化进程的路径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路径论文,经济圈论文,进程论文,城市论文,都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031(2007)11-0015-05
〔修回日期〕2007-06-18
当都市圈经济发展到工业化社会中后期时,必然产生以协调发展为核心的一体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当前,我国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环渤海等都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条件日益成熟,已初步形成一体化发展的态势。地处都市经济圈内的一般城市如果要借助一体化发展超越现有地位,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档次,就必须主动顺应一体化发展的趋势,自觉、积极地融入一体化发展进程之中,在都市经济圈的整体协调发展中谋求自身的理想定位。下面就都市经济圈内一般城市融入一体化进程的基本方向和主要路径做一些分析,以期为促进都市圈一体化,为各级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一、培育统一要素市场
要素市场的统一规划与建设是推进都市经济圈一体化进程的首要前提。只有发展统一的市场,实施区域内各类市场的对接与配套,建立一个不被行政关系和垄断力量扭曲的区域共同要素市场,有限的资源和要素才能得到有效配置与合理使用。都市经济圈一般城市在培育区域统一要素市场、实现与统一要素市场的对接和配套方面,应做好以下工作。
1.加快大市场建设
根据市场一体化发展要求,按照工业化中后期市场发展规律,一般城市应当加快市场布局的结构调整,优化整合市场资源,重点建设好一批主题型、规模型、特色型要素市场,进而培育发展连接都市经济圈、全国以及国际的大市场,积极推进市场集聚区建设,提高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和对外辐射力。
2.注重培育产权市场
一般城市要主动顺应都市经济圈内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进程,加快产权市场建设。要鼓励在共同市场中进行跨地区的企业兼并、收购、联合与重组,积极培育和发展一批区域性的、走向国际化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通过经营规模化、功能多元化、管理科学化、营运国际化实现资本扩张和市场扩张。这是实现都市经济圈一体化最有效的微观基础和制度平台。
3.加强城市间市场服务环境建设
一般城市在与都市经济圈内的市场对接与配套建设中,要通过区域互动合作加强城市间市场服务环境建设,开展与圈内其他大中城市的互动与合作,扩大城市间市场服务的交流与协作,通过错位发展,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互动发展局面。在市场对接与配套中,要重点承接首位中心城市的市场服务业发展辐射,在生产资料市场、生活资料市场、资本市场、人才交流市场、劳动力市场、信息流通市场、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转口贸易市场、中介服务市场以及会展旅游、现代物流、商贸流通等领域,实现与首位中心城市对接、配套、联手互动。
二、对接产业分工与协作
产业发展的分工与协作是以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基础与关键内容。一般城市切入都市经济圈一体化的重要措施就是构建产业链和产业集团,通过产业链和产业集团的形式实现同区域产业分工与协作的对接。
1.构建产业链条
构建产业链是创建产业分工与协作机制的重要形式。产业链即一种或几种资源通过若干产业层次不断向下游产业转移直至到达消费者的路径。目前,产业链的构建状况已经成为投资环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产业链的竞争已处于经济增长的核心地位,成为一个地区核心竞争能力的集中体现。
一般城市各产业部门要积极主动地融入到都市经济圈各种产业发展链条当中去,成为链条中的重要环节,在资源开发、产供销经营、上下游产品衔接、零部件配套、物流对接乃至企业管理等诸多领域展开合作,通过构建产业发展链条实质性地参与和推进都市经济圈产业一体化、经济一体化进程。
2.发展产业集群
在都市经济圈经济一体化、市场一体化进程中,要鼓励以强势产业或强势园区的联动为纽带,成立专业联合体,成立产业集群。都市圈的总体结构可以是松散型的,但企业之间的合作应当是非常密切的,产业集群是企业之间紧密合作的重要形式。
产业集群的特点是从整体出发挖掘特定区域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突破了企业和单一产业的边界,着眼于一个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和合作关系的企业、相关机构、政府、民间组织等的互动,使他们能够从区域整体来系统思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考察可能构成特定区域竞争优势的产业集团,考虑邻近地区间的竞争与合作,而不仅仅局限于考虑一些个别产业和狭小地理空间的利益。因此,大力发展产业集群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般城市发展产业集群可从两方面来努力。一是依据本地优势,按照世界产业发展规律和市场规律,大力构建地方产业集群以及组建区域产业集群,通过地方产业集群的发展来参与区域分工体系,促进本地经济的转型和产业升级;同时推动地方政府在经济增长中的角色转变,使政府专注于消除妨碍生产力成长的障碍,为不断拓展市场,繁荣地方经济创设良好环境和氛围。二是积极参与都市经济圈区域产业集群,特别是要主动投入到关联性强、专业化突出、市场占有面广、行业地位高、区域影响力大、发展前途好的大型产业集群中去,通过参与区域性乃至国际性的大型产业集群来防止本地同圈内其他城市间产业结构的趋同现象,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体系的合理化,加强区域内的竞争合作,充分发挥自身特长,促进不同地区、不同产业集群的叠加和融合,在提升整个区域竞争力的同时,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产业竞争力。
3.呼应首位中心城市,错位发展特色产业
在产业链和产业群的发展中,一般城市可重点发展自身独具的特色产业,通过打造特色产业基地,踊跃参与都市经济圈经济一体化进程,并以此来获得自身在都市经济圈一体化动态进程中的产业定位。
从一体化的角度出发,一般城市特色产业基地的创建应该坚决对接首位中心城市,增强与首位中心城市的产业互溶性和互补性。所谓对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连接与互溶,二是错位与互补。
一方面,一般城市要加强与首位中心城市的产业连接,承接首位中心城市的产业转移,同时连接首位中心城市的资本市场、技术市场、人才市场和服务市场,与首位中心城市的产业发展以及市场发展融为一体,为自身的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提供重要支撑,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一般城市的发展与首位中心城市以及其他城市的发展既要相互呼应,又要错位发展,实施各种要素和各类产业多领域、多形式的对接互补。在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差别化、特色化发展中,通过信息、交通的互通,市场、环境的共建,产业、企业的互联,形成自身的专业特长和比较优势。
三、融入都市经济圈快速交通圈
按照世界都市圈发展规律和惯例,大都市圈首先是以交通联系和交通系统的尺度来表述的。以单一城市为核心的“一小时日常都市圈”半径在100公里左右;而以多个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多核心都市圈”,其内部可能有若干个“日常都市圈”,半径可达300公里左右。可见,交通圈在都市圈建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起着重要作用,交通圈实际上是都市圈的先导[1]。
目前,各都市经济圈对圈内的空间发展模式都进行了较详尽的探讨,强调了建立以综合交通为先导的整体发展模式,提出了建设核心交通都市圈的建议,如3小时都市圈、2小时都市圈乃至1小时都市圈等。
在此背景下,一般城市一定要主动汇入都市经济圈的核心交通圈。一个城市的交通是否便捷,是否同它所处的都市交通圈连接在一起,成为都市交通圈的有机组成部分,往往直接影响着该城市在都市圈内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档次。例如,在长三角都市圈的空间发展模式中,最核心的是上海1小时都市圈,它占区域总面积的20%,人口占30%,GDP占区域总量的45%,是长三角经济强度最高的区域。其次,由于传统联系和地域相邻,长三角地区实际上还存在着一个2小时经济紧密联系圈,包括苏州、无锡、常州、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宁波和南通等。再次,就是连接圈内其他所有城市的3小时都市圈[2]。
一般城市要在一体化发展中受益,就一定要想方设法发挥区域性的交通优势,紧紧抓住圈内快速交通网建设的机遇,如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轻轨、磁悬浮以及跨江大桥、跨海大桥等,主动挤进以首位中心城市为核心的3小时交通圈、2小时交通圈乃至1小时交通圈。进入核心交通圈,就意味着进入了都市经济圈的经济强度核心圈,发展机遇将会大大增加,发展条件将会大为改善,发展基础将会大大加强,同都市经济圈首位中心城市的联系将会更加紧密,也会更多地接受首位中心城市的辐射和聚集,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地位也才会更加巩固。
四、打造通用信息平台
信息化建设既是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也是推动一体化发展的强大动力。从信息化切入一体化是一般城市汇入都市经济圈一体化进程的必由之路。
1.加快信息港建设
一般城市要以拓展集约化管线、建设高性能宽带信息网络和关键性应用项目为重点,推进信息港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构建高档次的通用信息平台,创造区域发展的良好环境,增强对外吸引力,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城市间的经济合作与协调发展。同时,信息港的建设可以使一般城市在更高的层次上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呈现出更强的竞争力。
2.创设都市经济圈经济社会发展统一网站
作为我国经济最富活力的地区,各都市经济圈信息化建设已取得相当进展,但也应看到,各地的信息化建设仍存在严重的“诸侯割据”现象,与网络经济的统一性、开放性、交互性和规模性要求相去甚远,严重影响着信息一体化与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都市经济圈信息一体化首先必须依靠组织制度的保障。一般城市要同其他城市共同探索建立超越部门利益乃至单一行政区域利益的信息一体化协调机构,以破除人为设置的条块壁垒,最大程度地发挥各方优势,不断优化网络资源。应该尽快建设都市经济圈经济社会发展统一网站,实现圈内各城市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信息共享。
3.圈内的移动通讯、固定电话等可实行同城待遇或同区间待遇
为充分发挥信息化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强大动力作用,都市经济圈范围内的移动通讯、固定电话、互联网络等信息服务工具可以实行同城待遇或同区间待遇,以降低市场运营成本,推动市场的开放性、统一性,更好地实现联动发展,互利共赢。为此,要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层面和行业政策层面的支持,为都市经济圈通信合作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以推动机制、体制创新,进一步优化信息化一体化发展的环境。
4.通过资源整合,促进信息平台建设
一是产业整合,从整体上考虑都市经济圈的通信产业发展,把各自的优势更好地组合起来,形成区域间完整的产业链;二是信息整合,加快建设都市经济圈的信息平台,尽快实现区域城际间宽带网络对接,提升区域信息一体化层次;三是人才整合,都市经济圈科教资源丰富,信息人才密集,应进一步整合圈内各地的信息人才资源,推动高层次的信息人才联合培训,开展技术协作和联合攻关,实现信息人才资源和信息科技成果共享。
五、遵循区域发展总体规划实施城镇体系发展战略
区域发展总体规划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居于统率地位,一般城市在融入都市圈一体化的进程中,必须遵循区域发展总体规划的要求,制定实施各自的城镇体系发展战略。
1.一般城市的城镇体系发展战略规划要与都市经济圈区域发展总体规划相一致
根据都市经济圈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和地理位置,从城市和城镇的空间布局来看,一般都市经济圈都是由若干个二级都市圈构成的,是具有多核结构的大都市圈。因此,一般城市在实施城镇体系发展战略规划时,一是要考虑地处二级都市圈的位置特点,要针对二级都市圈的发展规划来做好本地的城镇发展战略规划;二是要考虑地处大都市圈的位置特点,针对都市经济圈区域发展的总体规划来做好各自的城镇发展战略规划,力求与都市经济圈区域发展总体规划相一致。
一般城市的城镇体系与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只是都市经济圈城市一体化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其实施过程中,要充分顾及个体和整体的有机联系,这样才能保证一般城市同都市经济圈的一体化同步发展,保证一般城市的发展持续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
2.一般城市城镇体系发展战略规划要充分反映首位中心城市的重要地位
在一般城市城镇体系发展战略规划中,要特别注意与都市经济圈龙头即首位中心城市体系规划的对应,因为首位中心城市在区域总体城镇体系规划中处于最重要的地位,是整个城市群的核心,需要依靠都市经济圈所有城市的整体力量,全力打造首位中心城市,支持首位中心城市作为都市经济圈的核心来带动区域整体的发展。当然,首位中心城市也必须充分认识到,没有广阔的腹地,也不可能建成真正强大的首位经济中心,没有各一般城市的支撑和传递,首位中心城市也难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
3.一般城市城镇体系发展战略规划要建立在都市经济圈产业发展互动的基础上
都市经济圈城镇体系规划同圈内产业带的形成与变动密切相关,一般城市的城镇体系发展战略规划一定要建立在与都市圈产业发展互动的基础上,城镇体系规划要与一定的产业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例如,长三角都市圈已呈现出明显的现代制造业的产业特征和空间布局特点,沿江、沿海、沿湾、沿路形成了许多各具特色的产业带、群、圈等,以这些产业带、群、圈为基础,又构成了新的都市圈城镇体系。如江苏长江沿岸、浙江杭州湾以及上海、宁波沿海地区的化工、造船、冶金、能源等基础原料工业带,沪宁、沪杭铁路、高速公路,沪杭甬、苏嘉杭高速公路沿线的以IT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带,都开发和奠定了新的长三角城镇体系。而遍布长三角各城市郊区的开发区和小城镇的工业园区又构成了新的城镇载体[3]。
六、交流与共享人才资源
人才资源在区域内合理的、自由的流动,是构建都市经济圈一体化运行机制的重要条件。都市经济圈一般城市要加强与圈内其他城市在人事人才资源方面共同开发的力度,不断拓宽合作发展的空间和领域,在开发、交流、配置、管理等方面形成共同合作的基础。一般城市可采取以下方式主动进入都市经济圈人事人才合作交流的一体化进程。
1.开展人才机构的合作交流
一般城市的人才中介机构要主动与圈内其他城市的人才中介机构开展合作,支持对方在本市设立分支机构,为其开展业务提供支持。各方人才服务中心可开展网上招聘合作,定期举办网上联合招聘会。可引导各方人才中介机构在人才派遣、猎头等方面开展合作,实施相互间的异地委托代理。
2.推行城市职业资格和水平认证的互认
开展一般城市同圈内各中心城市职业资格和水平认证的互认工作。同各主要城市合作进行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职业资格考试和职业水平认证考试,实施各地职业资格和职业水平认证互认制度。
3.互派公务员挂职锻炼
都市经济圈各主要中心城市可互派公务员挂职锻炼。通过走出去的途径,拓宽公务员的视野,了解圈内各城市在一体化中的具体运作机制,使本地公务员增加知识面,提高一体化的理论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尽快在本地构建起与都市经济圈一体化相适应、相配套的运作模式。
4.共同建立人才诚信档案
一般城市同圈内各城市可共建人才诚信档案,确定人才诚信档案系统建档标准,共同开发、完善、使用人才诚信档案系统及其信息查询系统,推广人才诚信服务产品应用;各方应努力实现人才诚信报告互认,信息贯通,相互应用。
5.联合招收培养博士和博士后
一般城市同圈内主要城市可相互利用科技教育资源,联合招收培养博士和博士后,联合建设博士后流动站,以推动科学技术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一般城市要重点加强与主要中心城市的科研院所和重点高等院校的合作。
6.合作举办各类高层次论坛
加强一般城市同圈内其他城市间的学术交流。可紧密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结合都市经济圈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实际进程,结合当前急需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明确主题,合作举办各类高层次论坛,实现都市经济圈各城市人才和客户资源共享。
七、创新政府公共协调制度
都市圈一体化的经济发展必然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政府公共协调制度,一般城市政府对此应有清醒认识和主动应对措施。
1.公共协调管理的现实紧迫性
近年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环渤海等都市经济圈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但是,区域发展中也暴露出一些突出问题,如基础设施建设缺少统筹规划,区域性空港、海港、河港布局不尽合理,与快速交通干道不衔接;过度竞争,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产业结构趋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水、土、矿产资源瓶颈制约作用明显;耕地锐减,能源紧张,生态环境局部恶化等等。因此,有必要从全局的角度,科学合理地确定区域整体定位和发展战略,明确各地区的功能分工,打破地区行政分割,统筹考虑区域未来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以此加快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而要做到这些,都市经济圈各地政府的公共协调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2.组建区域性权威协调机构
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进入了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时期,各都市经济圈的一体化进程也进入了整合的关键阶段,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政府拉动和市场推动,显现出政府和市场两个轮子相互滚动的新特征。此时,政府的角色尤其重要,合理的规划、必要的引导、区域内部的合作、利益的协调、矛盾的平衡等问题的解决尤显迫切。
国家发改委在研究制定“十一五”规划过程中,把城市群区域规划的编制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都市经济圈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可望在宏观层面获得解决。但是,仅有国家级的整体区域规划显然还远远不够,指导性的“规划”对区域发展中涉及局部利益的一些问题并无强制力,都市经济圈不同于行政圈,各城市的行政隶属关系较为复杂,加之长期的条块管理,地区间的协调比较困难,尚未进入跨地区的产业整合阶段,而都市经济圈今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区域化合作的水平和合作方式的创新。
中共中央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专门论述了区域协调发展问题,明确提出健全市场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引导产业转移;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要继续发挥对内地经济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强区内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温家宝总理在《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建议的说明》中又强调,要重视发挥城市群的集聚效应。
因此,在“十一五”期间,从政府层面的整合功能来看,关键是要构建都市经济圈层面上的合作、协调与整合平台。基本构想是设立“都市经济圈公共政府协调中心”,使其不仅具有论坛、沟通功能,还必须赋予其规划和执行功能。其成员可考虑包括国家级和都市经济圈区域的省级、市级成员。地点可以设置在都市经济圈的首位中心城市,在职能定位上具有都市经济圈公共权力协调机构的性质,对于涉及共同利益的一些地方重大决策具有协调、建议和否决权。
3.逐步创新一般城市各级政府公共管理协调制度
一般城市融入都市经济圈一体化进程的发展目标是追求整个经济圈进而追求城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由于都市经济圈一般是跨行政区建立的,为了消除局部利益对整体利益的侵蚀,为了在保障区域发展整体利益的基础上实现一般城市的自身利益,一般城市各级政府必须在分立的行政区基础上,随着一体化的进程,及时地、相应地逐步创建起适应一体化进程要求的公共行政管理的内在机制,通过公共行政管理的制度创新,制定出适合都市经济圈区域协调发展的共同政策和制度规范,最终实现经济圈组织体系内的超越行政区的协调和管理。
各级政府对都市圈经济关系的干预主要是为了保障与实现都市圈的协调发展,只有把都市经济圈一体化视为一个大系统,突破行政区划界限,主动改变地方割据,全面创新和完善协调机制以及管理制度,才能形成统一的都市经济圈发展规划,才能有效地保障和促进都市圈的一体化进程。一般城市的各级政府和公共管理部门对此应当有充分的认识,要随着都市经济圈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及时从“一体化理念”的角度来思考地方问题,制定地方政策,为各自城市参与都市经济圈一体化进程奠定制度基础,提供制度保障。这样既能使自身在都市经济圈一体化进程中得到应有的利益,又能从中获得超出其他城市的更多利益。
标签:城镇体系规划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国家中心城市论文; 产业规划论文; 城市选择论文; 区域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