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省塔城地区托里县人民医院 834500
摘要:目的:对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予以探究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4年1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脑出血患者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挂号的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均分成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自5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保守治疗方法,研究组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14d血肿周围水肿量明显低于治疗前及治疗后7d,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研究组血肿量及血肿周围水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1,且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研究组患者和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14d的IL-6、TNF-α显著低于治疗7d后,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研究组患者在治疗14d后的NIHS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对脑出血患者在临床治疗时,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能够有效清除患者颅内各种病灶,减轻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脑出血
脑出血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在中老年人群中比较常见和多见,其病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患者在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时,很有可能危及生命安全和生命健康。本文将该院收治的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观察组50例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现将具体的临床报道作如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将该院收治的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挂号的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均分成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自5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保守治疗,该组中男性患者占28例,女性患者占22例,患者年龄在35岁到75岁之间,患者平均年龄为(54.2±4.5)岁,研究组进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该组中男性患者占30例,女性患者占20例,患者年龄在38岁到79岁之间,患者平均年龄为(64.1±4.7)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中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研究意义,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保守治疗,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后,用20%甘露醇125mL进行静脉滴注,一般7~8个小时循环一次,此外还需要对患者进行脱水降颅压,维持体内酸碱平衡、电解质平衡,预防并发症的发生[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研究组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麻醉处理后,将患者血压控制在160/100mmHg以下,经CT定位后,选取患者颅内血肿最大的层面开始实施穿刺,铺好消毒铺巾后,对患者用2%利多卡进行局部麻醉处理,之后采用电钻进行颅骨打通,将穿刺针换成是钝头塑料针芯穿刺至患者血肿位置,当出现血流时,将盖帽拧上,并用注射器将血肿抽吸干净,之后用肝素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当置换液逐渐变浅淡时,对患者接引流袋引流2h左右,之后再用肝素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血肿,直到大部分血肿被彻底清除,在插入钝头塑料针芯的前提下将穿刺针成功拔出,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2]。
1.3观察指标
患者接受治疗14d后,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做好详细记录。
1.4统计学研究
本次研究中,对所有相关数据采用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 ±s,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计数资料使用 检验,用%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若P<0.01,差异极显著有统计学研究意义。
2结果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14d后颅内血肿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14d后血肿周围水肿量明显低于治疗前及治疗后7d,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研究组血肿量及血肿周围水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1,且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IL-6、TNF-α情况究组患者和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14d的IL-6、TNF-α显著低于治疗7d后,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14d后NIHSS评分情况研究组患者在治疗14d后的NIHS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
3讨论
临床上脑出血的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都比较高,在为患者开展治疗的过程中,传统的保守治疗,临床疗效欠佳,且并发症比较多,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将颅内血肿微创术应用于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清除患者颅内血肿,控制颅内压,同时具有保护脑组织的作用,其临床治疗效果十分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3]。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中,对研究组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根据统计学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血肿量及血肿周围水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1,且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研究组患者和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14d的IL-6、TNF-α显著低于治疗7d后,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研究组患者在治疗14d后的NIHS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总之,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症状,能够有效清除患者颅内各种病灶,减轻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孙永.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00例的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2013,07(30):115-117.
[2]詹悠.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0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01(15):22-24.
[3]崔杰.定向软通道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01(15):06-07.
论文作者:蔡强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6
标签:患者论文; 血肿论文; 差异论文; 统计学论文; 脑出血论文; 颅内论文; 微创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