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儿童哮喘控制现状的调查与分析论文_李伟

关于儿童哮喘控制现状的调查与分析论文_李伟

甘肃省瓜州县人民医院 736100

摘要:目的:了解并探讨儿童哮喘患者的控制情况。方法:采用问卷形式对我院2016年1月至12月就诊于儿科门诊的哮喘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共收集患者102例,其中2~4岁16例,4~16岁86 例,合并过敏性鼻炎28 例,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2 例哮喘患者中,控制良好58.82%,未控制41.18%。其中2~4岁哮喘患者的哮喘控制水平低于 4~16岁哮喘患者控制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患者的哮喘控制水平低于单纯哮喘患者的哮喘控制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哮喘控制情况不理想,控制率仍未达到 GINA 等指南的要求,如何建立有效的管理模式,提高规范化治疗患者比例,从而提高儿童哮喘控制水平是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儿童哮喘;控制

儿童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系统疾病。近年来,该病的趋势不断上升。严重影响儿童患者的健康成长及生活质量。虽然医学界在哮喘的治疗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但很大部分的患者没能达到理想的控制状态,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环境的变化,影响哮喘控制的因素变得多样化,由于基因多态性存在,不同哮喘患者对药物治疗的敏感性可能不同,同时伴有过敏性鼻炎患儿哮喘常常更难控制,生活环境中还存在许多触发因素如呼吸道感染、接触过敏原、过敏食物、气候变化等都会影响哮喘控制水平。因此了解儿童哮喘控制现状,对哮喘控制情况进行评估,对哮喘患者的哮喘症状个体化干预从而改善哮喘控制成为目前哮喘研究的热点,对控制儿童哮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对象选择

将2016年1 月至12 月在我院儿科门诊就诊的102 例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哮喘诊断符合《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修订)标准,其中年龄2~16岁,平均年龄 7.79±3.48 岁,2~4岁患者16 例,4~16患者86 例;男68 例,女34 例;病程3个月至10年,平均11.1 ±10.8 年;其中合并过敏性鼻炎患者28 例。

2方法

顺序纳入符合哮喘诊断标准并同意参加调查的102 例儿科门诊哮喘患者,以医师与患者及患者家长面对面的问卷形式,由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病史记录、治疗情况的症状等,用病例调查表收集患者基本情况、家族史、就诊原因、哮喘症状、鼻炎诊断和治疗、4 周内哮喘治疗用药、一年内急性发作次数等。用儿童哮喘控制测试量表/ 哮喘控制测试表量表评估患者哮喘控制情况。

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P< 0.05)。

4结 果

102例哮喘患者中,年龄在2~16岁之间,其中2~16岁患者16例,4~16患者86例,平均年龄 7.79±3.48 岁;男68例,女34例;病程3个月至10年,平均 11.1±10.8 年;其中合并过敏性鼻炎患者28例。根据GINA 标准评价2~4 岁患者的哮喘控制情况,良好控制31.25%(5/16),未控制比例 68.75%(11/16);采用C-ACT、ACT 量表评价4~16 岁的哮喘患者,良好控制63.95%(55/86),未控制36.05%(31/86),2~4 岁哮喘患者控制水平低于 4~16 岁哮喘控制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合并过敏性鼻炎与单纯哮喘患者控制情况比较,102例哮喘患者中28 例合并过敏性鼻炎。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患者中哮喘控制良好 39.29%(11/28),未控制 60.71%(17/28)。单纯哮喘患者中控制良好66.22%(49/74),未控制33.78%(25/74),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患者的哮喘控制水平低于单纯哮喘患者控制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5讨论

近年来,儿童哮喘的发病趋势不断上升。如果不予积极控制,可造成患儿缺课率高,活动受限、影响交际能力,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诸多影响,甚至危及患儿的生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了解目前儿童支气管哮喘控制现状显得尤为重要。

正确诊断是儿童哮喘控制的关键,但目前婴幼儿期哮喘诊断难度较大,尚缺乏适宜的特异性检测方法和客观评价指标,建立一个良好的临床诊断思路对早期诊断至关重要。 哮喘急性的发作可有多种诱因,如接触过敏原,病毒感染,空气污染等。减少患儿暴露于触发因素,有利于改善哮喘控制,减少药物使用。呼吸道病毒感染是导致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常见诱因,可导致气道上皮细胞受损,炎性细胞聚集,并形成气道高反应性。过敏原对哮喘的影响取决于暴露的频次及程度,接触过敏原可使患者致敏,引发哮喘症状,经常接触可导致气道炎症持续存在。哮喘患儿亦容易出现严重的食物过敏。因此,为了维持良好的哮喘控制,哮喘患儿应避免食用致敏食物,尽可能避免过敏原的接触。空气污染也可触发哮喘发作,控制室内空气污染最主要的是避免主动和被动吸烟。被动吸烟可使儿童患哮喘的风险上升,哮喘儿童被动吸烟会影响哮喘控制,诱发哮喘发作,加重哮喘严重程度,影响治疗药物的疗效。

本次调查中发现,伴有过性鼻炎的支气管哮喘患者控制水平低于单纯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哮喘控制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约 60%-80%同时患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可导致哮喘发作,同时可给哮喘管理带来困难。鼻炎患者哮喘未控制风险较未有合并者高2 倍。在以往的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单纯治疗哮喘,虽可控制或减少哮喘发作,但变应性鼻炎的症状不控制,往往再次引发或加重哮喘 。变应性鼻炎是变应性哮喘发作的鼻相症状,通过控制鼻部症状,阻断变应原触发呼吸相,从而达到治疗变应性哮喘的目的。积极控制过敏性鼻炎可提高哮喘控制情况,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随着年龄的增长,病儿呼吸系统和机体免疫功能逐渐发育完善,一部分婴幼儿哮喘可以治愈;如果迁延到青春期则只能采取早期的临床干预,控制病情的恶化。故年龄愈小愈有利于病情的控制,相关研究结果显示,病儿首次喘息年龄与哮喘的控制水平呈负相关。另外,患儿的病程是患儿哮喘控制的保护因素,这可能是由于病程长的患儿在环境的控制以减少过敏原的接触及用药的规范方面有更好的依从性。研究显示,轻度哮喘病儿一经确诊即开始长期小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可预防不可逆的气道重塑;但中重度哮喘持续状态的病儿达到完全控制是很困难的。可见病情的严重程度与控制状况呈显著负相关。

家长对哮喘的认知情况及用药依从性对儿童哮喘的控制也非常重要,哮喘是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需要长期药物治疗。但实际上哮喘患儿药物依从性并不高,患儿家长对哮喘的病因、疾病严重程度认识不足,对吸入激素的怀疑及对医嘱依从性差等方面的因素,严重影响哮喘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指导患者规范化治疗,提高以吸入激素为主的规范化治疗患者的比例,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确保哮喘儿童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顺利实施,才能达到哮喘长期管理的目标。

ICS 作为哮喘维持治疗的一线药物,吸入给药是目前最主要的用药途径,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最有效的控制支气管哮喘的药物,它可明显抑制气道炎症,有效控制哮喘,防止病情恶化。教育和训练患者掌握正确的吸入技术对改善治疗依从性有重要意义,准确的吸入技术是哮喘满意控制的关键。因此,初次使用时应详细指 导患儿吸入器的使用,复诊过程中,也应再次检查吸入方法是否正确。这样可以提高患儿正确使用吸入器比例,从而提高哮喘控制情况。

6结语

总的来说,哮喘实际控制情况并不理想,与GINA 所定义的哮喘完全控制目标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了解哮喘控制情况,对提高哮喘控制率意义重大。对哮喘患儿早期诊断及干预,尽可能的避免患儿哮喘急性发作的触发因素,可使病儿的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但有些触发因素要做到完全避免也是不切实际的。服用药物可以降低患儿对触发因素的敏感性,因此药物治疗对维持哮喘控制十分重要.要让家长正确意识到哮喘需要长期的治疗,坚持按照医嘱规范化治疗,提高哮喘患儿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苏楠,林江涛.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患者发病时序性及病情的关联性研究[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3,2.1:18-20.

[2] 王明仁,杨晓鸥,火英明等.变应性鼻炎与哮喘疗效关系[J].上海医科大学学报,2012,25:47.

[3]刘冬霞,林荣军.支气管哮喘病儿控制状况影响因素[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3.47 1:39-40.

[4]董正惠,哮喘病儿吸人糖皮质激素病情控制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11 9:5- 7.26

论文作者:李伟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2

标签:;  ;  ;  ;  ;  ;  ;  ;  

关于儿童哮喘控制现状的调查与分析论文_李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