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是作者近几年的工程经验总结的。钢筋与混凝土是工程承重的重要支撑,凝土用量大、用途广,是工程建筑中的不可或缺的材料。加强对混凝土施工技术,将高水平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可以有效提高项目质量和缩短工期,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本文对于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房屋建筑 混凝土 施工技术
建筑混凝土的是由水泥结合一些防水材料等进行配比而成的,其主要优点为防火性好、塑造性强、使用寿命长且较为经济等。由于受到混凝土施工设计、材料质量、外部环境等影响,容易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混凝土裂缝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并由可能产生安全事故,危威胁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建筑施工单位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其施工技术,以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1.混凝土施工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混凝土原材料造成的问题
材料是混凝土施工中的重要基础,主要有砂石、水泥、外加剂以及水等等,通过将这部分材料进行搅拌,则能够使砂石作为混凝土施工的骨架、以水泥作为填充,并通过外加剂的应用将混凝土变得更有可塑性,可以说,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材料都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都会对混凝土的最终质量产生影响。对此,在实际施工开展之前,就需要施工人员能够对这部分原材料进行严格、全面的质量检查与审核,保证所使用的材料都是大厂生产、合乎施工要求与标准的材料。而在材料进场时,也需要现场管理人员能够做好材料的检查工作,并让其出示质量检验书,保证材料质量合格之后再允许其入场,并能够根据材料所具有的不同特性以及施工要求进行科学、合理的配比,以此保证混凝土质量。
1.2混凝土施工工艺造成的问题
1.2.1模板工程存在的问题
对于混凝土的施工,在混凝土浇筑前模板组合安装是一项十分严格而精细的工作,然而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基本上没有相关模板的安装及拆卸的防护方案设计,同时也没能给出一些相关规范说明。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对于模板的制作、拼装及和模等等都无法做到精确,在实际运用过程当中出现了诸如变形和开缝等等情况,这些均可能导致砼浇筑出的构件出现漏浆、变形和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使混凝土构件失去规范要求的强度性能。
1.2.2混凝土浇筑和振捣中的问题
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拌合的时间不够导致水泥没能进行充分的水化反应,在施工中施工混凝土的配合比没能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配料等,这些都会极大地影响到成型后的强度性能。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对现浇构件的振捣不密实,振捣的部位不完整,振捣棒的插入深度不够等等情况,这些都有可能导致浇砼构件在成型后出现蜂窝麻面、强度不够等质量问题。
1.2.3混凝土浇筑中温度测量存在的问题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温测技术是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的重要技术要求之一,尤其现在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房屋建筑向高层发展,施工中经常使用大体积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的使用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对混凝土浇筑温度进行有效地控制可以防止在底板产生温度裂缝。然而混凝土在进行温度测量的过程中必须对其各层温度进行测量,然后根据其温度的特性进行分析。施工中使用的温度传输器通常是电阻型温度计,在温度测量时必须注意测温点和测温线分步施工,首先要选定位置,编订记号并定位,然后开始温度测量。但是,在施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位置的选定不够合理,测出的温度精确度较低,使混凝土的内部产生温度应力,进而产生裂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养护技术造成的问题
加强混凝土外部保温内部降温措施,浇筑混凝土前可在模板外缠花塑料布后再包裹棚布,保证混凝土内外温差不大于25℃,减少混凝土外表层与其环境温差,若混凝土环境温差与混凝土外表温差较大,宜在模板外、缠花塑料布内设置保温层或通少量蒸气提高环境温度。混凝土顶面要及时覆盖洒水保湿、保温养生,达到一定强度后要及时凿毛,露出石子。
2.房屋混凝土施工中施工要点控制
合理选择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所用原材料,对砼的配合比进行优化配置。合理的选择原材料和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能够使砼的防裂性能大大提高,同时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及极限拉伸的变形能力,以此来减小线膨胀系数。
2.1混凝土的温度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地控制混凝土的温度,降低混凝土的内外温差,特别要防止砼表面的温度出现骤然降低。在施工过程中冬季一般可以通过使用低温水进行混凝土搅拌,在夏季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使用冷水或者冰水进行混凝土搅拌。骨料使用之前要对骨料进行冲洗,以降低骨料的温度,同时要注意避免骨料的曝晒等。降低混凝土出机温度,冬季的混凝土在浇筑后12h之内,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保温材料,大幅度减少混凝土的内外温差,以起到降低砼表面温度梯度的作用。
2.2选择适宜施工天气
选择较适宜的天气进行混凝土浇筑,特别是夏季施工过程中要尽量的避开炎热天气进行施工。
2.3改善边界约束条件及构造设计
在结构孔洞的四周变断面转角部位或者转角处,由于温度的变化及混凝土的收缩,会导致应力集中,应力集中直接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为了防止裂缝的产生,可以在变断面的部位作局部处理使断面进行缓慢的过度,同时也可以增配一些抗裂的钢筋,抗裂钢筋要尽可能地采用小间距和小直径,并采用全截面进行对称配筋,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一般全截面的抗裂钢筋含筋率应该控制在0.3%~0.5%,通过实践发现,在含筋率<0.3%时,容易导致混凝土开裂。
2.4改善浇筑过程中的施工工艺
为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对于混凝土的浇筑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一般采用“同一坡度、分层浇筑、一次到顶”的原则,以此来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同时可以防止由于混凝土沉落而产生的裂缝。为了减少混凝土内部微裂缝,还可以采取二次振捣,即对已浇筑的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以此来排除混凝土泌水在骨料和水平钢筋下部产生的空隙及水分,并提高混凝土与钢筋间握裹力,最后使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提高10%~20%,最终达到提高砼抗裂性目的。
目前混凝土的浇筑一般使用泵送混凝土,在泵送混凝土的表面一般水泥比较厚,浇筑完2~6h后,应先用长刮尺根据设计的标高进行刮平,接着采用木抹子进行反复搓压,以使它的表面达到密实的要求,在砼初凝前使用铁板压光,减少砼表面水分的散发,同时可以控制砼表面的龟裂。
3.结语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的主要施工材料,混凝土施工技术对建筑工程质量具有重要影响。清水混凝土是主要饰面工程,和普通混凝土工程相比,它的技术含量较高,施工工艺更加严格。进行清水混凝土施工时,一定要注意实施模板施工技术,做好每个环节施工,并不断完善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而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安向阳. 建筑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施工控制方式刍议[J]. 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3:158.
[2]涂春红. 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分析与施工控制方法探讨[J]. 山西建筑,2011,13:105-106.
论文作者:邓光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9
标签:混凝土论文; 温度论文; 裂缝论文; 过程中论文; 材料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骨料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