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实现开放式创新——基于光华伟业的案例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伟业论文,光华论文,开放式论文,如何实现论文,案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0 引言
进入21世纪,市场上出现的一些新变化对建立在资源基础观基础上的企业创新模式形成了挑战。一方面,科技人才在公司流动频率和流动数量呈现递增的趋势;另一方面,私有风险投资大量涌入市场,拥有好创意的新兴企业很容易将创意商业化[1-3]。与此同时,消费者市场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客户需求变化越来越迅速[4-5]。这些新的市场特征对传统企业的封闭式创新模式形成了很大的冲击,一些公司(例如思科、宝洁)甚至不再构建自身的研发中心,而是从公司外部购买技术或者知识产权,并将其商业化。这种新的创新模式被称为开放式创新[3,6-7]。
开放式创新是一种通过创新活动地图的改写及组织边界的突破,同时利用组织内外互补的创新资源,在创新链的各个阶段与多种合作伙伴进行多角度动态合作的创新模式[4]。相比传统的封闭式创新模式,开放式创新模式通过最大限度地利用组织内外部资源来完成顾客价值创新过程,可以通过较低的成本来实现顾客的差异化需求,同时缩短产品市场化进程[3-4]。
鉴于开放式创新所具备的独特优势,它在企业的运用也日渐普遍,并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但是相关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两大类问题的探讨:(1)概念的探讨——开放式创新是什么,有关开放式创新的界定以及开放式创新与封闭式创新是否存在本质的区别仍然是学者讨论的热点;(2)创新模式的探讨——什么是开放式创新,这一领域的讨论大多关注封闭式创新流程与开放式创新流程的差异性。这些研究为解开放式创新的涵义及其与传统式封闭创新的区别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但针对企业如何进行开放式创新的研究仍然较为缺乏。而如何进行开放式创新以创造更好的企业绩效——这不仅是实业界亟待解答的问题,也是理论界需要探索的方向。
目前,开放式创新的大量研究仍处于概念探讨阶段,缺乏成熟的构念,本研究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案例研究除了可以验证理论、批评理论之外,也可以构建理论,具体回答“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8]。因此,本文从深入分析光华伟业实业有限公司开放式创新的案例入手,在验证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尝试构建开放式创新理论框架模型。
1 文献回顾
1.1 开放式创新
进入21世纪,消费者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给传统的封闭式创新模式带来了很大的挑战[9-10]:(1)在顾客导向化的进程中,企业很难精确搜集顾客的需求信息,例如顾客的隐性需求;(2)企业要搜集顾客的需求信息,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成本;(3)顾客的需求变化越来越迅速;(4)企业经过内部研发中心生产出来的新产品,经常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内部创新知识的不断流失(通过技术人才的离职),以及企业越来越难以满足市场多变的需求,促使部分企业开始尝试从封闭式的创新模式转向开放式的创新模式以寻求解决途径[11]。
企业从封闭式创新到开放式创新转变的一个主要区别在于企业对待创意来源的方式[12-13]。开放式创新模式下企业不再考虑占有最聪明的人才,企业可以从外部寻找创意知识[5,14-15]。除此之外,开放式创新模式下,企业在对待知识产权的方式上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企业不再刻意保护知识产权,而是可以通过将知识产权进行外包或者许可经营的方式转让给其他企业甚至竞争者,从而让知识产权获得更大的收益[1-2,10]。封闭式创新与开放式创新的对比见表1。
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下,企业的商业模式也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开放式的创新模式则可以通过以下四种方式来赢利:(1)拓展,包括支持、注册和专业咨询三种商业模式[16];(2)混合,是指在企业的基本知识产权基础上增加一些消费者可以自由选择的增值价值,这也被称为知识产权的延伸;(3)互补,在互补的商业模式下,企业在基本的硬件平台基础上提供能满足消费者差异化需求的增值服务,增值服务因为硬件平台设施而变得更加吸引人,硬件平台也因为差异化的增值服务而产生更多的用途,例如苹果公司的Ipod;(4)自我服务,是指公司的产品完全由终端用户自己设计。
1.2 价值创造
开放式创新的核心是为目标用户提供创新价值[1,3,11],同时价值创造也是企业经营战略的核心[15,17-18]。本研究将企业开放式创新价值的创造过程分为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两个阶段[19-20],以便于深入分析开放式创新的步骤。
在价值创造阶段,企业研发部门意识到客户的需求信息,并根据这一需求信息进行设计,进而经过完善、测试和生产阶段,最终将产品传递给客户。开放式创新模式下,价值的获取包含两个方面:(1)企业对知识产权自身利益的获取,开放式创新模式下,企业可以同时选择多种商业模式来获取知识产权的经济价值;(2)帮助参与者获取创意的价值,顾客购买企业的产品或者通过许可经营的方式获得企业的知识使用权。在没有使用的情况下,顾客并未获得产品或知识的任何价值[21-23],如何帮助顾客获取产品或知识产权的价值,也是开放式创新模式下企业实现价值创造的重要目的。
1.3 文献述评
已有关于开放式创新的文献探讨了开放式创新“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进行开放式创新的问题,为理解开放式创新模式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但是这些成果还存在一些研究缺口:第一,企业到底如何进行开放式创新仍然缺乏定性以及定量研究,企业怎么样进行开放式创新仍然未形成一致的认识;第二,现有文献对开放式创新的界定以及什么是开放式创新存在很大的争议,其中一部分重要原因在于缺乏对企业如何进行开放式创新操作实践的把握;第三,目前的相关研究多聚焦于开放式创新的细节,缺乏对开放式创新系统的探讨,这需要针对一些典型的公司案例进行分析从而深化对开放式创新的认识。
2 理论框架
2.1 开放式创新的平台搭建
探讨开放式创新模式,首先需要思考为什么有些企业会愿意尝试向开放式创新转轨?企业如何保障顾客、科研机构等外部创新知识来源参与开放式创新?回答这些问题涉及企业开放式创新平台的搭建。
(1)开放式创新的驱动力。在分析开放式创新的驱动力时,作为与封闭式创新的对比,将开放式创新的驱动力分为外部驱动力和内部驱动力。在传统封闭式创新模式下,企业创新知识主要来源于内部驱动力。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知识来源除了借助内部研发力量外,也会依赖大量的外部力量,例如顾客、科研机构、高校甚至竞争者[15,24]。
(2)开放式创新的保障机制。开放式创新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激发外部知识的产生,同时在整合外部资源与企业资源和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各种知识产权的利用来获得最大化的回报[2,6]。企业具有良好的保障机制能够确保外部资源进入公司内部,从而有效扩大企业开放式创新的知识来源的边界。公司内部战略和管理机制属于确保企业进行开放式创新的保障机制。公司开放式创新的保障机制可以分为三个层面:战略层面、组织层面、管理层面[12,16]。
(3)开放式创新的平台。企业选择自己提供创新平台还是选择通过第三方组织平台来搜集创新知识对开放式创新的绩效也会存在差异性的影响[10]。例如,第三方组织(如贴吧、论坛)往往更容易给参与者带来信任感[24];而企业选择自己提供创新平台(企业年会),则可能会更容易获得专家性的顾客知识。
2.2 开放式创新的操作流程
传统的企业创新流程包括设计、完善、测试、生产等过程,而关于开放式创新具体的流程缺乏成熟的结论。Gassmann和Enkel(2004)将开放式的过程描述为“从外到内”、“内外对接”和“从内到外”三个过程[25],该流程虽然概述了开放式创新的内容,却并未深入探讨开放式创新的具体步骤。Lazzarotti和Manzini(2009)认为,开放式创新的模式可以分为创意产生、试验、生产和商业化四个步骤[26]。本研究整合以上两个研究的结论,将具体分析在该流程中,企业如何实现开放式创新。
2.3 开放式创新的成果获取
企业获取开放式创新的价值是企业进行创新范式变革的重要目的。根据Chesbrough及相关学者对开放式创新的界定,开放式创新最重要的一个核心区别即对开放式创新成果获取的不同方式[1-2,3,6]。开放式创新模式下,创新成果的获取可能包含两个部分,即企业价值的获取和参与者价值获取两个部分。
根据开放式创新的界定以及前面的描述,本文勾勒出企业开放式创新的理论框架图(见图1)。
基于理论框架的研究主题,本文将通过案例研究回答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企业为什么要进行开放式创新的转轨,开放式创新的驱动力是什么?(2)企业如何搭建开放式创新的平台?(3)开放式创新过程包括哪些步骤?(4)企业如何利用开放式创新的成果?
3 研究方法
3.1 案例选择
本研究选择了深圳市光华伟业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华伟业)作为案例研究的对象。光华伟业位于深圳经济特区高新区,是一家专门从事生物工程研究开发、生产经营的高新技术企业。2005年公司荣获“第四届深圳市企业新纪录优秀奖”,2007年被批准为“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2009年被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是聚乳酸国家标准的参与制定者,在该行业占有重要地位。公司拥有聚乳酸联合生产乳酸酯这一国际首创技术的系列专利,是全球唯一具有两大生物降解材料产品的企业,是全球三家工业化生产聚乳酸、聚己内酯的企业之一,以及全球最大的生产高光学纯度和高含量的乳酸酯生产企业。
选择该公司作为案例研究的理由如下:(1)光华伟业是国内成功实施开放式创新的先驱和典型企业,该公司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的一系列探索对于国内其他行业进行开放式创新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2)光华伟业通过成功实施开放式创新,已形成一系列可见的成效,而且对于如何实施开放式创新有比较完善的操作流程和管理经验,便于本研究进行质化和量化的考量;(3)光华伟业是民营中小企业,不具有大型国有、外资企业的充足资源,所形成的研究结论相较于国外的企业样本更具有可推广性;(4)光华伟业与武汉大学结成了产学研联盟,双方有稳定的合作基础,便于进行深入调查和访谈。
3.2 案例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数据来自于研究团队针对光华伟业所搜集的一手数据和二手资料。
一手数据主要由研究团队成员深入到光华伟业进行实地调查,2012年3月至6月,从初始数据收集到最后将研究结论反馈给光华伟业,历时三个月,搜集的资料包括:(1)与公司高管(董事长、总经理、项目负责人等)进行深入访谈,对访谈内容进行详细的记录;(2)与参与开放式创新的员工、创新团队进行访谈,同时也对访谈内容进行记录;(3)多次现场参与公司创新研发部门的项目研讨会,根据研讨会内容进行整理,经过项目负责人确认后,形成会议记录。
二手数据主要包括以下三类:(1)由光华伟业提供相关的资料,具体包括公司战略研讨会材料、战略规划书、商业计划书、员工守则、奖励制度等;(2)见刊、见报的有关光华伟业的书面材料,包括新闻视频、报纸、杂志等;(3)其他材料,例如合作伙伴提供的相关材料、论坛、帖吧等。
图1 开放式创新的理论框架图
3.3 数据分析
一手数据和二手数据主要采用提炼编码和归类的方法进行分析整理,其目的在于从大量的定性资料中提炼主题,从而论证理论研究部分所提出的问题。数据的具体处理方法如下:(1)归类提炼:对于所有的一手数据和二手数据,研究团队的4位成员统一进行归类,将所有涉及表2研究问题的资料提炼出来;(2)编码:对于一手资料,按照前文所记录的数据来源编码为FH1、FH2、FH3;对于二手资料,同样按照前文的分类编码为SH1、SH2、SH3;(3)将编码出来的数据按照研究问题(开放式创新平台的构建、开放式创新的步骤、开放式创新的成果)进行进一步编码和归类。
对于一手数据和二手数据的编码,分别安排研究团队的两位成员进行三轮单独编码归类。第一轮编码过程中,两位成员单独对一手资料、二手资料进行编码;随后两位成员对编码的条目进行校对,针对不一致编码结果的条目进行商讨,进入第二轮编码,并确认编码结果;如果经过二位成员的讨论,仍不能确定最终的编码结论,则针对不能确定的条目进行第三轮编码,由研究团队的四位成员一起协商确定。经过三轮编码,研究团队在创新平台的搭建、开放式创新的步骤和开放式创新的成果三类条目上一致率达到了90%、88%和85%,有效的条目数达到407条。
4 研究发现
经过研究团队成员对一手资料、二手资料的编码分类,对编码分类出来的条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根据本文需要研究的问题,分别在开放式创新平台的构建、开放式创新的步骤、开放式创新的成果上获得了一些有效的发现。
4.1 开放式创新平台的构建
根据需要研究的问题,将开放式创新平台的构建分为三个部分,即开放式创新系统的驱动力、开放式创新的激励保障机制及开放式创新的创新平台。
(1)光华伟业的开放式创新驱动力。驱动力相关的具体编码条目与研究内容见表2。
根据表2的整理发现,企业的创新驱动力已经发生了很明显的变化,传统的创新模式下,企业非常注重内部创新知识的培养,而在光华伟业,外部创新力量已经超越了内部创新力量的比重,企业开始更多地依靠外部创新知识来开展产品的创新活动。其中顾客参与(42条相关条目)和高校与科研机构(39条相关条目)已经成为企业非常重视的创新知识来源。除此之外,竞争者(7条相关条目)、分销商(20条相关条目)和供应商(4条相关条目)也成为企业产品创新知识来源的重要渠道。可见,能否将企业产品创新知识来源的中心从企业内部向外部转移是评判企业是否进行创新范式转轨的重要标准。
(2)开展开放式创新的创新保障措施。企业开展开放式创新过程中是否具有足够的创新知识来源是区别于封闭式创新的标准之一,也是企业能否顺利开展开放式创新的重要条件。因此,提供足够的创新保障措施使企业的创新驱动力能够参与进来是企业开展开放式创新的关键步骤。本文将保障措施分为战略层面、环境层面和具体的激励制度三个层面来进行讨论。经过整理,得到了相关的编码条目共80条,其中战略层面30条,公司环境层面22条,具体的奖励政策层面28条(见表3)。
从表3的内容可以看出,光华伟业在激励公司创新上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其中有30项相关的条目指向企业开放式创新的战略层面——通过内外部创新力量的整合让公司成为技术领导者。另外,光华伟业在公司文化(18项相关条目)上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在调查公司的相关手册上,可以看到公司鼓励创新的条目。在对光华伟业研发团队开放式创新激励措施(4项相关条目)的调查中发现,并未有本文预期的条目数涉及创新团队。可能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公司现在同时倚重公司外部和公司内部的研发力量,在公司将大量的精力放在外部创新知识源时,可能会对内部创新知识源的激励上有所忽视;第二,公司在战略上和制度上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体系,因此光华伟业可能并不需要制订详细的创新团队的条目来鼓励内部创新团队。在考察光华伟业针对开放式创新的具体激励措施上,从公司内部直接参与创新人员(10项相关条目)、公司内部间接参与创新人员(9项相关条目)和公司外部参与创新人员(9项相关条目)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发现光华伟业在注重外部参与创新人员的激励措施时,对内部参与创新人员也给予了一定的激励措施。详细考察了公司针对外部创新人员的激励措施,包括高校和研发机构,如武汉大学;外部供应商,如格拉特和普拉克两大世界级的供应商,公司都有详细的商业方案,这些措施可以作为其他企业在开放式创新过程中吸纳外部创新知识源时的一个参考。
(3)开放式创新的具体操作平台。如何实施开放式创新,最关键的步骤之一就是如何搭建具体的操作平台。对光华伟业进行创新操作平台的分析一方面可以加深对开放式创新的理解;另一方面对指导其他企业如何实施开放式创新也是一个具有借鉴性的样本。具体的相关条目见表4。
通过对光华伟业如何操作开放式创新平台搭建条目的整理发现,光华伟业作为国内开展开放式创新的先驱,在具体如何实施开放式创新上,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在与该公司董事长访谈过程中,其提到“会经常与相关领域的专家、教授沟通交流,希望能将开放式创新程式化(SH1)”。当然,光华伟业在如何实施开放式创新上还是总结出了一套可操作化的方案,例如该公司会经常将解决不了的技术方案通过帖吧以及专业性论坛的方式(SH1-3)寻找解决方案;在利用专利以及相关知识产权上,该公司也会利用网络来寻找能实现专利价值最大化的方案(SH1-3)。通过自身搭建平台和通过第三方组织搭建平台的对比来看,该公司已开始逐渐利用外部平台来为公司的创新服务。外部平台的搭建能够吸引更多的参与者,同时也能够接收到更多的创新信息。
4.2 开放式创新步骤
开放式创新与封闭式创新的本质区别在于设计阶段和市场化阶段[1,6,11]。设计阶段在开放式创新平台的搭建中已经讨论,市场化阶段将在开放式创新成果中进行分析,因此,在本阶段只讨论光华伟业如何在产品完善和生产阶段进行开放式创新。另外,因为本研究的重点在于开放式创新步骤的首尾两个阶段,因此在访谈以及一些其他一手资料的收集过程中,并未着重在这两个阶段收集数据,一些主要的条目均来自二手资料,通过编码条目(见表5)分析发现,在生产和完善阶段,均有内外部人员参与公司产品的生产和完善。也就是说,光华伟业的大部分产品完善和生产过程均以企业内部为主导。
4.3 开放式创新成果
开放式创新与封闭式创新在对专利和知识产权的利用上存在很大不同,封闭式创新模式强调对知识产权的快速市场化,而开放式创新模式强调通过各种可能的方式来使获得的知识产权价值最大化。本研究将开放式创新成果获取分为公司自身利益的获取和帮助客户获取利益两部分(见表6)。
光华伟业在利用开放式创新成果上也表现出了与传统开放式创新模式很大的不同。虽然光华伟业对专利和知识产权仍然采取自主开发为主导的方式,但是该公司已经开始探索如何最大化开发专利的价值(29条相关条目);除此之外,光华伟业利用百度和专业性论坛进行开放式创新设计的过程,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产品创新方案(32条相关条目),并为公司宣传了相关的产品(28条相关条目),获得了溢出效应。在与该公司董事长访谈过程中也曾提到,“在对一些全新的专利技术上,我们自己也不清楚这些专利技术究竟能生产什么产品,会将这些专利放在专业性论坛,让客户和专业性人才对这些专利自由讨论,然后根据这些讨论的结果往往可以发现一些公司没有发现的全新的产品创意”(FH3-1)。
企业除了自身最大化利用专利和知识产权的价值外,在帮助客户实现产品价值上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包括指导客户使用新产品(38条相关条目),对客户进行跟踪指导(20条相关条目),以及经常针对客户意见进行产品的反馈和改进(31条相关条目)。在实现客户价值上,公司已经形成了完善的制度体系。
4.4 案例分析结果
经过对所有条目的细致归类分析,在涉及光华伟业开放式创新的4个步骤、7个方面、27个问题上,尽管条目数量分布不是非常均衡,但是所有问题都得到了有效的回答。本文认为,虽然在一些问题上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但光华伟业在开放式创新模式探索上已经取到了一定的突破。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及理论贡献
本文从开放式创新的相关理论出发回顾完善了开放式创新的理论框架(见图2)。根据之前开放式创新的研究框架,在光华伟业的案例研究基础上,对开放式创新的框架进行补充完善以及修订。
目前的开放式创新研究多以认知层面的讨论为主,对于如何进行开放式创新的研究较为缺乏。本文通过对具有典型性的光华伟业的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在理论上对于完善如何实施开放式创新的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创新知识产生过程。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而顾客、供应商、分销商甚至竞争者则是企业创新的驱动力。企业在进行开放式创新转轨时,从战略、文化、团队到具体的激励措施上都应该制订一套完整的创新保障体系。
企业如何搭建开放式创新的平台也是之前研究较少探讨的问题。与国内现有企业大量依靠自有创新平台不同,通过第三方创新平台(例如高校、科研院所)的搭建来获取外界的创新知识源是未来创新模式发展的主要趋势。同时,借助网络的力量(例如论坛、帖吧)则能更快捷地将外部创新知识源进一步扩大。
(2)创新知识内化过程。企业在将开放式创新平台产生的创意转化为企业自身创新知识的过程中,转化能力决定了企业能否有效利用外部资源。然而,分析光华伟业的实践过程发现,该公司在创意知识内化过程上并没有足够的意识,且没有一套成熟的内化流程。这也是企业未来实施开放式创新需要完善的地方。
图2 开放式创新的理论框架
(3)创新价值开发。创新价值开发是企业开放式创新的重要目的。通过对光华伟业的案例研究发现,企业除了可以通过外包、出售专利等新形式来最大化地获取企业的知识产权价值外,重视外包和售后顾客价值的培养也是企业发现新的商业机会的重要途径。企业可以通过服务追踪、信息反馈和服务指导等形式发现客户在使用过程中的问题,顾客反映的问题同样可能是企业进行下一步开放式创新的重要知识来源。
经过对光华伟业的案例分析,本文系统地总结了企业开放式创新的框架,对目前开放式创新模式有了完整的概括,完善了开放式创新的理论体系;同时本文的理论框架细化了企业的开放式创新步骤以及企业对应的创新策略,这将是未来开放式创新实证研究的基础。另外,光华伟业在开放式创新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也将会对未来相关的实证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5.2 实践指导意义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发展,顾客导向的观念会进一步影响企业产品的生产全过程,企业的创新观念从传统的封闭式创新向开放式创新转轨是企业应对当今激烈市场竞争的有效措施。要进行开放式创新,企业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逐步实现创新驱动力从内部向外部的转移,重点关注引导顾客和外部创新知识源来为公司的创新服务;(2)要保证充足的创新知识来源,企业需要从战略层面、文化层面、团队层面到具体的奖励机制上制订完善的创新保障机制;(3)在对开放式创新成果的利用上,摒弃传统的资源为我独享的观念,允许并尝试通过外包、出售和许可零售的方式对专利和知识产权进行开发往往更能发挥知识产权的价值。
5.3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首先,为了深入分析开放式创新的流程,本文选择了具有典型意义的光华伟业的案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普适性上可能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其次,关于开放式创新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光华伟业并未做出很好的回答,如何构建开放式创新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障机制也将是未来值得重点探讨的方向。最后,本文根据光华伟业的案例分析总结了一些结论,结论内部的逻辑关系还需要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