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设计;城市改造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全球化时代背景下资源流动速度加剧,近年来城市和区域发展中出现的资源能源短缺、生态环境破坏、人类生存质量下降等诸多现象,其深层次原因与区域新陈代谢失调具有直接关系。资源流动研究已成为资源科学领域新的研究视角,分析城乡资源流动视角下国土空间规划的新形势,探寻流量时代资源快速流动和生态文明时代循环经济发展对规划的新诉求,思考如何通过国土空间规划提升城乡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区域治理能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服务高质量发展,对编制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国土空间规划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2 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理念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同时,报告还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绿色发展新理念,强调“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传统主体功能区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的编制主要是考虑从国家空间开发或保护的视角进行的,规划以城市政府及相关部门为主体,利用统计、空间、调查等静态数据与分析方法,关注国土物质空间层面的结构、功能及土地的具体利用,并划定一些刚性的诸如禁止开发区、生态保护红线、基本农田保护线等进行国土空间的管治,即实行“自上而下规划”“静态分析支撑”“注重物质空间规划”“刚性管控为主”的规划理念或导向。按照党和国家的战略要求,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一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居民需求、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还需要注重自然资源的保护、走生态绿色发展道路,同时还需坚持国土空间多规合一、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具体来讲,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理念应该遵循“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模拟相结合”,“物质空间规划与社会经济规划相结合”,“刚性控制与弹性布局相结合”。
2 空间决策导向的转变
一是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理念有待升级。现有规划主要采取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总规模控制等手段防止城市规模无序扩张,而集约化不应是单纯的密度增加,应该是多元价值、多业共生、多群体共处的复合社会形态的重构,通过空间形态的引导重构区域的资源流动,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二是以人口定规模的惯性思维有待突破。仅以人口数量为依据配置城市土地和资源,变相将人口作为了扩张用地的“筹码”,无法体现不同人群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建议在对人口数量、结构、质量等进行全方位研究基础上,深入调研不同群体对城市空间的利用需求,引导居民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在宏观层面有序优化城镇空间、生态空间与农业空间,在微观层面统筹开展街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人性化城市设计。三是总量红线刚性管控的观念有待转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坚守自然资源底线的同时,应鼓励地方通过规划留足空间管制弹性,加快规划“放管服”改革进度,允许地方设定符合自身可持续发展需求的目标,允许地方自行试验企业化城市治理,引入市场机制,发挥规划创造性,激发区域发展活力,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3 国土空间规划设计与城市改造策略
3.1 与人工智能相结合
在智能创新的时代,传统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与实施方式已不能适应和满足现有自然资源利用方式、开发模式和治理方式,为此必须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国土空间规划相结合,从智能创新的视角来考虑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过程中,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此来判断我国现阶段对国土空间资源的需求情况,进而编制科学合理的国土空间规划,从而实现国土空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平衡。在国土空间规划实施阶段,可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对各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情况进行分析,从而保证因地制宜地确定国土空间规划实施方式,同时还可利用人工智能对国土空间规划实施效果进行实时监测,以确保国土空间规划准确落实,从而达到国土空间规划助力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
3.2 重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立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近些年来世界范围内新兴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布局模式,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顾名思义,就是在城市地下深处建立一个大型的隧道,主要是环形封闭式的空间,在隧道里面将市政基础设施中的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包括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并且在各类管线铺设过程中设立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整个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在我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统筹城市地上地下建设,再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启动消除城区重点易涝区段三年行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使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由此可见在政府的顶层设计中对地下综合管廊的重视。
3.3 优化规划审批和执行程序
不断优化国土空间规划的审批和监督管理,提高审批效率。可以建立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审批联动共享平台,将自然资源、发改、建设、环保等部门的审批工作整合,融合统一国家发改部门的国家规划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形成统一的规划审批管理平台,并联和串联并用,实现联动审批,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解决审批过程中审批事项互为前置、流程繁复的问题,便于审批结果和建议的汇总和查看。此外,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政府的工作效能和规划审批的效率,应当落实国土空间规划在项目审批和管理过程中的前置审批功能,国土空间规划作为其他规划的基础或依据,应当将其作为重要标准,后续其他空间性规划符合此规划的予以通过,展开后续的编制工作,不符合国土空间规划要求的直接否决,进行修改或者重新编制,以此提高整个政府的现代化治理能力。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只有不断创新国土规划制度和体制,形成将国土空间的规划与主要功能区域相结合为主体的规划体系。展现出层次分明,衔接流畅以及功能具体的整体,才能促进我国国土开发与保护机制的建立。为中国土地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土地空间管理和生态环境修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常新,张杨,宋家宁.从自然资源部的组建看国土空间规划新时代[J].中国土地,2018(05):25-27.
[2] 蔡玉梅,Jessica A Gordon,谢秀珍.主要发达国家空间规划体系的经验与启示[J].中国土地,2018(05):28-30.
[3] 夏孟.土地利用规划与城乡规划公众参与比较[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4):166-167.
[4] 周艺霖.基于国际经验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构研究[J].广东土地科学,2018,17(02):4-11.
[5] 徐世武,蔡玉梅,张岩.省级空间规划辅助决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土地,2018(04):28-31.
论文作者:罗婷倩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2
标签:空间规划论文; 国土论文; 城市论文; 空间论文; 资源论文; 土地论文; 地下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