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巨变:跨越13年的历史_社会发展论文

中国的巨变:跨越13年的历史_社会发展论文

中国巨变:跨越历史13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巨变论文,中国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巨变之一:确立一个重要理论 提出一个重要思想

探寻中国这13年发展的思想轨迹,寻找中国不断进步的理论源头,结论是显而易见的 ,那就是:在党的十四大上提出并在十五大上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对我国各项事业的指导 地位;跨入新世纪,江泽民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992年,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突出强调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鲜明地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武装全党。1997年党的十五大修改了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是我们党经过20年改革开放和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作出的历史性抉择。

“理论的实现程度,在于理论对现实的满足程度”。邓小平理论这面伟大旗帜在指导 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中之所以鲜活光亮、永不褪色,关键在于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在这面旗帜的指引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风光无限,成 为当代世界一道引人入胜的迷人风景。随着时间、实践的推移,这面旗帜永远闪耀着光 辉。

马克思主义旺盛的生命力在于她不是偏狭固执、万古不变的教条,而是不断随实践发 展而发展的科学。面对《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多年来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 发生的重大变化,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生的重大变化,面对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 众工作、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面对这些重大变化给执政党提出的严峻 挑战和崭新课题,江泽民同志集全党的智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提出了“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这是对毛泽东、邓小平关于党的建设理论的进一步丰富,是对马克思主义 建党学说的新发展,集中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为我们党进入 新世纪后进一步认识自己、加强自己、提高自己、发展自己,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解 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指明 方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反映了当 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发展规律的探索更加深入,认识更加深刻,对如何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目标更加具体,更加科学全面,它是我们党在新世纪的立党之本、执政之 基、力量之源,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 理论武器。认真实践“三个代表”,我们党会更加坚强,更加团结,更加朝气蓬勃,我 们党所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会更加兴旺发达。

中国巨变之二:突出一个要务 完成一个跨越

从世界范围看,13亿中国人民实现了从温饱型社会到小康型社会的历史跨越,当属90 年代以来发生的最激动人心的大事。中共中央于80年代提出的著名的“三步走”战略中 的第二步目标的成功实现,把中国带入了一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阶段。

90年代以来,中国的发展面临着两个极为严峻的国际环境的考验,一个是两极格局瓦 解后异常复杂的国际形势,另一个是发达国家在新科技革命和全球化进程中占据着有利 地位。在这种形势下,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始终保持着清醒的认 识,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始终紧紧扭住一条 主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牢牢地定位于“执政兴国第一要务”。这是90年代 实现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的最根本的一条原因。

“三步走”战略目标的第一步,是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实现温饱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再翻一番,达到小康;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再翻两番 ,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1987年,我国提前3年实现了第一步目标;1995年,提前5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 的目标;随后在1997年,又提前实现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到2000年,我 们顺利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二步目标,全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生 活水平。

这一历史跨越,使中国在全球综合国力大竞赛中的排位大幅跃升。2001年,中国国内 生产总值(GDP)达到9593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1990年增长近2倍。1990年我国GDP 在世界排名第十,在发展中国家中排名第二,到2001年,我国GDP已跃居世界第六,在 发展中国家排名第一位。

与经济总量增长同样引人注目的是,经济增长方式也发生了很大转变,经济结构向合 理方向调整,经济效益不断提高,追求持续、快速、健康、有效益的增长成为经济工作 的核心目标。1990年至2001年,中国GDP年均增长速度达9.3%,大大高于90年代世界2.5 %左右的平均水平,而万元产值能耗,2001年则比1990年下降73.7%,全社会劳动生产率 在1990年至2001年期间年均增长14.8%。

中国巨变之三:把准一个历史阶段 倡导一种时代精神

这13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如春江放舟,“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 水乳交融,相互促进,互为支撑。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的基本国情的认识更加深刻,对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规律把握更加准确。

中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邓小平同志的一个伟大理论创造。这一阶段的基 本特征和发展规律是什么?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并在十五 大报告中作了科学、系统而又全面的回答。

这一系统而全面的概括总结,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征、 基本矛盾、根本任务和发展规律的理论把握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理论一旦为群众所掌握,就会爆发出一种排山倒海的力量,中国的发展,终于告别了 不切实际的幻想,而转入脚踏实地的建设。

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说:“我们必须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 思想路线,大力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创造性地推动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 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他在今年“5·31”讲话中又鲜明地提出:“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 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从历史上来看,一种政治力量的衰落,往往首先是从思想上的衰落开始的。一个社会 的衰落,则往往是以精神的颓废为肇因的。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引导社会前进的 强大力量;务真求实、勇于创新,则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重大精神动力。这13年中国 的发展之所以不断涌现新思路,改革不断出现新突破,开放不断出现新局面,最根本的 原因,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在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始 终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始终倡导并保持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创新的时代精 神。

中国巨变之四:走出一条改革新路 创立一种经济体制

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总目标 ,是中国进入90年代以后在改革进程中最富有创造力的一个重大举措,中共中央党校副 校长李君如称之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白和金教授 则称之为“人类社会经济史上的‘哥德巴赫猜想’”。这一目标的提出,结束了中国改 革“摸着石头过河”的初始阶段,改革目标更加清晰而明确,各项改革围绕着这个总目 标全面推进,其力度之大,范围之广,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未有过的。

这一目标在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到2000年,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将其标志概括为4个方面:一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明显地发挥基 础性作用;二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三是宏观 调控体系初步建立,调控手段日趋完善;四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巨变之五:“引进来”进入一个新阶段 “走出去”呈现一个新势头

从1990年中国宣布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起,90年代以来,中国向世界展现的是一 种全方位的开放。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用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的话说,我国已由有限范围、领域、地域内的开放,转变为全方 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由以试点为特征的政策性开放,转变为在法律框架下的制 度性开放;由单方面为主的自我开放市场,转变为我国与世贸组织成员之间的双向开放 市场;由被动地接受国际经贸规则,转变为主动参与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由只能依靠 双边磋商机制协调经贸关系,转变为可以多边和双边机制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一些数字佐证了石部长的分析:1990年至2001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5108亿美元,其 中外商直接投资3780亿美元,占改革开放以来全部外商直接投资的96%。目前,全球500 家最大的跨国公司中已有400多家在华设立企业,其中设立研发机构的就有200多家。20 01年,我国货物进出口贸易总额比1990年增长3.4倍,达到5098亿美元,在世界贸易中 的排名由1990年的第十六位上升到第六位。

与此同时,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出现了一个新的现象,中国企业开始跨出国门,在利 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方面颇有成效,如境外投资,据统计,截至2002年6月底, 我国非金融类境外企业已达6758家,协议投资总额132亿美元,其中中方投资额88.8亿 美元。又如投资领域,过去比较多的是境外加工贸易、餐饮业、劳务承包,近年来扩展 到资源开发、产品研发、卫星通讯等领域。一些大型企业开始拓展海外经营业务。再比 如对外承包,目前我国已进入国际工程承包的世界10强,承包方式从分包为主逐步向施 工总承包和“咨询—设计—采购—施工”全过程承包转变。到去年底,累计签订对外承 包工程合同额997亿美元。

中国巨变之六:夯实一个经济基础 推动一项关键改革

农业问题从古代起就困扰着人多而平均耕地面积少的中国,90年代初期,面对蓬勃发 展的中国,世界上不少人都对中国是否能养活自己心存疑问。

1996年以来的6年间,中国给了世界一份答卷:从1996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创历史纪 录的1万亿斤后,连续4年都稳定在1万亿斤左右。到90年代后半期,在正常年景下,我 国已具备了年产5亿吨以上的粮食生产能力。近年来为缓解粮食供过于求的矛盾,以及 出于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中国各地主动大幅度调减粮食种植面积,粮食总产量略有下 降,但仍稳定在9000亿斤以上。近年来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稳定在800斤左右,粮食储 备量保持在历史最高水平。据统计,目前中国全社会的粮食结余量在1万亿斤左右,相 当于1年的粮食总产量。

这一答卷的基础,是中国共产党人在90年代以来采取了极富战略眼光的做法,使中国 农业生产力迅速提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锡文认为,这包括如1993年中央出 台了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的政策,对农民积极性的调动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也包括科 技的进步与应用,如节水灌溉技术、地膜覆盖技术,还有实行多年的种子工程等。

粮食产量跃上新台阶,为解开长期困扰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问题提供了充分 的回旋余地,又使我国的农业产业结构在短短数年间发生了很大变化。农业部部长杜青 林将这种变化归纳为四个方面:即种植业结构由以粮食为主转变为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 、饲料作物全面发展;农业内部结构由以种植业为主转变为种植业和林牧渔业共同发展 ;农村经济结构由以农业为主转变为农业与非农产业协调发展;农业的区域比较优势和 规模优势逐步得到发挥。

与此同时,中国对诸项改革中难度最大的国有企业改革施以重药,提出了大型国企“ 三年脱困”的目标,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方向,加快了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实 行政企分开,促进了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转换,提高了国有经济的质量和效益。目前,国 有经济进一步发展,控制力明显增强。国有经济占GDP的比重虽然有所下降,但国有资 产总量不断增加。到2001年底,国有资产总量达109316亿元,比1995年增长91.4%。在 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中国国家财政收入的50%仍来源于国 有企业。

中国巨变之七:推进一项大开发 树立一个发展观

90年代以来,中国在发展问题上的诸多重大战略性举动中,西部大开发备受世界瞩目 :一方面,这一战略举措是为了实现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实行 的“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进而实现共同富裕”政策的延续和完善;另一方面,它对 中国经济长远发展、西部边疆的安定和增强中国各民族的团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据统计,1979年至1999年,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年均增长率低1.4个百分点。1999年, 西部地区人均GDP为4280元,只有东部地区的40%。据国家西部大开发办公室负责人的介 绍,为扭转这种状况,两年多来,国家按“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的方针,依托交通干 线和中心城市,努力培育经济增长点来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加大对西部地区建设资金 投入和转移支付的力度,国债投资中用于西部的超过国债资金总额的1/3。2000年,国 家在西部地区新开工了十大项目,总投资1000多亿元;2001年新开工12个大项目,总投 资2000多亿元;2002年计划新开工14个重点项目,总投资3000多亿元,到10月份国家计 委主任曾培炎盘点西部大开发成就时,已开工11个项目。与此同时,2000年至2001年, 国家用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资达300多亿元。2002年,退耕还林工程在24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建设兵团全面启动。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李培林博士说,西部大开发从另一方面体现了90年代 以来中国政府的一种新发展观,这就是“可持续发展”,其战略的提出和具体策略都站 在了一个全新的起点上:前提条件是生态保护,退耕还草还林成为全局的重点。这与以 前的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西部开发策略都有本质的区别。这一进步的发展姿态并非突如 其来。把“社会发展”列入政府的中心工作,把政府工作从单纯追求经济总量的“增长 ”扩展到追求社会全面进步的“可持续发展”上来,即以环境资源的保护和持续利用为 前提,以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 统一。这是13年来最深刻的变化之一。

最能体现这种变化的,首推中国“五年计划”的变迁。李培林说,从“一五计划”到 “五五计划”,我国制定的都是《国民经济五年计划》,1982年第六个五年计划虽然易 名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并增加了社会发展的内容。但直到“九五计划 ”,社会发展的内容才真正充实起来,而“十五计划”中,社会发展的目标非常实在了 ,与经济目标几乎平分秋色。如控制人口、扩大就业、发展科技教育、提高人民生活质 量、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稳定、保护生态环境等等。

中国巨变之八:启动一项国家战略 建设一种先进文化

90年代,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两大浪潮在席卷世界之时,也越来越明确地向世界 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科技和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这一核 心要素,在90年代被对形势极为敏感的中国领导层转化为一项国家战略——科教兴国战 略。

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明确提出实 施科教兴国战略,成为我国科技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里程碑。进入新的世纪 ,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我们党又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 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的重要论断。

90年代以来,我国科技和教育投入不断增加。1990年全国研究开发投入为125亿元,20 01年为960亿元,10年间增长了6倍多;1990年全国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 0.68%,2001年超过1.0%,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到2001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达到436 8亿元,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3051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19%,是进行此项指 标测算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为我国 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人才;我国成功实施的重点基础研究规划、科技攻关计划、863 计划、火炬计划、星火计划、燎原计划以及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计划、国家重点工业 试验计划等一系列重大科技行动,硕果累累,特别是在基因测序、载人航天等方面取得 重大进展,引起世界瞩目。

在中国的科学和教育春光无限的同时,中国文化同样展现出百花齐放的盛景。文化事 业和文物保护、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体育卫生等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成绩显著。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王蒙说,这13年,文化战线是空前稳定的。党的 文艺方针一以贯之,一直坚持“双百方针”,避免了大起大落,避免了不断的调整、纠 偏。

从一定意义上说,文化的复兴才是一个民族的真正复兴,与时俱进的中国共产党明确 地把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列入了执政思想,中国文化正以五千年的深厚底蕴和 鲜明的时代气息,大步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中国巨变之九:实践一个伟大构想 昭示一个统一趋势

90年代最令中华民族自豪的一件大事,是中国政府顺利实现了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实 践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并在台湾问题上有力地遏制了台独势 力的嚣张气焰。

香港已回归5年,澳门已回归3年。港澳同胞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对“一国两制”伟大构 想投了赞成票——大批在1997年前移居海外的港澳居民,陆续回流香港,仅香港就达40 多万人。

回归后的香港、澳门依然保持着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尽管香港在亚洲金融危 机以后遭遇到了一些困难,但其结构调整正在加速,经济前景依然为国际投资者看好, 国际竞争力依然排在世界前列,她依然是亚太地区首屈一指的金融中心、商贸中心、航 运中心和旅游中心。香港的国际地位也得到了提升。港澳地区与大陆的经济联系更加紧 密,香港和澳门作为内地经济的桥梁与纽带的作用进一步加强,而内地广阔的市场、廉 价的人力资源和与香港在经济发展时序上的落差,为香港正在进行的经济结构调整提供 了巨大的回旋空间。

“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既取信世界,同时也昭示世界,更加昭示全球炎黄子孙一种 趋势:用“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华民族的最终统一,是完全行 得通的。

中国巨变之十:编织一张安全网络 流动一种社会公平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要打破旧有体制所设定的利益格局,在这个进程中, 一部分人的利益因此而受到暂时损害,是改革很难避免的代价。在中国,这种代价最直 观,同时也涉及到成千上万个家庭的,则是数以百万计的失业下岗者。

但是,这些下岗失业者并没有因为下岗失业而跌入贫困的深渊。1998年,党中央、国 务院召开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会议,作出了实行“两个确保” 、建立三条保障线的重大决策。这一决策使数以千万计的困难群众身受其惠。目前,全 国所有城市和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全部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张覆 盖城镇居民的社会安全保障网基本织就。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李强教授指出,一个社会从无到有建立起一套社会保障机制,这是 一个非常大的进步。通常情况下,只有当一个社会在积聚较大的财富之后才有可能做这 件事。但我们在并不富裕的情况下就初步建立了三条保障线,这既保证了中国当前各项 重大改革实施的社会稳定,更是托举起中国未来发展的重大制度设计。对此,再高的评 价也不过分。

社会保障体制的目的是保证一种社会的稳态和静态。中国的社会却日益显示出一种积 极的动态。只要你够优秀,农民也能考上国家公务员;只要你合法进城,守法打工,城 市就会张开双臂欢迎你;如果你能力不够,如果你想靠以往的业绩吃老本,再体面的职 业和饭碗也有可能在末位淘汰中失去。这些人们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如今实实在 在、每日每时都发生着,成为中国社会的正常景观。

李培林指出,中国的社会流动明显加快,是这13年中国社会变化的一个显著特征。这 种流动不仅发生在地域之间,也发生在阶层与阶层之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 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人们在不同的阶层之间自由变化着自己的职业和身份。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将人们从制度的刚性约束中解放出来了,人们开始可以通过自己的能 力和努力自主改变自己的命运。

政府开始重视这种流动的积极意义,很多大城市放宽了政策,对进城就业谋生的农民 敞开城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开始了体制松绑。8000万农民成为了城市的从业者和建设 者,成为了城市文明建设的参与者和享受者。他们每年寄回家的劳务款在6000亿元以上 。尤其是在2001年,全国众多的大城市不约而同地降低城市门槛,广东、浙江、福建等 东部发达地区更是领先一步,在全社会取消城乡户籍制度,实现城乡户口一体化管理的 制度设计正在制定之中,宁波已经开始将之付诸实施。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郑杭生指出,与人们通过社会流动寻求社会公平相比,中 国的各项制度设计正在以保障公平为最高目标。以保证每位公民的公平,这是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同时也是社会发展与进步最基本的资源。

中国巨变之十一:确立一种执政理念 建立一种治国制度

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的执政党,历史也让苏东社会主义阵营旦夕解体,使 那里的共产党失去了执政地位。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党员队伍,党所处的地 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重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顺应这些变化,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 念、治国理念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

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理论,作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新高峰,对于中 国共产党如何适应新时期的执政要求,如何建好党,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给出了具体而 科学的答案。执政党建党理论的重大变化,实际上也体现执政理念的重大变化。

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所副所长赵子平将这些变化归纳为:

党的基本路线的进一步展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要努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 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 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 、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把党的建设的总目标同党的治国的基本纲领密切联系起来。紧紧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治国方略,围绕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提出党的建设 总目标;围绕治国的基本纲领、围绕国家发展的政治方向来进行党的政治建设的大思路 。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既保证党委的领导 核心,充分发挥各级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又充分发挥人大、政府 、政协以及人民团体和其他方面的职能作用。努力掌握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领导 艺术、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把坚持党的领导同发扬人民民主、严格依法办事、尊重客 观规律有机地统一起来。

全面贯彻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深化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干部队 伍。培养适应新世纪要求的跨世纪担当重任的一批接班人。

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把承认党的 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社会其他 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并通过党这个大熔炉不断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 ,从而不断增强我们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 素,不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重点内容是“八个坚持、八个反对”,核心问题是保持党 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进一步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多做得民心、顺民 意的实事、好事,不提不切实际的目标、口号,不搞违背群众意愿的强迫命令。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克服消极腐败现象。通过体制创新努力铲除滋生腐败现象的土 壤和条件,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的力度,从制度上把加强党内监督和加强 人民监督结合起来,对权力运行实行有效的监督。

大力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探索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府体制,实 行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获得成效。1998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了国务 院机构改革方案。这次改革,是历次机构改革精简力度最大的一次。

在所有新理念中,依法治国理念的提出和具体实施,是十分重要,也是对中国现实和 未来影响十分重要的理念。

1997年9月和1999年3月,党的十五大和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确定依法治国是党领 导人民治理国家的目标;通过了宪法修正案,“依法治国”正式载入国家根本大法。

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顾昂然介绍,到现在,我国共有现行法律200多件,国务 院制定通过的现行行政法规600多件,地方人大及其常委制定通过的地方性法规8000多 件,形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法律体系。立法工作的积极进展,为依法治国提供了法律 上的基础。如今,整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括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 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几个类别,已经比较齐全 ,形成了以宪法为基础,以民事、刑事、经济、行政和诉讼等方面的基本法律为核心, 以不同层级的法律、法规、规章为内容的法律框架。

标签:;  ;  ;  ;  ;  ;  ;  ;  ;  ;  ;  

中国的巨变:跨越13年的历史_社会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