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文化在神经内科预防差错中的应用论文_陆琴琴,张小培

护理安全文化在神经内科预防差错中的应用论文_陆琴琴,张小培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江苏南通 226001)

【摘要】护理安全是衡量护理质量的标准,是保证患者得到优质护理服务的基础,建立护理安全文化是识别、预防护理差错事故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构建与实施护理安全文化,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杜绝及降低神经内科护理差错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有效的提高神经内科护理质量。

【关键词】护理安全文化;神经内科;预防差错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3-0286-02

护理安全文化是指一个组织具有风险意识、安全第一的工作理念,把差错作为组织改进的机遇,建立差错报告系统及有效的预防机制[1]。如果一个组织缺失护理安全文化,那么大部分患者的安全将得不到保障[1]。而神经内科患者起病急、病情重、症状广泛且复杂,使之成为护理差错发生较高的场所,为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保障患者生命安全,降低和避免护理差错的发生。2015年以来,我科不断的进行护理安全文化的构建与实践,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

神经内科多为老年及危重患者,病情变化快,影响其安全的因素众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护理管理因素

护理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科室的护理质量。设备环境、药品物品器材管理不完善;对下级的护理质量监控、职业道德及安全教育培训缺乏力度,都会造成护理安全隐患。

1.2 患者及疾病因素

1.2.1患者因素:神经内科患者受疾病的影响,经常会产生情绪激动、焦虑、恐惧等心理,如对疾病缺乏正确认识、心理承受能力差、过分担忧治疗效果及疾病预后;对疾病危险性不理解、麻痹大意或自尊心太强,思想上存在不愿意麻烦护士及家人,如肢体无力的老年患者自我感觉良好,如厕无需家属陪同;脑出血患者执意下床活动等,易产生护理安全隐患。

1.2.2疾病因素:神经内科多为老年患者及危重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精神障碍及感觉、运动、认知障碍[2]。如肢体瘫痪、步态不稳、头晕伴视物旋转的患者易发生压疮、跌倒;癫痫发作,躁动不安的患者易发生坠床、非计划性拔管;对痛觉、温觉不敏感的患者易发生烫伤等等。

1.3 护士自身因素

1.3.1工作责任心不强:神经内科危重患者多,工作量大,护士就像流水线上的操作工,只求量不求质。如交接班时交接不清楚,观察病情时不仔细,该汇报值班医生时不及时汇报,不注重流程中的细节问题等等。

1.3.2业务素质不高:科内每年有刚毕业的轮转新护士,她们对专科护理知识不熟悉,专科护理操作不熟练,缺乏工作经验,遇到紧急情况应急能力差;部分护士固步自封,不主动学习新知识、新理论及新技术;对患者专科护理、健康教育缺乏专科特色。

1.3.3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较淡薄:目前家属的法律意识进一步增强,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部分护士缺乏法律及自我保护意识,不注重沟通技巧,不重视护理记录单的书写、医护记录不相符、医嘱执行不规范等。

1.4 人力资源配置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是逐年递增,病房常常走廊加床,每日床位供不应求,患者在增加,护理工作量在增加,而护理人员相对不足,在加上神经内科危重患者多,病情变化快,抢救时常发生,特别是中午和夜间护理人力少的时候,加班加点是常事,使护士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导致工作压力大,身心疲惫,因此护理差错行为发生机率明显增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护理安全文化构建与实施

护理安全文化具有极为重要的功能,它能规范人的安全行为、组织及协调安全管理,使组织进入有序发展的良好状态[3]。神经内科采取积极的行动,将护理安全文化渗透于护理活动中的每个人员及各个环节,以保障患者安全。

2.1 科内通过调查分析出高危因素并形成高危防范机制:对容易发生问题的人重点巡查教育如烦躁患者加强巡视并鼓励患者家属主动参与;对容易发生问题的时段严格控制如双休日节假日安排领班,夜间实行双班制,繁忙时段增加人力;患者床头悬挂各种规范醒目的标识起到提醒和警示作用;责任护士每班动态评估患者跌倒坠床评估单及患者压疮评估单并筛选出高危人群班班交接、班班重点关注。培养护士使其树立牢固的风险防范意识,减少和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率。

2.2 科内重新修订并完善护理工作规章制度、疾病护理常规、专科护理工作标准和临床护理服务规范。每位护理人员人手一册,时刻强化并警醒自己,为护理安全质量打好扎实基础。

2.3 培养科内护理人员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技巧:倡导在繁忙的工作中相互提醒、相互监督,相互协作,增强科室人员凝聚力[4]。加强护患间的有效沟通,鼓励患者及家属参与治疗护理中,注重培养患者及家属风险防范意识,定期开展贴心的健康教育及对患者进行自我护理培训,防范护理差错。

2.4 科内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护士长每日晨会运用提问的方式有计划有目的进行安全培训、新业务新技术的培训;再进行床边护理查房、鼓励责任护士参加主治医生以上查房;每周组织专科知识业务学习、每周组内质检;每月举办读书报告会、安全知识培训、操作技能培训;每月进行护理安全隐患分析,提出科室现存的和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整改措施,细化并规范护理流程,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增强责任心,做到警钟长鸣。将理论指导临床护理工作,使护理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按章办事,用实际工作体现护理质量,防范护理风险[5]。

2.5 科室建立微信群,方便大家沟通交流,有效聆听,信息共享。

2.6 科内护理人员根据资质分为N0~N3级,并严格按照其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及准出标准要求自己,科内每月制定培训计划对其进行培训、考核,强化各级护理人员的专科知识及操作技能。

2.7 科内改变惩罚性文化观念、建立自愿报告系统:由于不良事件的发生是复杂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既有个人因素,又有系统因素。当科室发生护理差错事件时,能运用个人观、系统观两种方法对护理差错事件进行分析和处理,提出整改措施并重温各项护理安全防范措施。鼓励护士主动积极报告护理不良事件,做到重系统、轻处罚,变教训为经验。对主动报告者而对患者未造成不良后果的适当给予奖励,从而起到正面激励的作用。

2.8 护士长科学合理排班、合理应用人力资源:根据科室不同时段患者数量、患者的需求、应急情况并同时按照护理人员技术职称和工作能力科学弹性安排护理班次并分配患者数量,尤其在安排节假日休息时一视同仁,维持公平公正的原则,避免护士超负荷工作,身心疲惫;积极调动每位护理人员的潜力,提升科室人员对工作时数和排班公平性的满意度。护士长在实际工作中扮演各种角色,全面实行人性化管理,组织协调科内所有护理人员间的关系,让大家生活在一个团结和谐的集体里,随时观察了解每一名护士的心理及生理,发现异常及时关心问候并给予帮助,以防对护理工作造成影响。

3.小结

通过护理安全文化在神经内科的构建与实施,使科内护理人员敢于暴露错误,主动汇报护理不良事件并从中查找原因,吸取教训;从而提高了护士风险防范的能力,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满意的优质护理服务,减少了医疗纠纷与缺陷的发生,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提高了神经内科的护理质量。今后我科将不断弘扬护理安全文化,提升护理品质。

【参考文献】

[1]李赞.护理安全文化构建与实施[J].实用护理学杂志,2012,15(9):78-79.

[2]蒙晓娜.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J].内蒙古中医药,2013,12(4):25-26.

[3]陈玥.手术室护理安全文化研究[J].护理研究,2013,18(4):56-57.

[4]冯菊.浅谈护理安全文化[J].医学信息,2010,23(5).

[5]梁碧宁,冯泽霞,张国娟.内科护理与风险防范[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32.

论文作者:陆琴琴,张小培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

标签:;  ;  ;  ;  ;  ;  ;  ;  

护理安全文化在神经内科预防差错中的应用论文_陆琴琴,张小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