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采用小横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30论文_徐磊先1 徐振先2

基层医院采用小横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30论文_徐磊先1 徐振先2

徐磊先1 徐振先2(1. 山东省高密市夏庄中心卫生院 261505;2. 山东省高密市妇幼保健院 261500)

【关键词】基层医院、小儿腹股沟斜疝、小横切口【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8-0204-01

在基层医院中,小儿腹股沟斜疝是小儿最常见的外科疾病之一。

多是先天形成的,它的发生是由于胚胎时期的腹膜鞘状突闭合不全,再加之出生后腹内压增高, 导致未闭鞘突扩张而形成的, 传统的小儿腹股沟斜疝结扎术, 切口长、创面大, 手术时间较长, 预后不好,但如果不做治疗, 疝囊会逐渐增大, 腹股沟管的缺损将进一步扩大,导致嵌顿发生, 从而发生严重后果。笔者采用小横切口行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 收到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收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儿30 例,年龄2-9 岁, 平均4 岁。病程2 个月~ 6 年。 腹股沟斜疝患儿的分型包括: 腹股沟型患儿5 例, 阴囊型患儿17 例, 难复性疝患儿6 例,嵌顿性疝患儿2 例。手术后复发疝不用此法治疗。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儿均采用肌肉注射氯胺酮麻醉,取下腹正中线旁1.5cm 处皮肤横纹处1cm 长小横切口。切开皮肤,钝性分离皮下组织。用小拉钩向下方牵开,暴露腹外斜肌腱膜及外环,钝性分离提睾肌,在精索内侧寻找疝囊,上提出切口,可见同侧睾丸向上移位,注意保护输精管及其精索血管。小纱块钝性剥离疝囊,见腹膜外脂肪后,已到内环口。显露内环口,使其周围组织剥离疝囊。将疝囊旋转360°后,横行钳夹疝囊提起,用小纱块压迫疝囊剥离下的组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疝囊颈处用双1 号丝线缝扎并打结,高位结扎疝囊,距结扎线1cm 处剪去多余的疝囊。创面止血后,向下牵拉睾丸使其复位。小拉钩向下牵拉显露皮下环后,钳夹提起,1 号丝线缝合提起的皮下环口的对角一针,以缩小外环口。皮肤切口缝合一针,对皮、包扎。术后沙包压迫伤口。

2. 结果腹股沟斜疝患儿30 例, 手术时间5 ~ 20 分钟,平均10 分钟;平均住院3 天,6 天拆线,无并发症,全部愈合良好。手术后均坚持随访3 个月~ 3 年, 其中复发1 例, 复发原因与患儿活动强度过大有关。

3. 讨论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常见的多发疾病。是先天形成的,胎儿鞘状突随睾丸下降时闭合不全,腹压增高时,未闭鞘突扩张,使腹腔内容物外移而行成。并非腹壁缺损所致。随着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腹股沟斜疝患儿年龄在3 个月以上者,自愈机会很少,并且年龄越小嵌顿的机会就越大。一般在治疗上首选手术, 手术方法较多。小儿腹股沟疝手术仅行鞘状突高位结扎后就可达到治疗目的。小横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优点在于外环口处行切口, 这样的话切开的组织层次相对较少, 不打开腹股沟管, 损伤较小, 切口较小。钝性分离皮下, 很少出血, 可以基本达到无血手术的阶段, 分离后的精索位置较浅, 切口稍做分离可见提睾肌和精索, 并可以提出切口外进行操作。切术后修复的组织层次较少, 极大的缩短了手术时间和康复时间, 对小儿来说, 时间越短, 效果越好。由于小儿腹股沟管约1cm,经外环口稍用力提拉即可剥离到腹膜外脂肪处, 可以较为简便的达到高位结扎效果。手术后复发率低, 本手术不经腹股沟管, 疗效好,并为以后腹股沟管的手术留有余地。如年龄较大的患儿, 往往合并有外环口扩大, 如也采用此手术方法, 复发率降低。术后由于小儿腹股沟管处较为薄弱, 随着小儿身体肌肉组织的不断发育加强, 外环口很快就会恢复至正常状态。

围手术期及术中注意事项:①治疗原有疾病,再选择合适时机手术。手术当日应无发热、咳嗽等;②复发疝、嵌顿疝不适宜本术式;③年龄大或发育好的儿童,因内外环之间距离大,腹股沟管距离增长,切口选择时位置偏下,相当于外环口体表投影处;④疝囊过大过长时,宜行远端旷置,最低处“开窗”以免形成积液;⑤小儿腹股沟斜疝合并隐睾时,可将皮纹切口稍延长为2cm,在腹股沟管及内环处寻找睾丸,找到后充分游离精索,在其内侧找到疝囊,行高位结扎术,再行阴囊肉膜外睾丸固定术。

在实践中笔者体会到小横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恢复快,安全并发症少,无复发。患儿家长易于接受,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 梁春华, 刘志刚. 婴幼儿腹股疝经外环入路手术397 例体会. 中国医师杂志,2003,12:1661.[2] 李韶山,针孔式切口治疗腹股沟斜疝108 例[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20(1):78-79.[3] 吴在德,吴肇汉. 外科学[m]. 第6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13.

论文作者:徐磊先1 徐振先2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4

标签:;  ;  ;  ;  ;  ;  ;  ;  

基层医院采用小横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30论文_徐磊先1 徐振先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