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现代化视角下我国终身教育发展的路径选择论文

教育现代化视角下我国终身教育发展的路径选择论文

教育现代化视角下我国终身教育发展的路径选择

孙纪磊 何爱霞

(曲阜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曲阜.273165)

[摘要] 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终身教育能够革新传统教育理念,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促进教学手段现代化,对实现教育现代化发挥着重要保障作用。因此,在教育现代化视域下,必须从完善终身教育政策法规、整合终身教育资源以及搭建终身教育“立交桥”等方面,切实推进我国终身教育发展。

[关键词] 教育现代化;终身教育;发展路径

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复杂系统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与演进的过程。[1]近年来,伴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现代化进程也不断加快。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更加注重终身学习”的发展理念,并将“建成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作为重点战略任务。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明确提出要搭建沟通各级各类、衔接多种学习成果的全民终身学习立交桥,深入推动学习型组织建设和学习型城市建设。[2]由此可见,在教育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大力发展终身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目标与必然战略。因此,深入思考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从教育现代化视角分析终身教育的现实重要性,探寻终身教育发展的有效路径,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际意义。

一、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内涵

关于教育现代化的内涵,目前学界尚未达成一致的见解。大多数学者认为,教育现代化是与教育形态的不断变迁相伴随着的教育现代性不断增长的历史过程。[3]还有学者认为,教育现代化是以现代信息社会为基础,以先进教育观念为指导,运用先进信息技术的教育变革的过程,是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的过程。[4]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对教育现代化进行界定,综合来看,教育现代化是指教育理念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教师队伍素质得到充分提高,教学手段与现代信息社会需要相适应,同时全面提升教育治理水平,培养个性品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等全面发展的人,推动和引领教育事业进步与发展的过程。具体而言,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育理念现代化

先进的教育理念是教育现代化的灵魂。[5]现代化教育理念要求转变传统教育观念,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支撑点,适应和引领现代社会发展。首先,要树立全民教育理念,推进教育的民主化与普及化进程,满足所有人的基本学习需要,推动我国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其次,要秉持终身教育理念,建立一体化的终身教育体系,为学习者提供终身接受教育的机会,使其与时俱进地、持续性地学习新知识,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最后,要践行创新教育理念,提升一流人才培养与创新能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帮助受教育者拓展和创新自身思维,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

(二)教师队伍现代化

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实现教师队伍的现代化,要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促使教师热爱学生与教育事业;同时不断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增强教师的事业心和使命感,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水平。要持续完善教师资格体系,提高教师准入门槛,健全教师职称、岗位和考核评价制度,开展专门化的系统教育与训练,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与能力。要着力培养教师的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推动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自主发展,增强教师创新教育教学实践以及开展科学研究等创新型能力。

如今,传统媒体受到冲击,纸媒概念减弱,移动阅读已经成为主流,读者更倾向于无纸化、碎片化阅读,数字出版渐渐成为赶超传统出版业的朝阳产业,从网上共享和获取学术资源已成为科研常态。信息内容的快速传播是科技期刊数字化发展竞争优势的体现,编辑部实现网络化办公不仅可以缩短出版周期,还可以降低期刊出版成本。期刊出版者可以在网络上扩大作者群和读者群,打造学术交流平台。因此,地方科技期刊要尽快实现自主网站建设和数字化,通过互联网扩大期刊的品牌影响力。[8]

(三)教学手段现代化

现代化技术手段的普及和应用加速了信息社会的信息变更速度,以粉笔、黑板为主要载体,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要模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已经无法满足教育现代化的需要,而将数字教育资源、一体化智能教学等作为主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的意义日益增大。熟练掌握并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仅是对广大教师提高教学素质提出的全新考验,也是对学生适应新的学习方法提出的基本要求。而终身教育强调人通过不断学习以适应社会需要,达成自我实现目标,因此,要促进教学手段现代化,必须以终身教育作为路径走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方面,终身教育有利于教师通过持续性学习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与使用教学设备,如计算机与智能化仪器的操作,多媒体课件、微课等资源的制作以及MOOC、学习论坛等平台的使用等,从而在丰富的课堂教学形式中力求创新,提高教学效果与水平,真正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的应用与普及。另一方面,终身教育有利于学生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中快速适应学习节奏,掌握适应智能化校园的新技术与新方法。例如,PPT课件、Flash动画等丰富的学习材料,改变了传统的单一阅读学习模式,有利于充分利用学生的各种感官,充分实现多渠道信息的传递与传达,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效率,加快实现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的教育现代化任务目标。

二、教育现代化视域下终身教育的现实重要性

就大历史而言,我们正处在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中国现代文学已满百年,新时期文学已满四十年。虽然标志性作品发表的时间略有先后,但大体而言,从2017年持续至2019年,“新诗百年”“现代小说百年”“五四新文学百年”“新中国文学”“新时期文学”都会是文学界关注和研讨的主题,既是总结和纪念,更是重新发现,并思考如何在历史中看清我们的当下。

(一)终身教育对革新传统教育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终身教育不仅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向,更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障。立足教育现代化视域,完善终身教育政策法规,整合终身教育资源,搭建终身教育“立交桥”,是发展终身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有效路径选择。

所谓终身教育,是指一个人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教育的总和。用保罗·朗格朗(Paul Lengrand)的话说,“终身教育即教育这个词所包涵的所有意义,包括了教育的各个方面、各项范围,包括从生命运动的一开始到最后结束阶段的不断发展,也包括了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各个点与各个阶段之间的紧密而有机的内在联系”。[6]在教育范围上,终身教育囊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各个领域的教育;在教育内容上,涵盖文化教育、职业教育和生活教育等多个方面;在教育形式上,包括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等多种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终身教育理念越发受到人们的眷注与重视,并逐渐得到广泛普及与推广。大力发展终身教育已成为我国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门径,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Li等[7]的一项纳入172例sICH患者的研究,6l例证实出现血肿增大的患者中,24例(39.3%)平扫CT图像存在“混杂征”。该研究显示,“混杂征”预测血肿增大的敏感性为39.3%,特异性为95.5%,阳性预测值为82.7%,阴性预测值为74.1%,并认为此征象是由于活动性出血所致。本研究显示,bsICH增大组患者中“混杂征”的阳性率为85.11%,bsICH不增大组患者中的阳性率为17%,回归分析进一步证实了“混杂征”是bsICH增大的危险因素。Ruili Li等[9],研究发现“混杂征”对血肿增大的预测较“黑洞征”不仅有更高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而且有更高的准确度。

(二)终身教育对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一支与现代化相适应的教师队伍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没有教师的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的现代化。[7]教师作为培养人才的人才,必须不断适应时代的要求,通过继续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终身教育就是教师的存在状态。[8]一方面,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教育现代化为特征的新理念、新内容不断涌现,社会发展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例如,传统教育中教师多秉承“升学”观念,将应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摆在首位,对学生进行单向的灌输式教育;而教育现代化要求教师摒弃单一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以人为本,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只有通过不间断地学习与实践,接受终身教育,才能不断更新知识、拓展知识,从而提升对教育现代化的适应能力以及自身的专业化教学水平。另一方面,信息社会的发展使计算机、多媒体等新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广泛应用,以黑板、粉笔为主导的传统知识传授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教学方式方法的要求。因此必须通过终身教育使教师及时学习与吸收教育前沿理论与技术,从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唯有如此,才能使教师重新认识自己的身份和价值,提升整体综合素质,适应教育现代化之推进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任务需求。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顶层设计文本,明确提出要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首要之义在于提高教育法制化水平,构建完备的教育法规体系。由此可见,在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发展终身教育,必须以健全的政策法规作为终身教育发展与实施的根本支撑。一方面,应完善终身教育法律法规。当前,部分地方政府已率先制定并实施了终身教育法。例如2005年福建省人大会议通过了我国第一部地方性终身教育条例,即《福建省终身教育促进条例》。此后上海市、太原市、河北省等地亦相继出台终身教育条例,有效地推动了我国终身教育的实践与发展。但既有地方性立法尚存在明显问题,譬如,在建立终身教育体制机制、整合与衔接教育资源等方面未有重大突破,未能充分发挥推动终身教育发展的积极作用。此外,国家层面的《终身教育法》虽于2002年即发起倡议,但迄今仍处在空白状态。因此,未来发展终身教育必须重视终身教育立法,完善终身教育法律法规,保障公民终身学习权,确保终身教育的有效实施,从而为教育现代化的推进提供坚实的法律基础。另一方面,要完善终身教育政策措施。随着终身教育理念在我国的影响逐渐深入,教育领域愈加强调个体在学习中的主动权和学习权,并力求在政策层面对每一个公民的学习权利予以保障。[9]目前我国已确立了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政策导向,但由于缺乏顶层设计与政策统筹,致使衔接各种教育组织、协调教育活动关系等政策举措难以推行。例如,目前终身教育仍然划归于传统学校教育管理机制,致使其发展过程中制度壁垒纵横,行政管理疏乱,教育资源亦难以有机整合。因此,未来国家应从全局出发,建立一个统管全局的终身教育协调部门,同时加大政策鼓励,确保教育经费的稳定投入,形成最大限度满足不同社会阶层或群体需求的终身教育政策,为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提供切实可靠的政策基石。

(三)终身教育对促进教学手段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要求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和自觉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教师、学生之间应良好互动,真正实现多渠道信息的传递与传达。教育现代化是经由多媒体优化组合的通道进行的,并且是多元化发展的,它为人们提供不同层次、不同形式、不同规格的教育,以满足人们对教育和学习多种选择的需要。学校要综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媒体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利用现代化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育现代化视域下终身教育的发展路径

先进的教育理念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前提,而终身教育正是在传统的教育观念无法适应社会发展与时代变迁的历史机遇下孕育与发端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教育事业也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大步迈进。教育现代化对教育的规模、结构与形态等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人们固有的思维方式与教育理念也带来了强烈冲击,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更为多样。传统单一的学校教育已不能适应现代化的教育需要,因此必须发展终身教育,通过终生学习与持续发展以不断提高人们对教育现代化的适应能力。终身教育的大力推广与实施,强调把教育从纵向层面贯穿人的一生,从横向层面连接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这有利于革新将学习期与工作期截然分开的传统教育理念。树立现代化教育理念,使每个人得以与时俱进地不断更新知识与技能,真正实现全民教育、终身教育与创新教育,并最终达成教育现代化之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发展目标,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

(一)完善终身教育政策法规

近年来,液化空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通过建立数字化运行中心,将集团最新数字化工具引入中国,并持续推广“SIO前瞻”项目,不断推进和优化智能化创新运营模式。液空中国高层认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向数字化、数据驱动的运营模式转型是取得业务成功的关键。

(二)整合终身教育资源

终身教育在倡导之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使用的英语术语为“Life-Long Integrated Education”,“Integrated”即有“整合”之意。[10]而最新颁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又明确将“更加注重共建共享”作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理念。因而,在教育现代化的今天,知识经济与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要发展终身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必须将各种终身教育资源有效联接并加以最大化的合理利用。首先,应对学校外教育资源加以整合。传统的学校教育已得到体制的制度化安排,目前亟待对非正规乃至非正式教育的作用与功能予以重新定位与深刻认识,并建设一种体制机制,将成人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等学校外教育资源进行融合贯通,通过共建共享师资力量、设备设施、信息技术等措施,合理优化配置,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的优质利用,从而推动继续教育的高质量衔接。其次,要实现学校外教育资源与学校教育资源的有机贯通。力促学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取得同等地位,真正实现教育资源的互相整合与彼此共享,使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得以顺畅衔接,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全方位教育系统,满足全社会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岗位的各类人员的各种学习需求,践行教育现代化之“面向人人,终身学习”的发展理念。最后,要加强各类数字资源的整合。数字化教育资源库作为终身教育实践模式创新的重要支撑和载体,是成人学习者进行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11]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全国已有460余所高校建设的3200多门慕课上线课程平台,选修课程的学习者超过5500万人次,获得慕课学分的学习者已有600多万人次。[12]顺应教育现代化的时代趋势,未来应着力建立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实现开放大学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大力推广在线教育和远程教育,整合各类数字教育资源,向全社会提供服务,以期为终身教育的顺利实施提供最优化的资源服务。

(三)搭建终身教育“立交桥”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聚焦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重点部署了面向教育现代化的战略任务,其中在“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任务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国家资历框架,建立健全国家学分银行制度和学习成果认证制度”。[13]由此可见,搭建终身教育“立交桥”,是我国终身教育体制机制发展创新的必然选择和有效方策。首先,要建立国家资历框架。资历框架衔接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和行业,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内容与途径,支持跨地区、跨时期的学习流动,是实现终身教育的基本制度。建立资历框架,一方面需要推进不同资历的标准体系建设,确定衡量各类教育的通用等级标准;另一方面要建立相对完善的质量保障机制,实行督考制度,支持和服务学习者的资历衔接和转换等。其次,要健全学分银行制度。学分银行是在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中沟通各级各类教育的载体,本质是鼓励学习者参与学习的制度。[14]具体而言,就是借鉴和模拟普通银行的功能方式来累计学分,将学分视作可以存储、兑换、信贷的工具,从而实现学分的认定、积累和转化。构建学分银行,应通过建立个人电子学习账号和学分累积制度,研发开放式网络学习平台等方式不断推动学分银行的快速发展。2017年11月11日,根据学分银行理念开发的开放学习平台——“学银在线”正式开通,标志着学分银行进入以MOOC为核心应用模式的快速发展的崭新阶段。最后,要构建学习成果认证制度。一方面,应组织协调各方面专家构成兼具权威性、专业性与公正性的认证机构,研究制定出适用于不同类型和形式的学习成果的统一认定与转换标准。譬如,通过社区教育获得的学分,在跨领域、机构或行业时如何认定与转换应制定出明确的标准,以消除各级各类教育与培训之间的屏障。另一方面,要设立专门的研究管理机构,研制开发出服务于学习成果认证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个人学习成果记录、存储、认证等功能,推进终身教育的平稳有序发展,从而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实现教育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张炳林,宁攀.教育现代化内涵解读及推进策略研究[J].数字教育,2017(6):21-27.

[2] 新华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EB/OL].http://www.xinhuanet.com/2019-02/23/c_1124154494.htm,2019-02-23.

[3] 褚宏启.教育现代化的本质与评价——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现代化[J].教育研究,2013(11):4-10.

[4] 顾明远.试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J].教育研究,2012(9):4-10+21.

[5] 陈琳,陈耀华,李康康,赵苗苗.走向实现的教育现代化定义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5(11):33-37.

[6] 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M].滕星,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16.

[7] 陈乃林.构建江苏终身教育体系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177.

[8] 宗艳丽.基于终身教育理念的教师继续教育探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4(7):18-19.

[9] 孙立新,李硕.我国终身教育政策演变:社会背景、文本内容及价值取向[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5):54-61.

[10] 吴遵民.中国终身教育体系为何难以构建[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3):27-31+38.

[11] 陈然.以开放大学为主体的终身教育资源库构建研究[J].终身教育研究,2018(2):56-61.

[12] 教育部.介绍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有关情况[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fbh/moe_2069/xwfbh_2018n/xwfb_20180115/201801/t20180112_324465.html,2018-01-15.

[13] 新华网.中国教育现代化2 0 3 5[E B/O L].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902/t20190223_370857.html,2019-02-23.

[14] 吴南中,卢锦运.学分银行组织架构与运行机制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9(9):38-44.

On the Path Choice of China’s Lifelong Education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SUN Jilei HE Aixia

Abstract: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ocial modernization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drive.Lifelong education can innovate traditional educational concept,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staff,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play an important part in education modernization.Therefo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we must improve lifelong education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integrate lifelong education resources and build a lifelong education "overpass" t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ifelong education in China.

Key words: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lifelong education; development path

中图分类号: G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6668(2019)03-0011-05

[作者简介]

孙纪磊(1995-),女,山东人,曲阜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2018级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成人教育基本理论。

何爱霞(1973-),女,山东人,曲阜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授、职业与继续教育研究院院长,教育学博士,中国史博士后。研究方向:成人教育基本理论、成人教育社会学。

收稿日期: 2019-05-25

标签:;  ;  ;  ;  

教育现代化视角下我国终身教育发展的路径选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