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酉阳职业教育中心,重庆市 酉阳县 409800)
摘要:所谓项目教学法主要就是老师将某一个可以独立完成的项目交付给学生,让学生们自行的对其项目进行处理,从数据信息的收集到项目的处理方案等都要由学生亲手操作,完成该项目,通过该项目的实践,学生们可以更好的把握其项目开展的各个环节以及流程,完成老师所布置的各项任务。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完成该项目,共同进步,在提升老师教学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们的实践能力。本文主要就项目教学法在服装缝制工艺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分析,研究服装缝制工艺内容,对其教学中所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行探究,确定出一个高效的教学方案,让项目教学法可以更好的应用在服装缝制工艺教学课堂中。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中职;服装缝制工艺
引言:
项目教学法是目前国际化的一种主流教学方式,该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模块化特性,其教学方式的开展需要确定好其教学目的,并不断的提升其锻炼的能力,改变其原本的主体课程,以职业化为主进行实践活动。所以在开展项目教学法时,必须要将理论和实践完整的结合在一起,尽可能的提升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们的潜在能力,采用实际动手操作的方式,培养学生们解决各类问题的能力,满足服装行业的发展需求,帮助学生们掌握更多的服装知识,更加全面的了解服装的制作以及生产等各个流程,彰显出项目教学法的教学优势,为我国服装行业提供更多高质量的人才。
1.服装缝制工艺教学模式中的问题
1.1学生地位低下
传统的服装缝制工艺教学模式中,老师们会使用硬性的强制教学方式对服装缝制工艺知识内容进行论述,对其知识内容进行讲解和示范,老师们说,学生们听。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极大程度的抑制了学生们的天性发展,降低了学生们的主体课堂地位,还会导致整体服装缝制工艺教育课堂呈现出一种枯燥乏味的感觉,学生们在该环境中学习服装缝制工艺知识,会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不会将过多的心力投入到服装缝制工艺教学课堂上,老师和学生们之间的关系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不能进行高效的沟通和互动,学生们只能一味的依照老师的示范内容进行模仿,学生们都会产生偷懒等不良情绪,不会积极主动的思想服装缝制工艺知识内容,影响了整体服装缝制工艺教学课堂的质量,降低了其整体的教学效率。
1.2教学内容陈旧
服装缝制工艺这门课程具有一定的工程性,所以学生们想要掌握该知识内容,就需要不断的实践训练。通过实践动手的方式来提升自身对于衣物的缝制水平。但是目前,我国服装缝制工艺教学老师对于其教学的重视程度低下,其整体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这会影响学生们学习服装缝制工艺知识的兴趣以及热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项目教学法在服装缝制工艺教学中的运用措施
想要将项目教学法科学合理的应用到服装缝制工艺教学中,就必须要以其服装缝制工艺教学模式中所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一一的对其问题进行更为详尽的分析以及探讨,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优化整体服装缝制工艺教学课堂,处理并解决好服装缝制工艺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们学习服装缝制工艺知识。
2.1制定项目
首先,服装缝制工艺教学老师要了解该门课程教学的核心内容,然后依据学生们自身的发展状况确定其整体的教学项目,尽可能的选用学生们日常生活中所能接触的问题进行探究;其次,老师要确定其教学对象,站在学生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开展其实设计工作。摸索学生对于服装缝制工艺知识内容更容易掌握以及接受的方式,将重心放置在学生们专业思维的培养层面上,提升老师们的知识储备量,提升其储备水平;最后,老师要在原本服装缝制工艺教育内容上适当的增加一些新颖性比较强的知识内容,让学生们可以掌握更多的服装缝制工艺知识,调动起学生们学习该门课程的积极性,除此之外,在制定教学项目时,老师还要分析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因材施教,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分组,开展相关课题的研究想象,对其题目的难度进行调整,满足学生们的求知欲望。
2.2项目的实施
在实施项目之前,老师应该围绕所设置的课题进行耐心详细的示范和指导,做到“以点带面”,不局限于所讲的一个单一的动作和知识点,要能结合整件或者整套衣服的制作工艺和流程进行细讲解。举例来说,当老师讲解服装中门襟的缝制时,应该首先讲出一个设计衬衣的框架,然后进行发散讲解,而不仅仅讲述这一门襟的缝制,还能结合整个西服的缝制工艺进行讲解。当示范完毕后,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操作练习,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相互协作与探究的能力。
2.3项目的评价
由于之前学生已经被分成了不同的小组,而不同的小组之间的项目也有一些不同,因此让不同的小组之间实行互评,可以让同学之间相互学习、拓展知识面。另外,同学互评也可以打破传统的单一评价手段,完善了只有老师进行评价的单调性,可以让更多学生参与进来。当然,老师应该将自己模拟成一位设计总监,来检验各组学生成员的工作进展和质量,并以实践的完成效果作为成绩评价的指标。
结语:
在新课标的带领下,我国大多数的服装缝制工艺教学模式以及理念都发生了转变,其课程的开展确立了学生们的主体课堂地位,改变了原本教育目标,以提升学生们综合能力为基准开展服装缝制工艺教学活动,不断的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让老师和学生们进行互动,提升学生们设计的能力,完善项目教学法的教学内容,改革原本的服装缝制工艺教学方式,让项目教学法可以更好的应用到服装缝制工艺教学课堂上,引导学生们学习服装缝制工艺知识内容。
参考文献
[1]基于服装结构与缝制工艺协调性的分析与研究[J].朱真港,王苏.黑龙江纺织.2017(02)
[2]浅谈服装结构制图和缝制工艺教学之间的联系[J].刘玉宏.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03)
[3]传统缝制工艺的传承与运用探析[J].李华麒.轻纺工业与技术.2014(03).
作者简介:蒋明君(1983年12月—)女,汉族,四川江油人,本科,初级助理讲师,中职服装专业教师,研究方向为项目教学法
论文作者:蒋明君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3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5
标签:学生们论文; 服装论文; 工艺论文; 项目论文; 教学法论文; 老师论文; 知识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3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