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交通运输影响力提升问题及对策分析
张 博,赵子雪,张 逊,高立晓
(山东交通科学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031)
摘要: 剖析交通影响力内涵的基础上,梳理出影响山东交通运输影响力提升的发展短板,重点在服务品质提升、品牌“走出去”、打造山东标准等几个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交通影响力;问题;对策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在全国交通大格局中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享有“山东的路、广东的桥”的美誉。但近年来山东省交通运输行业影响力逐年下降,甚至在很多领域已经陷入别人追着跑到追着别人跑的尴尬境界。因此,补齐交通短板,进一步提升山东交通的开放度、竞争力、贡献度、引领性将是未来山东交通运输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
1 交通影响力的内涵
“影响力”指的是时代某因素或诸因素决定人们意识改变大小的力度;而“行业影响力”指这个行业能对社会产生深刻的推动作用,能发挥让人们改变生活水平的作用;“影响力”一词被广泛应用,但交通运输行业影响力内涵不是很明确,相关论著或概念研究也很少。因此,通过“影响力”和“行业影响力”概念和交通运输的特点可对“交通运输影响力”的内涵进行定义,指交通运输充分发挥其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和重要民生服务业作用而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巨大发展所产生的影响程度。
2 交通影响力强的表现特征
2.1 自身强
拥有较高的发展水平、具有先行引领和示范作用,主要表现:(1)本省交通运输规模相比于其它地方要大,规模大是影响力发挥的基础;(2)应拥有竞争力的交通运输企业,在本省资源配置中发挥关键作用;拥有特色的交通运输服务,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3)拥有较强的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交通一些主要指标占全国的份额超过一定比例且起主导作用;(4)拥有能代表我国交通行业发展方向或未来技术发展的交通运输品牌;(5)交通运输标准化水平高;(6)拥有良好的交通文化,为行业形象的提升和发展提供优良的软环境。
2.2 保障高
全社会高度重视交通运输行业发展,且拥有科学正确的提升途径,主要表现:(1)社会充分认识到交通运输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带动作用;(2)愿意继承优秀交通运输历史发展经验并使之发扬光大;(3)重视交通运输人才,尤其交通领军人物以及懂规则、善管理、会技术、能担当的青年骨干力量;(4)积极研究新思路、制定新制度、采用新方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由于交通运输引起的各类矛盾;(5)拥有正确评价本省交通运输发展现状以及与其他优秀省份差距的方法;(6)根据现在交通运输发展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拥有一系列正确且行之有效的提升交通运输影响力的途径。
2.3 环境好
拥有适合交通运输快速发展的软环境,主要表现:(1)拥有促进交通运输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优良政策环境;(2)拥有促进交通经济以及交通产业发展的经济环境;(3)拥有政治稳定、发展均衡的社会环境;(4)拥有以提高基础设施的技术等级、运输装备的技术含量、组织管理的科学水平以及运输服务质量和效益的技术环境。
提升交通运输互联互通服务水平,以实现与国家“十纵十横”综合运输大通道的有效衔接为重点,推进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连通大经济带(一带一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雄安新区等)和重要产业发展带,强化省际、国际的互联互通,提升对外通道运输效能,打通未通通道,改造不畅通道,拓展对新通道。充分发挥山东省交通运输大省的影响力,积极参与国际大通道建设,配合资本外溢和产业转移合作,在有效的沟通往来和实际经贸合作基础上建立互信互利机制。提升民航运输综合实力,加快大型国际机场枢纽建设,以机场为主要发展对象,努力打造与国际航线接轨顺畅、具有一定经济辐射能力的空港经济区,完善相应基础设置,强化相关产业的聚集,加强资金、信息、技术、人才等要素的汇集。针对山东省全货运航空公司规模小,缺乏规模经济效益的状况,鼓励航空公司实行收购、兼并和重组手段,整合省内货运资源,提高市场集中度,壮大省内货运航空力量。提升港航对外贸易支持,打造以青岛为中心、烟台和日照为两翼,覆盖全省的现代港航服务业平台,在主要港口码头构建设施高效衔接、客货快速转运、信息互联畅通、服务高效便捷的国际多式联运组织体系,建设报关报检、国际运输、多式联运、仓储加工、信息处理等功能于一体、具有区域辐射作用的国际港航综合物流枢纽,提高国际港航交通枢纽在覆盖广度与通达深度。做大做强远洋运输业,加快邮轮和现代航运业发展,支持山东海运等远洋运输企业做大做强,提高国际竞争力,提供优质运输服务。
3 山东省交通运输影响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及通道建设仍需提高
近年来,江苏、浙江、广东、河南等省份交通运输发展突飞猛进、亮点频出,山东省在很多方面已经落后,特别是缺少代表山东交通形象的亮点和品牌,也缺少具有交通特色的山东交通文化以及反映交通发展成就等文化精品。
山东省交通运输行业组织化、集约化水平依然较低,满足多样化、多层次、高品质运输需求的能力相对不足。旅客联程运输、多式联运等新组织模式推动较慢。高附加值、一体化、轻质化货运供给不足,货运效率低,物流成本较高。运输方式上相互配合程度低,运输组织形式相对落后、单一。综合客运枢纽建设进展缓慢,设区市节点覆盖率仅为41%,尚未有新建成综合客运枢纽项目。
试验在常温下进行,使用的是涡轮盘实际加工件。将常温下的试验循环转化为等效脉动循环,并给出实际试验时的按照上限、下限转速,根据计算出的试验上限、下限转速,按照试验曲线对该涡轮盘进行了20 800次循环试验。
山东省交通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正处于重要转型期,面临的困难和矛盾比较多。解放思想、提高管理水平是破解交通发展难题、实现交通科学发展的前提,应该要把改进管理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尊重人、理解人、解放人、依靠人和服务人,把确立管理相对人的主体地位作为一切管理活动的立足点,真正实践交通人本化并创造和谐的交通环境,在全国行业内优先打造叫得出、喊得响的山东交通行业管理模式。同时,结合当前新旧动能转换的形势在发展方式上实现突破,要由主要依靠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拉动向建设、养护、管理和运输服务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科技进步、行业创新、从业人员素质提高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转变,由主要依靠单一运输方式的发展向综合运输体系发展转变。在规划编制上,应当时刻体现现代服务业的高文化品位和高技术含量,高增值服务,高素质、高智力的人力资源结构,高感情体验、高精神享受的消费服务质量,规划范围不仅要根据现在机构改革把铁路、民航纳入规划范围,还要把城市交通、邮政速递等考虑其中。
3.2 运输服务转型升级稍显滞后
一个疗程的治疗,二十五次的放疗,意味着英需要在医院呆一个多月。这个漫长而痛苦的治疗过程,是英没有预知的。丈夫拖着一把老骨头,从村庄来到省城,来到英的身边。
3.3 民航综合实力相对薄弱
当前,山东省在“一带一路”全局中的定位并不清晰,尽管山东半岛融入“一带一路”可以成为“一带一路”交汇的交通物流枢纽、东西双向开放的桥头堡,但山东交通优势并不突出,而且很多方面与相邻其他省份重叠。此外,山东省主要港口的公水铁、水铁、公铁等多种运输方式的衔接与先进国家水平相比,在铁路运单和海运提单不统一、运输装备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上制约了多式联运有效快速发展。
3.4 一带一路支撑交通优势不够突出
山东省人口数量居全国第二,经济总量居全国第三,而2017年机场民航旅客吞吐量仅排全国第七,货运吞吐量全国第十,运输机场服务能力与人口、经济地位不相匹配。虽然在华东地区机场数量排名靠前,但通用机场每万平方公里个数仅相当于美国的1/54、巴西的1/8、加拿大的1/4,整体规模远不能满足发展需要,难以发挥对产业的支撑和培育功能。
综上所述,柴胡疏肝散加减应用于原发性高血压肝郁气结证患者中,能够取得较高的价值,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疗效,控制其血压水平,对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预后有着积极的意义。
3.5 交通标准化建设有待提高
山东省交通运输行业对行业标准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标准体系需进一步健全,标准总量、质量尚不满足行业发展需求,综合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标准制修订亟需加快。
3.6 山东交通亮点和品牌仍旧匮乏
目前,山东省高速公路覆盖程度与其他省份相比存在一定差距,路网密度仅居全国第9位,尤其是山东省中西部地区以及城市群之间交通联系仍不充分,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从当前山东省主要交通对外通道上看,横向通道中,济青通道需求最大,纵向通道中,京沪通道、京九通道、京沪二通道、滨临通道共同承担联系京津冀、长江经济带之间的交通需求,其中京沪通道需求最大,但邻省交界的9市,仅有17个高速公路通道进出口,北连京津冀、南接长江经济带、西通中原经济区的外联通道尚不能满足需求。
4 提升山东省交通运输影响力的对策建议
4.1 充分总结历史经验,交通发展环境优先突破
专利恶意诉讼及其司法应对 ..................................马云鹏 10.40
4.2 提升交通运输支撑能力,打造优秀服务品质
为防止上部地表水向下冲刷边坡,消除降雨与地表水汇集在坑洼处沿裂缝渗入边坡土层,使岩土的抗剪强度降低,造成坡体滑动的边坡不稳定因素,减轻水对边坡的持续破坏,各级平台及坡顶均修建横向截流排水沟。同时,对平台裂缝进行注浆封固,夯填各级平台坑洼处,并采用沙壤土封堵细小裂缝处,将平台地表水引出至各级平台排水沟,对部分下沉与断裂地段构建钢筋混凝土进行稳固。通过以上措施,确保区域排水、引水畅通,确保每级平台排水不下渗、不冲刷坡面。
4.3 提升交通企业竞争力,实施品牌“走出去”计划
大力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交通行业的深度融合,引导平台企业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提升运营管理技术水平和运行效率。支持企业针对新兴交通需求进行研发,推动交通一体化、网络化、社会化、智能化发展,开创新兴交通业态。实施骨干企业培育工程,培育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掌握交通核心关键技术、发展理念和经营模式领先、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优势的领军型企业。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力度,强化科技研发平台建设,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完善研发体系,持续加强对在交通装备、交通信息化与智能化、交通安全和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强化人工智能、新材料和新能源等技术与交通运输需求的深度融合,大力发展高效能、高安全、综合化、智能化的系统技术与装备,形成总体上国际先进的现代交通运输核心技术体系。支持企业将交通产品打造成靓丽的山东新名片,提升山东交通产品形象。鼓励交通企业在企业用工、采购等方面努力提高本地化水平,加强当地员工培训,积极促进当地就业和经济发展,融入当地社会文化,履行社会责任,为当地环保、就业做出贡献,积极扶助弱势群体,展现企业责任感,变成当地人喜欢的企业,实现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转变。
4.4 以新技术引领新标准,打造山东标准
选择有竞争优势和外部性强的交通技术率先突破,以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许可化的知识产权战略和技术许可战略推动山东交通企业专利技术标准化的运作和实施,以全省之力推进其标准制订和国际化,形成山东标准走出去的坚实基础。同时,在省内外市场营造使用山东标准的氛围,树立山东标准的形象,让民众普遍知晓、认同、接受和使用山东标准。同时,进一步加强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和邮政等各领域标准协调衔接,着重突出综合交通运输、安全应急、运输服务、工程建设与养护、信息化、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同时,推进加快行业规范标准化研究,积极参与制定国内国际相关行业标准,从政策制度、技术标准、标准国际化、实施监督和支撑保障等方面,实现交通运输标准化工作的全覆盖。鼓励交通运输企业、科研机构引领装备研发、标准制定、技术转移与服务,在高品质耐久性新型智能公路体系成套技术标准、主动交通管理和智能网联交通系统技术标准等一系列行业标准、服务规则与规范等方面争创山东标准。
4.5 完善人才培养与储备机制,开展交通领军人才队伍建设
深化交通类高校人才培养特别是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改革,试点设立重点高校人才培养基地,打通院系、专业壁垒,变革教育组织模式,构建互联互通的人才培养体系。鼓励高校及科研机构与国内外交通组织加强合作,探索联合培养或定点培养对口需要人才机制,培养兼具大局视野与山东情怀、通晓国内外交通规则,具有出色专业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高端复合型、复语型国际组织人才。支持有条件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在海外建立办学机构、研发机构,吸引使用当地优秀人才。推进交通行业新型智库 “走出去”步伐,加强智库对外传播能力和话语体系建设,积极在重大交通问题上发出声音,增强话语权和影响力,积极贡献山东智慧。建设山东省交通运输后备人才库,加强对后备人才的认证认可,有计划地在不同层面为后备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服务,协助任职后备人员有针对性地参与重大工程项目。加强交通运输管理人才的储备与选拔,强化交通行业事务管理能力培养与考核机制,不断提升交通管理储备人才素质与能力。
4.6 推动交通运输文化建设,提升行业软实力
在各项目建设过程中提炼和总结具有鲜明特色的核心价值理念,打造山东交通文化精品工程。以文化建设为载体,依托和利用路、桥、隧等资源,因地制宜地将儒家文化、红色文化等与之相结合,打造文化景点等有视觉冲击力和社会影响力的文化走廊、文化雕塑、文化景点等交通文化景观。同时,挖掘山东交通文化品牌,结合自身行业的特点,挖掘精细管理、特色服务、人文关怀、道路景观等现有的文化资源,积极开展机关文化、部门文化和精细文化、人本文化、服务文化、安全文化等多层次、全方位的特色文化建设。选准突破点,找好着力点,积极打造个性独具、特色鲜明的多元化的文化品牌,使行业文化更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和鲜活的生命力,提升社会公众的认同度。充分利用网站和系统内部网络平台,以及报纸、杂志、网络、论坛、短信平台等文化传播渠道,开展生动活泼、富有特色、卓有成效的行业文化品牌传播活动。同时,要加强与中央、省(部)级主流媒体的沟通,通过开辟专栏、刊发专版专刊等各种形式,对行业文化建设进行连续广泛宣传报道,努力达到知名度高、影响力广。
5 结语
交通影响力是山东省交通运输实力强的集中体现,也是山东省作为经济强省的软实力,通过各项重点项目的实施,一系列正确且行之有效的提升途径以及良好交通发展环境的营造,有助于未来山东省交通运输的开放度、竞争力、贡献度、引领性将进一步提高,有效支撑交通强省建设。
参考文献:
[1]夏杰长;魏丽.习近平新时代交通强国战略思想探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8(2):5-12.
[2]王琨;魏娟娟.杨晓艳.交通运输发展对甘肃经济影响的分析[J].时代金融,2017(4):86-87.
[3]史喜军.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4.
[4]王啸今.扎实推进交通运输文化品牌建设的思考[J].品牌,2013(7):76-77.
[5]帖鹏飞.我国交通运输业国际竞争力的比较研究[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53.
[6]李蓁.关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的几点思考[J].科学与信息化,2018(20):145-146.
[7]李阳,吴群琪.我国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研究[J].2004(10):7-11.
Analysis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ransportation in fluence in Shandong province
ZHANG Bo,ZHAO Zi-xue,ZHANG Xun,GAO Li-xiao
(Shandong Transportation Institute,Shandong Jinan 250031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 is of the connotation of traffic influence,this paper combs out the development shortcomings of Shandong's traffic influence promotion,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in the aspects of service quality improvement, brand "going out" and Shandong standards.
Key words: traffic influence;problems;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F512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 2019—03—14
作者简介: 张博(1987—),男,山东菏泽人,工程师。
标签:交通影响力论文; 问题论文; 对策论文; 山东交通科学研究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