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应做的几点变革_课程论文

生物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应做的几点变革_课程论文

在生物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应该有的几个转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论文,新课程论文,生物论文,教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优秀的教育需要优秀的教师。国家实施了旨在培养适合于21世纪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的新课程改革,可谓是我国教育工作的一场及时雨。正在进行的新一轮基础教育生物课程改革,一方面为广大生物学科教师提出了挑战,另一方面也给生物学科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了机会和环境。

中国的生物教育和生物课程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这次生物新课程改革从理念到整体设计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课程理念已经证明国家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大力改革,但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教师的素质明显滞后于生物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参与新课程改革,这是无法回避的现实。在生物新课程改革的大潮面前,不乏有一些积极进取、锐意改革、把新课程作为自己专业化成长的契合点、努力改变自己以求胜任教学的教师,可也有一部分教师表现出茫然和不知所措,更有穿新鞋走老路的。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是关键因素。生物学科教师需要从理念、认识、态度、知识结构到教学方法手段等诸多方面进行全面转变、调整和提高,这是生物新课程改革生死攸关的大问题,不可轻视。本文拟就在生物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有的一些转变谈谈笔者的认识,和广大教师交流。

一、生物学科教师对待新课程本身的态度

中国的生物教育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几乎没有太大变化,虽然改革的成果不可抹杀,但基本上是几十年一个模式,始终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有几年的高考还取消了生物学科的考试。最主要的问题是,受评价制度、教育体制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生物教育始终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畸形发展,课程内容繁、难、旧、偏,脱离社会应用,脱离学生生活,脱离时代要求,学生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下进行着“应试学习”,进行着无休止的“题海战术”,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低下,更谈不上创新能力。学生缺乏自信心,缺少对生物学本质和生物学价值的理解,不会用生物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更不要说用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去影响自己的社会工作、做出个人决策等等。学生只是学会解答某些“无为”的生物习题,而其他能力没有得到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没有得到发展。

现在,时代赋予人才素质更高的要求和新的内涵。世界各国都在改革生物学课程,寻求生物学教育的新发展,中国的生物学教育也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我们不能以改革要循序渐进、要有个过程、要在继承中发展等理由为借口,来片面地看待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尽管“生物课程标准”中难免还存在着一些日后要完善的地方,但总的来说,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方案到课程计划,都明确显示了新课程对国家人才培养的全新理念。尤其可贵的是,与过去相比较,新课程最为突出的就是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和明确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正因为这次课程改革不是修修补补式的,而是根本上的改革,所以给生物学科教师带来了很大的不适应。我们不可因此而产生偏见,更不能以旧的思维模式来标尺全新的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喊了几十年,到现在仍然困难重重,新课程改革切不可重蹈覆辙。

二、生物学科教师对待传统课程教材功能观的态度

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是旨在改变传统的课程教材功能观,生物课程对于学生认识生物与自然界、生物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认识生物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形成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和谐发展、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人文素养,都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教师在知识传递的过程中,不但要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还要培养他们对知识的热爱,并形成应有的价值观和态度。这就要求生物教师能够敏感于本学科内容中蕴涵的价值资源,把它们发掘并艺术地呈现出来,把知识学习与价值观整合在一起。课程教材只是为了反映这一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而提供给学生和教师的一个最基本的素材、蓝本或平台,它是一个活性的模板,要依靠师生在实施过程中去合理改写、发展丰富和补充完善,而决不是固定不变的模板。可见,教师职业角色已经大大拓展,要充分认识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角色和作用。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还是课程的研究、建设和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镶嵌在知识事实和学校生活过程中的价值观,决不是诉诸课程文本和简单的道理即可以实现的。

在实施生物新课程中,合理地对待“教材”的态度,应该是一种“使用教材”的状态。使用教材的具体期待是:教师首先是一个“课程工作者”,然后才是一个“教学工作者”。就是说,教师首先要开发、调整或改编教材,确定教材,然后才去考虑用什么方法去进行知识的教学。对教师来说,一个“教学工作者”的前提是,他首先是一个好的“课程工作者”。几乎所有的优秀教师都是一个重新调整或者改编课本的能人,在所有优秀教师中,几乎没有一个照本宣科的人,远离照本宣科的毛病,这是一堂好课的秘密,也是一位好教师的秘密。

三、生物学科教师对待实施新课程教学的态度

在生物新课程改革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抛弃传统的一味地读、记、背,而从生物学的产生、生物学和学生生活与生产中的事例的联系以及生物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应用等几个方面入手。新课程生物学教学应该大力倡导学生对生活与生产的观察与思考,把学生的课堂视野引申到学生所感受到的生物与生产,引申到学生自己已经有的心理体验,从根本上变革对生物教学的既定观念,更好地发挥生物学对人的精神能力的塑造作用和在科学技术中的作用,从而达到科学与人文完整结合的学科体系的目的。生物学科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自然学科的分支,它更是一个人参加社会工作与生活的必备素质的直接来源,它甚至会影响到一个人的言行、思维方式等各个方面。一个人的生物学科修养并不表现在他会解决多少个生物学题目,解题有多快和能考出多少分数,关键是他是否真正领略了生物学科的学科价值、生物的学科理念与精神,是否能将这些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学科思想与理念融合到他的日常工作、日常生活和日常言行中去。一个生物学科学得特别好的人未必是个生物学天才,但他一定是个高素质的人。对生物学科素质的理解是:既要理解生物学的概念和原理,又要理解生物学的本质、生物学的价值;既要理解生物学的探究过程,又要理解生物学发展的历史和方法;既要理解生物学与一般文化的关系,又要理解生物学与社会的关系,并强调“问题解决”的能力;既不能回避为强化知识的巩固而存在的一些记忆要求,又要着重认识到生物学科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感受与生活理解。

四、生物学科教师对待自身的知识结构的态度

教师的知识结构,宏观上来说,应该包括:了解本学科专业的基础知识;了解学科历史、学科方法论、学科的社会功能及其伦理标准;对本学科高度热爱的情感、信念;熟悉中小学生物学相关内容、学科课程的知识及其教学法(注:小学和初中没有系统的生物学科的课程,小学是融合在常识学科中,初中是融合在自然科学中,是集中的大学科);具有与中小学学生沟通的知识与能力等等。生物新课程改革以及生物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要求教师不仅掌握深厚广博的生物学基础,而且要了解生物学科发展的学科历史,掌握生物学的思想方法,深刻领会生物学科的内在本质,理解生物学的源与流,懂得生物学科的真正价值。就生物学方法论来说(初中自然科学统一为“科学方法谈”),这方面的知识在生物学中往往处于更为基础的地位,属于“元生物学”的范畴。从事生物学研究不能不懂生物学发现的原理、规则和思想方法,它能使我们更好地驾驭教材,把生物学教学变得更为生动活泼,教出方法、教出发现、教出创新。所以,生物学方法论对于生物学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及自身发展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其特殊的地位和重要性是基础生物学以及其他专业知识所不可替代的。实践中常常见到一种现象,生物学科方法论比较好的教师,其教学也多为上乘,这一事实说明了生物学方法论与生物学科教师专业化发展及自身成长之间有着必然联系。

基础教育生物课程改革,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强调对生物学的学习要“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倡导“探究性学习”,推崇“学生的发现学习”。在这些新课程理念下,要使生物学科教师的新课程改革得以有效实施,客观上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需要努力转变,否则,很难胜任现在的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实践。教师走多远,学生就能走多远,如果没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看不清前面的道路,是无法走得长远的。良好的知识结构会使我们更科学更和谐地推进国家生物课程改革。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生前常对他所在的帕夫雷什中学的教师们说:“你们一定要懂得,你不是教物理,而是教人学习物理。”这一说法通俗易懂,寓意深刻,清楚地区分了学科专家和学科教师的职业工作特征及其不同要求。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在新课程中,生物学科教师不是教生物知识与原理,而是教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与原理。

五、生物学科教师对待自己和缺憾的态度

完美其实并不存在,我们所能做的只是接近完美。生物新课程对于教师来说只是新的尝试、适应和改变,成功或者说缺憾,一切都在可能之中。教师是有缺憾的存在,学生是有缺憾的存在,课程教材是有缺憾的存在,这决定了生物教学也是充满缺憾的艺术,关键是我们以何种心态面对缺憾。直面缺憾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学会反思,用反思解剖自己的不足,解剖学生的不足,解剖课程教材的不足,解剖生物教学的不足,反思能让我们很快成熟起来。要学会在实践中反思,让微小的瑕疵转化为宝贵的教育资源;要学会在读书中反思,让书籍成为我们精神生长的支点;要学会在教育科研中反思,让教学和科研成为生物教育智慧的契合点。

以上所述,笔者只是从某些角度谈了在生物新课程面前生物教师应该做的一些转变。可以肯定地说,这并非新课程需要教师转变的全部,这些只是笔者在新课程实践中最为明显的感受,也应该是广大教师科学有效推进新课程改革中最为关键的转变所在,这些转变既是新课程改革的起点,也是新课程改革目标的最终归宿和新课程改革所期望的价值体现。

标签:;  ;  ;  

生物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应做的几点变革_课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