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淋巴上皮囊肿的CT诊断及其病理基础论文_佘华龙,陈凯,李涛

湘南学院附属医院 湖南郴州 423000

【摘 要】目的 探讨腮腺淋巴上皮囊肿的CT表现和组织病理学基础。方法 对17例经手术以及病理证实的腮腺淋巴上皮囊肿作了影像学分析,其中男3例,女14例,年龄45~76岁,平均59.2岁;全部病例作了CT平扫以及多期增强扫描。结果 17例均为单发病变,病灶位于5腮腺下象限,12例位于腮腺下象限;CT平扫时病灶呈类圆形肿块,其内密度均匀,边界清,病灶边缘呈稍高密度,增强扫描均呈渐进性边缘环形强化(100%),动脉期CT值约47±6HU,静脉期CT值65±9HU。结论 中老年女性CT表现腮腺内边界清晰单发病灶,边缘持续明显强化,应首先考虑腮腺淋巴上皮囊肿可能。

【关键词】 腮腺;淋巴上皮囊肿;体层摄影术,X 线计算机

腮腺是人体最大的唾液腺,腮腺区肿块多以实性为主,良性多见,约占80%左右,且大多为多形性腺瘤,囊性占位性病变较少见,腮腺淋巴上皮囊肿更是少见[1];国内、外放射诊断学方面文献对此病的报告较少,笔者回顾性复习了我院近5年来得到证实的17例腮腺淋巴上皮囊肿,着重分析影像学特点及其病理基础,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

材料与方法

搜集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5年10月共13例腮腺淋巴上皮囊肿,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女性14例,男性3例,年龄范围在45~76 岁(平均59.2岁)。

全部病例均做了CT平扫和多期增强扫描;CT扫描机为飞利浦Ingenuity64排128层微平板CT型或 GE Lightspeed 4排型。扫描范围自外耳道下缘至下颌角水平,直到腮腺消失,必要时加大扫描范围,扫描角度垂直于颈椎的纵轴线,层厚2.5mm,层距2.5mm,螺距0.75:1;增强采用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300mgI/ml)100ml静脉团注,剂量1.0 ml/kg体重,经肘静脉以3.0ml/s 的流率经高压注射器注入,作注药后25s以及 60s多期动态扫描。影像学观察由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3人共同阅片评价CT表现,重点观察病灶的数目、部位、大小、形态、边缘、密度强化特征及下颌后静脉移位情况。

结果

一、CT检查

1、平扫:17例患者中女性14例(82%),男性3例(18%);1例45岁,50~59岁6例,60~69岁8例,70~79岁2例,平均年龄59.2岁;均为单侧发病(100%),其中左侧病灶11个(65%),右侧病灶6个(35%),5例位于腮腺上象限(29.4%),12例位于腮腺下象限(70.6%);位于腮腺浅叶者14例(82%),深叶者3例(18%);病灶均呈圆形或类圆形,直径1.2~3.5cm不等,边界清晰,所有病灶均未见钙化及出血(100%)。

2、增强扫描:17个病灶均呈边缘环形强化(100%),动脉期强化10~15 HU,静脉期边缘强化更为明显,强化达30~55 HU,内容物呈均匀较低密度,平均CT值22±5HU,未见强化;下颌后静脉显示清晰,不同程度受压以移位但未见受侵,位于其前方者7个,后方者10个;腮腺邻近组织显示良好,皮下脂肪间隙清晰。

图①~④腮腺淋巴上皮囊肿.① 左侧腮腺内见一类圆形肿块影,呈边界清晰囊性低密度影,囊内容物密度均匀CT值约22HU,边缘密度相对较高,CT值约27HU;②增强后25s动脉期囊壁强化,CT值约40HU;③60s静脉期显示囊壁持续强化,CT值约65HU;④冠状位重建显示下颌后静脉推移,与病灶分界清晰。

二、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本组病例临床表现为无明显诱因出现腮腺区肿块,增长缓慢,无疼痛、红肿等不适感,病史长短不等;血常规及肿瘤标志物检查,均显示为阴性;

讨论

腮腺淋巴上皮囊肿的组织学来源:淋巴上皮囊肿又名良性淋巴上皮囊肿,主要发生于腮腺,也可见于口底,约占所有涎腺囊肿的6%。该病发病原因尚未十分明确,口腔的病变可能系慢性炎症使淋巴样间质及局限性上皮增生所致,腮腺的淋巴上皮囊肿的组织来源观点尚有争议[2]。

1、腮腺淋巴上皮囊肿的CT表现:CT显示腮腺病灶比较敏感,而且可以明确地了解肿块的部位、数量大小和形态。通过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肿块的病因定性有重要价值。

所有病灶平扫内部密度均匀对诊断有重要意义。病理上表现为囊腔内含浆液性分泌物及少量脱落的上皮、淋巴细胞、浆细胞及组织细胞,与淋巴液相似[3],由于成分较单纯,故CT表现为均匀液性密度,周围由于肉芽组织包裹与周围结构分界清晰,不易合并感染,这种平扫中的内部均匀低密度反映了病变内液性成分单纯;所有病例均为单发病变,故单发均匀囊性病变,边界清晰是平扫诊断腮腺上皮囊肿的有用征象。

2、多期增强CT扫描对本病的定性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决定性作用。由于腮腺上皮囊肿囊肿壁为肉芽组织[4],富含毛细血管及纤维结缔组织,故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可见强化,静脉期持续强化。部分学者认为[4]腮腺淋巴上皮囊肿起始于局灶性涎腺炎中导管的扩张,随之由于肉芽组织反应,包膜开始形成,病变与腮腺组织间的界限逐渐变清。最后,由于纤维包膜的存在,含有淋巴滤泡样结构的囊壁与腮腺组织完全分离。淋巴上皮囊肿的形成模拟了肉芽组织的形成过程,囊壁内的淋巴细胞可能来自涎腺炎,而不是来自于腮腺内淋巴结。本组病例强化方式支持这一观点。

3、腮腺淋巴上皮囊肿的其他表现:病变均为圆形或类圆形,无分叶及毛刺,腮腺内下颌后静脉推压移位但未见受侵,邻近腮腺结果显示清晰,密度未见异常,皮下脂肪间隙清晰,皮肤未见增厚。

4、腮腺淋巴上皮囊肿的鉴别诊断:本病需与腮裂囊肿、淋巴管瘤、腺淋巴瘤以及多形性腺瘤相鉴别。根据文献复习以及笔者的体会,腮裂囊肿与潴留囊肿均表现为无强化囊性肿块。腮裂囊肿来自第一腮裂发育异常,易合并感染和瘘形成,因而腮腺囊性肿块合并瘘管形成时有助于腮裂囊肿诊断[5];而潴留囊肿因腮腺导管阻塞所致,可表现为多发病灶。淋巴管瘤:淋巴管瘤并非真性肿瘤,而是一种先天性良性错构瘤。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某些部位的原始淋巴囊与淋巴系统隔绝后,所发生的肿瘤样畸形。约半数在出生时即已存在,90%以上在2岁以内发现,男女发生率大致相仿。影像上特征性表现为形态不规则或管道状,匍匐式生长,边界欠清,CT密度稍高、无强化;超声显示低、等回声;MR中T2WI更清晰显示病灶內分隔。腺淋巴瘤好发于50岁以上男性,肿瘤形态呈较规则的圆形,边界清楚,邻近血管结构呈受压移位表现,无血管包裹侵犯征象。大多数伴有单侧或双侧的多发腮腺淋巴结肿大。平扫肿瘤实质密度接近周围肌肉密度,病灶可见明显的囊变或低密度区,囊变区大多位于病灶边缘,囊壁较光整。增强后肿瘤呈均匀明显强化,囊变区无强化,动脉期明显高于静脉期,表现为“早期显著强化及快速流出征象”[6],大多数病灶边缘均有增粗的小动脉影。多形性腺瘤有多种组织成分,密度不均,增强后肿瘤实质边缘强化较中央明显,内可见强化的分隔带,静脉期略高于动脉期,表现为“缓慢持续强化征像”[7]。

综上所述:中老年女性患者发现腮腺区无痛性肿块,CT平扫发现腮腺内单发病灶,边界清楚、边缘光整、内部密度均匀时,增强扫描呈明显环形持续强化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应该考虑到腮腺淋巴上皮囊肿。

参考文献:

[1] 刘连生,李恒国,陈志强,等.腮腺少见病变的CT及MR诊断[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1,22(5):340-343

[2]张文萍,陈瑞扬.35例腮腺囊肿的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6,4(3):185-188

[3] 孙宏晨.涎腺肿瘤的病理学分类及新类型的病理学诊断[A].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口腔病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6

[4] 刘畅,刘斌,李小虎,等.腮腺腺淋巴瘤的CT 诊断.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1,46:199

[5] 穆洁,张洪杰,陈瑞扬.22腮腺囊肿临床病理分析 [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5,19(1):109

[6] 畅智慧,刘兆玉,孙洪赞,等.64层螺旋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腮腺常见肿瘤 [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8,24(29):1394-1397

[7] 杨文雅.腮腺肿瘤的CT诊断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09,7(2):20-23

论文作者:佘华龙,陈凯,李涛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4

标签:;  ;  ;  ;  ;  ;  ;  ;  

腮腺淋巴上皮囊肿的CT诊断及其病理基础论文_佘华龙,陈凯,李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