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工业分析技术”是一门旨在提升学生分析并解决问题能力的专业性课程,对于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其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更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项目化教学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把工业分析技术课程项目化后,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课程兴趣爱好得到很大提升,同时经过这一过程后,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实践技能相互交叉融合,相互提高促进,让工业分析技术的实践应用起到效果,从而圆满完成工业分析课程任务。
关键词: 工业分析技术; 项目化; 实践应用;
引言:工业分析技术课是高职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训练学生熟练掌握各种分析检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职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的能力相对较差,学习兴趣不是很高,独立动手操作及团结协作等方面也相对薄弱。为此,我们在工业分析技术课程进行了项目化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工业分析技术项目化教学的初步实践
1.1“工业分析技术”课程实践
根据学生工作主要企业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对学生提出课程实践、课程设计的要求,从工作的受众群体、过程、工作方法等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实践锻炼,从而使学生走入工作岗位后得心应手,具备相当高的专业素养。
1.2 学生能力锻炼项目实践
工业分析技术专业学生在经过“工业分析技术”的课程学习后,其分析问题解决生产问题的能力还不够高,所以为了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可以从容面对各种分析工作,我们对学生提出更高要求。以工作单位、工作内容为目标,有方向的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情境,从检测样品开始,寻找检测方法,最后得出结论的一系列过程由学生独立操作完成。模拟在工作单位的环境,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则在日后工作中即可以从容应对,使学生独立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得以锻炼。
1.3 学生模拟工作岗位实践
在模拟工作岗位的过程中,应对工作岗位上团队合作居多的现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完成这一过程,让学生提前了解团队合作的流程,将课程实践企业化,项目化,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工业分析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的实施
2.1项目准备阶段
在项目确定后,组织学生利用各种方式收集资料,准备完成项目所需的基础知识;初步设计实验方案及操作步骤;了解实施中可能涉及的试剂、仪器及基本操作等,然后查阅资料熟悉相关仪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和操作规程,熟悉相应试剂的性质及使用注意事项,熟悉基本操作的关键点。
2.2项目实施阶段
在学生完成项目准备后,教师设计教学场景,设置一个“真实”的教学情境如某企业中心化验室,教师担任化验室主任,学生的角色根据工作需要可以是采样员、分析员、配药员、技术员和管理员。将全班学生分成多个小组,然后对项目进行细化,分配给成员,要求学生团结协作,充分利用多种资源收集资料,先进行小组内部讨论、确定实施方案,整理后做成电子课件,每组派一名同学向全班同学展示、汇报。然后经过大家讨论,对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使方案具有科学性、可行性、经济性和环保性,最终师生共同归纳总结讨论结果制订出实施方案,最后由学生进行项目实施。
3工业分析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的评价
生完成实训项目后,各小组自行进行总结,汇报结果,教师进行考核、评价和总结,完成相应项目的知识建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注重对学生完成项目过程的考核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与他人评价相结合。通过课程教学的评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自我的进步和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调整学习方法,并对教学形成积极的反馈。
3.1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的重点是建立学生学习档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日常评价,体现动态的评价管理。过程性评价以自评为主,兼顾他评、小组评和教师评,主要以各项工作任务中围绕工作内容编制的具体评价量表进行。在第一节课时学生自由分组,4人为一组,每组选举组长一人,教师讲授并解释该课程的评价方式,包括规定各个小组在任务实施过程中记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次数、评定质量的方法、各小组课堂表现情况汇总的办法、项目或者课程结束时的评定办法等细节,并发放各种评价量表。在这种三层级的评价过程中,教师只负责根据小组上交的项目学习档案、过程资料评定到小组;再通过小组内部同学互评的方式评定到学生个人;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项目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做出自我评价。
3.1.1教师对小组进行综合评价
通过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知识的活动、作品、笔记、设计等资料,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其成果。教师根据各小组上交项目资料,并结合教师平时所做的现场记录,对小组表现给出综合评价。
3.1.2小组评价和学生自评
过程性评价中学生自评、互评的方法,可以使学生逐步把握正确的学习方式,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掌握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策略,从而真正提高学习的质量与效果。学生评价主要是进行现状评价,包括分工难易程度、工作认真度、工作效果、合作能力,并由小组讨论填写评价量表,评定小组各成员的成绩。自我评价的评价方式是用文字描述工作过程中的态度、知识掌握情况、能力训练情况、与他人合作情况等,并填写评价量表。
3.2终结性评价终结性
评价包括知识考核与综合考核,知识考核为学院统一组织的期末笔试;综合考核通过学生自选任务作为项目进行的考核。终结性评价则以教师评价为主,以百分制的方式呈现。
3.2.1知识考核。
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工业分析技术课程的四个模块分别承载各级别化学检验工在工业分析方面的应知应会要求,打破了原有的知识体系,学生在“做”中“学”的过程中自己完成知识点的积累和知识体系的构建。为考核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情况,采取笔试的方式要求学生分别完成标准化试题的闭卷考试和开放性试题的开卷考试。标准化试题来自于化学检验工试题库,采用机考的方式随机抽取相关知识体系的题目;开放性试题采用无标准答案或答案不唯一的试题,学生可以利用参考书籍辅助解答,着重考核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3.2.2综合考核。
综合考核的形式是实操考核,主要用于进行学生综合素质的测评。考核注重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教师预先准备好题目,然后在考试时采取抽签的方式进行。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场所内完成包括文献检索、方案制订、试验准备、试验和改进、数据处理和报告在内的一个完整的分析检测任务。最后综合学生的考试资料、实际表现和测定结果给予成绩评定。学生总成绩=过程性评价分60%+终结性评价分40%。
结束语:
现代高职教育教学理念在工业分析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任务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目标,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合作学习和创新学习,为社会输送更优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秦霞,何晓文.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药物分析技术》项目化教学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2]夏伏洋.基于项目化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
[3]莫国莉,李继萍,许哲峰.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仪器分析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实践[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5,
[4]袁宁宁,陈运藻,谢鹏波,侯慧玉,曾筱璐,王婕,周忠燕.校企合作模式下化工分析技术项目化课程改革的实践[J].广州化工,2011,
[5]程治良.工业分析技术课程实验视频化辅助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山东化工,2016,
[6]杨萍,余雄辉.工业分析技术专业教学“任务化”的创新实践[J].当代化工研究,2017,02:161-162.
论文作者:何金玉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
标签:学生论文; 评价论文; 项目论文; 工业论文; 课程论文; 技术论文; 过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