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霞[1]2001年在《甘肃滩羊血液蛋白质多态性及标记性状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技术对甘肃皋兰、景泰及靖远叁个滩羊(Tan-sheep)群体血样的血红蛋白(Hb)、转铁蛋白(Tf)、白蛋白(Alb)、红细胞蛋白质-1和2(Ep-1、Ep-2)以及酯酶(Es)和α-淀粉酶(α-Amy)的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和分析,并与滩羊的体重和体尺进行了相关性研究。结果发现,所检测的叁个滩羊群体具有3种Hb基因型、21种Tf基因型、3种Es基因型,而Alb、Ep-1和Ep-2及α-Amy基因座均呈现单态;3个群体的Nei氏预期基因条合度(H)分别为0.2037、0.2021、0.2254;群体间的平均基因多样度(D_(ST))和基因分化系数(G_(ST))分别为0.0019和0.0090,由此说明甘肃滩羊群体内遗传变异相对较小,群体间遗传结构相近,分化程度较低。相关统计分析表明,甘肃滩羊血液蛋白质中的Hb和Es与羊只体重及体尺之间相关性显着,HbAA基因型个体和Es++基因型个体其产肉性能和4项体尺指标极显着地高于其它基因型个体,可将二者作为滩羊产肉性能的两个辅助选择遗传标记。此外,所测量地4项体尺指标均与滩羊体重有一定程度的相关,但体长和臀宽与滩羊体重之间相关较大,可将这2项体尺指标作为肉羊选育的另外两种辅助选择因子。
李积友[2]2003年在《标记辅助选择(MAS)在甘肃滩羊选育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通过系统试验研究,测定分析了甘肃皋兰、景泰、靖远、白银平川及景泰条山农场5个滩羊种群血红蛋白(Hb)、血清运铁蛋白(Tf)、酯酶(Es)、a-淀粉酶(Amy)、白蛋白(AL)、红细胞蛋白质-1(EP-1)、红细胞蛋白质-2(EP-2)七个蛋白位点的多态性。除了Amy、AL、EP-1、EP-2四个位点呈现单态以外,其余叁个蛋白位点都表现出丰富的多态性(或多样性)。Hb、Tf、Es在所研究的甘肃滩羊地方种群中表现出地区分布和选育不同程度的差异性。Hb和Es基因座各具有叁种基因型,受两个等位基因控制,其中Hb~B基因在5个群体中均占优势。从血红蛋白多态性基因频率变化情况看,随着“靖远羊羔肉”肥羔技术系列开发和推广应用的不断深入,可以看出Hb~A基因频率有逐步增高的趋势,这种变化趋势可能与羔羊肉系列开发选育方向的差异性是一致的。Es~-基因在皋兰和景泰群体中占优势,Es~+在靖远群体中占优势;Tf基因座有21种基因型,受8个复等位基因控制,其中Tf~B、Tf~C基因和TfBC、TfCC基因型在甘肃滩羊地方群体中均占优势。皋兰、景泰、靖远滩羊种群的Nei氏预期平均基因杂合度(H)值分别为0.2037、0.2021和0.2254;滩羊群体间的平均基因多样度(D_(st))和基因分化系数(G_(st))的值分别为0.0019和0.0090。这一研究结果从大分子水平上证明甘肃滩羊地方种群的遗传结构相近,遗传分化程度较低。结合羔羊育肥试验筛选出HbAA、Es++两个高产基因型,作为滩羊肉用选育方向的标记辅助选择,并建立了与部分生产性能相关的多元回归线性数学模型。
杨俊年[3]2004年在《甘肃部分绵羊品种血液蛋白质(酶)多态性的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分别对蒙古羊(48只)、甘肃高山细毛羊(46只)、滩羊(30只)和小尾寒羊(118只)四个绵羊品种的6个蛋白(酶)位点:血红蛋白(Hb)、转铁蛋白(Tf)、 酯酶(Es)、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r)及淀粉酶(Amy)进行了遗传检测。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结果表明,在四个被检测绵羊品种中,在Hb、Tf和Es叁个基因座上存在多态性。其中Hb和Es 的基因座均由两个等位基因控制;Tf基因座上,蒙古羊和小尾寒羊均由四个等位基因控制;甘肃高山细毛羊和滩羊由叁个等位基因控制。而Alb、Pr和Amy基因座上均呈现单态。从6个基因座的Nei 氏平均基因杂合度(H)估计绵羊品种内遗传变异:蒙古羊的品种内遗传变异相对较大(0.2482),滩羊则较小(0.2054)。对四个绵羊品种间遗传分化程度的分析结果认为,其品种内的平均基因多样度(HS)为0.2332,总群体的基因多样度(HT)为0.2719,品种间的基因多样度(DST)为0.0387,品种间的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1423。血液蛋白的遗传变异有14.23%来自于品种间的差异,而其余85.77%来自于品种内,表明四个绵羊品种间有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应用标准遗传距离对四个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分析表明:小尾寒羊和蒙古羊关系最近,它们与甘肃高山细毛羊次之,与滩羊最远。在检测血液蛋白(酶)遗传多态性的基础上,对小尾寒羊的体重、体长、体高、胸围、管围以及产羔数6个生产(长)性状在不同基因型间的差别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除在体重和体长上TfCC型显着大于TfBB型(P﹤0.05),可作为小尾寒羊早期选种的辅助标记外,其余各性状在不同基因型间均呈现弱相关。
杨广礼[4]2004年在《小尾寒羊血液蛋白多态性与多羔性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采用非连续性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PAGE)对小尾寒羊、滩羊、甘肃高山细毛羊、青海细毛羊、甘肃藏羊、青海藏羊的血红蛋白(Hb)、转铁蛋白(Tf)、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r)、红细胞蛋白质(Ep)、酯酶(Es)、淀粉酶(AMY)、乳酸脱氢酶(LDH)和碱性磷酸酶(AKP)等9个蛋白(酶)位点进行遗传性检测;目的在于对小尾寒羊的血液蛋白(酶)多态性进行全面的了解,用血液蛋白(酶)的遗传特征分析这些遗传特征与小尾寒羊多羔性的相关性。其次运用血液蛋白多态性这一遗传特征,通过计算基因频率、Nei氏预期遗传杂合度、基因多样度、遗传距离、遗传相似系数等,来探讨各绵羊群体的遗传变异程度,并通过聚类分析探讨小尾寒羊与其它绵羊品种间的亲缘关系。检测结果表明:在9个蛋白(酶)位点中,各品种或类型中Hb、Tf、Es存在多态性,AIb和Pr全部呈现单态;AMY在小尾寒羊、甘肃高山细毛羊、滩羊中呈单态,在青海细毛羊、青海藏羊、甘肃藏羊中存在多态性;而Ep在小尾寒羊、青海细毛羊、青海藏羊、甘肃藏羊中存在多态性,在甘肃高山细毛羊、滩羊中不存在多态性;在LDH中,除青海藏羊LDH中没有出现LDH4外,其余品种或类型都存在LDH1、LDH2、LDH3、LDH4、LDH5五种LDH的同工酶。AKP检测效果未作分析。小尾寒羊血液蛋白位点多态性与其多羔性的关系为:其Hb位点HbB基因、Tf的TfC基因、Es的Es-基因与多羔性存在一定的相关性,Ep是否可作为小尾寒羊多羔性的遗传标记,需进一步研究探讨。但所有标记位点与目前所研究的多胎基因FecB等主效基因均不连锁,但存在相关性。因此,关于有些血液蛋白位点可作为绵羊多胎性的遗传标记物,还需要深入研究,以更有效地揭示绵羊多胎性与有关主效基因的关系。从Nei氏预期遗传杂合度、有效等位基因数来看,甘肃藏羊和青海藏羊的群体内遗传变异相对较大(2.0377,2.1972);青海细毛羊群体遗传变异程度比甘肃高山细毛羊的大(1.8561,1.8066);小尾寒羊群体遗传变异程度在两细毛羊品种之间(1.8184);滩羊地方群体遗传变异程度在所有群体中最小(1.7188)。从聚类分析结果来看,甘肃高山细毛羊和青海细毛羊遗传关系最近(0.0036);由于历史原因小尾寒羊导入细毛羊基因,与两细毛羊品种遗传距离较近(0.0062,0.0053);滩羊与甘肃高山细毛有较近的遗传距离(0.0071),而与青海细毛羊关系较远;甘肃藏羊、青海藏羊与其它绵羊的亲缘关系较远,它们的遗传距离比较近(0.0147),因为它们是藏系绵羊的两个地方类型。
杨永新[5]2004年在《部分绵羊品种血液酶活性及其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以青藏高原区民和县园艺场小尾寒羊和藏羊;荒漠生态环境区酒泉双塔农场蒙古羊、甘肃高山细毛羊和小尾寒羊为研究对象,检测了不同绵羊品种(群体)血清淀粉酶(Amy)、乳酸脱氢酶(LDH)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以及血清酯酶(Es)、Amy、LDH、POD和铜蓝蛋白(Cp)五个同工酶位点的多态性。酶活性分析结果表明,Amy和POD活性既受遗传基因的控制,又受生态环境及饲养管理水平等外界因素的影响;LDH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对外界环境因素具有相对独立性。同工酶位点分析结果表明,所检测绵羊品种(群体)中,Es和Amy2两个基因座存在多态性,均有两种表型,藏羊中Es(+)的表型分布比率最高(0.9333),甘肃高山细毛羊最低(0.5666);酒泉小尾寒羊Amy 2A的表型分布百分数高达0.5333,藏羊最低,仅为0.2143;Amy 1、Amy 3和Cp基因座呈现出单态。藏羊和小尾寒羊中均检测出五种LDH同工酶,甘肃高山细毛羊和蒙古羊中分离出四种;藏羊和蒙古羊中存在五种POD同工酶,小尾寒羊和甘肃高山细毛羊具有四种POD同工酶。根据同工酶位点的有效等位基因数和多态基因座百分数可知:两小尾寒羊群体的有效等位基因最高,蒙古羊和甘肃高山细毛羊次之,藏羊最低;各绵羊品种(群体)的多态基因座百分数相同,均为40.00%。Nei氏平均基因杂合度和相对Shannon信息量对各绵羊品种(群体)的群体内遗传变异估测结果一致:两小尾寒羊群体均有较高的平均基因杂合度和相对信息量,藏羊则最低,蒙古羊和甘肃高山细毛羊居中。通过相对Shannon信息量的分析还可表明,各绵羊品种群体内的遗传变异主要由杂合体的连续存在所致,杂合体遗传变异在总遗传变异中占有主要地位。
梁春年[6]2004年在《高海拔地区超细型细毛羊血液蛋白及微卫星DNA多态性与性状标记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中国美利奴高山型超细群体细毛羊的血液蛋白Hb、Tf、Alb、Es位点,微卫星MCM218、BMC1009、BMS1248位点进行了遗传分析。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检测血液蛋白结果表明:所测中国美利奴高山型超细群体的血红蛋白(Hb)、转铁蛋白(Tf)、血清酯酶(Es)存在多态性,血浆白蛋白(Alb)呈单态性。其中:血红蛋白有叁种表现型HbAA、HbAB、HbBB、受HbA和HbB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频率分别为0.2500,0.7500;转铁蛋白共发现11种基因型TfAB、 TfAD、TfBC、TfBD、TfBB、TfBE、TfCC、TfCD、TfCE、TfDD、TfDE、受TfA、TfB、TfC、TfD、TfE五个基因控制,其基因频率分别为0.0577,0.2297,0.1490,0.5279,0.0288;血浆酯酶表现出叁种基因型ES+/ES+、ES+/ES-、ES-/ES-,受等位基因ES+和ES-控制,其基因频率分别为0.5239,0.4761;血浆白蛋白呈单态型SS型,受基因Albs的控制。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检测叁个微卫星位点PCR扩增结果表明:3个微卫星位点均具有高度多态性,均发现6个等位基因,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7391,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在4.4419,平均杂和度为0.7761。 在检测多态性的基础上,本文分别从蛋白质标记水平和分子标记水平对中国美利奴高山型超细群体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标记研究。结果表明:血红蛋白、血浆酯酶位点的不同表现型与体侧毛长、羊毛伸度、羊毛细度及剪毛量等存在显着相关。微卫星MCM218的160bp等位基因和BMC1009的288bp的等位基因与中国美利奴高山型超细群体绵羊羊毛细度有极显着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56和-0.912。微卫星BMS1248的145bp等位基因与中国美利奴高山型超细周岁绵羊群体重有显着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52。这些位点可为中国美利奴高山型超细品系培育的早期选种提供辅助依据。
李积友[7]2006年在《遗传标记在养羊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及展望》文中认为血液蛋白多态性是划分不同品种绵羊及其选育程度高低的一个有力证据,对其多态性的研究不仅可用于研究绵羊品种遗传结构和遗传相似系数,也可直接反映品种的种群属性和品种间的血缘关系,对于阐明品种的起源、演化以及遗传变异等均具有重要理论意义,而对品种资源的保存和利用则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朱文渊[8]2009年在《6个绵羊品种(系)的血液蛋白型和微卫星多态性与多羔性状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筛选与绵羊多羔性状相关的遗传标记,提高绵羊多羔群体的选育效率,本研究对小尾寒羊、无角陶赛特、萨福克、中国美利奴(新疆型)多胎品系、肉用品系、体大品系6个品种(系)绵羊血红蛋白(Hb)、血清酯酶(ES)和血清转铁蛋白(Tf)3个血液蛋白位点及OarAE101、BM143和OarHH35 3个微卫星标记的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并对不同基因型母羊间的多羔性状进行了差异分析。血液蛋白多态性的检测采用非连续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共检测小尾寒羊43只、无角陶赛特58只、萨福克56只和中国美利奴(新疆型)多胎品系29只、肉用品系30只、体大品系29只。其中产羔母羊情况如下:小尾寒羊34只、无角陶赛特37只、萨福克35只、中国美利奴(新疆型)多胎品系29只、肉用品系30只、体大品系29只。微卫星标记多态性的检测采用PCR扩增,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法显色的方法,共检测小尾寒羊42只、无角陶赛特52只、萨福克44只、中国美利奴(新疆型)多胎品系29只、肉用品系30只、体大品系29只。其中产羔母羊情况如下:小尾寒羊34只、无角陶赛特35只、萨福克30只、中国美利奴(新疆型)多胎品系29只、肉用品系30只、体大品系29只。绵羊血液蛋白标记的相关试验结果表明:(1)萨福克HbBB基因型平均产羔数高于HbAB基因型(P<0.01),分别为1.81±0.40和1.00±0.00羔/胎,说明萨福克HbBB基因型与产双羔相关,产双羔群体选育应该选留HbBB基因型,淘汰HbAB和HbAA基因型;无角陶赛特HbAA、HbAB基因型均产双羔,而HbBB基因型母羊产羔数仅为1.64±0.49羔/胎,说明HbA等位基因与双羔性状有关;其余4个品种(系)不同Hb基因型母羊间的多羔性无显着差异。(2)小尾寒羊TfBB基因型平均产羔数最高,达到3.5只,显着高于TfAB基因型(1.50±1.00),可用于3羔以上群体的早期选育;中美肉用TfAC基因型和中美体大TfAA、TfCC基因型具有多羔的趋势,且中美体大TfCC基因型母羊平均产羔数(1.50±0.71)显着高于TfAC基因型(1.00±0.00);其余3个品种(系)不同Tf基因型母羊间的多羔性无显着差异。(3)中美多胎和小尾寒羊的ESa表型均具有多羔的趋势,提示在选育过程中淘汰ESA表型有助于提高产羔数;其它4个品种(系)ESa和ESA表型母羊间的多羔性无显着差异。绵羊微卫星标记的相关试验结果表明:可作为多羔性状辅助选育的微卫星标记有:OarHH35的117bp/121bp和OarAE101的103bp /111bp基因型(小尾寒羊);OarHH35的127bp /141bp,BM143的104bp /114bp和OarAE101的103bp /103bp基因型(中国美利奴(多胎));OarAE101的111bp/111bp基因型和BM143的112bp/122bp基因型(中国美利奴(肉用));BM143的112bp/122bp基因型(萨福克)。而萨福克OarHH35的125bp/139bp、127bp/141bp基因型均产单羔,在多羔性状的选育中应予以淘汰。由本试验可得出结论:(1)绵羊的血液蛋白位点和微卫星位点的一些基因型和绵羊的多羔性状间具有相关性,且这种相关性存在着品种(系)差异性;(2)应根据不同品种(系)各自的多羔基因型进行绵羊多羔性状的选育。
鲁生霞[9]2004年在《小尾寒羊、滩羊群体遗传分化水平的研究》文中认为采用中心产区典型群随机抽样方法和多种电泳技术检测60只小尾寒羊、73只滩羊编码血液蛋白17个结构基因座上的变异,引用国内外14个绵羊群体相同资料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遗传分化关系。研究表明:(1)小尾寒羊、滩羊结构基因座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2360和0.2587: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1974、0.2102;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1.5723和1.5751。(2)4个组合(分别为4个、6个、13个及16个绵羊群体)的基因分化系数分别为0.049323、0.059987、0.1728和0.201256,说明湖羊、同羊、小尾寒羊和滩羊4个绵羊群体结构基因座的基因分化程度低;这4种绵羊与蒙古羊群体间基因分化程度次之;蒙古羊系绵羊和南亚羊及欧洲羊之间遗传分化程度较高。(3)前人关于小尾寒羊、滩羊由蒙古羊分化而来的考证得到遗传学实验的进一步证明,湖羊、同羊、小尾寒羊和滩羊受蒙古羊血统的影响递减。群体间亲缘关系远近与其所处地理位置远近并未表现出紧密相关。 以小尾寒羊、滩羊为材料,检测7个微卫星位点的遗传多态性,并引用湖羊、同羊及长江叁角洲白山羊(参照群体)相同资料进行群体遗传分化水平分析。研究表明:(1)小尾寒羊、滩羊7个微卫星位点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9336和0.9116;多态信息含量与杂合度平行变化: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16.4532和11.6884,表明小尾寒羊在非编码区的遗传变异程度高于滩羊。(2)4个绵羊群体7个微卫星位点基因分化系数为0.026329,绵山羊群体则为0.039036,表明绵羊群体间及绵山羊群体间基因分化程度较低。(3)7个微卫星标记分析表明湖羊和同羊、滩羊和小尾寒羊亲缘关系较近,后者关系需要进一步研究。(4)相对进化距离(RED)可定义为:1与同物种群体间模糊聚类置信水平值(入n)的差值和1与近缘物种参考群体、同物种总群体模糊聚类置信水平值(人)的差值之比值。湖羊和同羊的相对进化距离为0.253:小尾寒羊和滩羊的相对进化距离为0.407;湖羊、同羊和小尾寒羊、滩羊的相对进化距离为0.462。 以中心产区典型群随机抽样方法获得的小尾寒羊、滩羊、湖羊与同羊13个结构基因座、7个微卫星位点基因频率分布为研究对象,进行比较分析,尝试探讨群体间遗传分化关系。结果表明:(l)微卫星各位点的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有效等位基因数及其平均值均高于结构基因座的相应指标,微卫星标记揭示的群体变异水平较高:基于微卫星标记的群体间标准遗传距离高于结构基因座的相应值;微曰己位点雄因频率资料计算的总位点基因分化系数低于结构基因座的相应指标,1洋体间基因分化水平总体上较低;两层次基因频率模糊聚类分析揭示的群体间关系不完全一致,相异之处有待进一步验证。(2)结构基因座和微卫星位点两层次基因频率资料的综合分析得出的结果没有与既有研究报道、文献一记载及本研究单层次基因频率资料分析相吻合,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
唐雪峰[10]2004年在《高原型细毛羊血液蛋白(酶)多态性的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采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双垂直板凝胶电泳(PAGE)技术,对青海叁角城羊场的青海细毛羊和甘肃皇城绵羊育种场的甘肃高山细毛羊2个高原型细毛羊品种血液的血红蛋白(Hb)、转铁蛋白(Tf)、红细胞蛋白质-1和红细胞蛋白质-2(EP-1、EP-2)以及酯酶(Es)和淀粉酶(AMY)位点的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和分析,并与藏羊(繁育在青海叁角城、甘肃皇城和甘南州)和岷县黑裘皮羊以及德克塞尔(Texel)和无角陶塞特(Poll Dorset)肉羊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青海细毛羊和甘肃高山细毛羊的血红蛋白(Hb)、转铁蛋白(Tf)和酯酶(Es)基因座上存在丰富的多态性,其中Hb和Es位点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共构成3种基因型;Tf位点受5个等位基因控制,共构成10种基因型;而红细胞蛋白质-1(EP-1)和红细胞蛋白质-2(EP-2)基因座均呈显单态;青海细毛羊的AMY基因座具有AMY1、AMY2、AMY3叁种同工酶,其中AMY2呈多态,有AMY2A和AMY2O两种表现型,而甘肃高山细毛羊的AMY呈显单态。从6个血液蛋白位点的Nei氏预期平均基因杂合度(H)所估计的群体内的遗传变异以及与本研究其它群体的结果相比来看,甘肃高山细毛羊和青海细毛羊的群体内的遗传变异相对较大,而其它群体内的遗传变异则相对较小,说明高原型细毛羊群体内遗传变异程度较大,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具有较大的选择潜力,为高原型细毛羊进一步选育提高提供了遗传基础。根据Nei氏标准遗传距离用平均联结聚类法对检测的8个群体的聚类分析表明,青海细毛羊和甘肃高山细毛羊的遗传距离相对最近,与藏系绵羊的遗传距离相对较近,而与国外引进的肉羊品种间的遗传距离相对较远,说明这些群体的聚类结果与他们形成的地理环境及育成历史基本相符。
参考文献:
[1]. 甘肃滩羊血液蛋白质多态性及标记性状的应用研究[D]. 刘霞. 甘肃农业大学. 2001
[2]. 标记辅助选择(MAS)在甘肃滩羊选育中的应用研究[D]. 李积友. 甘肃农业大学. 2003
[3]. 甘肃部分绵羊品种血液蛋白质(酶)多态性的研究[D]. 杨俊年. 甘肃农业大学. 2004
[4]. 小尾寒羊血液蛋白多态性与多羔性研究[D]. 杨广礼. 甘肃农业大学. 2004
[5]. 部分绵羊品种血液酶活性及其遗传多样性的研究[D]. 杨永新. 甘肃农业大学. 2004
[6]. 高海拔地区超细型细毛羊血液蛋白及微卫星DNA多态性与性状标记的研究[D]. 梁春年. 甘肃农业大学. 2004
[7]. 遗传标记在养羊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及展望[C]. 李积友. 第十次全国畜禽遗传标记研讨会论文集. 2006
[8]. 6个绵羊品种(系)的血液蛋白型和微卫星多态性与多羔性状关系的研究[D]. 朱文渊. 新疆农业大学. 2009
[9]. 小尾寒羊、滩羊群体遗传分化水平的研究[D]. 鲁生霞. 扬州大学. 2004
[10]. 高原型细毛羊血液蛋白(酶)多态性的研究[D]. 唐雪峰. 甘肃农业大学.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