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在桩基础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徐则灵

GPS在桩基础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徐则灵

武汉地质勘察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桩基础属于基础的一种,是一种常用的民用与工业建筑工程基础形式。若按照受力可以分成端承桩和摩擦桩两类,按桩材料来分类这可以分为钢筋混凝土桩、木桩等,也可分为灌注桩、打入桩,压入桩等这是按照按桩的入土方法来分。但是不论采用哪一种类型的建筑工程桩基础的桩,我们都必须进行桩基础的测量。本文首先分析了GPS测绘技术的特点和使用价值,继而阐述了GPS测绘技术在建筑工程桩基础测量中的应用优势,最后,对GPS测绘技术在建筑工程桩基础测量中的实际操作技术和流程进行介绍。

关键词:GPS技术;桩基础;测量;应用技术

一、引言

桩基础是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一种常见的基础形成。在建筑工程中,桩基础深入到土地中,承受建筑物的压力,避免建筑物沉陷或降低受地震的影响。建筑工程中桩基础的施工质量需要严格的控制。因此,对建筑工程中桩基础的施工测量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GPS测绘技术是众多测量技术中应用范围较广的一项技术,且处于不断改进和发展的阶段,在建筑工程桩基础测量中可使整个测量过程更加缜密,使测量结果更加智能化,从而提高了建筑工程的整体建筑水平和工作效率,保障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二、GPS测绘技术的特点和使用价值

GPS技术的重点便是定位。根据定位方式进行分类,可以将GPS技术划分为绝对定位和相对定位。实际定位方式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应用,并且各有特点。相对定位按照的是几何空间理论,已知三颗卫星之间的距离和测量位置,通过数学理论。利用三颗卫星的地点就能够对实际测量位置进行推算。而绝对定位,是按照详细的海拔数据、经纬度等信息,对测量位置的空间坐标积极确定。这两种定位方式,都具有极高测量精度,可以综合实际情况科学选择。桩基础测量有技术上的要求,在具体的测量中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进行,保证桩基础测量的准确性,从而为建设耐用的、坚固的、稳定的建筑物打下基础。另外,采用GPS测绘技术具有高保密性、多功能性等优势,所以,GPS测绘技术在各领域应用广泛。GPS测绘技术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的拓宽,GPS在最近的两年得到了迅速推广,这主要依赖于GPS系统能为全球任何用户全天候地连续提供高精度的三维坐标、三维速度和时间信息等技术参数。相对于常规的桩基础施工测量方法来讲,实时动态测量技术在桩基础工程中的施工放样、工程测绘以及数字化测图过程中都可以广泛的应用。在建筑工程桩基础的施工过程中,通过利用GPS测绘,确保了桩基础工程的精准性,误差满足建设工程要求,具有非常实际的作用。

三、GPS测绘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优势

GPS测绘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优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测量精度高、覆盖范围广、制造成本低、操作便捷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功能较多、应用广泛

在测量工作方面,这一定位技术在大地测量、工程测量、工程与地型变形监测、地籍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和海洋测绘等各个领域的应用己甚为普遍。如:监测地球板块运动状态和地壳形变;测定航空航天摄影瞬间的相机位置,实现仅有少量地面控制或无地面控制的航测快速成图等。

2、覆盖范围广

GPS测绘技术覆盖的范围非常广,通常情况下覆盖率可达到97%~99%,且定位精准,可为建筑工程提供准确的定位信息和数据。

3、全球全天候定位

GPS 卫星的数目较多,且分布均匀,保证了全球地面被连续覆盖,使得地球上任何地方的用户在任何时间至少可以同时观测到 4 颗 GPS 卫星,能有效保障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实现连续观测,并不会受到天气变化的影响。

4、操作便捷

GPS测绘技术的整体操作过程较为简单,且其对卫星定位的要求相对较低,只需要对开阔的观测空间就可进行实时测绘。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灵活的选择观测地点,并对观测的间距进行合理的控制,并以观测的位置为依据,这是高质量观测以及建筑工程整体科学化合理化测量流程的重要保障。

四、GPS测绘技术在建筑工程桩基础测量中的实际操作

1、建立桩基础施工控制网

桩基础工程施工控制网是建筑工程的基础,其精度与工程质量密切相关。大部分工程施工控制网覆盖面积小、点位密度大、精度要求高、使用频繁等特点。

由于首级控制点多位于地面,而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这些控制点破坏严重,严重影响了工程测量的进度。常规的例如导线测量劳动强度大,且精度不均匀。采用 GPS技术测量施工控制网,比常规方法适应性更强。网形构造简单,点的疏密和边的长短可灵活选取,即使离已知控制点较远也可以连接。另外,它解决了点位之间无法通视的困难,同时还可以保证外业施测不受天气影响。建立施工控制网,通常采用载波相位静态差分技术,以保证达到毫米级精度。

2、选取适宜的标志区域

以某建筑工程桩基础在选择标志地区为例,选取适宜的标志地区也就是选择一处易接收信号的交通路段和地点,并根据选取的路段,选择相关的划分区域,以确保观测的范围可用性强。此外,对该建筑工程桩基础的观测结果进行实时的记录,天线的安装位置务必要科学合理并遵循定向原则。在定向观测中将天线的高程准度设置提高。

3、调整建筑工程桩基础测量的朝向

现阶段建筑工程桩基础测量中调整和数据处理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将获取的数据存储在相应的接收机中,并作分析数据;二是通过人工手写的方式对观测的数据进行记录,这需要记录的技术人员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职业素养,保障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对桩基础测量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

在明确测量数据无误后,要对数据进行相关的处理,数据处理需要专业的工作者调整和修改误差,经过层层确认无误后方可将其作为最终的参数。因此,GPS测绘技术在建筑工程桩基础的实际操作中要加强数据核对,保障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此外,采用GPS测绘技术对建筑企业来说,可作为其决策的主要辅助手段和方法,以确保建筑工程桩基础的质量。

5、GPS变形监测

变形监测,主要包括基础的沉降观测与建筑物本身的变形观测。其特点是:监测环境复杂且工程变形监测通常要达到毫米级或亚毫米级的精度。常规的监测技术是用全站仪采用极坐标(或三角测量)的方法进行位移和倾斜监测。

利用GPS定位技术,可以实现自动监测。经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自动化程度高、数据可靠、监测精度高。采用GPS监测,系统一般设有至少两个基准点,用系统设置、数据处理等方法来提高监测精度,其平差后测点的平面位置精度可达到0.5mm-1mm。这些数据表明:大型建筑高精度变形监测采用GPS自动监测系统进行各种工程变形监测是可行的。

五、结语

伴随着迅速发展的GPS技术,应用GPS实行测量的技术也不断增加,其应用范围也在积极扩展,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也更加广泛。相较于传统的工程测绘方法,GPS测绘更加凸显了时代意义,同时其具有精准的定位、低廉的成本、点间不需要通视,更加关键的是自然天气不会对其造成影响,在建筑工程测量领域中,GPS定位技术其独特的优越性和适应性,为桩基础工程测量质量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改善来适应实际测量工作。随着相关技术软件的不断发展改进,GPS定位系统将在建筑工程桩基础测量中有着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何铭杰.GPS测量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及特点[J].科技风,2012(04):36-38.

[2]李奇峰.浅析变形观测在建筑工程中的实施应用[J].企业导报,2011,(12).

[3]潘建华.测绘新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科海故事博览?科技探索,2012,(05).

论文作者:徐则灵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3

标签:;  ;  ;  ;  ;  ;  ;  ;  

GPS在桩基础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徐则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