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第一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0
【摘 要】目的:研究探讨脑梗死动脉内介入溶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例,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分别采用动脉内介入溶栓治疗和静脉尿激酶溶栓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的恢复(的状况)、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随访期间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24h和14d,得分均有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随访期间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指标的比较也有相同规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和肝肾功能损害的情况。结论:通过动脉内介入溶栓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要优于静脉尿激酶溶栓治疗,有利于患者预后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脑梗死;动脉内介入溶栓;静脉溶栓
脑梗死指的是脑血管急性闭塞后造成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 [1]。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对脑组织造成严重的损害甚至引起脑组织坏死,对患者造成不可逆损害。作为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脑梗死具有很高的致死率、致残率和复发率[2],特别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对患者进行超早期治疗意义重大。本文就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脑梗死的动脉内介入溶栓和静脉尿激酶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男34例,女2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梗死临床诊断标准[3]。经常规脑部CT或者MRI等影像学检查均被证实脑梗死的发生,经血尿常规检查、凝血功能检查、血压、心率、心电图及肝肾功能检查等结果均无明显正常,且患者均无精神疾病的患病史或者严重全身疾病的患病情况。所有患者均在急性脑梗死起病6小时溶栓时间窗内,具有溶栓适应症,无溶栓禁忌症,所有患者或家属均签署溶栓知情同意书。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例。
对照组患者中,男18例,女13例,患者的年龄在42岁到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6.9±3.3)岁;患者的梗死的位置分布情况为:基底节区21例、脑叶8例、脑干2例。其中合并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分别有29例、25例、18例和17例。
观察组患者中,男16例,女15例,患者的年龄在40岁到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5±3.5)岁;患者的梗死的位置分布情况为:基底节区20例、脑叶10例、脑叶1例。其中合并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分别有30例、24例、19例和18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梗死位置、合并症等方面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持续心电监护、吸氧,维持氧饱和度>94%,控制体温,如患者血压持续升高,控制血压收缩压<180mmHg以及舒张压<100mmHg。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给予尿激酶。使用方法:尿激酶100万~150万IU,溶于生理盐水100~200m1,持续静脉滴注30 min,用药期间严密监护患者。
观察组患者采用动脉介入溶栓治疗。采用改良的 Seldinger法行右侧股动脉穿刺,并在全身肝素化的条件下对患者进行全脑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经造影确定颅内外动脉血管闭塞部位并评估侧支血管循环后,经微导丝导引将微导管选择性置于近血栓部位或者在血栓位置插入微导管头端。通过导管向血栓部位缓慢泵入尿激酶(将25-50万U尿激酶在50ml生理盐水中进行稀释),泵入的速度1万U/min,约30分钟泵注完毕,每10分钟复查血管造影,以最小剂量达到血管再通。一般情况下尿激酶泵注的总量不超过60万 U,观察患者溶栓后血管再通情况,当确定闭塞血管完全再通后,可以停止注药。但如果血管仍存在局部闭塞的情况,可以选择溶栓治疗药物联合微导丝机械碎栓进行治疗,至血管完全再通。
住院治疗时间为两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实施脑部CT或MRI检查、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检查及血常规检查。
1.3 观察指标和疗效评价标准[4]
根据第四届全国脑血管学术性会议上制定的关于《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治疗前、治疗后24h、治疗后14d)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并使用ADL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及改良Rankin量表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进行评价。了解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两组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比较其随访期间的生活质量。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前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24h和14d,得分均有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7.4%和84.6%,观察组优于对照组,随访期间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指标的比较也有相同规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和肝肾功能损害的情况。统计结果分别见表1、2、3。
3讨论
脑梗死患者的有效治疗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患者的神经功能的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改善。脑梗死的患者血管堵塞,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神经功能损害,临床治疗应以早期开通闭塞血管为主要原则[5],目前认为在6小时治疗时间窗内进行及时有效的缺血再灌注,恢复缺血脑组织的血液供应、挽救缺血核心组织的周边半暗带、以及脑保护治疗,能最大限度的保护脑组织,改善患者的预后以及长期的生活质量。虽然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有比较明显的临床效果,但是随着整体医疗技术和介入器材的不断发展,动脉内介入溶栓治疗成为迅速恢复缺血脑组织血液供应,促进梗死体积缩小和损伤神经细胞修复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6]。
本文分别对静脉尿激酶溶栓治疗和动脉内介入溶栓治疗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发现经动脉内介入溶栓治疗的患者在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方面以及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改善方面都显著优于静脉溶栓治疗。研究认为缺血性脑梗死的主要致病原因是急性血栓形成,血栓是在血循环中的血小板粘附及相互作用、纤维蛋白形成等一系列过程中形成的[7],尿激酶的应用可以实现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的有效降解,动脉内介入溶栓可以提高药物与血栓的接触面积,从导管直接向栓子内注入溶栓药物,提高了溶栓速度与效果,更有利于患者症状的快速缓解,降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随着新型取栓装置、可回收支架的出现,多模式CT和MRI在脑梗死超早期评估中的广泛应用,动脉内介入溶栓配合机械取栓和碎栓,进一步提高了大血管的有效再通率,为脑梗死急性期治疗带来更广阔的前景[8]。
总的来说,动脉介入溶栓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值得肯定,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应用应用。
参考文献:
[1] HP Adams Jr,BH Bendixen,LJ Kappelle,et al. Classification of subtype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Definitions for use in a multicenter clinical trial. TOAST. 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 Stroke. 1993 Jan;24(1):35-41.
[2] Feigin VL1,Lawes CM,Bennett DA,Anderson CS. Stroke epidemiology:a review of population-based studies of incidence,prevalence,and case-fatality in the late 20th century. Lancet Neurol. 2003 Jan;2(1):43-53.
[3]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标准(1995年)
[4] 王新,王拥军.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卒中与神经疾病》1999年第3期
[5] Burns TC1,Rodriguez GJ,Patel S,et,al.Endovascular interventions following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may improve survival and recover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a case-control study.AJNR Am J Neuroradiol. 2008 Nov;29(10):1918-24. doi:10.3174/ajnr.A1236. Epub 2008 Sep 10.
[6] Hacke W1,Zeumer H,Ferbert A,et,al.Intra-arterial thrombolytic therapy improves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vertebrobasilar occlusive disease. Stroke. 1988 Oct;19(10):1216-22.
[7] Deb P1,Sharma S,Hassan KM. et,al.Pathophysiologic mechanisms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An overview with emphasis on therapeutic significance beyond thrombolysis. Pathophysiology. 2010 Jun;17(3):197-218. doi:10.1016/j.pathophys.2009.12.001. Epub 2010 Jan 13..
[8] Machi P1,Costalat V,Lobotesis K. et,al.Solitaire FR thrombectomy system:immediate results in 56 consecutive acute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J Neurointerv Surg. 2012 Jan 1;4(1):62-6. doi:10.1136/jnis.2010.004051. Epub 2011 Apr 7.
论文作者:欧阳征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9
标签:患者论文; 溶栓论文; 尿激酶论文; 动脉论文; 脑梗死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两组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