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425000)
摘要:吞咽障碍主要是指因下颌、双唇、舌、软腭、咽喉、食道括约肌或食道等吞咽器官功能受到损伤,不能安全的把食物经口送至胃部,吞咽障碍极易引发肺炎、窒息等症状,严重的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关键词:吞咽障碍;卧床;鼻饲;护理
目前临床长期卧床患者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针对长期卧床患者来说通常伴有不同程度吞咽障碍、咳嗽反射等症状,进而加重患者的病情,不利于患者康复[1]。经临床研究发现在吞咽障碍患者因经口进食发生肺部感染的几率为54.3%,其中鼻饲发生率为13.2%[2]。
1吞咽障碍
1.1吞咽障碍存在的危险
吞咽障碍在神经内科中属于常见且多发的一种并发症,吞咽障碍可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如营养不良、肺部感染等,其中肺部感染是最常见且最危险的一种并发症,增加了患者的死亡率[3]。
1.2有关吞咽障碍的饮食护理
吞咽障碍可诱发窒息、肺部感染等不良反应,所以在对其进行护理过程中饮食护理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中重度吞咽障碍患者来说可以采取鼻饲介入措施,最大的优势在于降低了误吸的发生率,利于患者进食,避免了肺部感染的发生。但是长期鼻饲措施可引发糖代谢紊乱、肌肉失用性萎缩等不良反应,不仅增加了患者生理上的痛苦更是在其心理上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导致患者情绪易怒,降低了依从性。
2鼻饲介入与护理措施
2.1鼻饲管的技术
鼻饲主要是指使用经鼻腔插管进入至胃肠道,将营养液、水分、药物及食物输注其中,经鼻饲术有效的支持了患者的营养与治疗[4]。通常情况下患者进食首选方式为经口进食,然而吞咽障碍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现象,所以在对患者进行护理评估时其潜在风险太多,不能彻底杜绝误吸发生率,采取鼻饲介入治疗后有效的降低了误吸的发生率,从而缩短了进食时间,另外护理人员也可精准的掌握患者食用剂量,更好的完成治疗措施,加速了病情的康复。
2.2鼻饲护理措施
2.2.1选择合适的鼻饲导管
①一次性硅橡胶胃管:在临床中常见也是常用的鼻胃管为一次性硅橡胶胃管,最大的优势在于经济实惠,其缺点为质地硬,管径比较粗且头端膨大,因此插管花费的时间会比较长,在插管时不能确保一次成功,在插管后胃肠道可产生较大的抵抗性。若长期留置一次性硅橡胶胃管在增加患者痛苦的同时也增加了鼻腔与食管黏膜受损伤发生几率,从而诱发各种炎性反应。为避免因留置导管所引发的不良反应应间隔一星期更换一次导管,为了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与治疗效果一次性硅橡胶胃管不适用长期进行鼻饲治疗的患者;②聚氨酯胃管:聚氨酯胃管最大优势在于物理性能及生物相容性良好,在临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聚氨酯胃管的质地比较软,管径比较细所以一次性成功率比较高,一个月更换一次即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患者在留置胃管后食道不能彻底关闭,因食管下端括约肌开放较大因此增加了胃-食管返流的发生率,进而引发肺部感染,适用于长期采取鼻饲治疗的患者。
2.2.2鼻饲管插入的深度
临床对于测量留置胃管的方法通常采用耳垂-鼻尖-剑突测量法,插入的深度在44~55cm之间,然而针对长期采取鼻饲的患者来说其活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因运动量少导致胃肠蠕动比较慢,通常伴有胃胀气等症状,同时因误吸的发生率进而诱发窒息、肺部感染等等不良反应。针对长期鼻饲治疗患者来说将鼻饲管插入的深度控制在鼻尖-耳垂-剑突相加再加约10cm内[5],使胃管前端置于胃体部位,降低因鼻饲液返流因素发生误吸。
2.2.3呼吸道的管理
①口腔的护理:针对鼻饲患者来说加强口腔护理,每天护理两次,在选择口腔护理液时应根据患者口腔pH值进行选择,当pH低于7时可使用生理盐水,更好的保持口腔微弱碱性环境,当pH至超过7时可选择硼酸溶液(2%~5%)。选择合适的口腔护理液调节口腔pH值效果较好,极大的避免了发生口腔炎症与肺部感染的几率。我国临床采用的口腔护理液种类繁多且较杂,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选择护理液时通常以习惯性的方式选择,应强化护理人员口腔护理的意识,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口腔护理液;②排痰护理:对患者进行排痰后有效的清除口腔分泌物,保证呼吸道的通畅,降低支气管堵塞几率,不仅改善患者口腔pH值更保护粘膜,降低炎症反应等并发症,加速病情的康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缓解患者经济压力。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排痰措施,保证呼吸道的通畅,采取排痰护理时可采取雾化吸入、翻身扣背等。
2.2.4鼻饲灌注法
①体位:采取后仰卧位或平卧位,使食管与胃部处于水平状态,适当抬高床头,鼻饲后半小时禁止翻身、吸痰等;②人工灌注法:通常使用一次性无菌针筒,然后将营养液送至患者胃部,有效的缩短了患者进食所需时间。常规鼻饲剂量低于200ml,中间所间隔的时间超过2h,不能满足年龄不同、体质不同、病情不同患者,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鼻饲剂量与时间;②肠内营养泵鼻饲法:最大的优势是避免反复进行抽吸,降低了发生污染的几率,另外新型肠内营养泵具有自动冲洗、自动加热等功能,有效的避免了堵管、降低了护理人员工作量等。
3结束语
针对吞咽障碍患者来说应做好鼻饲护理,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为营养,而鼻饲则是确保了卧床患者所需营养,所以应保证鼻饲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在实施护理过程中强化规范操作,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鼻饲导管、鼻饲方式、鼻饲剂量等,保证患者顺利康复。
参考文献
[1]浦蕙瑜,李春玲.吞咽障碍卧床患者鼻饲护理研究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9):44-45.
[2]梁园园,穆小茜,薛晓馥等.鼻饲护理方法在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延伸[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32):133-134.
[3]侯剑.脑卒中吞咽障碍鼻饲患者留置鼻胃管的护理策略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7):258-259.
[4]唐忠群.脑卒中吞咽障碍鼻饲患者留置鼻胃管的护理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6):226-227.
[5]季业娟,王兆霞.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经口胃管营养的临床护理效果[J].医药前沿,2017,7(34):294-296.
论文作者:盘英瑛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0
标签:患者论文; 障碍论文; 口腔论文; 肺部论文; 发生率论文; 营养论文; 发生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