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族歌剧《运河谣》所讲述的故事发生在明朝万历年间,以书生秦啸生、流浪艺人水红莲的爱情为主线,以被抛弃的盲女关砚砚和恶霸船主张水鹞为矛盾冲突点加以推动,而展开的一系列错综复杂的悲壮、凄美的爱情故事。该剧意图达到一种人文主义关怀,通过对运河人生活、爱情以及运河景色的描写,反映出人们在艰难的环境中的生存状况。通过相互帮助,让观众相信:只要心存善良、对人真诚,就能给世界带来光明,也讴歌了纯真的爱情与舍己为人的人性大爱。在编剧黄维诺、董妮、导演廖向红和作曲家印青的共同努力下,给这部民族歌剧定位在一个很高的标准,将这种爱与恨的交织通过人物内心独白、人物关系与唱段的方式相融合来淋漓尽致的表达。
关键词:民族歌剧;运河;演唱;创作
一、民族歌剧《运河谣》剧情梗概及剧本创作
明代万历年间,官吏贪腐成风,杭州书生秦啸生准备远赴京城告发当地官吏不正之风,期间受到了官兵的围追堵截。在即将被发现的一刻,秦啸生惊慌失措地躲到了一艘即将从杭州出发远赴京城的彩龙船上。此时正巧碰上了一位性情豪爽、热心的姑娘也同在这条船上,姑娘让秦啸生换上了船夫的衣服以此躲避官兵的搜查,帮助秦啸生逃过此劫。这位姑娘正是剧中的一号女主角水红莲,她原是流浪艺人,在杭州一带因被财主看中要娶她做小老婆,她誓死不肯但又无法继续谋生,便逃到去往京城的船上想要离开这个是非之地。船上恰逢遇难的秦啸生。恰当的时间、恰当的机会成就了男女主人公的相遇,而波折、离奇的爱情也就此开始。就在这诗画般的爱情进行时,船主张水鹞心怀不轨,一直在惦记着年轻漂亮的水红莲,却屡遭红莲的拒绝。这时,被抛弃的盲女关砚砚带着嗷嗷待哺的孩子在中途上船,为找抛弃她的男人李小管,而恰巧秦啸生慌忙间错穿的正是李小管的衣服,可是真正的李小管早已逃之夭夭。此时此刻秦啸生和水红莲见到可怜的关砚砚不得不暂时放弃了爱情,善良的红莲让秦啸生充当李小管陪在关砚砚母子身边。闻讯而来的恶霸船主张水鹞趁虚而入与不知真相的人们一起声讨“李小管”,而他真正目的却是扫清他追求水红莲的障碍,采取行动让秦啸生离开。秦啸生出于对关砚砚的可怜之心、对水红莲的眷恋之情和怕被认出的复杂心理,不得不与关砚砚生活在了一起。此时的主题从开始的爱情转变成了对不在身边的恋人的思念。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盲女关砚砚发觉了此时对自己照顾有加的“李小管”绝不是从前的那个风流公子,于是对水红莲倾诉了她的心声,此时误会解开,昔日恋人重聚,却只迎来了短暂的美好。恶霸张水鹞得知此事要去报官捉拿秦啸生,秦啸生不畏凶险,不向恶人张水鹞低头,此时水红莲却纠结万分,满载着对恋人爱的奉献,终于同意与张水鹞成亲以平息此事,救下秦啸生。秦啸生得知后带着水红莲的嘱托趁乱带关砚砚逃出了恶霸之船,可是张水鹞并没有遵守与水红莲的诺言,还是将秦啸生报告给了官府,并把红莲作为人质绑在了船头。水红莲害怕秦啸生回来找她被官兵带走,毅然决然的下定决心将船烧毁,连同自己葬身于运河之上。此时歌剧达到高潮,突出了水红莲为爱捐躯惊天地、泣鬼神的信念。当秦啸生赶回来的时候,恋人水红莲已经和船沉没在了冰冷的河水中,悲伤欲绝的秦啸生跳进河水欲与水红莲一同死去,后被人救起。关砚砚告诉他要坚强的活下去,为了水红莲的心愿好好地活下去。最后,秦啸生和关砚砚带着对水红莲的 思念和感激终于抵达京城。在喜悦中结束了这个动人而凄美的爱情故事。
二、音乐创作技巧民族化、形式流行化
印青被誉为中国的舒伯特,是中国的旋律大师。他的很多作品家喻户晓,以旋律优美,自然流畅著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创作该剧更是历经两年的构思,从2010年开始,作曲家印青就开始构思该剧的音乐,十余次的修改,终于达到了通过音乐展现剧中的各色人物形象,人物性格刻画突出、鲜明的音乐效果。在创作手法上主要运用歌谣体联缀,并根据汉语四声结合民族唱法把唱词运用的恰到好处。曲式上没有照搬西洋歌剧的样式,也没有拘泥于起承转合等中国民歌的作曲技巧,而是做了许多突破和创新。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音乐的主题性强
该剧的主题音乐优美,旋律性强。如水红莲的主题唱段《运河谣》,极富江南音乐的特点,婉约悠扬;女声合唱的《我们是运河的流水》在剧中出现了八次之多,虽然形式不同,但运河的主题已经在观众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有爱情的主题,秦啸生的咏叹调《我要寻你到天边》;亲情的主题有关砚砚演唱的《就是好人呐》。
(二)音乐的戏剧性强
戏剧冲突是文艺作品的必要条件,在歌剧音乐的创作中也应体现这一特征。歌剧需要戏剧的张力,而民谣没有那么大的张力,作曲家将民谣的悠扬和歌剧的张力融合体现,又从戏曲上吸取一些创作的技巧。如水红莲在第五场的咏叹调《来生来世把你爱》,这首咏叹调共有八分钟,前半部分是水红莲真实的体会,希望秦啸生不要落入张水鹞的奸计之中。中段是细腻的抒情,有大段的旋律线条。在一级关系转调之后,曲调更加流畅、悠扬;最后部分转回来后增加戏剧性的紧拉慢唱的音乐形式把整部歌剧也推向了高潮。
(三)音乐的地域性强
开篇“彩龙船”的风格热烈,表现了江浙一带的风情采用了杭州采茶调的音乐元素;而第六场的《大豆白米花生》有叫卖调等鲜明的京味,运用了一些大鼓的音乐元素。
结 语
中国民族歌剧从延安鲁艺时期的《白毛女》到现今的《运河谣》已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艰辛历程,从最早的“话剧加唱”形式到旋律性极强的《运河谣》,虽然探索的道路是崎岖的,但是成果是喜人的。之所以有这么好的歌剧供人们欣赏,首先离不开作曲家、编剧、导演等主创人员的辛勤工作与求真务实的探索精神,更重要的是年轻的歌唱家们的“二度创作”将歌剧《运河谣》刻成一枚印章,并将它深深地印在了听众的心中。作曲家印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到:“自己在试唱水红莲的咏叹调时也几度热泪盈眶,尤其是《来生来世把你爱》,曾把自己都唱哭了。”如此优秀的作品加之歌唱家们富于多变的演唱风格,给歌剧描上了画龙点睛的重要一笔。让歌剧《运河谣》成为了中国当代民族歌剧的典范,同时在《运河谣》中歌唱家们运用的演唱风格和演唱技巧也得到了大部分专业人士的认可。他们的演唱风格与技巧也将成为未来歌剧表演者一个学习借鉴的蓝本。而民族歌剧与西洋歌剧的融合、创作技法的互通、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还有流行唱法的相互交叉、宣叙调与咏叹调的合理结合、歌剧演唱者多元的演唱风格有机的融入等,必将成为中国民族歌剧的特色。
参考文献:
[1]焦杰.关于我国歌剧艺术繁荣发展的思考[J].人民音乐,1986.
[2]中国歌剧史编委会.中国歌剧史[M].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
简介:赵英民(1992-),女,聊城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17级研究生,专业为音乐,研究方向声乐表演。
论文作者:赵英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2
标签:水红论文; 歌剧论文; 运河论文; 红莲论文; 音乐论文; 民族论文; 咏叹调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