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现代化工程建设中,钢结构是组成桥梁的重要结构,在钢结构的施工中,最为重要的是钢结构加工技术,其施工技术的水平将会对桥梁的整体质量有直接影响。本文主要对桥梁钢结构加工制作的关键技术以及技术要求进行了分析,以期可以提高桥梁钢结构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桥梁钢结构;加工制作;安装;
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的桥梁大国。不论是大桥的数量还是跨度,都在刷新着世界桥梁的记录。在大多数桥梁的建造过程中,桥梁的钢结构加工与安装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钢结构的加工制作与安装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桥梁的质量安全,是桥梁施工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本文将就桥梁钢结构的加工与安装技术进行有重点的叙述。
1 钢结构加工前准备
审核结构图纸和钢结构材料表。确认设计文件是否齐全并且满足国家规定;钢结构件的几何尺寸标注是否正确,是否有缺漏;结构件的连接形式、标题栏内的结构件数量、焊缝符号、加工方法、钢材的规格、品种、技术性能是否与现行国家规定相符合,并且满足设计要求。
钢材的采购与审核。购买钢材时,按照在实际所需用量基础上增加10%进行采购。按照设计要求购买钢材时,如果生产厂家提供的材质保证书中没有涉及设计要求的部分性能要求,应补做实验,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使用。在购买符合要求钢材时,也要注意节约,避免大材小用,浪费资源,不能购买低于设计要求的钢材,以次充好。在涉及主要承重结构件及成批混合钢材时,每一根每一块都需要进行机械性能和化学成分实验。当钢材的品种、规格供应不足时,也可根据相关原则进行适当调整。
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机械设备及工具。主要设备:步冲机、全自动火焰切割机、砂轮切割机、全自动坡口机、H型组立机、调直校平机、剪板机、折弯机、切断机、龙门焊机、电渣焊机、埋弧自动焊机等。其他工具和材料:钳子、锤子、扳手、焊丝、氧气、乙炔、扎丝等。
2 钢结构桥梁的优点
2.1 抗拉、抗压、抗剪强度高
钢结构的强度比较高,适用于荷载较大的桥梁建设中,且自重比较轻,能够有效地降低桥梁自身的负荷,具有施工成本低、运输和吊装便利等优势。
2.2 塑性、韧性好
钢结构在地震过程中,会发生结构变形而吸收地震产生的能量,其具有较高的塑性和韧性,能够有效地提升桥梁的抗震性能。
2.3 工期短
钢结构能够被轧制成各种型材,其运输量比较小,不会占据过多的场地面积,且钢结构的零星部件能够在现场制作完成,连接比较便利。
2.4 保证桥梁质量
通常情况下,钢结构加工和制作在工厂中完成,制作流程比较规范、精确,能够为桥梁工程的整体质量提供保障。
2.5 节约资源
钢结构桥梁中拆除的旧部件能被重复利用,并应用到钢结构的加工、制作中,有效地节省了能源。
3 桥梁钢结构加工制作的技术要求与关键技术
3.1 桥梁钢结构的制造加工准备
第一,桥梁钢结构加工制作以及检验所需的仪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量具以及仪表等必须要由二级以上的计量机构定期检定,确认其合格之后方能使用;第二,钢结构加工制作所需的焊接与切割设备,应保证其使用性能符合加工制作工艺要求;第三,在钢板到货下料之前,应对钢板的平整度、几何尺寸、表面锈蚀以及非正常锈腐情况进行检查,并做好相关的记录,以备查考。第四,依据钢板的制作工艺、定尺以及吊装方案,对钢梁进行分段处理;同时钢梁分段以及焊接缝应避免在应力的高峰区内设置;第五,不能使用剪切的方式对钢板进行处理。对于用气割开坡口焊接的板边,应避免缺口的产生,同时用砂轮打磨,去掉氧化皮。此外,一般构件的边缘缺口应控制在2mm以内,主要受力构件的零件边缘不能存在有任何缺口;第六,在进行钢板切割之前,应进行一系列的预加工处理,存在异常情况时进行特殊加工处理。在主要构件的零件下料时,应保证其受力方向与钢板的轧制方向相一致,同时还应去除焊接表面或邻近焊接表面的一些氧化皮、油污、水分、锈以及其他杂质;第七,应保证下料所划切割线的清晰准确,还要确保下料尺寸在允许偏差(1mm)之内。在下料前,应仔细检查钢板的质量、规格、钢号等,确认其无误后,才能下料;在下料后,应做好主要零件板号、材号的标记的移植工作,为材料的跟踪提供方便[1]。
3.2 桥梁钢结构的焊接技术
第一,在正式进行焊接施工之前,应先焊剂、焊丝等焊接技能的鉴定实验,在确定其焊接合格后才能开展焊接工作;第二,当进行厚度不一致的钢板对接工作时,应将较厚的一面钢板加工成斜坡,同时保证其坡度小于1:4;第三,对于钢板纵横两方向的对接焊缝,应选择T形穿插的方式。在进行T形穿插时,应保证其拼接资料的长宽大于300mm,其穿插点的间隔应大于200mm;第四,在同一截面上设置底板、顶板以及腹板的对接焊缝。顶板与底板的对接缝应做成向上的“V”字形坡口,同时应在工地上进行翼缘的焊接,并选择合适的焊接方式;第五,对于焊接坡口的加工,可以选用火焰切刀,保证加工后坡口的尺度与型式完全符合施工要求。
3.3 桥梁钢结构的焊缝无损检查技术
第一,在进行桥梁钢结构的加工制作过程中,应根据组装前后以及焊接过程中、焊接完成后的要求,对焊接缝的质量进行仔细检查;第二,检查焊缝焊波的均匀性,不能存在有未融合、裂纹、咬边、烧穿、裂纹、针状气孔、火渣、弧坑、焊瘤等缺陷,同时保证焊接后不存在飞溅残留物;第三,对焊缝的无损检查应采取射线探伤或超声波探伤技术,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以及《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进行;第四,焊缝无损探伤技术的应用应在焊缝完成24h之后进行;第五,一旦发现存在焊缝质量检验不合格的情况,应立即对其进行返修,返修次数不能超过两次;同时,在进行返修之前,应针对这些不合格的钢结构制定针对性的焊接返修工艺,在确保试焊合格之后才能进行正式的返修[2]。
3.4 桥梁钢结构的构件试拼装技术
第一,应对应用到的桥梁钢结构构件进行逐一检查,保证其焊缝及构件的形状、尺寸完全符合要求之后,才能进行试拼装工作;第二,在进行试拼装时,应检查其平直与几何尺寸,同时还应查看拼装部位是否存在相互冲突的情况;第三,在试拼装钢梁时,应检查在自然状况下,钢梁顶板、底板以及腹板是否对接平齐,钢梁的平面、立面线型是否符合要求等;在完成钢结构构件与部件的试拼装工作后,应对其进行编号,从而为现场装置提供便利。
3.5 桥梁钢结构的防护技术
第一,桥梁钢结构的防护均采用油漆涂层工艺;第二,钢结构的涂装以及防锈工作应在对其加工制作工艺与技术检查合格之后进行;第三,在涂装之前,应清除钢结构表面的氧化皮、油脂、焊渣、污垢、锈蚀等杂质,尤其应注意焊缝部位的清洁工作;第四,桥梁钢结构涂装过程中,保证其涂装的环境温度以及相对湿度与涂料产品说明书中的要求相吻合。第五,在进行桥梁钢结构的运输以及安装过程中,应对损伤的漆膜进行修补。
4 结语
为了实现桥梁工程的预期目标,提升桥梁工程的整体质量,施工技术人员应该针对钢结构施工的各个环节,采取相应的技术控制措施,并应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升钢结构的施工质量,以满足预期施工要求,提高桥梁工程建设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叶晓志.钢结构桥梁加工安装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济南:山东大学,2012.
[2]李刚军.浅谈桥梁钢结构制作与安装技术[J].科技传播,2011,(9):187.
[3]杜广严.浅谈桥梁钢结构制作与安装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
论文作者:杨沁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钢结构论文; 桥梁论文; 加工论文; 技术论文; 钢板论文; 钢梁论文; 构件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