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B超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论文_陆军

安徽省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超声科 239000

摘要:目的:研究心脏B超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0例,对其进行心脏B超检查,分析临床应哟个价值。结果:病理检查与心脏B超检查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B超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灵敏度具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B超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灵敏度、准确性、特异度均较高,安全无创,是一种优秀的诊断方法。

关键词:心脏B超;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应用价值

冠心病(CHD)发病原因为冠脉病变导致狭窄,心肌供血不足造成心肌功能障碍,临床上又称其为缺血性心脏病,是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常累及的器官病变[1]。临床上主要依靠临床症状结合心电图检查对心肌缺血进行诊断。因心脏B超具有无创无痛、操作简便等优点,笔者对60例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患者采用心脏B超进行检查确诊并与临床病理诊断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38-70岁,平均(49.6±6.6)岁;病程1-8年,平均(4.6±1.2)年;其中稳定型心绞痛2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3例、急性心肌梗死1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7例0,其他2例。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接受心脏B超诊断,并与临床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病例选取标准:(1)主要临床表现为心纹痛、胸闷、心悸等;(2)排除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不稳定型心绞痛、肝肾功能严重异常及其他类型心脏疾病的患者。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临床病理金标准诊断,然后再接受心脏B超检查,仪器型号GE-LOGIQ E9,检查时患者需处于静息状态下,取左侧卧位;根据血液供应关系对左心室壁节段进行划分,采用菲利浦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ie 33)进行检查,探头频率保持在2.0-3.5 Hz,以16节段分析法对检查患者的左心室长轴及切面、心尖四腔、心脏切面、胸骨旁二尖瓣口以及胸骨旁左心室长轴及切面进行检查。重点观察以上切面是否发生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针对催患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患者采取特殊处理。具体如下:(1)冻结患者的B超图像;(2)对局部室壁运动的情况进行观察,同时计算异常区域的位置以及面积;(3)检测左心室容量(采用辛普森法);(4)对患者的射血分数、二尖瓣口血流频谱参数进行计算;(5)最后在患者接受介入治疗、溶栓治疗后检测并统计存活心肌以及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心脏B超对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检查的灵敏度、准确性、特异性,并与临床病理诊断进行比较。灵敏度=真阳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阴性例数)×100%[2];特异性=真阴性例数/(真阴性例数+假阳性例数)×100%[2];准确率=(真阳性例数+真阴性例数)/总例数×100%[2]。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专业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计量资料以 表示,组间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病理检查与心脏B超检查结果

病理检查与心脏B超检查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目前临床对冠心病的诊断依据主要为临床病史、心脏B超、心电图、CT、冠状动脉造影等,各有优势国[3]。心电图检查及运动实验检查对冠心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但检查中潜在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干扰,不可作为确诊参照[4]。冠脉造影一直是临床对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但是其对患者具有损伤,且价格高昂操作复杂[5]。心脏B超主要是采用声波特有的物理性质对心脏况进行检查进而做出诊断。具有无创、操作简单、价格适宜等优点,被广大临床医师及患者接受。

心脏B超在临床检查中使用范围广,在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检查中具有显著的辅助诊断作用,可对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判断[6];对患者的心脏生理解剖结果及其生理功能变化的危险程度进行评估,测定患者左室收缩以及舒张能力,及时对二尖瓣返流、假性室壁瘤、左室室壁瘤等进行诊断,可对病情的预后做出评判。本文研究中患者主要表现为左心室舒末径异常、左心房内径异常、右心室流出道异常、左心室及右心房内径都异常、左心房和主动脉内径都异常。本研究结果表明心脏B超在对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诊断率高。但是其同样存在局限性,主要是因为其采用声波的物理特性,穿透力较弱,对于肺部(含气性)的检测只能局限于浅表,检查结果欠准确。

综上所述,心脏B超诊断对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准确性及特异性,在临床检查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黄艳婷.心脏B超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6):3632-3632.

[2]钟桂新.心脏B超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J].大家健康(上旬版),2016,10(4):57-57.

[3]王红霞.分析心脏B超在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中的临床检查价值[J].吉林医学,2014,35(24):5406-5407.

[4]宁晓婷,肖音.心脏B超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34):77,79.

[5]谭团团,周青,宋宏宁等.纵向舒张期应变指数检测并定位冠状动脉重度狭窄[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4,23(9):751-756.

[6]田园,王伟,周长钰等.实时三维超声及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拟诊冠心病患者局部室壁运动的评价[J].天津医药,2014,(12):1229-1233.

论文作者:陆军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4

标签:;  ;  ;  ;  ;  ;  ;  ;  

心脏B超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论文_陆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