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儿肺炎护理中针对性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论文_陈莉梅

浅谈小儿肺炎护理中针对性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论文_陈莉梅

陈莉梅

(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人民医院 山西晋中 045300)

【摘要】目的:研究小儿肺炎护理中针对性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9月~2015年9月本科收治的140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对比两组肺炎患儿实施干预后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实施针对性干预后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实施常规性干预后的护理效果。结论:在小儿肺炎护理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可以有效改善肺炎患儿肺部感染症状,缩短体温恢复正常及住院时间,提高小儿肺炎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肺炎护理;针对性护理;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0-0175-02

小儿肺炎是小儿呼吸道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病,目前小儿肺炎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越来越趋于低龄化。由于小儿肺炎具有反复发作与极易引发并发症的特点,所以对肺炎患儿进行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随机选择2014年9月~2015年9月本科收治的140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对比两组小儿肺炎患者实施干预后的护理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4年9月~2015年9月本科收治的140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中38例,男32例,肺炎患儿年龄在1~3岁,平均年龄(2±1.2)岁,对照组中女36例,男34例,肺炎患儿年龄在2~4岁,平均年龄(2±1.3)岁。经检查,所选取的肺炎患儿不存在既往病史与其他疾病,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性别比例、患病年龄等方面基本没有差异(P>0.05),故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护理方法如下:对照组肺炎患儿实施常规性护理,包括药物护理与病情观察,护理人员要注意调整患儿病室的气温与湿度,适当调低温度及加大空气湿度,以减轻肺炎患儿的咳嗽症状[1]。此外,护理人员还要定时协助肺炎患儿排痰,确保病室安静舒适,为肺炎患儿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

观察组除了予以常规药物护理外,还进行如下护理措施:(1)对肺炎患儿临床症状与病情观察实施针对性护理。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肺炎患儿的各项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肺炎患儿如出现高热、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时,护理人员应及时采取适当措施进行针对性护理,定时为肺炎患儿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帮助肺炎患儿排痰,以改善肺炎患儿肺部通气功能。如肺炎患儿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困难,可辅以雾化吸入与排痰护理或者是体位引流护理[2]。(2)对小儿肺炎并发症的针对性护理。护理人员对肺炎患儿出现呼吸困难突然加重、腹胀等并发症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3)对肺炎患儿的饮食实施针对性护理。护理人员应为肺炎患儿制订特殊套餐,食物要易消化,营养要均衡。进食应少量多餐,并根据肺炎患儿的病情决定喂食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对于1~3岁的肺炎患儿可进行混合喂养。多给肺炎患儿饮水,饮水量在85~100mL/d左右。(4)对肺炎患儿心理实施针对性护理。肺炎患儿在住院治疗期间,难免会产生焦躁、恐惧、抵触治疗的心理情绪,护理人员应从肺炎患儿的心理特征出发,予以语言安慰,引导家长对肺炎患儿予以正确的安抚干预[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评定标准

对两组肺炎患儿干预前后进行胸部X线检查,再对比胸片检查结果中的阴影区域大小,将胸片检查结果分为显著改善、有效改善和无改善三个级别。(1)对肺炎患儿进行胸片检查,胸片显示阴影区域消失或明显缩小则表示为显著改善;(2)对肺炎患儿进行胸片检查,胸片显示阴影区域有缩小趋势,但还未恢复到正常情况则表示为有效改善;(3)对肺炎患儿进行胸片检查,胸片显示阴影区域未发生明显变化,甚至出现扩大趋势则表示为无改善。总改善率=(显著改善+有效改善)人数/总人数×100%。

观察并记录两组肺炎患儿在实施干预后,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和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软件SPSS19.0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对比通过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通过卡方检验;P<0.05表示对比具有显著差异。

2.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对比

两组肺炎患儿实施干预后胸片检查结果改善情况如下表1所示。观察组总改善率为96%(67/70),对照组总改善率为86%(60/70),对比两组的胸片检查统结果可知,观察组对改善肺炎患儿肺部感染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改善率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实施干预后胸片检查结果改善率n(%)

组别 组列数显著改善 有效改善 无改善 总改善率

观察组70 37(53)30(43)3(4) 67(96)

对照组70 32(46)28(40)10(14)60(86)

2.2 两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及住院时间

两组肺炎患儿实施干预后,肺炎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与住院时间统计结果见表2,两组统计结果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实施干预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与住院时间

组别 组列数 体温恢复正常时间 住院时间

观察组70 (2.31±0.89) d (5.71±1.03)d

对照组70 (2.76±1.08)d (7.41±0.59)d

3.讨论

小儿肺炎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小儿呼吸道疾病,尤多见于婴幼儿。婴幼儿患上肺炎后免疫力下降,很容易再受感染而引发各种并发症。近年来,婴幼儿患上肺炎的病例数呈上升趋势,该疾病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威胁到婴幼儿的生命安全,所以对肺炎患儿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对改善肺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通过以上对比研究可知,观察组胸片检查结果总改善率为96%,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2.31±0.89)d,住院时间为(5.71±1.03)d;对照组胸片检查结果总改善率为86%,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2.76±1.08)d,住院时间为(7.41±0.59)d。由此可见,在小儿肺炎护理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可以显著改善肺炎患儿的肺部感染情况,缩短肺炎患儿体温恢复正常及住院时间,提高小儿肺炎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4]。

【参考文献】

[1]胡嫣玲.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吉林医学,2014,16:3657-3658.

[2]邵丽娟.小儿肺炎护理中临床路径的临床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4,23:333-334.

[3]张丽君.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5,06:778-779.

[4]董丰联,曹丽慧,许雪书等.针对性综合护理辅助药物序贯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19:159-160.

论文作者:陈莉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7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儿肺炎护理中针对性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论文_陈莉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