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背景下文化馆的现状与发展论文_余美玲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背景下文化馆的现状与发展论文_余美玲

开平市文化馆 广东 开平 529300

摘 要:文化馆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中坚力量。其不断丰富和发展,为我国文化的繁荣和大众化的普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那么文化馆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背景下如何发展,本文将从文化馆地位和作用、现状、发展的必然趋势、构建现代型文化馆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文化馆;发展;构建措施

引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一全新的概念,它代表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关于文化事业建设的顶层设计。文化馆作为政府设立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是实现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途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提出,给文化馆事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在这过程中文化馆如何应对挑战,拓展事业发展空间,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究。

1、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背景下文化馆的地位和作用

(1)文化馆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重要标志,办好文化馆,充分发挥文化馆的效能,就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一个具体体现。

(2)文化馆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最大的难点是均等化,完整的五级文化馆网络服务体系(省、市、县级文化馆以及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构成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设施网络体系的重要基础,也唯有文化馆体系才能真正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3)文化馆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文化馆所提供服务的载体主要是人,文化馆的文艺演出、文化活动,文化艺术培训、辅导,非遗的学习与传承,都需要让人来提供服务。文化馆的优质服务更能让党和政府了解文化民生、群众冷暖,连接人民群众情感,是一个很好的通道和纽带。

(4)文化馆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现代文化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弘扬者,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载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文化馆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资源,也是重要依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群众文艺创作、群众文化活动的精神内核。文化馆的核心价值是传承、创新、引领、繁荣,根本任务是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文化馆通过开展文化艺术普及,保护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组织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审美素质,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使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2、文化馆的现状

2.1 国家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文化馆发展的重要举措

2003年6月,国务院颁布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的提出,不仅确立文化馆的公益属性,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范畴,更是把文化馆排在各类公共文化服务之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文化馆事业的发展赋予新的历史责任和使命;“十一五”和“十二五”时期,国家实施的县、乡文化馆(站)修缮、建设项目、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及标准化电子阅览室建设等项目,极大地改善了文化馆(站)硬件设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和实现“免费开放”,扩展了文化馆(站)的职能范围,丰富了工作内容,推动了服务模式的根本转变。2010年《关于加强地方县级和城乡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通知》为乡镇综合文化站人员配备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也大大提高了文化队伍的素质和服务能力。2016年

12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并于2017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明确了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主导责任,对督促各级政府依法履职尽责,进一步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力度将产生重要作用。法律明确规定了政府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及在公共文化服务组织、管理、提供、保障中的职责。如在财政保障方面,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公共文化服务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将公共文化服务经费纳入预算,安排公共文化服务所需资金等。同时,法律还明确了政府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区域均衡协调发展和保障特殊群体文化权益的责任。

2.2文化馆事业取得的成绩

文化馆机构体系基本完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新时期,各地文化馆都在推进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就我县群众文化事业而言,我市现有县级文化馆1个,镇街文化站15个,村级文化室267个;文化馆(站)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文化馆内设行政办公室、艺术部、培训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工程部、拓展策划部、文化志愿者办公室等7个部室。室内活动面积5289多平方米,室外活动面积约15000平方米。设置有小剧场、展览室、排练厅等10多个功能活动室,还设有录音棚、服装室、档案室、器材仓库等。自2007年以来,连续三次在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工作中被定为一级馆。文化馆(站)经费保障渠道已初步建立;文化馆服务效能不断提高,打造了一批有侨乡开平特色的文化品牌,如“潭江春色”新春系列文化活动、送戏下乡系列活动、金秋曲艺敬老活动周、周末艺术小剧场、“我们在这里成长”暑期少儿公益艺术培训班、“走进艺术殿堂”春季成年人公益艺术培训班,百姓健康舞推广、超级麦霸赛、外来工才艺大赛、乡土文化艺术节、“艺术天地”系列讲座和培训等,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的文化素质,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2.3文化馆事业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文化馆在经费使用、进人用人、奖励分配等方面缺乏自主权,文化行政主管部门没有把文化馆作为独立的公共文化单位去对待,而是作为行政的附属,不能很好地发挥文化馆自身的职能,失去独立性和自主性;文化馆的硬件设施、服务理念还有待提高;文化馆机制落后,工作缺乏积极性,服务手段落后;文化馆人才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专业人才少,总体素质不高,无法适应时代需要。

3、构建现代型文化馆是文化馆发展的必然趋势

3.1深入文化体制改革要求必须建设现代型文化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决定》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馆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建立的,在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形势下,文化馆必须实现由计划经济时代的传统型文化馆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的现代性文化馆转变。

3.2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求必须建设现代型文化馆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有鲜明的现代性,要求和体现文化治理现代化、服务目标均等化、供给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民主化、服务体系高效化。文化馆作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骨干力量,要具备和体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特征。

3.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求必须建设现代型文化馆

当代中国正处于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发展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更加紧迫。文化馆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要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进而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实现中国梦。

4、构建现代型文化馆的主要措施

(1)构建现代型文化馆,馆舍应该是集传统现代、美观实用于一体的艺术品。文化馆是人民群众接受文化艺术教育,开展文化活动的空间和场所。现代型文化馆它的外观要能体现一个城市的文化特征、文化特质,要有文化感、艺术感,要有现代气息和精神气质,具有文化内涵、文化品位,有文化魅力;整体环境要优美整洁,装饰要有艺术品位、细节体现文化气息;功能一定要现代化、数字化。

(2)构建现代型文化馆人才队伍要高素质、专业化。文化馆的核心要素是人。一是要培养和造就文化馆领军人物。文化馆行业领军人物要熟悉、了解和热爱文化馆事业,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强烈的文化责任感和炽热的文化情怀;具有宽阔的文化视野、深厚的文化学养、深刻的文化思考,有超强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个人素质以及出色的工作能力,德才兼备,德艺双馨。二是要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对文化馆系统员工有针对性开展多渠道培训,如: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互相交流培训模式,开展文化馆系统人员专业比武、各门类辅导培训班等活动,着重培养理论研究、创意策划、艺术创作、非遗保护、项目管理、设施运营等人才。三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文化团队及文化志愿者队伍。依托群众文化学会与志愿者团体,形成文化馆联盟,相互借力,壮大群众文化服务队伍,如书法协会、摄影协会、旗袍协会、围棋协会、舞蹈协会、戏迷协会、曲艺协会、合唱团协会等,文化活动频繁,提高文化品味、文化内涵,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3)构建现代型文化馆要利用网络和数字技术,使文化馆公共服务手段现代化。一要构建与公共文化服务“一站式”相适应的数字化群众文化艺术服务平台。以县文化馆为主体,形成场地设施、艺术普及培训、群众文化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特色文化展示等集成提供,以数字文化馆带动区域群众文化“一站式”服务,以“线上”带动“线下”、“线上”服务良性互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二要推进各级文化馆场地设施数字化、智能化。综合应用有线、无线、数据库等多种方式提升各级文化馆场地设施的数字化水准,提高艺术享受的便利性、艺术普及的受益面、艺术体验的自助性和艺术服务的互动性。三要深化网上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首先创新服务方式,以“线上”与“线下”、远程与实体结合的方式,提供交互式文化艺术辅导培训和体验服务,以远程互动方式开通咨询解答和活动预约服务;其次丰富服务内容,加强文化馆数字文化资源,特别是特色数字文化资源建设,广泛发动群众,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馆数字文化资源和数字化服务;再次充分利用各种网络渠道、平台以及数字技术,拓展服务空间;最后结合文化馆实体服务的开展,打造网上服务品牌。四要建立文化馆信息管理系统和绩效评价系统。逐步实现文化馆日常管理和绩效评价公开、客观、实时、动态,确保文化馆的各项工作规范有序、畅销运行;同时,建立数字化网络化的公民文化需求反馈和评价机制,实时公开透明的公众“参与式”管理。

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程中,结合我市文化馆的具体情况,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型文化馆,还要以免费开放为契机,品牌活动为载体,利用“互联网+”时代、微信公众平台,开展“潭江春色”新春系列文化活动、送戏下乡系列活动、金秋曲艺敬老活动周、周末艺术小剧场、“我们在这里成长”暑期少儿公益艺术培训班、“走进艺术殿堂”春季成年人公益艺术培训班,百姓健康舞推广、超级麦霸赛、外来工才艺大赛、乡土文化艺术节、“艺术天地”系列讲座和培训系列活动,拓宽文化馆的服务渠道,扩大文化馆的服务范围,使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相互激发,提升文化馆的文化品位和影响力,促进文化繁荣发展。

5、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科学的规划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文化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切实发展文化馆,既有利于构建符合时代发展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也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现代新型文化馆是文化馆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公民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黄丹.浅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文化馆的发展[J].大众文艺.2015(3):23-23

[2] 余丽花.浅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公共图书馆发展[J].读天下.2016(23)

论文作者:余美玲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0

标签:;  ;  ;  ;  ;  ;  ;  ;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背景下文化馆的现状与发展论文_余美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