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对医院消化内科常见的护理风险进行了解,并探寻有效的临床护理对策。 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160例消化内科患者,并将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进行深化研究。 观察组和对照组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即观察组施以临床护理方案,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方案。经护理之后,对护理风险和护理成效进行比较与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其医疗事故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和常规护理相比,临床护理能够减少护理风险,并且能够获得更高的护理成效,因而值得被广泛推广。
关键词:消化内科;护理风险;临床护理
在当前的医疗体系中,消化内科是重要的科室,且在社会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的背景下,人们的饮食开始出现变化,再加上部分人群的饮食习惯不良,且缺乏肠胃护理意识,因而会导致出现消化系统疾病。提高对消化内科护理工作的重视,降低护理风险,成为现代医院发展过程中需重点关注的课题。在当前的消化内科护理工作中,临床护理成为一种先进的和有效的护理策略。在对临床护理方案进行实施时,护理人员要关注对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的控制,明确风险因素并加强风险管控,成为决定临床护理成效的重要突破口。基于了解临床护理成效以及改善其护理措施的目的,本文就专门选取我院收治的160例消化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常规护理和临床护理作为护理手段,进行对比分析。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我院在2019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160例消化内科患者,并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80例。在80例观察组中,男女患者数量相同,都为40例。患者年龄在20~66岁,平均年龄为(45.20±21.07岁),患者的病程范围在2~11年。患者中的症状包括消化性溃疡、胃炎、肠炎和慢性肝炎,对应的患者数量分别为10例、35例、20例和15例。在80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别为39例和41例。患者年龄范围为21~65岁,平均年龄(45.23±20.08岁),患者的病程范围为1~10年。患者的症状表现为消化性溃疡、胃炎、肠炎和慢性肝炎,分为为12例、40例、25例和3例。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症等进行比较可知(P<0.05),因而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对照组
在护理对照组患者时,护理人员采取的为常规护理法,包括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以及对其进行科学的用药指导等。此外,对照组的患者在接受护理时,医护人员也会对其饮食进行相应的指导,并对其进行基本的生活护理等。在进行具体的护理时,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专项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对护理风险的认知,同时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意识。而在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时,则要要求患者食用易消化和健康的食物,忌刺激食物,确保膳食结构稳定。最后,对患者进行用药护理时,则要增强患者的用药安全意识,针对不同的患者要指导其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对于服药方式特殊的药物,更要加强指导,并对患者的服药后状态进行监测,避免出现用药不良反应引起的医疗风险。
(2)观察组
对观察组进行护理时,护理人员采取的是临床护理方案。临床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首先,在护理时,护理人员要尤其关注对高龄患者的科学合理,要密切的对患者的病情以及情绪状态进行关注,并且要详细的指导患者进行床位护栏的操作等细节,避免其进行擅自活动;其次,护理人员还要关注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包括输血流程知识、自我护理知识等。护理人员要在输液前对患者的信息进行核对,同时要对输液中的患者进行定期的巡查,检查输液管内是否出现气泡、堵塞以及外渗等;此外,护理人员还要加强对静脉留置针与携带静脉管道患者的护理,要按照护理标准进行护理,对外露长度进行严格的控制,并对穿刺位置进行密切监察,对出现红肿、渗血部位进行及时的处理,告知患者不要牵拉导管接头等;而对于服用多种药物的患者,则要避免其出现疏漏。对于重症患者,要提高其风险意识,护理人员则要详细的对其病情进行记录,并对患者的风险情况进行评估,编制评估报告;最后,医院要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要使其掌握医疗设备的精准操作技巧,也要对其护理技能进行定期考核,确保在日常护理工作中不出现问题。
1.3 评价指标
在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成效进行评价时,要对两组患者的医疗事故发生率和护理风险率进行比对。
1.4 数据处理
在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进行比较时,采用的数据计算和检验软件包为SPSS19.0,采用(n,%)表示计数资料,在检验时则采用χ2,在表示计量资料时,采用(±s)进行表示,检验时为t值检验。对两组患者的数据进行比对,若P<0.05,则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事故发生率和风险事故发生率进行计算可知,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理事故发生率分别为1.25%和15%,且经过计算可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请见下表1。
3 讨论
在医院日常工作中,护理工作对医院的整体治疗成效也有关键影响。医院消化内科诊室在进行护理时,护理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责任心,要能够端正工作态度,提升自身技能,从降低医疗风险的角度出发改进现有的护理模式。消化内科的患者在接受护理时,对护理工作会有一定的要求,护理人员需要做好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避免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和医疗纠纷。尤其要关注对手术室患者的护理,要对器械安排、患者安置以及药品核对等都提高风险预控意识。
在现代化医疗护理模式下,在对消化内科的患者进行护理时,护理人员要在更新护理理念的基础上,积极的采用临床护理方案。在执行护理方案之前,要对护理人员进行全面培训,使其能够形成对护理科学性的理性认知。作为护理人员,应注重与患者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基于此,才能高效的开展一系列的护理活动。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关注可能出现的高危风险,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防控。要对患者进行专项教育,使其能够配合护理工作,并能够具备一定的自我护理技能,要从患者的用药、饮食、日常起居等方面进行宣传教育,同时关注患者的情绪状态,通过全面的、科学的、灵活的护理,提高患者的治愈效率。
通过本文研究可知,在对患者进行除常规护理外的临床护理时,护理人员要重视对护理风险进行控制,要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率,避免出现用药错误、静脉输液外渗以及静脉导管滑落等问题。而通过本研究的研究结果可知,通过科学的临床护理方案,可以显著降低护理风险和医疗事故发生率,因而可以在消化内科护理工作中进行推广,以改善护理成效。
参考文献:
[1]胡月娟.消化内科老年患者护理的安全隐患及对策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21)
[2]陈菊.浅析护理干预对消化内科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21)
[3]强婷.消化内科护理风险分析与防范对策研究进展[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21)
论文作者:黄桂芬1,罗婧2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4
标签:患者论文; 风险论文; 内科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对照组论文; 发生率论文; 对其论文; 《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