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深化改革
做任何事情之前都首先需要有一个新的理念支撑,只有在新的理念的引领下才能真正走出桎梏,走进新的学习天地。新课标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强调课程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标所提倡的是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既要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也要调整评价的方式、手段内容。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新课标所提出的新理念,转变自己的理念,才能真正搞好小组合作学习,才能真正引领学生课内互动与课外互助学习。
二、科学构建合作学习小组,为互动与互助学习提供保障
1.小组规模。课堂合作学习的前提是建立合作小组,每个小组多少人合适?是教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小组成员过少会减少互动和信息交流,削弱合作氛围;而规模过大会使协调和管理难度增加,对合作技能的要求较高。常见的规模有2人、4人或6人的小组,在一些学校也出现8人或10人的小组。由于学习任务的不同所需人数也有所不同,我不可能做到每次活动都确定相同的任务量,所以我们可以确定每小组人数在6人或者8人,这样可以根据不同的任务量进行拆分与融合。
2.组织构成。学习小组是课堂互动与课外互助的基本单位,它是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基础。只有把学习小组建设好了,合作与交流才会真正地发挥作用,学生小组课堂互动与课外互助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才能达到。小组合作学习成员的组成要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在分组前要对全班学生的分组进行认真研究设计,对班级内每一个学生的自然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然后依据学生的特点和原有知识组建合作小组。尽量做到每个小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性别等都要均衡,采取轮换制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合理分配任务,有组长,有序号,有分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锁定合作目标,共同合作探究
既然是合作,那么就一定要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如果没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么就不可能合作。合作目标是学生课堂互动与课外互助的出发点,也是学生活动的归宿。教师要确立切实可行的、明确的、简明扼要的学习目标。目标越明确、越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每一次努力就越能够获得成功。
四、构建全新的师生关系,和谐共进,实现学生小组课堂互动与课外互助学习
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参与合作学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积极有效的对话与交往中,共同创造和开发新知,实现学生小组课堂互动与课外互助学习,达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综合素质的提高。
五、科学设计活动方案,为学生小组课堂互动与课外互助提供保障
活动方案作为活动实施的重要载体,是用于指导学生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活动方案,它将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潜移化。所以要设计符合学情的方法,建立起一整套学生小组课堂互动与课外互助的学习模式,使师生、生生能够按照活动方案的安排,有条不紊地推进学习过程。
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消极、自私、依赖和缺乏责任感等不良心理会影响合作学习的实施。相反,具有合作评价的竞争意识,有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等良好心理品格会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评价。因此,教师要善于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心理状态,适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学习,学会表达,学会评价,从而真正推动每个学生的进步,为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点。
七、增强小组凝聚力,达成学生小组课堂互动与课外互助的共识
在学生的活动中应有意识地增强小组的凝聚力,例如加强小组文化建设,共同设计组内展板、组徽、组标、组歌及口号、目标等等,协调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互相配合,实现小组成员间的和谐共进,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合作小组的内聚力,是有效开展合作学习的保证。
八、培养学生小组课堂互动与课外互助合作的能力
1.指导学生学会讨论问题。讨论是合作学习的关键。每个成员表达自己的想法后,可能有不一致之处。这就需要通过讨论求同存异,形成解决方案。教师要在关键处给予指导,让学生逐渐掌握讨论问题的要领和方法。
2.指导学生学会表达观点。合作学习评价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互相了解对方观点,教师在学生活动中要尽可能多地提供机会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给予评价机会,发现问题及时指点,并作出恰当的评价,指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3.指导学生学会合作评价。组内合作评价,组际竞争是合作学习评价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在活动中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在评价之后不断地完善自己,得到提高。那么教师要找准切入点,适时地培养学生的评价意识和评价方法。
论文作者:郭美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11月第26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8
标签:小组论文; 学生论文; 互动论文; 课外论文; 合作学习论文; 评价论文; 课堂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6年11月第26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