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10-132-01
鼓励性评语,用真情意切的语言把教师满腔的爱倾注在评语的字里行间,以充满激情的文字使学生受到教育,感悟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产生奋发向上的动力,其作用不言而喻。要充分发挥评语的教育和激励作用,就要从每个学生实际出发,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做到长善救失。
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把自己定位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组织者、促进者、启发者、帮助者、激励者,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多元激励性评价。在教学中,要努力营造多主体参与的评价氛围,促使学生主动思维要多用激情的、鼓励性的评价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表达的欲望,加速学生个性的有效发展。
教育不仅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和人才,还要使每一个学生成为有能力追求幸福生活的个体。著名教师钱梦龙曾这样说过:“教育,就是给人积极向上的影响力,教育就是激励的艺术。”所以我们在教学时,不要吝啬赞许和鼓励,而要以激励性评价为主,及时地赞扬和鼓励学生。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我们应让学生身处一种积极向上的诱导中,这不失为一种纠正错误,提高自信的良好方法,因此,广大教师的育人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在对学生的评价上,改变了过去生硬、呆板、单一的评价方式。过去的“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批语转变成“赞扬式”“指导式”“激励性”“沟通性”批语。
对学生进行多元的激励性的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每位教师都希望运用恰当的评价,以期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学生的发展,肯定性的评价语言是最好的激励词,但在使用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把握好耐心的“度”,体现老师的精心。
我听过二十余节低年级语文课分析发现:肯定性评价语在每节语文课所用比例均在40%——60%之间,由此可见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非常青睐肯定性评价语的使用。可见,现在有很多教师,尤其是小学低年级教师已经意识到肯定性评价语的价值,甚至尝到了肯定性评价语的“甜头”,在运用的同时也意识到了学生的判断能力比较弱,老师心理投射是他们形成自我评价的主要来源,这在小学低年级尤其明显,学生需要从老师给予的肯定性评价中确立自信心。现在的时代,要求学生要有敢于冒险,敢于探索,善于竞争的优秀心理素质,这与教师平常肯定性评价语息息相关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如何才能使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起到应有的作用?语文教师又该如何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变化给予激励性评价呢?
一、对学生的课堂评价
课堂评价,作为师生交流的有效方式,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教师一些看似平常而又不平常的话语,往往是孩子们的阳光,是课堂的生命,会极大地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能最大限度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空间。而且课堂评价最重要的是要捕捉最佳教育时机。比如,上课伊始,要复习课文了,因为平时学生读书声音比较小,教师可以这样说:“这几天同学们的表现特别好,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老师今天特别想听同学们琅琅的读书声,因为老师觉得读书声是世界上最美的声音。”相信这样的开场白之后,老师听到的必定是最满意的、最有感情的学生朗读。类似这种评价,低起点,小目标,勤评价,快反馈的做法,学生最感兴趣,最容易接受,也最能拨动孩子的心弦。
二、对学生的作业评价
对学生作业的评价关键是要建立作业评价机制,对于学生每天上交的作业,除了及时批改、采用等级制进行定量评价以外,教师还应该采用写批语的方式针对每个学生的作业质量、书写、重视程度进行定性评价。例如:在主动参与、书写整洁而正确的学生作业本画上一个开怀大笑的笑脸,在主动参与、书写较整洁而正确的学生作业本上画一个微笑的笑脸,在主动参与、书写较整洁但有错误的学生作业本上画一个伤心流泪的哭脸等等。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定性评价的目的主要是通过激励性的标记、语言促使学生自主及时、保质保量地完成每次作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三、对学生的课外活动评价
人的智能是多元化的,每个孩子的智能发展是不平衡的。在主动学习和勤于思考方面的能力稍差一些的学生,在体育运动或者器乐演奏等方面可能有不同一般的发挥,所以,教师结合学校组织的各项阳光体育运动和其他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也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比如在班级里适时进行“体育小明星”“小歌唱家”、“小书法家”、“小博士”、“小音乐家”等的评比,不仅会促使这方面有特长的学生能对自己的优点充满自信,而且这种自信心一定会波及到他(她)其他方面的表现。人都有向好的心理,在这种自信心的驱使下,相信这些学生在别的方面也会有不同程度的进步。总之,教师以满腔的热情、饱满的精神、丰富的情感,对学生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竖起大拇指的赞许、拍拍肩膀的激励、握握手的感激,都是评价,都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教育的大背景下,课堂教学中的肯定性评价语,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起到了较好的激励作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对学生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从正面加以引导。通过对学生多角度、多侧面的评价机制,再辅助教师人文化个性化的评价语言的激励,不仅在学习方面方面,在美术、体育、音乐及其他活动方面很多学生也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很多学生都能在老师的启发和鼓励下找到自己的闪光的一面,不仅在这些方面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而且其他方面也有了一定的进步。
论文作者:何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0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9
标签:评价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作业论文; 课堂论文; 评语论文; 老师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10月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