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地域文化 建筑设计 应用
1. 地域文化的相关概述
地域通常是指一定范围和面积内的地域空间,作为文化衍生发展的地理条件和依托,它的范围规划较为灵活。文化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综合体,包括传统历史、地理条件、民俗传统和风俗人情等。文化是具有地域性的,与其传承下来的社会空间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地域文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人们随着历史的发展所创造的、经过沉淀而得到的既相对稳定又不断升华发展的成果,具有延续性和创新性。地域文化充分展现了当地独特的历史状况和社会发展进程,并且对人们的精神起着指导和统帅作用,特别是浓郁的地域文化能影响人们形成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和归属认同感,从而凝结在一起并发展成为一种地域精神。
2. 地域文化在地域性设计中的特征表达
通过建筑设计展现地域文化,让人们通过一系列的设计了解或获得地域认同感和归属感。而自然物质、民俗特色和历史积淀等各类因素通过相互组合构成了相异的背景条件。在这些背景之下,各个因素的比重不同,侧重点也不同,加之设计者的思维和手法不同,地域文化在地域性设计中便拥有了不同的表现形式,要通过设计层面展示出地域文化的精髓是需要从物质环境和人文精神这两个大方面来表达。
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的应用原则
3.1传承与保护原则
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尤其是城区的改造,更加要优先考虑历史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关系,全面兼顾到人口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回见的平衡。在景观设计中,还需要将可持续发展思想融入地域文化当中,详细征询不同市民的意见与建议,开展深度的调研活动,使得城市的地域文化与历史文化资源可以得以保存延续。在充分把握城区基本特点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保存历史文化的遗迹,从而实现历史与资源的有机融合,在推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沉淀人文历史,凸显城市特有的文化特色。
3.2持续与发展原则
向前发展并不是对过去传统的抄袭,而是在要在现代景观中功能与形式的变化当中,进行相应的优化与调整,以满足城市发展的文化需求。现代城市建筑需要通过现代的设计手法来实现对历史的继承。因此,景观的艺术特征需要融合传统文化的特点,在现代景观的建设中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使得景观形式可以以创新的形式融合传统文化的特点。
3.3整体与局部原则
景观建筑设计中需要着重关注区域环境的设计,必须要站在全面的角度,深入、准确的把握城区环境与建筑要求,对其人文传统的内在特点与发展趋势做出全面的考虑,将城区中的景观建筑特色融入城市整体发展中。在景观建筑设计中要将城区地域特点的表现与城区规划设计联系起来,将全面保护城市特色为核心,使得城区的地域特色在保持原有特点的基础上不再大同小异。
4.地域性因素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4.1自然因素
地形地貌、材料资源、气候等都属于自然因素。建筑的最初目的是能为人遮风挡雨,经过不断地摸索,随着人们经济水平、文化素养的提高,对建筑设计有了更多的要求,但建筑设计中仍然首先要尊重自然环境,和环境和谐共处,还要适当地调节环境,与自然合而为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2人文因素
不同的民族在文化信仰、民俗风情、宗教法制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建筑设计能够体现出民族意识,承载着当地的文化、思想、和审美。比如老北京四合院、黛瓦白墙的徽派建筑、客家土楼、陕北窑洞、新疆阿以旺等都是中华建筑的瑰宝所在。不同地域文化使建筑呈现出了不同的风格。
4.3技术因素
经济制约了技术,技术又保证了建筑的建设。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使区域建筑形态发展方向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经济、技术的发展促使建筑设计建设打破了低于差异,很多建筑开始融入新的文化特色,无法反应地域文化特色,导致人们产生审美疲劳。
建筑设计中为什么要融入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是建筑设计中的关键环节也能体现出文化的不同特色。设计者们如果想要想将建筑设计得更加具有艺术特色,就需要结合当地的风俗习惯,并加以融合。这也催生了地域文化 在建筑设计中的有效运用。我国有着历史悠久的文化在建筑上加以糊也便于文化的传承和 发展。现代人在探索历史的过程巾,也需要以历史的建筑人手,并使地域文化文化有机融合 与建筑设计当中。
基于地域特色的现代化建筑设计
6.1基于地域特色的建筑风格表达
地域文化是建筑的灵魂,建筑能表述地域文化,只有在两者的结合和相互促进才能相得益彰,更好的相互发展。不同地区在文化的差异性的体现上来说,民族的文化和建筑艺术以建筑的形式来表达最为恰当。
6.2细节设计
很多建筑的细节处理往往比建筑本身更能体现出地域文化特色。例如皇家宫殿牛角型设计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特色。通过良好的处理,建筑细节更能够展示当地的文化内涵,能够提升当地传统文化,为建筑融入新的思想和活力,也能够展现与人的和谐关系,有助于当地居民传承和发展历史文化,加强人与文化之间的沟通交流。
6.3与环境的结合
自然环境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地域文化的形成,其中气候、水文、地质等不同因素都属于自然环境。建筑模式多样化的特征也正是由于这些自然环境推动形成的。为此,设计者需要充分尊重当地的地理位置、气候人文等。
6.4注重文化融合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使建筑设计和文化相融合,重视建筑设计中地域文化的应用并不代表应当完全放弃国外的建筑模式。近些年来国内外文化交流更加紧密,也诞生了很多优秀的中外结合的设计作品。因此在未来建筑行业发展中,地域文化的描绘应当坚持以建筑文化为基础进行适当应用,让建筑在现代发展中独具特色。这就对建筑设计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设计师不但要了解地域文化,还要充分应用现代设计理念,采用高科技创造更加优秀的建筑作品。此外,我们在传承和发展地域文化过程中还要充分尊重当地的环境,引入现代建筑设计观念,提高对传统建筑的重视,结合先进的文化,让建筑在未来发展中能够彰显自己的个性。
结语:随着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建筑设计中应当提高对地域文化的重视,为建筑不断增添活力和地域特色,赋予建筑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现代社会的发展促使我国地域文化在不断发扬光大,在建设设计方面,应当坚持传承和创新,从而推动我国建筑行业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贺勇. 适宜性人居环境研究——“基本人居生态单元”的概念与方法[D].浙江大学,2004.
[2]许春晓. 当代中国旅游规划思想演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
[3]侯鑫. 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04.
论文作者:王剑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9
标签:地域论文; 文化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特色论文; 历史论文; 城市论文; 《建筑科技》2017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