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清 马琴 马占秀
(宁夏残疾人康复中心低视力门诊 宁夏 银川 750002)
【摘要】 目的:探讨以综合医院眼科、各级残联系统、社区配合参与的“三位一体”低视力康复服务模式。方法:建立低视力康复门诊,开展社区康复员和患者及家属的培训,指导助视器的正确使用。结果:提高了低视力者对助视器的认识,扩大了低视力者受益面。结论:以综合医院眼科、各级残联系统、社区配合参与的“三位一体”低视力康复服务模式,有利于低视力者得到及时康复服务。
【关键词】 低视力;康复服务模式;转介
【中图分类号】R77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1-0380-02
康复是指综合地、协调地应用医学的、教育的、社会的、职业的各种方法,使病、伤、残者(包括先天性残)已经丧失的功能尽快地、能尽最大可能地得到恢复和重建,使他们在体格上、精神上、社会上和经济上的能力得到尽可能的恢复,使他们重新走向生活,重新走向工作,重新走向社会[1]。
低视力康复是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改善视功能,使视觉损伤的影响降至最小程度,以便视力损伤者能够更好、更有效地使用可利用的视力,提高学习、生活的能力,提高生活质量[2]。笔者探讨以综合医院眼科提供技术支持,残联实施助视器适配训练服务,社区进行助视器使用指导的三位一体的康复服务模式。现报告如下。
1.建立卫生-残联-社区康复服务模式
低视力康复练涉及多个领域,需要医疗、康复和教育共同参与治疗。眼科治疗、视光学低视力康复、对日常生活活动的建议和辅助器械、行走的指导、教育和培训。
视力者康复目标的实现,仅靠一个部门和一个专业的独立工作,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这就必须要各部门、各机构、各专业的积极参与合作,形成一个有机的康复治疗整体,需要建立起相应的转介机制,所谓的转介就是指卫生部门向康复机构各部门之间或者康复机构与其他医疗机构之间多专业多部门的纵向和横向康复转介。社会、医疗、卫生和教育等部门应当密切协调,为低视力者的康复提供全面的转介服务。
综合医院眼科提供技术支持,负责低视力患者的筛选、诊断、医学评估;残联系统负责助视器验配、低视力康复训练、康复效果评估工作;社区负责低视力者家庭指导、助视器使用指导。三方通过转介,完成低视力者的筛查、诊断、评估、助视器的验配、视功能训练,使低视力者能够更好、更有效地使用可利用的视力提高其日常工作、学习、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融入主流社会。
2.方法
2.1 成立低视力门诊
与综合医院眼科合作,成立低视力康复门诊,大力开展低视力的宣传及筛选、诊断、医学评估、验配、低视力康复训练、康复效果评估等工作,对防治低视力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宁夏残疾人康复中心作为省级康复中心,率先与宁夏眼科医院合作,在医院内设立了低视力康复门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充分发挥眼科医院在设备、专业技术、病原等方面的优势,结合康复中心辅具适配、辅具使用指导、康复训练的优势,集低视力的筛查、诊断、辅具服务为一体,使低视力者及时得到持续、有效的康复服务。
2.2 助视器适配服务
配戴助视器即康复训练的开始,须进行助视器使用训练、教育康复、职业训练和必要的心理咨询。低视力康复门诊的开设,发挥了眼科医生的作用,帮助患者对自身的疾病和产生低视力的病理基础有很好的了解,使患者及亲属正视现实、放弃无谓的医疗寻求。
2.3 低视力者及其亲属培训
使用助视器是低视力患者提高视力的唯一方法。但由于其佩戴不便,易产生视疲劳等缺点,加之患者恐眼病加剧,视力恶化,而不敢使用助视器,特别是年龄较大者,因长期视力丧失、自卑、孤僻等原因,须经较长时间训练才能逐步适应。由于低视力康复工作起步较晚,社会上对助视器的认识不够,部分患者因使用助视器时需要改变其生活习惯,而最终选择放弃配戴助视器。因此适配助视器工作有一定困难。针对这些情况,在筛查、验配中需要对患者本人及亲属进行培训,使其对助视器有正确的认识。
3.取得的经验
3.1 不同年龄段的低视力者对康复的需求不同,助视器的验配方法也不同
例如低视力学生,他们以学习为主,需要读书、写字、看黑板、外出等。在学校里他们趴坐在讲台边听课,趴伏在书本上读写,非常渴望像其他同学一样能挺胸抬头的上课。考虑到这些需求用一种助视器肯定不能满足要求,我们分步进行验配,首先使用双目望远镜解决看黑板问题,当这些学生在5米以外看清了黑板的板书发出兴奋的欢呼声时,我们再用放大镜让他们以正常阅读距离朗读课本,在家长惊讶的目光中我们又使用单筒望远镜让他们观察远处的景物,孩子们接受了这三种助视器,这时我们才和家长沟通,耐心讲解助视器的作用及使用方法,看到了效果,全家人欣然接受了助视器。
3.2 不同文化程度的低视力者康复需求不同,使用的助视器种类也有差别
有文化的低视力者在读书看报、使用电脑的方面需求多些,相当部分患者文化素质低,甚至无文化,根本无阅读能力。没有文化的低视力者,可以从做家务、看电视等方面的需求着手验配不同种类的助视器。不少成人患者戴2.5倍望远镜,在家能看电视或观看周围的景物;戴上近用眼镜能学习、工作,能阅读小号字的书报杂志, 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 也是很方便。
3.3 注重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适配
个体之间都有差异,不同地域、个人生活习惯、眼病和用眼特点的差异决定了助视器验配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比如白化病、视网膜色素变性等眼病有畏光症状,外出需要遮光;相同视力的人有不同放大需求,所以应该依据个体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个性化适配。
3.4 充分发挥眼科医护人员的作用
眼科医护人员的责任不仅是对低视力做出预防、诊断和治疗,而是要积极参与开展普查与流行病学调查,预防优先,减少低视力的发病,从而降低后期治疗及康复的需求压力。另一方面,加强家庭成员的健康教育,建立有效的家庭支持网,提高全民的眼保健意识。
综上所述,建立以综合医院眼科提供技术支持,残联实施助视器适配训练服务,社区进行助视器使用指导的三位一体的康复服务模式,三者相互转介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优势,有利于低视力者得到及时康复。
【参考文献】
[1]世界卫生组织康复专题http://www.who.int/topics/rehabilitation/en/, available at June 19.
[2]孙葆忱.低视力患者生存质量与康复[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宁夏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项目名称:宁夏地区视力残疾成因及预防和康复对策研究
论文作者:赵志清,马琴,马占秀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4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0
标签:视力论文; 眼科论文; 患者论文; 宁夏论文; 残联论文; 需求论文; 门诊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4月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