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民俗在旅游发展中的传承与变迁
——以洛带为例
梁音
(四川省社科院,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 :民俗是在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中世代传承的文化事象。该题以洛带古镇为调研对象,考察了其在旅游发展中的民俗变迁情况。文章认为旅游介入前后有一些民俗事项的传承发生了较大的变迁,由于传承主体对该项民俗活动内涵的理解和传承的动力与以往不同,可以被称为是“旅游性民俗”。当然,变迁是文化传承中的一个片段,变与不变都是所在时代民俗主体的自我选择。
关键词 :旅游;民俗;变迁
最近二三十年,旅游与民俗的关系一直被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所关注,其研究主要着重于探讨古镇民俗如何转化为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引发的古镇民俗变迁,以及民俗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综合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民俗确实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但另一方面,民俗的本真性、商品化、旅游开发的雷同性等也是古镇旅游不可忽视的问题。这些研究为未来古镇民俗与旅游的进一步探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该题以洛带古镇为调研对象,尝试通过考察其在旅游发展中的民俗变迁情况,对旅游与民俗变迁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1 古镇概况
洛带古镇位于成都市东郊,古镇始建于三国蜀汉时期,传说因蜀汉后主刘禅的玉带落入镇旁的八角井中而得名。清代初期,大量客家人随填川移民迁居此地,并在此地繁衍生息、传承客家文化。2005年,成都举办世界客属第二十届恳亲大会,洛带作为核心会场从此名扬四海。目前,洛带古镇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首批重点小城镇、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成都市重点保护古镇、成都文化旅游发展优先镇。
利用生态、人文、区位等资源,以医疗机构、健康管理机构、康复护理机构和休闲疗养机构等为载体,开发健康旅游不同市场的系列产品。结合游客群体特征,打造适合不同群体的独特卖点;结合生育政策调整,推出中医优生优育等旅游精品。通过宏观调控、市场运营和区域合作等方式,推进旅游资源与养生康复、美容保健、文化创意等资源组合,发展高度关联的细分产业,形成无缝衔接的健康旅游产业链。科学设计整体发展架构,持续优化产业发展格局,形成区域性特色化集群发展模式,将产业做大做强,形成规模经济。
2 古镇旅游发展概况
洛带旅游始于1998年,在四川客家研究中心专家的建议下,洛带将客家文化选定为其旅游开发的主题。1999年,中心专家为洛带做了首次旅游规划,提出“洛带——中国西部客家第一镇”。2000年,农历龙年春节,“首届四川客家火龙节”在洛带正式开幕。洛带旅游发展开始起步。
阿花知道我在犹豫,继续发起攻势,于是我就向阿花缴械投降了。我的眼前浮现出一马平川,风光无限,我和阿花在驰骋,在比翼高飞。我还看见有一道美丽的光环,变幻着五彩缤纷,戴在我的头上,高高悬挂在一个遥远的小村庄的上空。我的父老乡亲们都抬起了头,仰望着这颗从小村庄升起的璀璨明珠,发出一声声的惊呼。
2005年10月,作为第二十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核心会场,洛带从此名扬海内外。当年的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由四川省政府主办,成都市政府、四川客家海外联谊会承办。中央政府和省、市官员出席会议。来自二十多个国家及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以及国内十七个省市区的155个代表团的三千多企业代表、知名华商参会。洛带作为世客会的核心会场承办了“龙种客家·龙行天下”的客家祭龙仪式,国内外60多家媒体近200名记者到会报道。世客会的轰动效应吸引了众多游客,洛带成为四川省十大历史文化名镇,成为四川首个4A古镇旅游景区,洛带旅游发展进入快车道。
3 古镇民俗变迁
第四,舞龙的道具不再由家族内部人手工扎制,而由政府组织购买。
洛带传统的舞龙习俗由来已久,最具代表性的为宝胜村的“刘家龙”。“刘家龙”传说是清代初期,江西籍客家人从江西带到四川而来,至于刘家舞龙的由来则有一个久远的故事。相传夏朝孔甲帝时,刘氏祖先刘累曾担任豢龙官,后不知何故将龙放归水泽。一日,孔甲帝要来巡视豢养的龙,刘累恐被降罪,只好谎称“今年与往年不同,请陛下不出皇宫,龙要在对面山上为陛下欢舞跳跃颂赞陛下的英明。”然后赶紧安排人用草木编了一条假龙,请一队人朝夕练习,在约定的那一天用舞动的假龙骗过了孔甲帝。这个弥天大谎虽然帮助刘累度过了孔甲帝的巡龙,但他心中甚是害怕,于是就带着家人悄悄逃跑,避祸江西。由于手编的草木龙让刘累躲过一劫,所以刘氏自此总是在春节舞龙是为纪念。旅游开发前,舞龙活动主要集中在春节期间,通常由家族组织。先要请人做龙,等春节一过,大家聚在一起举行祭龙仪式,名曰“出龙”。然后龙队就出发前往洛带镇上和周围村庄舞龙给大家拜年,临街的商户或住家户会为龙队准备红包以示酬谢。晚上舞火龙,观看舞龙的人们自备烟花朝着舞动的大龙喷射。舞至正月十五元宵节,把舞过的火龙拿到河边焚烧,把灰烬丢入河中,名曰“放龙”,意为引龙归水。有时候他们也为祈雨舞水龙,洛带客家人最后一次舞水龙是1948年。当时的水龙是谷草扎成的九节草把龙,舞龙男子赤膊上阵,戴柳条圈,众人用淘八角井之水泼洒水龙求雨,以度过当年的干旱。由于解放后受“人定胜天”思想和政治因素的影响,舞水龙的习俗就中断了。
实验中,设计了一种大尺寸的SiO2楔形谐振腔结构,通过HF缓冲液(BHF)对SiO2腐蚀,改变参数抑制光刻胶的脱落现象;去除侧壁多余凸角;调节温度控制反应速率;SF6对硅基干法刻蚀,缓解刻蚀中产生应力对SiO2边缘平整度的影响,制作了大尺寸硅基SiO2楔形谐振腔,其直径D达到8 mm,原子力显微镜测试表面粗糙度小于1 nm,同锥型光纤耦合测试结果表明Q值达到2.4×106,可实现达到 55 °/h 陀螺极限灵敏度,满足商业级应用的需求,为芯片级、集成化的新型谐振式微光学陀螺的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旅游开发后洛带客家人的舞龙习俗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二,舞龙活动的组织机构发生了变化,由宝胜村刘氏家族内部组织演变成政府组织。2000年春节,洛带镇政府在赴黄龙溪学习考察后组织“刘家龙”举办了“洛带首届客家火龙节”。
含电压源换流器的交直流混联电网状态估计快速解耦法//张潼,王毅,翟明玉,黄煜,赵凌骏//(21):70
第一,旅游开发将“刘家龙”的传说故事进行了重新表述,突出了其正统性和客家背景:洛带“刘家龙”自夏朝起为黄帝豢龙,为豢龙世家,后先祖刘邦建立汉朝刘氏自此为皇族,后迁居江西,清初随“湖广填四川”的大移民移居四川。因此又被称为“上川龙”。
第五,舞龙队出发前的“祭龙”仪式没有了。
民俗是当地人在年复一年的生活中传承的各种生活、信仰甚至娱乐习俗。因此,随着历史和社会的发展,民俗一直在传承也一直在变化。在旅游进入以前,清初客家移民带来的客家文化在经历了各种革命之后也发生了很多变化,相对于该题探讨的旅游开发我们暂且将这些因历史和社会发展而带来的民俗变化称之为自然变迁。比如春节,依然要拜祖先,除夕那天合家团聚,但有些人家已经开始选择到餐馆吃年饭。婚嫁中,定亲几乎未见,但“忌七”之俗很多家庭还比较重视,彩礼、嫁妆、算日子的还占多数,婚纱照、请婚庆公司已经成为新潮流。丧葬习俗中,因为国家规定必须火化,二次葬即捡金葬的已经很少,但新的民俗也应运而生,于即在火葬时不完全火化成灰,而是保留死者的一些主要骨头,将这些骨头并骨灰直接装入“金坛”下载,整个丧葬过程中,“阴阳”先生依然全程指导。下面将主要讨论因旅游开发而引发的民俗变迁情况,同时,由于民俗事项繁多,限于篇幅,该文主要以当地舞龙的习俗为例。
第三,传统上舞龙的目的主要是拜年,图个喜庆热闹,还有就是展示技艺。后来依赖于政府安排,政府不安排舞,舞龙队自己不会组织舞龙,舞龙爱好者们的兴趣还在,但收获出场费、参与集体活动对他们更有吸引力。
第七,传统上,舞火龙的时间从春节一直舞到元宵节,后来基本根据旅游需要由政府决定。一般定在正月十五举行,有一段时间为配合龙泉驿区的桃花节改在了3月18日。
第六,舞龙队的人员构成发生了变化,以前是宝胜村刘氏家族的人担任舞龙者,后来人员范围扩大到包括宝胜村在内的隶属于洛带镇的多个村子,龙队的队长曾由刘氏家族的人担任后改为政府任命。其运作流程为:舞龙队成员为爱好舞龙的村民,这些村民平时务农或外出打工,接到政府需要表演的通知后,舞龙队队长负责通知大家集合参加表演。舞龙的训练基本依靠耳濡目染,集中专业训练较少,主要集中在演出前一两天。演出结束后,到政府按天数领取参演报酬。为了丰富节目内容,在政府号召下,政府还组建有女子龙、娃娃龙。女子龙和娃娃龙只舞水龙、彩龙,不舞火龙。
第八,舞龙结束之后引龙归水的“放龙”仪式没有了。
由此看来,洛带宝胜“刘家龙”的舞龙习俗已经由传统的家族习俗变成了一种“旅游性习俗”,即由旅游所主导的民俗活动。
4 结语
民俗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虽然从理论上看,将民俗界定为旧时的残存遗风也曾是学术界的一种观点,但已不是主流。现在学者们普遍认可的对民俗的界定大都包含了以下几个要点。
(1)增加钻井液密度。该方法的原理是快速发现浅水流并利用加重泥浆快速压住水流。为了快速识别浅水流,除了应用井下录井数据实时检测和随钻环空压力监测工具外,还需要应用水下机器人进行检测。一旦发现有浅水流,立即替入加重泥浆进行压井。为了预防浅水流,从钻开浅流层段开始就可使用加重泥浆。该方法能够有效防止浅水流的涌入,但是该方法要求提前使用加重泥浆,这样就会导致在没有浅水流的情况下也使用加重泥浆,从而造成浪费。
(1)民俗是一种文化事象;(2)这些文化事象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3)存在于人们现实的日常生活之中;(4)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世代传承;(5)在行为和心理上影响和规范人们的生活;(6)这些文化事象在内容上存在地方性,在传承中存在变异性。
可以发现,民俗是在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中世代传承的文化事象,普通百姓是民俗传承的主体。“刘家龙”在旅游开发之后的这种传承变迁一方面是外力的加强——政府的推动,另一方面则是内力的萎缩——村民内部凝聚力减弱。如果一种民俗事项失去了来自传承主体的内在驱动力,那么这种变迁必然是巨大的。旅游的介入让很多民俗事项,甚至是有些已经消失的民俗活动又重新举办起来,这些民俗事项的恢复因为缺少来自传承主体对该项民俗的内涵理解和传承动力,更像是一种新的民俗活动。但是,当我们把这样的阶段性变化放入历史维度中去看,变迁便成为整个文化传承中的一个片段,变与不变都是所在时代民俗主体的自我选择。
参考文献
[1]彭兆荣.旅游人类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2]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
[3]陈世松,李映发.四川客家[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理查德·鲍曼,杨利慧,安德明.民俗界定与研究中的“传统”观[J].民族艺术, 2006(2):20-25.
[5]吴小丽.地方民俗特色与古镇旅游开发的结合——以肥西县三河古镇为例[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3):71-73.
[6]李卫国.省属高校重拾庐剧教育可行性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6):76-79.
[7]祁峰,周向阳,彭月玉,等.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文化发展融合发展研究——以景德镇为例[J].知识经济,2018(15):30-32.
中图分类号 :G122;F59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10(2019)10(a)-0063-02
作者简介 :梁音(1981-),女,满族,河北唐山人,硕士研究生,助研,研究方向: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