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沥青在公路建设施工中的广泛应用,裂缝、车辙、水害、泛油、松散等沥青路面病害日益显现出来,严重影响到了公路使用功能的发挥。因此,对公路沥青路面的易发病害如何进行有效防治及科学维护进行研究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在本文中仅就如何对沥青路面的病害进行有效预防,确保工程质量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希望能为有效提升我国的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沥青路面病害;维护对策
由于沥青路面具有平整度高、施工工艺相对简单等优势,使得该施工工艺近年来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得以普遍应用。但在实际公路工程施工中,基于降低施工成本或施工人员责任心缺乏等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沥青路面质量控制策略成为一纸空文,人为降低工程建设质量,使得沥青路面出现质量病害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对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维修养护进行研究是完全必要的。
1.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类型
一般来讲,存在质量缺陷的沥青路面在正式使用之后,在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及自然环境的影响下,极易发生病害。具体来说,沥青路面病害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型。
1.1裂缝
裂缝是沥青路面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包括横向裂缝和纵向裂缝。此类病害主要是由于施工过程中沥青混合料原材料质量不达标或拌和不到位造成的,正式投入使用之后在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之下,裂缝就会出现。一旦出现裂缝,若处理不及时或不到位,则最终会引发路面出现裂缝网或坑槽等严重质量问题。
1.2车辙
车辙在沥青路面的病害中相当常见,此类病害的出现表明沥青原材料的承载能力及高温稳定性不足,由于沥青混合料具有黏性、弹性和塑性,且其承载力会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点。若混合料质量不符合标准,则在外界气温升高和车辆荷载的共同作用之下,沥青路面就会变软,从而导致车辙的出现。
1.3泛油、松散
泛油和松散在沥青路面的病害中比较常见,如果在公路工程混合料的配比和拌和过程中,沥青的添加量过多,则在外界出现高温时,路面会出现泛油现象;反之,若其中胶结料过少,矿料的黏结就会出现问题,从而引发松散现象。一般来讲,泛油和松散现象一旦出现,若不及时妥善处理,则最终会导致路面出现车辙和坑槽现象。
一般情况下,若在沥青公路路面出现这些病害,轻则影响路面美观、人们的安全出行,重则危及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养护施工单位必须对此给予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养护措施,确保公路沥青路面发于良好的使用性能。
2.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成因
笔者认为,引发沥青路面出现病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无论是工程设计、工程施工,还是后期的养护等方面存在不足,都可能导致病害的发生,从而影响工程质量和使用效果。
2.1工程设计不到位
毋庸置疑,工程设计会对沥青路面施工质量产生决定性影响。因此,工程设计人员有必要深入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察,以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实际情况,从而更好的指导工程施工。但从当前情况来看,有很大一部分设计人员不会深入到施工现场,那么,其设计出来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可想而知。
2.2施工管理未引起足够重视
毫无疑问,对施工过程加强管理,是有效预防沥青路面病害,切实提升公路工程质量的必要条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从当前情况来看,有很多公路施工单位完全没有建立符合实际的、科学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有的单位迫于监管的压力去照搬照抄其它管理措施,由此导致了一些管理制度与实际施工情况完全不相甘情况的发生;还有的单位虽然施工管理制度相对健全,但在执行和落实上又不到位,导致施工管理水平始终止步不前。笔者认为,若想从根本上改变此现状,施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管理措施,并确保其能够得以严格执行,从而不断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管理的制度化与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公路建设水平。
2.3对养护维修缺乏重视
事实早已证明,科学的路面养护能够有效预防沥青路面病害的发生。但一些施工单位仍然重经营轻养护,不仅不按规定和要求定期巡视和检查,对已然发现的病害也能拖就拖,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导致病害日益严重,以至于最终形成严重的质量问题。
3.维护对策
笔者认为,只要做好原材料质量控制、提升混合料配比设计水平及强化施工质量管理等几方面工作,则有效降低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发生几率,甚至完全避免是可以达到的。
3.1加强原材料质量控制
确保原材料质量,是有效预防沥青路面病害的前提和保证。具体要求为,原材料的选择必须符合工程实际,要与当地环境和温度等自然情况相适应。一般来说,在高温区应该首选针入度较小的沥青,而低温区则应该选择针入度较大的沥青,以有效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能。若在高速公路工程施工中,则还应综合考虑公路工程的设计时速及公路负荷等情况,严格按照要求对沥青性能进行检测,再决定选择改性沥青还是石油沥青,前者性能优越,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都比较突出。
3.2提升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水平
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在确保原材料合格的前提下,还应重视配合比设计水平的提升,以确保混合料综合性能达标,更好的满足施工需要。具体来讲,在配合比设计中,要采用骨架密实结构,粗集料充足,以确保结构稳定;而且,细集料和沥青胶浆的数量要能够保证空隙的完全填充,确保证足够的内部密度。
3.3提高沥青路面施工过程质量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混合料的拌和,主要是对拌和温度加强控制,有效预防离析现象的发生;同时,要确保摊铺作业和碾压施工的连续性,在碾压施工中,要加强初压、复压和终压三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将碾压速度控制在1.5〜3.5km/h为最佳。
3.4发现病害及时有效处理
对于发现的沥青路面病害,及时采取修复措施,确保沥青路面始终保持良好运行状态。
4.结语
综合上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也日渐完善,在公路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作为公路施工和养护人员,必须提高思想认识,把握技术要点,严格执行设计标准和要求,切实加强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对病害及时采取有效的维护措施,从而有效预防沥青路面病害的发生,确保公路沥青路面质量,为车辆的安全顺利通行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卓静.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的养护技术探讨[J].中国公路,2018(13):110-111.
[2]吴超.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原因分析与处治措施[J].交通世界,2017(33):36-37.
[3]邹焕华.广云高速沥青路面病害处治与预防性养护对策及效果评价[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16(04):34-37+59.
[4]张亮,韩湘屏.浅议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成因及预防性养护对策[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2,35(10):31.
[5]焦庆伟,王巧芳,李政稳.重载高负荷下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成因及防治[J].科技资讯,2008(25):63.
论文作者:衡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2
标签:病害论文; 沥青路面论文; 公路论文; 沥青论文; 裂缝论文; 车辙论文; 路面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