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立台:新竞争格局下城市电视台的破题——市民社会:地方电视“新闻立台”之本——论电视新闻本地化——新闻资源整合:一次具有标本意义的战略突破——主持带动#183;核心栏目#183;频道竞争——广州电视台新闻频道的发展路径——新闻节目:美国地方电视台的经营核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闻论文,核心论文,电视台论文,竞争论文,电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市民社会:地方电视“新闻立台”之本
那长春
那长春,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对中国电视来说,“新闻立台”算不上是一个新鲜的话题。早在2000年前后,中国电视体制改革进入了风激浪高的关头(核心话语有:撤销四级办台;实施制播分离;推行集团化整合和产业化发展,等等),当时一些地方电视台的生存处境可谓是“风声鹤唳”,危情四起,于是,“新闻立台”便成为一剂求生药方,自然也成为当时学界话语中的一个关键词。但在当时的情势下,地方电视台的新闻立台措施多少有点“救亡图存”的悲壮意味。
时隔五六年,中国电视特别是中国电视新闻的发展又经历了几番风云:其一,全国范围的全域传播市场的丰厚回报,吸引了许多有实力的省级卫视纷纷改辕易辙,在电视文化的概念空间抢占定位,在中国的天空展开激烈的市场角逐——中国湖南卫视:定位娱乐,快乐中国;安徽卫视:定位剧播,打造中国的百姓剧场;江苏卫视:定位情感,感动中国;浙江卫视:定位财情,以活力打动中国……于是,中国的天空成为电视市场争夺的一个想象共同体。其二,全国及全球迭起的重大新闻事件,催生、成就了若干新闻大台,如凤凰台、央视新闻频道、央视4套、东方台等。在重大新闻事件的冲击波中,他们乘势强身,借力破“土”,成功提升了自己高远的影响力。其三,民生新闻的成功让许多地方台喜出望外,本土市场的快意收获让他们有了底气和资本,也有了立足新闻的发展信心。
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地方电视台以新闻立台的改革观念与措施(简述为地方电视“新闻立台”)就有了不同于世纪之交的现实语境。在新的语境下,地方电视“新闻立台”的概念又有了新的内涵和契机,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瓶颈。但现在重提它,并深入研究这个问题,对地方电视新闻改革与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新闻立台,立在什么“地方”?——“地方”概念的重审
1.被中心立场看作他者的“地方”
表面上看,“新闻立台,立在什么地方”这个问题,是地方台参与电视市场竞争的定位策略问题,而且,电视学界似乎对此有过相当的讨论:地方台因“先天不足的资源实力和地域局限,在新闻竞争中一直扮演着沉默的角色,在国际、国内重大事件上他们无法也无力与央视、凤凰和其他省级卫星频道争抢‘话语权’,惟一的竞争策略就是要聪明避开硬新闻的竞争和拼抢,在‘软’字上,‘小’字上大做文章,大打贴近牌……在新的竞争格局中谋得一席之地”。① 这就是说,在由新闻大台奠定的新闻竞争格局中,地方台只能宿命地“局限”于自身所在区域这个“一席之地”谋求生存。这是一种市场定位的观点,表面上看显得合情合理,也是学界和业界大多数人的基本常识。
在市场定位的意义层面上,上述观点并没有多少问题,但稍加分析就会发现,这个观点出自这样的预设立场:由新闻大台所构设、主导的全域性的电视新闻市场格局,是衡量、钦定一切新闻竞争游戏的终极坐标或游戏规则,地方台只能在这一坐标中被描述、测量和估价。这一坐标给出的是这样的一组对极描述:全国-地方,全域-区域,强势-弱势,中心-边缘,本体-他者,而地方台无疑是属于后者。这是一种令地方台心底绝望的电视生态图景。
因此,上述预设立场显然是一种“全域本位(全国市场,其背景和取向是全球化市场)的中心立场”,它外在地指派、划定了地方电视的生存空间,遮蔽了地方概念中文化价值的本体地位(而这恰恰是地方电视生长发育的根本源泉),甚至褫夺了地方概念中的文化内质,把“地方”变成了一个只具有行政区划意义和地理位置标识的符号。因此,上述立场是成问题的,是值得质疑的。
2.重新审理“地方”概念
上述电视生态图景的预设立场的问题出在哪里?在于对“地方”概念认识的偏狭和对“地方”本位立场的间离。
地方概念范畴由物质信息、历史传统和社会主体三个维度构成。行政区域、地理位置、土地经验,是地方概念在物质信息层面的三种基本内容,前两者只具有同质化的位格意义,而土地经验——强烈的土地情结、深沉的乡愁情怀、融于大地的身体经验场等,这些可以概括为土地文化——在地方概念范畴中则具有本体意义,因而也可以叫本土经验。一个地方的历史传统构成了这个地方独一无二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品质,它体现在每一个普通人(如市民、记者、主持人)的言谈举止、行为方式和价值经验(人的一种特殊的在世经验)中。地方上的这些民众及其构成的市民社会是地方的社会主体,他们融会、承载着物质和历史两个维度,是地方概念的核心与灵魂。民生新闻则是电视媒体对地方概念核心层面的生动表象。
因此,“地方”不是一个被全域本位中心立场边缘化的政治社会中的局域概念,而是一种文化社会的本体概念。
3.土地文化的复归要求使“地方”成为电视新闻传播的文化重心
全域本位的中心立场还引发了另一种文化后果,就是把社会生活纳入由现代传播缔结的超地域的概念空间,它对人的土地归属感的剥夺是显而易见的:电子传媒的全域覆盖,“距离感”顿时丧失,所有“内部”与“外部”的界线被消解,空间感或疆域感塌缩为一种概念化的想象空间——地球村。这使得人们对土地文化认同归属的心理需求变得十分强烈,到了近乎焦虑的地步。我们把这种要求称为“逆动于全球化趋势的土地文化的复归要求”。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土地文化的复归不是要回到农耕社会的田园牧歌生活,而是发生在城市化的境域上,表现为市民社会的一种普遍的心理向往,表现为对本土生活切身经验的表达欲望。而民生新闻正是市民社会的这一表达欲望的电视化实现。以土地文化为底蕴,地方概念在媒介文化中渐渐向中心回归,这是地方电视“新闻立台”重要的现实理据和文化资源。
4.地方电视“新闻立台”:立在对“地方”的本体定位
随着对地方概念理解的深入,地方电视“新闻立台”中的定位问题,大致有这样几个阶段或深度:一是空间定位,即一种最浅表的行政区划或地理位置的位格化定位;二是文化定位,即定位于地方文化特色,这是一种软性定位;三是“地方-新闻”的本体定位;四是地方社群主体的认同定位。第四点将在文章最后一部分讨论,这里着重讨论第三点。
地方新闻的新闻意义(及它所要求的表达方式)受到新闻所发生的地方的影响,这个影响不只是新闻五要素中的地点信息,地方对电视新闻的影响完全是境域性的和根本性的。同样是一桩邻里纠纷,发生在苏州、南京或成都,就意味着完全不一样的民生新闻事件,事件起因、新闻焦点和事态过程就会有完全不同的性质。对“地方-新闻”的知觉现象学理解表明,新闻价值中包含着“地方”的境域意义。这就要求地方台记者在新闻报道中,不能把本土民生新闻事件处理成类似央视《新闻联播》样式的一般新闻。
又因其新闻价值和表述方式关涉生活意义,“地方-新闻”就不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事实新闻,也不是一个凌空发生的仅有当事人的事件新闻,它是这个特化的“地方”背景上的民生事态新闻。在这里“地方”的含义更主要的是涉及到地方本体性质——独一无二的世界。更为重要的是,“地方-新闻”本体定位中这个“地方”概念的最本质的内涵是地方市民社会及地方民生内容,这使得“地方”成为一个有机的、不断发生着的概念,一个活的历史存在。所有的地方新闻都是在这个活的历史境域中发生的民生新闻。这就给地方新闻事件一个先天的地方本体意义,这是非本地的新闻大台无法做到的。这是地方台跳出并破解全域本位中心立场所确立的新闻竞争游戏规则,立足地方本体的多元立场,实施“新闻立台”的定位大法。
二、“以”新闻立台还是“在”新闻中立台?——“新闻立台”的实践理念辨析
根据经济社会学原理,一个事物要在现实世界中生存需完成三个阶段:产品-产业化阶段,商品-商业化阶段和生活-社会化阶段。地方电视台的发展大致走过了第一阶段,目前正处在第二阶段。第三个阶段(电视发展的社会化阶段)的重要性也已经为大多数人意识到(电视频道的影响力打造就是这一阶段的基本诉求),自然也是本文关于地方电视“新闻立台”的讨论重点。我们把电视台是否实现了自身社会化作为立台成功的标志,也作为“新闻立台”是否成功的标志。
在产业意义的经营层面,新闻和电视剧、综艺构成了三足鼎立的产业格局,即三者在产业意义上是并列等价的。但除了产业功能,新闻传播活动对电视台还有一种深层意义的社会功能:帮助电视台实现其社会化,即让电视台(作为一个社会实体)内化于地方社会,成为社会整体运行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成为社会生活的一个有机成分。
对应于上述两种功能,地方电视的“新闻立台”就有了两种实践理念:一种是“以”新闻立台,一种是“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立台。
以新闻立台,其实质类同于以电视剧立台,以综艺舆论立台。这个“以”可以置换为意思更为明显的“靠”、“借”、“用”——用新闻立台。这就相当于把新闻作为立台的一根拐杖,一种支撑。这显然是产业经营思路下的“新闻立台”理念——把新闻活动看作一个外在对象。而“在新闻中立台”则是一种内在的致力于地方电视传媒社会化的立台理念。
地方电视“在新闻中立台”这句话乍一看有些费解,理解的关键是,“在新闻中立台”所说的新闻不是一个对象物,而是一种非对象性的电视新闻生活场,一种以新闻传播-消费为载体、地方电视与市民社会互动构成的、非对象化的社会生活经验共同体。
以往我们在做新闻时,把新闻事件、新闻人物、新闻场所、新闻题材及新闻受众都过度对象化了。结果,电视台的新闻活动本身也被过度对象化了。而地方社会生活境域是一种社会生活的经验共同体,地方电视台作为市民社会的一个要素也是“境域”中的一分子,在这样的地方社会生活境域中,电视新闻是在境域中互动发生的,各方彼此共享的,因此它不该是一个完全对象化的东西。“在”这种境域化的新闻传播-消费场中,民生化的新闻事态就成为电视媒体和受众共享的社会生活的公共经验。把新闻事件做成生活事态,是做地方新闻特别是民生新闻的一种全新的“新闻立台”实践理念,也是电视人做新闻的一种新的境界。
三、新闻立台,是“安身”还是“立命”?——新闻立台的价值终审
正如文章开头所说,新闻立台最初是地方台在产业化争夺战甚至求生战中提出来的一条“活路”,自然,新闻立台在当时是一种安身之策。在经过了世纪之交的生存困境和民生新闻的成功经验之后,地方电视“新闻立台”的价值重心也发生了漂移,它是“安身之策”还是“立命之本”?这个问题不难回答。关键是要明白立命的要义是什么。
如果安身意味着解决生计问题,那么立命则是解决本体性的问题,是地方电视对自身本质必然性的领悟和实践。新闻是电视台的天职本分,不只是打拼市场的工具。新闻立台,对地方电视来说,立的是命根!这个命根在哪里?让我们再次回到原初的问题:什么是地方电视?地方电视的根和本在哪里?或许当初地方电视台的诞生缘于四级办台的政策,但这无法成为地方电视命脉所系的一个灵根(命根)。地方电视的命根在“地方”,地方的命根在市民社会,市民社会的命根在民生厚土。
但地方电视对民生的看法不可狭隘化。目前民生新闻中的主要内容还集中在一些微观层面的民生内容,如柴米油盐、喜怒哀乐、利害得失、情感矛盾、邻里纠纷,等等,但这些不是民生内容的全部,也不应该成为民生新闻栏目关注的惟一层面。从将民生内容作为题材对象,到在民生新闻话语场中确立民生主体即广大市民的主体性在场,这将是影响民生新闻历史发展的重大转折,也是地方电视“新闻立台”的重大方略。它可以在下列措施中体现出来:第一,在社会集团之间利益博弈的公开程序中,通过民生新闻介入的方式,让民生主体始终在场;第二,长期跟踪、警戒地方民生利益的基本建设和维护状况,策划、打造有影响力的深度报道;第三,对市民社会道德失范的自觉呈现和揭露,进而着手新市民社会道德规范的自觉建设;第四,发挥对生存境域的主体舆论功能,对社会公共空间(诸如城市规划,传播环境,文化环境等)能作出主体性的评判实践,能自主地提出具有建设意义的、且在这过程中确有成效的主张;第五,充分认识民生新闻对于市民社会所具有的符号功能,力图让民生新闻在社会环境的视觉基调方面勾勒出让市民社会认同的、健康发展的地方社会肖像或拟态环境。
在新闻改革与发展中,与市民社会取得交互主体性认同,是地方电视新闻立台的基本方略,也是地方台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
注释:
① 谢耘耕,周红丰.中国电视新闻竞争报告,视听界,2005(1)。
论电视新闻本地化
熊忠辉
熊忠辉,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副教授,新闻学博士。
今天,如果有谁说地方台电视新闻不应该本地化,恐怕难免要招来一片责骂。责骂者可以列举诸如民生新闻之类的实践成果来应对。尽管这种实践乃是出于弥补地方台新闻资源的限制性匮乏、软硬件的相对弱势等诸多“先天不足”而进行的探索,但不可否认,在摈弃了做区域性乃至全国性、国际性新闻发布平台的梦想之后,由地方台掀起的新闻本地化变革浪潮,让电视新闻呈现出视角低、姿态平、关注民众等不同于以往的主流新闻的特点。但如果追问下去,地方台电视新闻为什么要本地化,如何实现本地化,什么样的程度算是本地化?恐怕大家都需要冷静思考一下。
一、新闻本地化,为谁提供什么样的价值?
为什么要本地化,新闻为谁而本地化?要解答这个命题,可以先看看它的相对面:以前地方电视台的新闻是非本地化的。那么,非本地化的地方电视新闻是怎么样的?
地方台(本文指非中央级的电视台,包括省级卫视、省级地面频道、城市台)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迅速成长起来的电视传媒,但由于长期以来受宣传理念的影响,大多沿袭中央电视台标准播报型的模式。模式背后隐藏的,其实是新闻为谁存在的问题,是新闻为广大观众提供什么样的价值、什么样的体验的问题。
在宣传、舆论引导等诸多主流词汇主导下,电视新闻表现为时政新闻或者时政新闻的样式丝毫不奇怪。我们在这里并不是否认新闻应该具有的宣传和舆论引导等性质,恰恰相反,任何国家的电视新闻,都在根本上服从于本国的意识形态并最终为本国利益服务。以时政新闻为主要表达式的电视新闻,强烈地表现出自上而下的宣传意味。在长久的时政新闻模式下,实实在在并且不需要掩饰的一个主流新闻价值观就是:以政府的态度为电视新闻的立场。如是观之,观众责怪时政新闻是“传声筒”,是图解政治,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恐怕还在于,时政新闻不是属于他们的,没有讲他们所想要的新闻,观众很难在电视新闻中获得身份认同。
就目前情况来看,地方电视台的新闻中,时政新闻仍占主导地位。许多时政新闻的原始材料稿都是大块头,理论性强,枯燥无味,如南京某台2006年3月16 日的《时事要闻》前两条消息:《提升效率简化流程,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整体优化国有经济布局,构建国有资产风险防范机制》,从标题到报道内容都显得十分抽象空泛。即使在民生新闻栏目中,也有不少报道还是采用时政新闻的报道方式。许多观众都有这样的感觉,每年市里开“两会”,电视台的新闻就没什么看头。其实每年“两会”期间,都有许多新精神、新信息发布,其中不少信息是与老百姓切身利益相关的,观众有接受和了解的需要。
改进时政新闻,从字面上理解似乎就是减少和压缩会议和领导人活动的内容。实际上,失去观众的关键因素是缺乏贴近的形式和丰富的信息来进行有效的传播。从形式层面改进时政新闻是必要的,例如压缩空话套话与程序性报道,但重要的恐怕还在于挖掘时政新闻中最具价值的新闻点。时政新闻记者编辑要开动脑筋,提供“解读”过的、容易消化理解的信息,把价值摆出来,让观众爱看易懂。北京电视台从业者提出“做观点新闻”,对会议和活动进行引申和加厚,从中抓取最重大、最具创新性的观点加以放大。
以时政新闻为例,其实是想讲一个道理。不要认为报道的是发生在本地的事,或者镜头多对准百姓生活就是本地化。本地化的本质,是要为本地观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观点,你的新闻有没有给观众新的信息(information), 有没有说出新闻和观众利益有什么关联(interest),有没有告诉观众新闻对他们会有什么样的影响(impact)。当时政新闻还没有更好地给观众提供有用的价值时,民生新闻在这方面做得好一点就会赢得很多荣誉和关注,但如果都做民生新闻,同样也会陷入单一模式。
信息传播多渠道时代已经来临,专业分工和针对不同受众需要提供差异性传播,为受众提供了更多自主选择的可能性。这就意味着,各地方电视台的新闻若要赢得观众,就得明白为谁提供什么样的价值。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就新闻工作提出“三贴近”的要求,成为传媒改进工作的思想基础。目前普遍认为,以社会新闻作为突破口,进而将改革着力点逐步过渡到时政新闻和评论类节目,从而引发新闻节目总体革新,是地方台进行新闻改革的有效途径。但实际上,在一个时期,多层次的观众需要价值多元化的新闻。也就是说,地方台电视新闻改革不能长久停留在某个领域,而需要分阶段各个击破。还有一点应该清楚,无论是什么类型的电视新闻,无论改革从何入手,地方台的电视新闻如果要长久抓住观众的眼球,恐怕还是要遵循上文的“三个I原则”:Information、Interest、Impact。
二、利益相关原则,让新闻实现价值
地方台电视新闻本地化,首要的意旨在于主导的新闻节目应该观照本地发生的新闻,即取材的本地化。但是,本地新闻如何报道,怎样让观众体会到新闻是属于他们的呢?
以《南京零距离》为代表的民生新闻,把百姓作为新闻主体,这当然是一种能够取得观众认同的做法。比如,苏州的王牌新闻栏目《社会传真》,其新闻理念与南京模式已有相当大的差异,以“吴侬软语”般的文化气息滋润着当地观众。上海台的《新闻坊》,采编队伍基本由区县记者、通讯员组成,重新挖掘通联工作的潜在资源,通过构建起一整套采编协调机制来保证民生新闻的上海特色。北京台正午时段的《特别关注》,创造了8%的收视记录,在承袭《第七日》的贴近性特色外,对重大政经新闻的快速和重点报道,也是其取胜的重要法宝。可见,电视新闻体现出当地环境与地域文化背景,是吸引观众的一个因素。
如果再往深里看可以发现,这些在当地乃至全国都颇有影响的电视新闻栏目,表现出一个发展趋向:主流新闻平民化、政经新闻贴近化。之所以说是一种趋向,是因为在笔者看来,地方台电视新闻已经有意识地采取平民化的立场和贴近化的视角来报道新闻,但这种意识最终要通过具体的节目传递和表现出来,而这种表现力还不是很强劲和稳定。
比如南京电视台2006年3月16日的《法治现场》,开篇新闻是《确保用气安全,严厉打击黑气点》。新闻镜头跟随工商部门进行了一次例行的市场检查,说白了,这就是一次政府部门的活动新闻,仅从标题就可以明显看出新闻采取的立场仍然是时政新闻模式。这条新闻至少还有几个信息是观众应该和希望知道的:黑气点给群众带来的危害或潜在的危害在哪里?黑气点市场为什么屡禁不止?群众对黑气点经营有什么看法?这些能够给予说服力和表现力的信息,恰恰缺席了。
再看广东经济电视台1999年7月18日播出的煤气爆炸事故的新闻, 导语是这样处理的:
画面和音效:(大全)爆炸场面、现场爆炸声、(特写)火、(中镜头)医院的伤者字幕、(特写)爆炸后的烂罐(叠字幕)。
字幕加解说:煤气瓶爆炸着火,造成一死四伤,原因:煤气瓶劣质、破旧。——危险!破旧劣质的煤气瓶如同散落在千家万户的“定时炸弹”,直接威胁着市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一石激起千层浪,请留意本台的追踪报道。
画面和音效比较有冲击力,同时叠加字幕和解说,这样就挑明了潜在的危害关系到千家万户。新闻播出后,广州市民纷纷把家里两年以上的煤气瓶拿到检测所去检验。
同种题材的新闻,哪一个更能够表现大众立场,更能够体现舆论引导的功能呢?这样的例子在南京地区每天播出的诸多电视新闻栏目可以很容易找到。比如2006年3月南京市新增了8家惠民医院,这个医疗改革可以让很多群众享受到优惠和便利,几乎所有的栏目都做了报道,可是在报道中看不到患者和群众对这个举措的反应。
为什么在标榜民生新闻的今天,许多电视新闻仍然看不见大众这个核心呢?恐怕其根本还在于电视新闻选择和观照什么样的信息以及如何选择和观照这些信息。仅仅是告知信息已经不行了,还需要对信息的“澄清”和“解惑”。换句话说,观众不仅需要信息传播者提供可“读”的新闻,更需要经过信息传播者“解读”的新闻。
解读的过程,就是把任何题材和性质的新闻平民化、贴近化的过程,是把新闻的价值和体验搬到观众面前的做法,不要让观众去思量、去揣摩。解读的最终指向,应该是在新闻中体现出“三个I”原则:Information(信息)、Interest(利益)、Impact(影响)。这三个“I”,是观众利益所在,也是观众衡量你的电视新闻好不好看的主要因素。
对于以本地观众为生存基础的地方台电视新闻来说,最基本的是要让观众看到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发生的事(信息),但更进一步的是,要揭示出新闻和观众的生活、工作之间的利益关联,并告诉观众如何对待这种影响。如果只是孤立报道事实而不提供新闻与观众之间存在的关联,就可能使观众处于消极被动的收视状态,并因此产生事不关己和无所得的感觉而转移了视线。
三、细分新闻市场,推进完全本地化
对于地方电视台尤其是卷入同城大战的多家电视台来说,坚持新闻平民化、贴近化并不一定能够保证自己在诸多新闻渠道中胜出。当大家的收视对象相同、报道策略相近、生产机制相似时,同质化也就产生了,你标榜的本地化完全就可能因为并不惟一而丧失了特色,并因此导致部分目标观众的流失。也就是说,本地化只是一个基础性的通用标签,在这个标签背后,一个新闻栏目有别于他者才可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形成新闻栏目集群才可能使一个地方台“新闻立台”成为可能,而各有特色的新闻才构成一个地区的新闻本地化的全貌。
以南京地区为例,考察一下电视新闻本地化的实现程度。截至2006年3月, 在南京市晚间17:30~20:30这个时段,南京电视媒体拥有20档自制新闻纪实类栏目,主要有: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卫视频道的《1860新闻眼》、《江苏新时空》、城市频道的《绝对现场》、《南京零距离》,南京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的《直播南京》、《社会大广角》、教育科技频道的《东方在线》、《法治现场》、十八频道的《标点》和江苏教育台的《服务到家》。其中,《南京零距离》、《直播南京》、《法治现场》是民生新闻栏目中的代表,它们的受众构成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这三个新闻栏目的主流收视人群是一样的,或者说,三个新闻栏目都是以同类人群(收入水平较低的中老年观众)为目标观众的。
表1:南京地区三个新闻栏目的受众构成
分类 收视率/%
《南京零距离》 《直播南京》 《法治现场》
年龄段35~44岁14 22 19
45~59岁21 19 33
60岁以上35 33 22
收入段500~1000元 35 33 31
1000~1500元29 20 27
职业分布 工人及文职人员 20 16 19
退休33 35 32
新闻栏目在多大程度为目标受众提供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是新闻本地化的一个明显指标。笔者对江苏台《南京零距离》和南京台《直播南京》进行了粗略的内容统计(见表2、3)。
表2:《南京零距离》样本周(2005年11月)消息类新闻内容的统计:
市政建设 舆论监督 真情故事 科教文化 公众生活 奇闻趣事 法制故事
8 174 7 192 1
14%
29%
7%12%
33%
3% 2%
表3:《直播南京》样本周(2005年3月)消息类新闻内容的统计:
市政建设 舆论监督 真情故事 科教文化 公共生活 奇闻趣事 法制故事
15261213259 3
14%
25%
12%
13%
24%
9%3%
由表2、3可以看出,南京地区这两档主打民生新闻栏目,在内容取材上也呈现出明显的相似性。
如此看来,在南京地区势均力敌的几个民生新闻栏目,基本表现出同样的定位,即为同类人群提供相近的价值和体验。这种同质化竞争,可能会导致同城大战纠缠于低端策略,并可能部分消解每一个栏目的本地化特色,使电视新闻节目整体质量徘徊不前。或者说,当一个地区几个性质相同的新闻栏目都以满足同类观众的需求作为本地化努力的方向时,就完全可能有意无意忽视为另外一部分人群① 提供有价值的新闻,这样的本地化只是部分人的本地化,是有限的、局部的、不完全的本地化。在新闻生产已经趋向理性和规模的南京尚且如此,其他地区的情况也就可以想见。
在新闻生产比较成熟的美国,地方电视台之间的新闻竞争非常激烈,但这种竞争并不集中在一类市场。比如美国第二大的广播电视市场洛杉矶,有的频道取中产阶级的主流价值观,以迎合较高教育程度和收入的白人观众的趣味;有的频道以多种族、多元文化自居,强调与传统主流新闻的不同;即使同样针对新移民,针对非常重视教育的亚裔移民和针对更关注生活快乐的墨西哥移民,在新闻报道的关注点上,也是不相同的。可见,本地化应该以市场细分为基础,以新闻的类型化生产为手段,最终形成新闻集群,为本地不同的收视人群提供不同的价值和体验。
中国已经进入多频道竞争时代,受众细分和频道专业化正在起步,有限度的竞争虽然刺激了仍然处于行业内垄断的电视新闻节目进行创新,但针对不同观众提供差异性传播的电视新闻节目尚在朦胧中。如何通过差异性传播实现电视新闻的完全本地化改革,在为不同观众提供不同价值的过程中,促使地方台电视新闻市场的整体成熟,这是目前中国地方台电视新闻节目本地化面临的重要问题。
注释:
① 需要说明的是,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2006年推出的新闻资讯类节目《城市日记》,正在探索如何为高端人群提供价值。南京电视台也有类似的栏目《城市故事》。这可以表明,南京地区的电视新闻已经能够有意识地进行自主创新,逐步实现新闻栏目集群对完全本地化的实践。
新闻资源整合:一次具有标本意义的战略突破
刘卫华
(作者单位: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电视新闻中心)
从2005年1月27 日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总裁黎瑞刚在集团中层以上干部务虚会上首先提出新闻资源整合理念开始,位于上海闹市中心威海路上的原上海电视台大厦,就经历着一场静悄悄的电视新闻革命。经过一年多的整合运作,至2006年3月11日,新成立的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电视新闻中心终于撩去面纱全面启用。对于观众来说,或许很难理解这场新闻资源整合的全部蕴涵,但对于上海电视新闻的从业者们来说,整合无疑具有里程碑意义。上海电视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内向竞争以来,从这一天开始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标志着上海电视以新闻资源整合为契机,实现了一次具有标本意义的转型。
一、为什么要进行新闻资源整合
进入新世纪,上海电视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已经完全变化,显得十分严峻。
外部环境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电视媒体领域,一是新媒体领域。在电视媒体领域,央视“一超独霸”,以一种强势姿态垄断着中国新闻报道;凤凰卫视通过商业运作培育出的品牌效应,影响力越来越强地渗透到内地市场;地方卫视纷纷崛起,许多卫视加大了对新闻的采购、制作和播出量,有的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这些让上海电视新闻从业者切实感受到竞争压力。在新媒体方面,短信、网络和平面媒体的嫁接也对上海电视新闻的生存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
反观内部环境,东方卫视新闻与上视新闻、东视新闻在上海市场形成了三足鼎立、相互竞争的格局。新闻节目的重复率比较高,同一新闻事件大家都去报道,竞争实际上仅停留在重复竞争。三个频道的新闻栏目一共有23个,其中东方卫视每天制作新闻的时间最长,有240分钟,上视新闻综合频道每天194分钟,东视新闻娱乐频道为164分钟。曾经随机抽取一个星期的新闻播出节目单做一个测试比较, 发现新闻的重复采访率超过30%,东方卫视的新闻重复率更高,达到58%。新闻重复的背后,隐藏的是人力消耗、设备消耗、费用消耗和协调成本的不断上升。最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消耗和成本的投入并没有跟集团节目的总体效益同步增长,尤其是新闻节目的影响力、竞争力也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凸显。随着形势的发展,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若要做大新闻节目在全国的影响力、竞争力,避免内部的消耗,最迫切的改革就是集团一盘棋,形成一个铁拳,一致对外,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团队共享、技术平台共享。
古人云: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立足于这样的外部环境和自身实际,整合电视新闻资源,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电视新闻中心终于应运而生。
二、怎样进行新闻资源整合
新闻资源整合绝对不是几个机构的简单叠加。新闻资源整合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可循,道路只有两个字:创新。新闻资源整合的设计者们大胆创新,从新技术、新流程突破入手,再围绕新技术、新流程来组织中心的架构、人员的编制。这里简要梳理一下整合的过程。
1.采编流程再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整合中,首先将目光瞄准国际最新技术,使新闻整合从技术装备层面上就处于国际领先位置。精心打造的新闻共享平台大规模引进美国avid公司的先进设备,实现新闻文稿、新闻制播、新闻媒资共享,实现了无带化播出的生产流程。以下表格基本概括了技术流程各方面:
传统 非编
设备 编辑机、磁带计算机、文件方式
收录 手工操作按计划排单,自动收录
上载 各自编辑集中上载,资源共享
编辑 简单编辑增加基本特持和字幕
功能
审片 固定地点、磁带审片 任意地点,点击串联单
播出 磁带一盘一盘串片在播控系统中,点击节
目条目,硬盘播出
资料 片库借带子 本地查询,点击下载
为避免采访重复和播出重复,在新闻采编流程方面,也进行了相应改革。整合后,同样是一个新闻事件,派三组人马,但是这三组人马分别采访的是不同的内容。第一组可能是事件的本身,第二组可能是调查原因,第三组是相关的一些情况。回来以后,全部集中在服务器当中,可能三条新闻的内容是同一件事情,但从三个侧面去做,做出来的新闻既有时效性,也有深度,或者是一些评论类的,或者是其他相关背景材料,情况跟以前的流程就完全不一样。从经费上来说,包括管理、技术、车辆、磁带、版权等成本费用,在资源整合以后都有所下降。
2.频道重新定位。新闻资源整合不是简单的人、财、物的重新划定,而是高度的融合,是一个寻找定位的过程。按照电视新闻中心党委书记林罗华说法,整合要实现三个目标。一是“准”,即各个频道的定位更加清晰;二是“专”,业务更加专业,更符合新闻生产流程;三是“顺”,做到政令通畅,信息更加畅通。经过全盘考量,我们这样概括三个播出平台的定位,即“东视新闻做活,上视新闻做优,东方卫视新闻做强”。具体说,围绕“新闻立台”原则,将东方卫视打造成为面向全国的新闻频道,凸显上海特色,使东方卫视成为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的名副其实的窗口;上视新闻综合频道继续保持稳重、严肃、权威的风格,即“党报”的特点;东视新闻娱乐频道的新闻节目则保持市民化的风格,社会新闻的量大大增加,新闻舆论监督的力度进一步增强。
新闻资源整合后,中心制作的新闻在东方卫视、上视新闻综合频道、东视新闻娱乐频道、真实频道(部分法制节目)播出,拥有《东方新闻》、《新闻报道》、《东视新闻》等各类新闻栏目15个,每天制作播出新闻21档600多分钟,每周制作《1/7》、《深度105》、《案件聚焦》、《东方110》等新闻专题、专栏24档近700分钟,成为仅次于中央电视台的我国电视新闻采编、制作、播出量最大的新闻机构之一。
3.组织机构重组。在新闻采编流程的再造和新闻定位设定的基础上,组织架构的整合水到渠成。结合电视新闻业的特点和国内外电视新闻的竞争态势,电视新闻中心成立了本市采编部、国内采编部、国际采编部、上视编播部、东视编播部、东方卫视编播部、评论部、栏目部、制作部等9个业务部门。三个采编部门相对各自为政,遇到重大事件重要新闻时,在当日新闻值班长的指挥下,立即协同作战。三个采编部的新闻经过上视编播部、东视编播部、东方卫视编播部的编辑之手,根据各自定位在三个频道选择性地播出。采编部是内容提供方,编播部是深加工的播出方。为强化各自定位,不同编播部门还可以“点菜”,由采编部根据新闻事件情况和进展由采编部去采编。此外还专门设立了人员精干的总编室、办公室、人力资源部3个职能部门,负责宣传、行政、人力资源方面的管理。
4.人员优化组合。新闻资源整合关键是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电视新闻中心对原来三支队伍的人员进行了优化组合,作为配套措施,人力资源改革一直伴随新闻资源整合同步推进。从中心主任到每位员工进行全员岗位公开竞聘、双向选择、择优录用;实施管理和采编播专业岗位的双通道晋升;管理岗位从低层管理到高级管理,共划分了十几个职级。采编播专业岗位设立助理、普通、资深、首席等四个层次。首席、资深岗位在全体业务人员中进行公开竞聘答辩上岗。同时配套推进新的绩效考核和薪酬制度,进一步完善员工激励机制。为进一步推动中心的企业文化建设,促进队伍的大融合,中心将原来的三支队伍的人马全部打乱,重新组合使用。
5.策划节目创新。与新闻资源整合同时进行的,还有新节目的策划和创新。这主要体现在东方卫视版面上,重点强化了三个时段的新闻:将原来《看东方》调整为两个半小时的大型晨间节目,成为目前国内晨间开播时间最早、时间最长的晨间资讯节目。将晚间18:30至19:30的《城际连线》、《环球新闻站》打通,做成汇集一天重要信息的晚间新闻《东方新闻》。加大22:00至23:00的《东方夜新闻》的评论力度,强化新闻解读和背景报道,向深度报道方向发展,抢第二落点,与晚间新闻拉开差异,形成互动和补充。此外,还在上视新闻频道黄金时间着力推出了大型互动式新闻辩论节目《撞击》等。
三、新闻资源整合不是目的
电视新闻中心成立以后,整合的力量开始逐步显现。2006年第一季度的统计分析显示:收视率和市场份额整体上升。新闻综合、新闻娱乐、东方卫视三个频道的新闻节目与去年同期相比保持住了全天市场占有率,晚六点半档新闻的市场占有率由15%上升至16%,收视率由5.1上升至5.2。新闻综合频道18:30的《新闻报道》与2005年收视率基本持平,《新闻坊》增长了1.1个收视点。改版后的《东视新闻》收视率由2005年的4.6%上升到5.1%。《东视广角》的收视率也稳步上升,多次位居新闻娱乐频道收视排名首位,其中2月16日获得了8.2的收视率,创造了该节目2006年以来的收视新高。改版后时长1小时的《东方新闻》与去年同时段相比,收视率由0.4%上升到0.5%,也有小幅提升,发挥了1+1>2的效果。《东方夜新闻》总体延续去年的板块,继续做强新闻+评论的品牌,在话题选择上能紧跟社会热点问题,视野开拓,观点清晰,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收视率稳定在0.6左右。东方卫视的《看东方》由原来的80分钟变为150分钟后,平均两个半小时的时长,获得了0.2的收视率,较2005年上升了一倍。
新闻资源整合后,重要新闻事件直播报道真正走向了常态化。到目前为止,大大小小的新闻直播、双向连线直播等就进行了60余次,其中东方卫视就占了30多次,如普京总统参观少林寺、全国两会期间的北京-上海演播室双向对接直播、云南森林大火、重庆开县井喷……这些直播报道为整合后的电视新闻中心增添了不少亮点。
4月24日的《连战上海行》大型直播,虽然是与央视共用现场直播信号, 但是由于中心内部多个部门的通力合作,在前方的采访和后方演播室的话题设置上都与央视呈现出显著的差异,节目播出后得到了上海市委、市委宣传部和集团领导的高度评价。而观众更是用超出央视一套和新闻频道的收视率,表达了自己对“有上海特色”的直播报道的态度。
再以胡锦涛主席此次访美为例,电视新闻中心高度重视,从各部门抽调了精兵强将组成五人报道小组,赴美跟踪采访。后方,则由三个采编部、制作部和卫视编播部组成强大的后期直播队伍,以东方卫视为主要播出平台,全程报道了胡主席的访美活动,社会反响强烈。其中,《中美元首峰会》和《胡锦涛耶鲁演讲》这两场直播特别报道更是获得各方好评。《中美元首峰会》直播报道,为境内媒体独家。整场直播虽然长达1个半小时,平均收视率仍高达2.9,峰值达5.0 (该时段年平均收视率为1.0左右)。
对重大新闻事件打破时段限制,展开长时间的直播特别报道,这在卫视编播部已形成惯例。同时,对于其他因种种限制,无法做大型直播的重大事件,卫视编播部同样没有放弃直播的努力,而是想尽办法,在固定的新闻栏目中,进行现场卫星连线、电话连线等小型直播。以开县井漏和昆明大火为例,事件现场的条件使大型直播无法展开。但是,只要电话能通,我们的记者就能够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向电视观众发回及时、新鲜的现场直播报道。这样的小型直播,每月,每周,甚至每天,都会出现在卫视新闻的各个窗口。这样不仅充分体现了“新闻立台”、“常态直播”的指导思想,还起到了锻炼队伍、积累经验的作用。
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电视新闻资源整合之路是一次长征,才刚刚迈出可喜的一小步,前路究竟如何,600多位电视新闻中心的员工都信心百倍, 过去许多想过而不敢做、不能做的新闻大制作正在一个一个变成现实,过去许多一个又一个想喊而不敢喊出口的话语,正开始从这支平均年龄仅34岁的队伍口中向全国发出,向全世界发出。最后,请允许我用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总裁黎瑞刚关于电视新闻资源整合充满激情的讲话作为本文的结束:
“我们就是要通过新闻资源整合,唤起我们内心深处对新闻的职业理想, 我们对新闻的成就感、荣耀感以及我们的冲劲和血性。”
主持带动·核心栏目·频道竞争
——广州电视台新闻频道的发展路径
傅志群/叶青
(作者单位:广州电视台新闻频道)
广州电视台新闻频道成立于90年代末,当时广州地区电视新闻市场竞争已经非常激烈,广州电视台综合频道的《广州电视新闻》和广东电视台珠江频道的《630新闻》在本地都拥有相当高的收视,香港的电视新闻更是在市场上占据着制高点。新闻频道开播头几年的整体收视只有0.1左右, 在广州地区能够收看到的所有境内外电视频道中,收视份额位列四十位以后。
2003年底,新闻频道在人员结构、运营机制和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和调整,在频道专业化的探索中,逐渐找到并开始实施符合频道自身实际和本土电视市场竞争需要的发展路径:在聚焦本土、平民视角和凸显民生的定位之下,以主持带动核心栏目的崛起,以核心栏目盘活整个频道,以频道整体参与市场竞争。
以主持带动核心栏目的崛起
一、读报试水,初露锋芒
2004年2月,广州的电视观众开始看到一档时长20分钟、本土色彩浓郁、周一至周六播出的电视新闻时评栏目《新闻日日睇》:一个地道的老广州——陈扬,每晚用他独特的方式解读报纸上全国特别是广州本土的主要新闻。本土新闻、平民视角加上他独特、幽默甚至辛辣的点评,使这个读报节目的收视率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居然从0.01一路攀升到2.5。这个其貌不扬的另类主持, 也很快受到已经变得非常挑剔的广州电视观众的热情追捧。一时间,风头不二!以至于广州地区主流平面媒体这样评价:同样是读报节目,在全国是杨锦麟有名;但在广州,是陈扬比杨锦麟有名。广州就曾有一个网友说:“广州之外,可能知道陈扬的人不多。但只要是在广州,如果‘陈扬’这个名字还让对方一时反应不过来,你可以再轻轻补充一句,‘就是主持新闻日日睇的陈sir啦’! 如果对方仍然呆若木鸡眼神游离做发懵状……恭喜恭喜,你发掘到一史前文物!赶紧把你面前这东西送博物馆吧。”说得有些夸张,但在广州,不知道陈扬的人还真是少之又少。
二、扩大战果,锻造核心
面对收视的跃升,新闻频道迅速扩大战果,半年之后就将《新闻日日睇》扩版至60分钟,加入了自采的短新闻,把年轻的主力记者全部压上去。由于没有深厚的主流新闻资源,更由于必须要和广州电视台综合频道的主流新闻拉开报道的视角和寻找不同的定位,频道剑走偏锋,以陈扬的视角,采集广州本土的民生新闻。几个二十来岁的记者开始奔走于广州的大街小巷,采编与广州街坊衣食住行相关的民生新闻,这个增加的自采新闻环节就叫“G4出动”,记者就叫“G4记者”。当时全国各地民生新闻兴起,广州电视台新闻频道不失时机地打造了独具特色的G4记者品牌——“G4出动”,使得民生新闻更有正义、更有活力,G4记者以故事化的叙述方式,融入或轻松或感动的音乐元素,再加上主持人犀利而诙谐的点评,节目一出街,很快得到广州观众的支持和认同,两三个月内收视就一度摸高到8点,《新闻日日睇》整整一个小时的节目在2005年的平均收视也稳定地攀升到6点。
《新闻日日睇》的异军突起,带动了新闻频道整体收视的大幅提高,带出了广州新闻频道的品牌。2004年底以来,本地《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新快报》等各大报纸均从“广州人主义”、岭南文化现象、民生新闻的生存发展等角度,相继发表了对《新闻日日睇》广州热播的大篇幅报道,甚至有业内人士把《新闻日日睇》看作电视专业频道开始突围的一个信号。
至此,《新闻日日睇》已经成为广州本土电视民生新闻名牌栏目,在本土电视市场上具备领跑者的风范,构成了广州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核心竞争力。2006年3月16日,在《新周刊》一年一度的电视节目榜上,《新闻日日睇》更是因“把演播间搬进办公室,让主持人退居为‘街坊’,形式极简的背后激荡的是对草根民生的高度关怀。家长里短的絮叨,语露锋芒的时评,以拒绝正襟危坐的方式,以方言的先天性亲和力,严肃而实在地讲述着一个城市发生的故事”的评语而获得“最佳地方新闻及资讯节目”称号;主持人陈扬亦获“最佳新闻及资讯节目主持人”提名。
以核心栏目盘活整个频道
一、延伸品牌,联袂出击
2005年下半年,《新闻日日睇》收视稳定在6~8点的高位,广州电视台新闻频道也因为这一强势栏目加大了名气。为了进一步提升频道的品牌和减低单一依赖《新闻日日睇》的风险,新闻频道乘势而上,推出另一档全新的日播25分钟的电视生活杂志《活在广州》,与《新闻日日睇》联袂出击,进一步扩大新闻频道收视的核心时段。与《新闻日日睇》主打社会新闻和时政资讯不同,《活在广州》侧重于报道广州本土生活服务资讯,通过对这种资讯的解读来表现当代广州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与此同时,《活在广州》的记者也沿用“G4记者”的称呼,更进一步强化记者的品牌效应。
《活在广州》一方面沿袭了新闻频道本土化的发展理念,另一方面,也用电视语言诠释和宣传了广州“适宜创业发展,适宜生活居住”的城市定位。它的推出,改变了频道发展“一条腿走路”的不利局面,它与《新闻日日睇》互为犄角,双剑合璧,进一步丰富了新闻频道为广州本土观众服务的形象。从收视上看,《活在广州》也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开局。节目推出仅半年多,在新闻频道首播的平均收视就达到1.5~2.0,其精选部分在新闻频道和广州综合频道的播出更是达到3点多。 很显然,《活在广州》节目对进一步提高新闻频道的总体收视,丰富频道的节目形态做出了贡献。
二、依托核心,盘活资源
在确定本土化策略之前,新闻频道的节目以引进节目资源为主,从新闻资讯、娱乐文化资讯到经济体育资讯等等,新闻类节目、专题类节目、纪录片类节目,每天数十档,洋洋洒洒,包罗万象。表面丰富的背后,其实却是节目资源的零散和孤立,没有主线串联,没有观众定位,缺少本土依托,因此,收视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几乎都在0.1以下。
2005年,新闻频道开始依托《新闻日日睇》和《活在广州》这两个收视核心栏目,重点打造晚间黄金时段的收视,盘活整个频道的播出资源,通过巧妙的节目编排,做到了整体大于局部之和。一些原在综合频道播出的新闻类时评类节目,如《城市话题》、《时事查笃撑》、《羊城度度有段古》等,由于编播安排得当,紧贴在《新闻日日睇》前后,因此其在新闻频道的收视率,反而高于综合频道的收视,在观众眼中,也构成了新闻频道的重要栏目。
以《新闻日日睇》为龙头的新闻频道系列品牌节目的成功使得它犹如一匹黑马,带动了整个新闻频道的活力,提升了频道的整体竞争力,频道晚间18:00~24:00时段总体收视已由2003年的0.09上升到2005年的1.4左右,第4季在本地国内电视频道中晚间市场份额的排名更是提升到第3位。 《广州日报》和央视-索福瑞都不约而同地用“创造了本地电视市场的收视奇迹”来形容这一现象。
以频道整体参与市场竞争
一、民生新闻,电视大战
《新闻日日睇》的横空出世,给广州本土民生新闻市场注入了一剂兴奋剂,引发出本土电视民生新闻的一场大战。2005年以来,珠江台、南方台、广州台的各大民生新闻栏目《今日关注》、《今日报道》、《今日一线》、《城事特搜》和《新闻在线》等栏目的创立、改版、扩版,从内容到形式,从语言到风格,从主持到记者,手法相互借鉴,收视此消彼长,使本地民生新闻市场的竞争几乎达到白热化的状态。竞争形成了“民生新闻超市”的收视平台,做大了民生新闻收视市场的蛋糕,但同时也带来新闻节目同质化的趋势。2005年12月28 日, 南方广电集团更是将其TVS5变更为广东新闻频道,使得广州电视市场上,除广州新闻频道以外,还有央视新闻频道、广东新闻频道和凤凰资讯频道,新闻类频道竞争更趋激烈。在危机与挑战并存的情态下,逐渐壮大的广州新闻频道开始以频道整体参与市场竞争。
二、主题策划,重拳出击
通过一个又一个的大型主题策划活动来扩大节目的影响力,提升栏目和频道的品牌效应,近年来是国内众多民生新闻栏目的制胜法宝。2005年起,新闻频道坚持以大型主题策划的形式,先后组织了《2005,你好广州》、《陈扬·网友见面会》、《新广州人主义》、《平民城市 平民广州》、《走进同德围》、《情义广州 帮帮珍姐》、《情义广州 轻触传统》、《庆祝广州解放56周年——十月歌会》等十多场户外活动。这些活动宣传广州的城市历史、城市人情和城市文化,彰显广州市民善良热情的个性特点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主题积极鲜明,形式活泼生动,市民参与感强。它不仅获得了较高的收视,更为重要的是,极大地提升了节目的文化品味,提升了《新闻日日睇》、G4甚至整个广州新闻频道的品牌效应。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走进同德围》大型系列报道:同德围位于广州西北部,离广州最繁华的火车站和广州的老城区西关都只有一步之遥,那里居住着三十万广州居民,当中一大部分是九十年代中的广州地铁建设拆迁户。过去他们生活在繁华的老广州,为了城市建设,搬到了当时周围还是一片片菜地的同德围。为真实记录同德围居民的生存状态,2005年5月,新闻频道全体总动员,空中出动直升机, 组织对同德围的空中航拍和地面4个点的对空拍摄。地面出动两名主力G4 记者进驻同德围居民家中,与同德围居民同吃同住同生活,连续一周用每天两到三条报道的篇幅,对同德围居民面临的交通、医疗、教育等问题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采访调查,并在报道结束之后现场组织了一场主持人和G4记者与同德围居民面对面的大型户外论坛。这一大型系列报道将《新闻日日睇》对民生新闻的关注升级,将民生新闻报道从最初的接受报料做零碎新闻,推向有策划、有组织、有主题、有深度的大型系列报道的高度,在城内同业人员和广大观众中获得广泛好评。
三、整体构建,频道竞争
与中央电视台和省级电视媒体相比,广州新闻频道在覆盖范围和新闻资源方面有先天的不足,收视人群仅仅局限在广州地区以及部分周边地市,然而,资源的匮乏有时也会成为媒体聚焦策划报道的优势。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先天不足和非常严格的地域限制,新闻频道清晰地意识到:广州城市情结、广州本土文化情结,才是新闻频道考虑基本定位的惟一方向。
在2005年底,新闻频道旗帜鲜明地打出了“做广州人的新闻频道”的旗号,一系列的宣传片,以经典的广州城市风格的演绎,出现在广州观众面前:广州的地名、人名、路名、店名、菜名,广州的建筑、音乐、文字、语言、流行歌曲,广州的生活、情感、历史、现实等等,这些地域元素在广州电视台新闻频道荧屏上的反复播出,强烈地唤起了广州人情感上对新闻频道的认同。这种做法,在屏幕上强化了广州新闻频道的本土标志,强化了广州新闻频道服务广州本土观众的形象,立体地、形象地宣传了“做广州人的新闻频道”的理念。
频道的所有栏目,包括《新闻日日睇》、《活在广州》和本台其他新闻类栏目,甚至还有频道的引进节目,都在“做广州人的新闻频道”这面旗帜下进行策划、制作、编排和播出,期间每个板块之间的过渡,都有鲜明的“做广州人的新闻频道”的各种推介、宣传和包装。在这面旗帜之下,新闻频道的广告收益在2005年升幅达500%;2006年第一季度的广告超过2005年全年广告额的三分之二。频道整体参与市场竞争初获成功。
注:文中所有数据均为央视-索福瑞调查公司提供。
新闻节目:美国地方电视台的经营核心
王朋进
王朋进,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
一、美国地方电视台概况
1.地方电视台在美国电视业中的角色
美国的电视机构从覆盖的地域范围来看,大概分为这样几个层次:全国性的无线电视传播网,如我们熟知的NBC(全国广播网的简称)、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简称)和ABC(美国广播公司的简称)就是著名的三大电视网。 其次是地方性的无线电视台,这里面包括全国性电视网的附属台(Affiliates)和独立的电视台(Independent Stations)。第三类是地方有线电视台(网)。另外还有一些社区电视台(Community TV Stations)、教育机构的电视台、宗教电视台(Religious TV)以及少数族裔的电视台(比如西班牙裔的电视台、亚裔的电视台等),这些电视台中有许多是所谓的低功率电视台(Low Power TV),可以看成第四个层次的电视台。
地方电视台在美国电视传播结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传统上讲,地方电视台担负着将电视信号送到每个家庭的重任,因为电视网的节目也需要借助地方附属台才能进入全国各地的家庭。地方电视台要FCC (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授予资格证才能创办,它们使用指定的频率。到1997年,全美国VHF波段的地方电视台共有681家,其中商业电视台557家;UHF频段的地方电视台共有874家,其中商业电视台241家。其他的多是些教育台。VHF频段的地方电视台数量多年来比较稳定,1960 年以来,一共只增加了100家。而与此同时,UHF频段的地方电视台数量增加了10倍。低功率电视台1997年达到1945家,但是这些电视台大多数节目时间有限。①
各个地方电视台因所处城市规模的不同,市场规模也不同。美国电视传播市场的规模是根据目标区域内拥有能够接收当地主要电视传播机构节目信号的电视家庭用户总数来衡量的。比如,纽约市是美国最大的电视传播市场。整个纽约市区和郊区总共有1900万人口和680万电视家庭用户, 这个数字大约占美国全国电视家庭用户总数的7%。
电视网附属台和部分独立的地方电视台是地方无线电视台中的主体,也是本文主要考察的对象。
2.美国地方电视台的运作特点
大多数美国地方电视台的运作方式是相似的。总经理(通常兼任公司副总裁)负责日常运行,其主要职责和任务是保护电视台的许可证和增加收入。前者要求总经理和社区公众以及群众团体建立好关系,这就要求对新闻和其他地方节目进行监督。后者要求熟知节目市场、挑选恰当的节目并且将其安排在恰当的时段播出。这些决断现在更多的是在集团层面上进行决策而不是在台里。总经理还要和销售部门紧密合作来为广告时间制定价格。销售部门管理电视台的商业广告,销售地方节目,带领推销员销售全国广告的时间位置。
地方电视台最大的资产就是它的营业许可证。地方电视台总经理的首要任务和职责就是保护和持有这个许可证,使其避免法律上的麻烦和所服务社区公众的责难。在美国和加拿大,私人可以申请电视台营业执照,但是必须排队等待资格审核。这个过程往往要长达几年,花费数百万上千万。但是,一旦获得资格,拿到那个许可证,它的价值立刻就可以上涨几倍。笔者访问加拿大期间,适逢当地台商主办的电视台开始运行。老板介绍说,申请资格证总共花费了大约600万加元, 但是刚拿到手,就有人愿意出2000~3000万加元收购。②
二、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的基本特点
1.新闻节目的地位
可以说,新闻节目是美国地方电视台安身立命之本,是它的核心要素之一。我们可以从地方电视台的预算框架中了解这一点。在美国地方电视台中,新闻是最大的开支项目,但同时也是最大的收入项目。处于前50名市场的地方台中,新闻节目的制作费用平均占总预算的23%。在一些新闻节目需求比较大的城市(如纽约、华盛顿等)这个比例可以高达30%。在一些小城市,这个比例一般在15%左右。
电视台最主要的收入来自广告,而新闻节目是能够给地方电视台带来巨大广告收入的产品。电视网的附属台要承担为电视网转播大量节目的任务,这种转播服务通常会通过节目和时间段之间的“物物交换”来进行。换句话说,附属台很难从这种转播服务中得到现金收入。“物物交换”的规则在地方电视行业很普遍,节目辛迪加往往也使用这种方式和地方台进行交易。它们提供给地方台的节目基本上是不收费的,以此来交换插播广告时间。这种“物物交换”的规则使地方电视台的广告收入进一步减少。比如ABC、CBS、NBC的附属台在白天电视网节目时间, 每个小时只能安排1分钟自己的广告。因此绝大多数附属台的利益在于新闻节目。或者说,新闻节目是地方电视台的经营核心。
2.美国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设置的原则
美国地方电视台的新闻节目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或者说是一个大新闻的概念。它除了我们平常意义上的电视新闻(或者叫“硬新闻”)之外,通常还包括天气预报、体育报道以及插播的交通信息等娱乐和服务性及时信息。地方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中绝大部分是自己制作的,也有少部分内容是由电视网提供的。
在美国的大多数电视传播市场中,ABC、CBS、NBC 的附属台起码要制作两个日播的新闻节目,另外还要加上每天的插播新闻。FOX 的附属台一般只制作一个日播的新闻节目。在有些市场,UPN和WBTV 的附属台也要制作一个日播的新闻节目(要么在早间,要么在深夜,很少兼有)。有时候,公共电视台也制作一个日播新闻节目。
大多数电视传播市场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已经能够覆盖全天各个主要时段。它们往往从早上6点或者6点半开始播出(有的甚至5点或者5点半就开始了)。接着的任务是安排简明新闻、天气预报、体育报道以及交通信息、插播电视网提供的节目(如“早安,美国”等)。然后是午间新闻。有些地方台这个时段的新闻节目内容不仅包括新闻、天气预报和体育报道,同时还做社区范围之外的访谈。在大多数大市场,夜间新闻节目至少1个小时长度。 这个新闻节目是电视台整个新闻节目运作的焦点,因为它可以到达最大规模的观众。最有威信的主持人出现在早间6 点档的新闻节目中,同时还有最好的记者。许多电视台还开播下午5点档的新闻节目, 这时候往往选择那些“软”题材,比如社区外活动、访谈等。几乎所有电视台都设置中午11点档的新闻节目。下午6点看到的新闻通常都已经重新制作过、 更新过而且通常都较为简短。
三、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的运作方式
1.新闻节目运作的机构组成
美国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的成功运作依赖两个因素。一是前台4 人组(两位新闻播报员、一位天气情况播报员、一位体育报道员)的质量或者吸引力;二是新闻主管创意水平和管理能力。制作精良、质量稳定的节目内容加上受人爱戴、镜头前表现能力优异的主持人是成功的关键。
新闻部门通常是地方电视台最庞大的部门。在一些大城市(比如纽约、洛杉矶或者芝加哥),新闻部的人员数量达到200人。中等规模的城市,也要100人左右。ABC、CBS、NBC三大电视网在西雅图的附属台新闻部人员平均数量将近120人。小城市的新闻部门全职人员通常只有三四十人。
新闻部主管(往往也是负责新闻的副总裁)几乎要对人员选择和监督的每一个方面负责。主要的人事变动(比如撤换主持人或者主要记者)由他和电视台总经理决定。新闻部主管负责监督节目的覆盖范围、预算开支、社区关系以及节目产品等工作。
每一个栏目都设有一名主管制片人(或者叫制片主任)。在大城市,早间和午间新闻设一名制片人,下午5点、6点和夜间11点档新闻节目各设一名主管制片人。所有的电视台都要设置一到两名主管制片人,负责审核所有的新闻节目。早间和深夜的新闻节目播出时,主管制片人往往不用在演播室现场。其他时段的新闻节目播出时,主管制片人必须留在新闻演播室。这个做法和我国大多数电视台对于新闻节目播出的要求是相似的。
主管制片人下面是制片人,负责准备节目和监督播出等具体的工作。通过和新闻部主管商量请示,制片人决定哪一条新闻播出,按照什么顺序播出;当突发新闻插播过长时,哪一条新闻应该被拿下等。
新闻部门的大多数工作人员从事的是新闻素材采集、稿件写作和新闻故事准备等工作。新闻部通常设有一个类似于指挥中心的机构——选题分派办公室。这是新闻部门新闻素材采集的枢纽机构,它每天和警察、消防、市长办公室、市政府、地方政治人物以及社区团体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然后将得来的线索分派给采访组去采集素材。某种意义上讲,选题分派办公室是一个资源管理系统。由于记者人数有限、采访车数量有限、其他辅助人员有限,因此只能保证最重要新闻的采访摄制。新闻变动经常发生,因此新闻部每个人都必须通过手机或者内部电台和分派办公室保持紧密联系。
大多数附属台的新闻部门需要5到20名记者(通常每组两人, 但是现在“单人组”越来越普遍)、5到10名协助人员、5到10名编辑人员。另外,新闻部通常还设置全职的人事主管,他同时还负责公共事务或者地方广告以及指导新闻播报。
2.新闻节目的主要制作方式
通常情况下,一条地方电视新闻由一名记者报道,一名摄像师负责现场录制(还负责录制新闻和监视音响)。记者在演播室准备采访提纲和新闻故事框架,然后赴现场采访。在一些小的地方电视台,采编是合一的。有的新闻并没有记者参与,只是由摄像师录制。这个时候新闻撰稿员就要负责撰写脚本。有时候记者也会做画外音报道,主持人也可以现场叙述新闻。
大多数全国新闻是由全国性的机构提供的。电视台通常购买几个服务专线,著名的有:美联社(AP)、布隆伯格、路透社、公关新闻专线和体育报道专线。需要特别提出的是CNN,它可以每天24小时提供新闻素材, 而不是每天只提供几个小时的新闻。来自电视网或者辛迪加提供的新闻通常包括画外音、现场声音以及所需的画面。
3.新闻主持人和记者
下午6点的新闻通常由一到两名资深记者播报,下午5点档的新闻往往只用其中的一名配上一名新手。新手往往还负责播报夜间11点和午间两档新闻。早晨和周末的新闻往往由具有主持经验的记者播报。在大的市场,周末新闻很有广告吸引力,因此通常雇用专门的周末新闻主持。
多数电视台只雇用通用记者,然后分派到特别的“口”(如市政府等)。有的还雇用专门记者(健康和科技领域的专业记者),但是这些题材也同样会分派给通用记者。大市场的顶级记者年薪可达20万美元,但是大多数主要市场的记者年薪在8万到18万美元之间。
4.天气预报和体育报道的主持人和记者
天气预报是吸引当地观众收看地方新闻的主要理由。节目内容和人员归属新闻部主管,播报员通常由女性担当。因此,播报员的吸引力对天气预报收视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个拥有早间、午间、晚间和夜间天气预报节目的电视台通常雇用两到三名播报员。天气预报的播报员一般比体育报道的播报员收入要高。在前10名的大城市中,这个职位的年薪在30万美元以上。体育播报员一般只是男性,而且通常只在新闻节目的结尾才出现。
在主要城市,晚间和夜间新闻节目中会出现一名体育播报员。在周末的新闻节目中会出现另一名体育播报员,每周进行几次野外报道。在最大的城市,还需要第三名播报员和一名体育节目制片人。在中等规模的市场和小市场,体育部门通常只有两名记者。体育报道主要依赖比赛录像资料,这个可以从很多渠道获得。电视网和附属台往往免费互换资料作为一种互惠的策略。
5.代小结:新闻顾问——特殊的角色
为了在竞争中保持领先优势,许多电视台雇用顾问公司。理论上讲,顾问代表观众的观点,给电视台提供许多有关观众的信息和知识以及其他市场的成功经验。麦克休和霍夫曼(McHugh and Hoffman)、弗兰克N马吉德公司(Frank N Magid Associates)以及受众研究和开发公司(ARD)是美国三家最大的电视咨询顾问公司。
理想的状态是,电视新闻顾问分析受众对电视台新闻节目的反应,提供趋势性的信息,建议量身定做节目,合理进行频道编排,选择恰当的内容。因为新闻顾问关注新闻内容的表现,他们的出现很可能干扰新闻制作人员。但是,他们的介入很有作用,他们提供的是能够提高收视率的有用建议,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理论。这种做法在中国也存在,但并不普遍。
可见,重视市场、重视受众、重视研究是美国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制作的重要经验。
责任编辑注:原文为一组八篇文章,本刊转载了其中五篇。
注释:
① 根据FCC的统计数字。
② 在美国和加拿大,电视管理部门允许进行执照的转换,但是通常会有一个时间的限制,比如三年之后才可以转手。但是现在,这个时间的限制也几乎没有了。——作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