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新区轨道交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阶段很多问题会逐渐暴露,如设计不周全、资料不详尽、材料规格不合标准等,出现设计变更事项,引起工程造价的极大变动。为了强化设计变更管理,应严控扩大工程规模、增加建设内容、提高设计标准的设计变更;对此本文提出了全过程造价控制的概念,即从投资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决算等阶段对项目的造价进行控制。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造价控制
1 引言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轨道交通已经成为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然而,轨道交通建设具有成本高昂,成本收回时间周期长,以及运转资金较多等多个特点,因此,对其进行造价控制能够节省大量资金,也具有重要意义。现今社会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使得市民对于交通的需求开始大量增加。在上下班时期经常会见到交通拥堵的状况。为了更好更为全面的解决城市交通压力过大的问题,轨道交通的发展极为必要。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大中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能够充分展现地方经济的建设水平,有效化解城市发展之中的交通堵塞,成为大中城市兴建基础设施的首选之路。
2轨道交通工程造价控制的问题分析
2.1 忽视了造价控制重点
很长时间以来,在进行城市轨道交通的造价控制工作时,都主要是在施工相关阶段的预算上以及竣工之后的决算上来完成,而没有重视项目的前期阶段的造价控制。
2.2 各阶段管理脱节
在进行造价的时候,通常都由不同的单位负责,且没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也没有监管单位进行执行监管,无法实现标准控制,也不能相互控制。
2.3 没有优化设计阶段
在工程进行设计的时候没有强调造价的控制,因此,设计单位在进行工程设计的时候没有考虑造价控制,导致设计过于保守,使得产生了很大的浪费,也使得后期在进行造价的时候只有依据已经固定的工程量来进行。
2.4 缺乏造价控制管理制度
由于之前已经完成了的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留下的相关资料非常少,造成了在造价控制方面的学习资料非常少,没有多少经验可供借鉴。
3当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造价控制的有力措施
3.1策阶段的造价控制
在工程的决策阶段,应依据工程建设城市的结构、资源、经济、交通现状、需求等因素进行整体化的研究,以此确保轨道交通工程的功能发挥及安全性均能够得到保障。将城市交通需求作为切入点,将客流量作为基础前提,对多种工程方案进行综合化的比较急论证,尽可能的选取一种真正安全、合理、技术先进且能够与城市发展相融合的轨道交通建设模式。如将具体规划要求作为依据,对交通线形进行合理选取;对各线路方案进行科学比较处理,尽可能的控制降低前期费用;做整体化设计,分布实施。对于工程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措施整体而言,便是实行一个综合化的决策系统,对于城市规划相适应的交通线路网予以明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轨道交通综合决策系统主要是指一个对社会、经济、环境等存在关系进行综合化处理的一种系统工程。综合决策时站在一个全面整体的角度上对各类信息资源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将各决策体的自主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推选出一个真正科学可行的工程方案,对其予以明确。工程决策中涉及到的各政府、单位均属于决策主体,如设计、施工、建设等单位及决策政府。这些注意在决策阶段将会发挥出极为重要的决策。一个科学合理的决策过程对于综合决策成功与否而言,将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而为综合决策提供全面强力保障的则是各责任制度。
3.2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提升设计人员的造价控制意识。让设计人员意识到造价控制的重要性,在设计的过程中在保障满足基本需求的前提下,应用技术手段进行造价成本控制。做好设计方案必选。在进行设计方案选择时要充分考虑到动态因素,确保投资估算文件的编制质量。初步设计阶段的设计概算应根据国家现有的造价管理规定进行编制,深度和完整性需满足相关要求。在限额设计的管理的时候确保动态性。在对概算文件完成之后,要建设方进行复审,之后再送往监督管理部门进行监督,监督意见同时提交由行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设计评审会,编制单位应按照评审意见修正概算,修正概算在审核之后可以作为本次项目的限额标准。总之,要充分重视设计阶段的费用,及时跟踪,尤其是如果存在一些设计上的改变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预算,才能使得工程造价得到控制。施工图设计阶段编制的设计预算应根据国家现有的造价管理规定以及设计相关等资料进行编制,深度和完整性需满足相关要求。且其预算应该在经审批的最大限额以下。对工程中的土建工程造价控制。在进行土建工程的设计时,要尽量选择施工量小的,避开会造成大量施工的位置。
3.3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
确保招投标阶段中产生的相关文件都符合规范。在进行招投标时,要保证涉及到的工程造价没有厚彼薄此,招标文件中的技术规范要跟招标清单对应。建设单位组织对招标文件中的合同文本内容进行评审时应邀请造价管理机构参加。招投标阶段招标控制价的编制工作由建设单位组织或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建设单位需对编制成果进行审核把关,并对编制质量负责。招标完成并签订合同后,建设单位应及时将招标文件及合同送造价管理机构供日后造价监管使用。在招标结束之后,不再更改工程量的内容。轨道交通建设对于城市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程,工程招投标当中,基本上都是利用工程量清单报价的模式,在招投标阶段,需要实施公开招标制度,以此来选择施工承包商。相关建设单位需要按照定额以及取费标准、现行规范、施工图纸、工期等因素作出最高限价,在评标阶段,要公平公正,严格按照评标的科学方法进行评比,确保公平性和科学性,减少对以后造价管理造成不利影响。
3.4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特点主要是工序多、专业性强等,且施工各阶段投入资金高,因此在签订合同之后,需要按照以往此类工程实际成本的消耗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本工程的施工要求和市场信息变化情况来有效制定成本控制目标,确定工程盈亏的上下限。并且对于成本控制中重点项目应进行明确,对责任成本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在对市场的人工、材料设备和价格信息充分掌握的基础上,对施工现场的各项资源优化配置,以此对分项工程责任成本进行编制,充分发挥责任成本对施工各阶段造价管理的指导作用。
3.5竣工结算的造价控制
项目结算阶段的结算文件编制应在验收后由承包人自行编制并上报建设单位审核。建设单位可自行或者委托有相应资质的中介单位进行审核,建设单位对审核结果负责。结算文件的编制应按有关规定,按照统一格式填写。变更工程中的新增项目应编制单价分析文件,对于变更程序不完善、变更手续不齐全的变更项目一律不得计入结算。造价管理机构应对结算文件的编制进行监督和指导。结算需报相关部门审核。结算文件经发承包方确认即作为工程决算的依据。项目决算阶段的竣工决算文件编制应在建设项目或单项工程完工后,由建设单位以经财政部门审核的结算文件为基础,编制反映建设项目实际造价的竣工决算文件。编制竣工决算时,需将决算造价涉及的有关支付凭证按照第一部分(工程费用)、第二部分(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第三部分(预备费)及第四部分(专项费用)的顺序装订成册。
4结语
轨道交通因它的容量大、速度快、安全、环保、准时、舒适等特点,成为一种有效的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必不可少的工具。要在每个工程建设阶段都进行造价控制,才能够保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的成本问题得到解决,使得其建设质量更好,推动城市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金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造价控制的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3(36):119.
[2]黄红辉.浅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造价的控制措施[J].引文版:工程技术,2016(4):111.
论文作者:刘起松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5
标签:造价论文; 阶段论文; 轨道交通论文; 工程论文; 建设单位论文; 城市论文; 决算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