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43038119860509****
摘要:地铁列车故障救援效率关系到地铁列车运营能否正常,是否正时正点,甚至考虑到社会负面影响因素等。因此,对地铁列车故障救援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地铁运营行车组织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地铁;列车故障;救援效率;影响因素
一、地铁列车故障处理过程
地铁列车故障救援时的组织处理过程主要为:列车在正线车站或者站间区间发生故障后,由司机现根据《列车车辆故障处置指南》结合工作经验,对出现的故障报警及现象进行先期的判断和处理,同时应第一时间汇报行车调度,行车调度在接到报告后,将故障信息通知检修调度(车辆),由检修调度为司机提供技术支持进行进一步的故障处理;当列车司机经过故障处理,仍然不能将故障排除时,或者达到了故障处理的上限时间,由行车调度组织后继正常列车在车站清客后,对故障车实施救援;救援车(后继正常列车)先运行至故障车附近,在与故障连挂,推进或者牵引故障车运行,此时被堵塞的线路才逐渐开通,正线其他列车开始逐步恢复正常的运行;当救援车推进或者牵引故障车离开正线后(如救援车将故障车推进前方存车线或折返线、或者直接送回车辆段等),救援过程结束。结合上述过程,可以简单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图1 地铁列车故障救援处理流程示意图
二、地铁列车故障救援时间因素
根据上述列车故障救援组织的四个阶段,我们分别将其进行定义,并对每个阶段的所需时间进行分析。
⑴ 故障处置阶段(T1)
本阶段包含列车故障发生后,司机对故障进行判断和应急处置,以及与行车调度、检修调度的汇报沟通时间。正常情况下,一般需要 6 分 30 秒(本阶段,当列车密度越大,能容忍的处理时间越小,西安地铁现规定该时间为 6 分 30 秒),故 T1=6min30s。
⑵ 救援命令发布及救援准备阶段(T2)
本阶段包含四个部分的时间:后继列车清客时间、行车调度发布救援命令时间、故障列车清客时间和故障列车做救援准备时间。后继列车清客时间为 2 分钟,行车调度发布救援命令时间为 1 分 30 秒,故障列车清客时间为 2 分钟,故障列车做被救援准备为 5分钟,故 T2=10min30s。
⑶ 救援处置阶段(T3)
本阶段主要为救援车运行至故障车附近,并与故障车连挂试拉。通常,救援车在清客完毕之后,行车调度就会组织救援车往故障车附近缓慢运行,与此同时故障车在做被救援的准备工作,一般需要 2 分钟。当救援车运行至故障车附近,故障车也做好连挂救援准备的时候,两车开始进行连挂工作,连挂完毕尝试试拉,确认连挂状态良好,一般需要 3 分钟,故 T3=5min。
⑷ 组织故障车退出正线阶段(T4)
本阶段为救援车连挂故障车后,推进/牵引故障车运行退出正线,该时间为救援车推行/牵引故障车的走行距离(L)与救援时列车运行速度(V)的比值,即 T4= L/ V。
由此可见,列车故障救援时间(T)是指列车从发生故障至正线恢复正常运行为止,其中包括故障处置阶段(T1)、救援命令发布及救援准备阶段(T2)、救援处置阶段(T3)、组织故障车退出正线阶段(T4)四个部分的所需时间之和,故T(min)= T1+T2+T3+T4
结合上述四个阶段的所需时间,可得 T(min)=22+ L/V
因此可知,列车故障救援时间的与其过程中各个阶段的作业、运行速度和救援路径等因素的分布有密切关系。
三、地铁列车故障地点因素
列车故障的地点不同,对整个救援时间的影响也不同,离故障车的存车点距离越远,则救援时对后续列车阻塞时间、救援后恢复正常运营秩序的时间及乘客服务的影响越大。如图1:
图2 列车故障位置示意图
假设 01 次在B站下行出站发生列车故障需要救援,02 次在E站下行进站前发生故障需要救援,此时都需要由后继列车推进故障列车运行回车辆段,由上图中的列车位置,可以明显看出 01 次距离车辆段的距离要比 02 次距离车辆段的距离近,故障列车01 次出清运营线路的时间就会小于 02 次出清运行线路的时间,即对 01 次的救援效率高于对 02 次的救援效率,最终对正线其他列车运行和线路客运服务的影响也不同。
四、列车故障救援行车组织路径因素
即使是列车在某一固定位置故障需要救援,救援车连挂故障车动车后的救援行车路径不同,也会直接影响救援的效率,如下图所示。
图3 列车故障救援行车组织路径示意图
01 次列车在B站上行出站故障需要救援,此时 02 次列车在A站上行站台,行车调度组织 02 次列车对 01 次列车进行列车故障救援。结合列车位置及线路的设计情况,我们有三种救援行车组织方案可以选择:
⑴ 方案1:由 02 次列车连挂 01 次列车之后,经上行线反方向运行,采用牵引模式,牵引故障车回车辆段,停放故障列车;
⑵ 方案 2:由 02 次列车连挂 01 次列车之后,推进 01 次列车继续运行至皂河站,02 次列车司机换端,采用牵引模式,牵引 01 次列车经皂河渡线转线至下行线,经下行线正向运行,牵引故障车回车辆段,停放故障列车;
⑶ 方案 3:由 02 次列车连挂 01 次列车之后,继续推进 01 次列车经上行线运行,进入汉城路站存车线,停放故障列车;
三种不同的方案,对救援效率的影响不同。第一,救援车推行/牵引故障车的走行距离(L)不同;第二,救援车对故障车采用了 2 种不同的动力模式,牵引运行、推进运行的速度不同;第三,方案 1、方案 2 直接将列车送回车辆段后不会继续对正线其他列车造成影响;而方案 3 中 02 次列车将 01 次列车推送入存车线后,因存车线长度不足以放下两列列车,导致 02 次列车部分车体还在上行正线,此时 02 次列车与 01 次列车需解除连挂并退回正线,耗费一定的作业时间,终导致正线的二次中断和拥堵,同时故障车还占用了存车线,导致线路的灵活使用程度降低。第四,方案 1 的救援效率明显优于方案 2 的救援效率,且操作实施简单明了。故列车故障救援的行车组织路径选择不同,对列车故障救援的效率影响明显不同。
五、作业人员业务技能因素
无论设备如何智能化、集成化、便捷化,在设备出现故障时,均需要人工介入进行处理,所以列车司机处理故障和人工驾驶列车的水平、行车调度的业务技能和行车组织能力、车站乘客客流组织及清客的快慢,也成为影响列车故障救援效率的因素之一。通过分析近年来列车故障救援案例,T1、T2、T3阶段所消耗的时间直接跟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水平相关,从业人员业务技能水平越高,则 T1、T2、T3阶段所花费的时间越少,哪怕仅仅是少花费了 1、2 分钟,对高密度、短间隔的地铁行车组织和运营组织的影响程度都不一样。
六、结束语
地铁列车在运营过程中出现故障时,应第一时间进行处置,根据实际情况及调度的相关规定,作出科学合理的调度,减小地铁因故障导致的损失。
论文作者:刘晓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30
标签:故障论文; 列车论文; 次列车论文; 时间论文; 行车论文; 阶段论文; 组织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