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中“问题导学”的实践和运用论文_骆炜东

高中化学“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中“问题导学”的实践和运用论文_骆炜东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东方红中学 743000 

摘 要:根据“课标”、“考纲”,以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为依托,创设化学问题作为“先学”的导学提纲,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突破重点,能够有效地提高先学的学习质量, 进一步发散学生的思维方式, 让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先学。

关键词:问题导学 先学后教 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教学的本真就是教师运用不同的、具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将教材中的知识逐步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运用自己储备的化学知识解决实际化学问题的能力的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相对独立、积极地去发现和探索新知识,我认为这才是高中化学教学的归宿和追求。因此,高效的教学方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问题导学”,教师才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达到先学新方法和预习新知识这一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促使学生有准备地听课,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化学课堂教学质量。所以要求高中化学老师不仅要研读“课标”、“考纲”,将高中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结构烂熟于心,还要善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及时地发现问题、总结问题、完善问题、创设问题,将问题课前告知学生,指导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先学,使课堂教学转化为巩固、提升、延伸拓展阶段,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层次,培养出更多的拔尖学生,在高考中冲击名校。

一、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度不高。

目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仍然以教师的讲解为主,气氛相对沉闷,教师在讲台上讲自己的教学内容,学生自己听。针对教师所讲述的内容,学生只是简单做做笔记,选择性接受,只接受自己听得懂的部分,对于自己听不懂的部分就只好放弃了,从而导致课堂气氛死板沉闷,学生不能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或不能全身心地投入课堂,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不足。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之前提出若干具有针对性、指导性的问题,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这样就能够转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盲目烦操的情绪, 而且教师运用这种方法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 通过“先学”知道当堂要学什么,自己已经知道了什么,哪些需要重点去听,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对化学的学习产生一种比较浓厚的兴趣,又能够让学生有目的的听课。 如果在教学中缺失了这一环节, 只是教师在课堂上单纯讲述教学内容, 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 会让学生失去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同时对于教师的所教内容一知半解,只是听懂了一些简单的知识,复杂的、拓展性的就很难接受,要么留在课后花大量的时间去解决,要么置之不管, 学生学不到更有价值、更有深度的知识,很难达到高考的要求。

3.课堂教学气氛沉闷。

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重视自己的教,通常忽视了学生的参与度,因循守旧,运用传统的老教学模式,小组合作探究没有建立,学生没有表达自己看法和观点的机会,很难体会到成就感,从而导致课堂气氛过分死板, 学生学习的兴趣较低,教师也不能及时掌握学情,长此以往,学生厌倦了对该学科的学习。

二、 高中化学教学中运用“问题导学”模式的重要性

化学学科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化学方程式,还要通过化学知识的学习促使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思维习惯,也就是要逐渐形成化学学科的素养。现在的学生往往是被一些看似繁琐复杂零散且需要识记的的理论知识吓坏了,这些同学没有勇气或没有信心去探索和研究更深的化学问题,进而发现化学中所隐含的奥妙。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很有必要去创设问题,指导学生在课前去识记基础知识,在课堂上重点帮助学生如何运用基础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注重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科素养成了课堂的核心任务。高中化学教师在开展化学课堂教学时,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独立的“先学”,同时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去研究、分析、实验、总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学习任务, 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动手操作能力、 思维能力等, 而且还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以及在具体问题的探究和分析中, 增强学习化学知识的信心。

三、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问题导学”模式的具体实践和运用

1.创设碎片渐进式的问题发散学生思维。

教师可以设置碎片渐进式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思维方式上的发散和启迪,让学生按照具体的化学问题逐渐融入到所要学习的内容当中,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透过现象揭示问题的实质。 教师要设置碎片渐进式的问题,首先要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进行深入的了解,同时理清化学学科的已学知识和要学知识的前后衔接,要科学合理地预测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瓶颈和障碍,并且把这类问题和障碍分解成碎片提出学生可以解答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分析和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发散自己的思维。具体如何操作,举例探究。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同期元素金属性的探究”这部分内容的导学问题创设具体如下:

(1)Na、Mg、Al三种金属元素的金属性相对强弱你知道吗?判断依据是什么?

(2)比较Na、Mg时与水反应,而比较Mg、Al时与酸反应?反应现象是什么?你通过比较得出了怎样的结论?(小组内探讨)。

(3)通过学习,你能总结出哪几种判断元素金属性的依据?(小组间交流)。通过问题导入新课内容,有助于学生回顾识记反应现象,培养学生推理加验证的思维模式,形成自己归纳总结的习惯。通过对问题的思考,然后再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本节课主要内容的思维导图,供其他学生学习借鉴或完善补充,这样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成就感,易形成竞争氛围,学习不再是被动的。

2.情景问题创设激发学生兴趣。

我们教师往往担心自己设计的提问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时间,达不到自己预设的效果; 还有些教师担心所设计的问题无法实现理想的教学目标,因此不敢在教学中创设问题。其实,要是教师设计一些情景问题,还是可以达到预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提问时,首先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这样既充满趣味,又拓展了知识面,还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充满化学,也乐在其中。

例如: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苯酚” 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学的重点苯酚的性质和用途,其中用途可以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生活中有哪些具体的用途。医药(阿司匹林、鸡眼膏、丹皮酚软膏)、塑料(尼龙)、树酯(电木)、消毒(煤酚皂)等。教师就可以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例与本节课的内容结合起来设计情境,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3.问题导学提高探究能力。

“课标”、“考纲”要求,化学学科要求提升实验教学的质量,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问题导学的设计过程中,可以是具体的实验流程和实验环节,也可以让学生分析实验过程,留给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探索的空间,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有很大帮助。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探究”这部分内容的导学问题创设具体如下:

(1)化学教材中是以哪一族为例来探究的?分别用了哪些实验来论证?你能简述实验现象吗?

(2)化学教材中以哪一周期为例来探究的?用怎样的实验来探究?现象如何?

(3)通过学习,自己总结判断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有哪些(小组内探究)?

创设一些探究性较强的问题,指导学生针对这一实验过程及实验原理进行探究与分析,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开展新的教学内容。问题导学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高中化学教师需要在总结优秀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地运用这一方法来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在提高化学成绩的基础上,产生浓厚的化学学习兴趣。

论文作者:骆炜东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8月总第3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5

标签:;  ;  ;  ;  ;  ;  ;  ;  

高中化学“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中“问题导学”的实践和运用论文_骆炜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