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三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省随州市 441300
摘要: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离不开建筑行业的支持与帮助,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关键就是地基的结构。现阶段,由于建筑行业规模越来越大,地基所承载的重力不断加大,因此人们对地基结构的质量性、安全性以及稳定性也越来越严格。本文针对房屋建筑工程的基地结构特点,预先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用以确定地基地理环境周围特点,然后以此为基础明确施工方向,制定可行性分析以及详细的施工方案,为后续工作提供可行性依据。
关键词:房屋建筑;地基施工;施工技术
引言
地基施工是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关键环节,对房屋建筑的质量和安全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明确房屋建筑地基施工的技术要求与目标,做好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对于提高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1 地基施工的重要性
地表上层部分被叫做上部结构,由于建筑物都处于地表上层,那么在施工过程中,上部结构也就是房屋的重力会借助柱子和墙体传递给基础,而后通过基础传递给地基,因此地基必须有足够的耐久度、承载度,地基的牢固程度直接影响房屋的安全以及使用年限。虽然地基并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但是地基得质量直接关系到房屋建筑得安危。据不完全统计,70%以上的安全事故都与地基质量有关,质量事故较轻的则是上部房屋结构出现倾斜和开裂现象,较为严重的则是房屋建筑整体坍塌,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地基设计图设计的好坏与地基施工质量存在较大联系,必需严格遵循科学合理的施工规范对地基进行施工设计才能确保地基的质量,防止出现安全事故。由于地基处于地表以下、建筑物下方,所以属于一种隐蔽工程,倘若在施工过程中忽略了地基稳定性,那么很容易出现安全隐患和质量隐患,在后期进行整改时大幅度增加了房屋建筑施工的难度,严重时补救工作无法正常进行。除此之外,地基的成本会比预先制定的成本提高20%-25%,大大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2 提高房屋地基施工技术的具体措施
地基是整个楼房实际的承重部位,其稳定性对于整体的建筑物质量而言有着决定作用,如果地基部分不足够稳定,将会造成上部房屋结构的摇晃,假以时日就会带来非常严重影响。所以相关的工作者必须注意到这个问题,努力保证地基的稳定性,促进我国的房屋建筑行业的整体工程质量提升,保证房屋建筑物的安全。
2.1 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房屋建筑施工之前,施工单位要提前熟悉建筑施工周围的地理环境、自然环境,及时收集现场地质相关的数据材料,确定适合施工的工艺流程,明确施工安全技术指标以及相应管理措施,提前做好应对施工现场出现的突发事件的预处理和可行性方案。同时,施工单位还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周边环境,做好路面的预处理工作以及临时设备的检查工作,掌握房屋建筑施工现场周边区域地下管道的分布情况,根据施工条件和施工需求配置相应的机械设备,对于进场的施工材料,必需出示质量合格报告或者出示相关质量合格证明,确保建筑施工的质量达到标准。
2.2 提高施工技术
建筑单位要根据预先设定的基础边线和开挖线进行土方的挖掘工作,土方应在基坑外侧并新进行妥善处理。挖掘土方过程中,现场测量技术人员要精确测量挖掘的标高,严格禁止出现超挖现象。C10 砼垫层的浇捣过程中,施工单位需各留一组标样和同条件的试块,监理员要实施跟踪试块的情况,同时将其放置于实验室进行常温养护。施工操作人员要严格遵循施工方案设计进行下料单,根据钢材定尺的长度进行下料。绑扎工作展开前,施工人员应该注意将模板中的杂物与砌墙的砂浆灰提前处理好,并且要明确标注水平等高线。完成后要清理好钢筋,保持清洁状态,检查模板的接缝处是否严密,以防出现漏浆情况。针对支撑系统的建设,施工人员要尽量选择硬度好、质量轻、不宜变形韧性好的木材,使其发挥自身的性能和作用。在实际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合理计划时间,尽量保证在转载次数最小的情况下,对混凝土从减半的地点转移到浇筑地点。施工人员要做到规范操作,调整好振捣器的速度和频率,确保砼表面存在浮浆并且不沉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控制质量和验收检查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员除了要确保使用的材料具有相应的质量合格证之外,材料型号和规格也要符合施工要求。质检员需要将材料样品进行检测,倘若质量合格才能进行入库;倘若不合格需将这些设备材料及时返给供应商。合理堆放材料,按照材料自身特性和种类进行分类,选择一块干净的地方进行堆放,禁止将铁质材料放到潮湿阴冷的地方,以免日后出现质量问题。工程验收阶段,负责验收的人员要检查桩位和桩身是够符合工程要求,其偏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桩基不能立即进行验收,要等到沉桩时间结束后半个月开始检验,这时地基土的强度相对已经恢复,验收才更有说服力。同时,验收人员还要针对锚固长度进行重点检查,长度过短会不牢固,长度过长容易造成腐蚀。对混凝土的浇筑质量也要重视,要保证振捣的均匀性,使其密度结实度满足工程要求,对使用的混凝土进行留样,用于后期强度检验工作。
3 地基施工技术的主要目标
地基施工技术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不同的施工技术手段改进基土性质以提高基土的稳定性,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3.1 强化抗剪力
倘若地基抗剪力较弱,直接破坏基土的剪切力,具体表现在地基承受力较弱;建筑物因受力不均匀而降低平稳性;地基坑底出现凹凸不平现象;土方挖掘过程边坡失去平衡等等。因此,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可以采用地基施工技术加固地基以强化基土的抗剪力。
3.2 降低压缩性
由于建筑施工具有随机性,受到不同土质和周边环境的影响,地基会出现压缩现象,具体表现在房屋建筑逐渐下降;地基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地基因受力过重出现固结沉降等等。从地基的压缩程度能够清楚的看出地基土的压缩的模量指标,因此,通过降低地基的压缩性来有效防止地基沉降现象。
3.3 改善动力特性
地基动力特性一般通过打桩来体现,与此同时地基会因震动而出现下沉情况,这会给房屋的稳定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可以加强地基的稳固工序,来预防地基出现下沉,巩固地基稳定结实。
4 控制施工技术
地基建设方面涉及到很多种技术,例如吹填法、挤密法、固结法等,以下针对这几种方法进行举例说明,分析利用此种方法是如何达到地基质量控制的。
4.1 强夯法
运用强夯法进行地基施工,最主要的是做好测量和定位,准确的测量可以为地基的实际施工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施工人员确定夯点后,利用推土机来预压地基、测量场地高程,以此来保证夯点与测量放线点位置相一致。当施工位置的地下水位较高时,施工人员可以通过铺设砂石层或者人工降低水位的方法来阻止下陷的情况。另外,可以采用分段施工的方法,从两段开始慢慢向中间进行强夯,
然后用推土机进行平整处理。夯击结束后,需要施工人员再一次进行巩固。在整个夯击过程中,施工人员要特别注意夯击的方式、方法、力度、频次及位置,这些重要的控制点都能很好地把控,就能平衡其夯击的效果,同时要将施工区域的积水或剩余的砂石及时清理干净,保证夯击作业的高效顺利开展。
4.2 注浆法
运用注浆法的同时,要详细记录现场施工情况,针对其中的钻孔要记录数量和位置,并且后期再上方设置自然土层来防止浆液的上涌。要合理控制注浆的压力,保证其压力符合施工要求,在科学合理范围内,以保证注浆操作的安全性和高质量。可以通过从上而下的方式进行加固,如果施工用土和其它土层的土质性质不同,施工人员要测量土层的渗透系数,对渗透系数较大的土层要进行预防加固。采用注浆法时要注重浆液性能和配比度,适宜的配比才能发挥特性,才能满足工程需要。整个过程要进行详细记录,保证实际操作和记录相对应,其位置、深度、压力、数量等信息都要呈现,并对相应信息记录时间,保证后期可以进行追溯及检修。
4.3 深层密实法
深层密实法一般会借助起重机,利用其起吊作用将振冲器吊高,然后开启潜水电机来带动偏心块,这时会使得振动器的震动频率快速上升,在水泵的压力下将高压水流喷向土体,从而保证喷水的高度和深度符合工程要求。然后再加入适量的碎石等填充材料,不断进行重复循环直到填充到地面,此项技术能够形成复合地基,增强地基的密实程度,提高地基的自身承载力。
5 结束语
本文对地基的施工技术进行一定汇总,从根本上提高了地基的各项能力,包括强度、防水性能、承载力等,从指标方面控制了地基的质量,保证了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高效完成。质量的保证也会延长其使用寿命,更好的为国民所服务。
参考文献
[1]崔宝峰.关于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施工技术的分析[J].山西建筑,2017,43(34):62-63.
[2]戴梦军.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居舍,2017(20):25-26.
[3]王德军.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门窗,2017(01):76.
论文作者:汪红梅,吴云武,王兴红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1
标签:地基论文; 质量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房屋论文; 房屋建筑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材料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