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施工设备现代化管理科学化是我国公路工程机械化施工企业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本文在分析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和管理现状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应采取的措施。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机械设 备管理提供指导价值。
关键词: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
1 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现状
1.1 公路工程设备管理制度不健全
就目前的一些公路施工企业来说,一是公路工程设备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没有可行的章法;二是对机械设备的台账、技术资料档案的建立等工作不够完善,管理工作无章可循;三是更 有些企业甚至在购买了新设备后,不能够及时入账,帐外运行,造成管理工作相当被动,严重的甚至造成资产的流失。
1.2 设备存有安全隐患
近年来,随着工程行业体制的改革的深入,公路工程建设逐步形成了国有、股份、外商、外企等多种形式并存的产业新格局,于是就出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路建设竞争格局,这就使得一部分企业 的领导为了追求利润和政绩,千方百计降低成本,必须的设备更新改造资金舍不得投入,致使设备异常陈旧、老化现象较普遍地存在,设备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隐藏着诱发事故的祸根。
1.3 公路工程队伍的变迁,给设备管理增加了难度
当前公路工程工人多为农民工,85%以上是未参加过任何培训的。这部分人的特点:一是流动性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机械设备的性能、操作规程、维护保养等基本常识知之甚少。二是他们的工作内容只管“干活”,对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是不去执行的,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 也只能停留在表面上。
2 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的选择原则
2.1 适应性
施工机械与公路建设项目的具体实际相适应,即施工机械要适应公路建设项目的施工条件和作业内容。例如,路基工程的施工范围广、施工条件变化大,选用的施工机械一方面应适应公路工程所在地的气候、地形、土质、场地大小、运输距离、施工断面形状与尺寸、工程质量要求等,另一方面施工机械的工作容量、生产率等要与公路工程进度及工程量相符合,尽量避免因施工机械的作业能力不足而延误工期,或因作业能力过大而使施 工机械利用率降低。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选择最适合公路建设项目内容的施工机械。
2.2 先进性
新型的公路工程施工机械具有高效低耗、性能优 越稳定、工作安全可靠、施工质量优良等优点,产品单价虽然不同于一般,但其性价比仍较高,更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公路工程施工任务。此外,采用先进的施工机械,由于其性能优点、安全可靠、故障费低,最终可取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2.3 经济性
公路工程施工机械经济性选择的基础是施工单价,它主要与施工机械的固定资产消耗及运行费用等因素有关。采用先进的大型的施工机械进行公路工程施工,虽然一次性投资较大,但它可以分摊到较大的工程量当中,对公路建设项目的成本影响较小。因此在选择公路工程施工机械时,必须权衡工程量与机械费用的关系,同时要考虑施工机械的先进性和可靠性,这是影响公路工程机械化施工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
2.4 安全性
在选择合适的施工机械、保证公路建设项目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的同时,应充分考虑施工机械的安全可靠性,如行驶稳定、有翻车或落体保护装置、防尘隔音、危险施工项目可遥控操作等。此外,在保证施工人员、设备安全的同时,应注 意保护自然环境及已有的建筑设施,不致因所采用的施工机械及其作业而受到破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加强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对策
3.1 基础业务程序的强化
对于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的科学管理,应贯穿于项目施工的全过程,主要是以保证机 械设备质量、最大限度发挥使用效率、确保施工安全为根本目的,分别针对各项业务活动与操作,通过采取各种方 法、手段、措施加以监督、管控。在新形势下,加强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科学性应侧重于以下几个环节:
3.1.1 机械设备的安装
对于公路工程项目的施工,在安装各类机械、设备前,应依据完整、详细的设计图纸、施 工方案、组织计划,对施工场地内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与规划,事先明确机械、设备的布放区域、通行车道、布局 形式、堆料场等,倘若存有障碍、疑义,应及时做出调整。与此同时,由于公路项目的施工机械、设备有着大量的 组合件,若要一次性安装到位并保证后期运行、使用期间的稳定,就需要在进行测量放线、设置基座的过程中,严格依据我国有关标准及规范,结合项目的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在正式安装前,应组织有关技术、设计、施工人员全 面检查机械、设备的外观质量,具体包括:焊接件的接缝质量、燃油储量、电力线路是否缠绕、螺栓螺母的紧密 度、绝缘部位是否存有缺漏、管道接头是否牢靠等事项。此外,在安装施工机械、设备的过程中,仍需实时监督、 随时检查各附属器件、线路等部位的外观质量。
3.1.2 施工前的调试
对于公路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调试,不仅需要仔细检查其外观质量,同时应综合考虑项目施工的具体标准及要求,收集、整理有关机械设备的技术资料、维护记录、使用说明书等信息材料,并将其作为主要依据,在调试的过程中了解、掌握施工机械设备的运行功率、稳定性、可操作性、安全性以及作业效果,最后做 出相应的调整与改进。在进行考核的过程中,需要针对施工现场的所有机械、设备,先行开展负荷、空负荷试验,以此确定其运行效率是否能够满足公路项目的进度要求、技术条件等。
3.1.3 加强档案管理
在公路工程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应能了解、掌握全部机械设备的使用、维护情况,从而需 要建立完整、全面的技术档案,其具体内容包括机械设备的编号、出场证明文件、维护记录卡、安装调试记录、交接班记录等。
3.2 加强安全管理
在正式进行公路项目的机械施工前,应综合考虑所有参建机械、设备的类型、使用要求、施工标准,先行制定机械设备安全生产技术方案,分别针对操作、技术、指挥、维护以及管理人员加以细化、落实,进一步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对机械设备质量的检查,以及时发现、处理安全隐患。对于在岗操作人员,应事先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其安全生产意识,待确认上岗人员均配有相应的资格证书后,方可参与施工。在此期间,应紧密联系在岗人员、机械设备、岗位要求,以责任制度落实,规范全体业务行为与操作,并布置好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以降低事故的发生机率。
3.3 加强在岗管理人员的科学化培训
对于公路项目的机械设备管理,其在岗人员不仅需要具备有关机械维护、设备检查、工程建设等专业的知识与技巧,同时还应对施工现场的环境影响、气候变化等外在因素有一定的了解与认识。对此,应进一步加强对在岗管理人员的科学化培训,综合有关工程、管理、机械、物理等专业的知识内容、方法理论,结合项目施工的实际情况与需要,从中提取可利用的内容作为授课教材,以提高在岗人员的业务能力、专业素质,而通过系统的学习计算机知识,能够更好的应用现代化管理技术与手段,进一步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效率、质量,从而加强机械设备管理的科学性。
结束语:
机械设备管理永远是一个永恒而全新的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为了提高机械化施工管理水平,必须通过各种形式对管理、操作人员开展业务培训,要做到设备使用、保养、维修的有机协调,不断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率,保证设备稳定安全运行,以取得设备管理的最佳经济效益,更好地为公路工程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于正明.浅谈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9,06.
[2]王夺魁.公路施工中筑路设备的管理研究[J].科技资讯,2008,17.
论文作者:周宏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6
标签:公路工程论文; 设备论文; 施工机械论文; 公路论文; 设备管理论文; 机械论文; 机械设备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