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小儿过敏性紫癜护理中的干预价值探讨论文_吴丽娟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市第一医院 福建泉州 362000

【摘 要】目的:探究在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的价值与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3月收治的40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借助于随机表法将其列入观察组(本组共计20例)与对照组(本组共计2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应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症状消失时间和预后质量评分。结果:两组症状消失时间和预后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可以有效地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改善其预后质量,可推广。

【关键词】小儿过敏性紫癜;优质护理;症状消失时间;预后质量评分

在临床上,小儿过敏性紫癜属于发病率和复发率均较高的血管变态反应出血性疾病,以3岁以上的儿童为多发人群,患者的症状有皮肤紫癜、腹痛、关节肿痛和血尿、便血等,需要及时地干预,否则,患者便会出现肾脏损害。小儿过敏性紫癜的过敏源复杂,所以不易确定,这也是该疾病易复发的一个重要原因[1]。为了寻求改善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预后质量的有效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3月收治的40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旨在探究优质护理的意义,现作如下总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3月收治的40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借助于随机表法将其列入观察组(本组共计20例)与对照组(本组共计20例)。对照组:男11例,女9例,年龄3~12岁,平均(7.1±0.2)岁,病程13d~9个月,平均(4.1±1.3)个月;观察组:男13例,女7例,年龄4~14岁,平均(7.2±0.4)岁,病程10d~9个月,平均(4.4±1.1)个月。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本项研究可行性强。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基础护理、病情观察、常规健康指导等,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应用优质护理,具体为:

1.2.1心理疏导

受到陌生的医院环境、严重的病痛等因素的影响,患者会出现焦躁、烦躁不安、恐惧等心理障碍,要加强护患沟通,为患者及其家属通俗地介绍疾病基础知识、治疗方案、护理措施、注意事项等信息,以缓解其不良情绪,培养其良好的治疗与护理依从性。

1.2.2饮食护理

要加强饮食管理,叮嘱家属为患者选用无异种蛋白的饮食,其目的在于及时地切断抗原与抗体的结合,维持病情的稳定。给予患者最基本的淀粉类食物,针对存在呕吐、腹痛、便血等症状的患者,要绝对禁食,但是要注意为其静脉补充水分和营养,待其病情明显改善后,可进流质饮食,并逐渐地过渡至半流质饮食和普通饮食;鼓励患者多食新鲜的水果(橘子、大枣、苹果、猕猴桃等)和蔬菜(菠菜、芹菜等),以及时地补充维生素 C,有利于血管的通透性的降低,并可发挥凝血和止血功效[2],对于抑制患者的症状均有确切效果。

1.2.3环境护理

每日借助于紫外线对病房彻底消毒,室内保持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条件,注意保暖,注意控制探视人员,以降低交叉感染的发生率;针对急性发作、出血者,为其营造安静的病房环境,确保其绝对卧床休息,也可以将患肢抬高;减少户外活动时间,为患者提供安全环境,避免接触花草或宠物。

1.2.4口腔和皮肤护理

若患者有口腔黏膜或牙齿出血情况,要培养其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饭后使用生理盐水漱口;患者要勤修剪指甲,告知家属为患者提供柔软干净的棉质内衣,有效保护其皮肤,避免穿戴纤维类或毛类衣物。

1.2.5病情监测

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体征和症状的变化情况、紫癜的颜色及消退情况进行监测,若发现异常,及时地通知医生,并配合其进行输血等对症处理;为及时地发现并处理肾脏的损害,要定期对患者进行尿常规检查,同时要对患者的尿量、性状、尿色等监测和记录,若患者存在头晕、眼睑浮肿、易疲劳等症状,应考虑其是否有肾功能异常情况,并及时地诊治;针对腹痛患者,要谨记禁止热敷,并对其进行B 超检查,结合检查结果和医嘱给予其解痉药[3]。

1.2.6用药指导

大剂量激素疗法是病情严重患者常常使用的疗法,但是这一疗法会导致高血压、浮肿、免疫力下降、皮肤感染、内分泌功能紊乱等不良反应,要提前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并严格遵照医嘱给予钙剂、抗组胺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解痉剂等药物[4]。

1.2.7出院指导

告知家属逐渐为患者的饮食加量、加品种,但是要注意,膨化食品或鱼虾蛋奶肉要避免;出院后的半年内避免接种预防疫苗,严格遵照医嘱用药;告知家属室内避免使用地毯,禁止养花或者宠物,尽量减少户外活动时间,预防呼吸道感染;定期返院复诊。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症状消失时间和预后质量评分。使用ADL量表[5]评估预后质量,量标准包括饮食和休息情况、用药过程中副作用的发生情况、症状改善情况等,满分100分,得分越高,预后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 19.0软件,分别使用( ±S)与t表示、检验本研究中的计量资料,并分别以率(%)与χ2对本研究中的计数资料进行表示、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为P<0.05。

2.结果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和预后质量评分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护理效果对比( ±S)

3.讨论

在小儿过敏性紫癜护理中,优质护理强调,护理人员要结合患者的病情特点和年龄特点,为其提供全方位、高品质的护理服务,有效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改善其预后。本研究中,观察组应用优质护理,经研究,两组症状消失时间和预后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借助于心理疏导、饮食护理、环境护理、用药指导等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认知水平,确保其积极地配合治疗与护理操作,在此基础上,也能够及时地监测病情变化,减少甚至避免各种风险因素,维持患者病情的稳定,进而改善其症状和预后质量[6]。本研究提示,在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可以有效地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改善其预后质量,可推广。

参考文献:

[1]蒋雯雯.护理干预对降低小儿过敏性紫癜复发的作用[J].中外医疗,2016,35(17):158-160.

[2]周燕.对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24):172-174.

[3]陈素洁,罗静.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效果[J].内蒙古中医药,2015,34(12):111.

[4]关秀梅.小儿过敏性紫癜的饮食管理及护理干预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7):126-127.

[5]殷琴,张周静.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护理措施[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0):225-226.

[6]欧阳知明,叶永青,刘玉玲等.小儿过敏性紫癜的观察及临床护理方式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1):159-161.

论文作者:吴丽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6

标签:;  ;  ;  ;  ;  ;  ;  ;  

优质护理在小儿过敏性紫癜护理中的干预价值探讨论文_吴丽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