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远市人民医院 山东招远 265400)
【摘 要】目的:分析缺血性结肠炎(IC)的临床特点,提高其临床诊疗。方法:收集我科2010年1月-2015年6月收治30例IC患者的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年龄、基础疾病、结肠镜表现、治疗及预后。结果:IC多发生于中老年,常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便血,病变多位于左半结肠,结肠脾曲、降结肠、乙状结肠多见,结肠镜下非坏疽型以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纵型溃疡形成等改变为主要表现,严重病变可有肠壁增厚、狭窄,结肠袋消失;坏疽型常表现为黏膜广泛发紫及假性息肉形成。预后多较好。结论:对于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中老年患者突发不明原因的腹痛、腹泻、便血时需警惕IC可能,应尽早行结肠镜检查,及早进行治疗。
【关键词】缺血性结肠炎;结肠镜检查;临床特点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1-0038-01
随着社会老龄化,缺血性结肠炎已成为老年人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1]。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结肠黏膜供血相对或绝对不足,而引起的结肠壁缺血、缺氧性损害。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便血,严重者可致肠坏死、穿孔、腹膜炎及感染中毒性休克。现对30例IC 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5年6月收治30例经结肠镜及病理检查确诊IC患者,其中男10例,女20例,年龄36-82岁,平均年龄64岁。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基础疾病、实验室检查、镜下及病理表现、治疗及转归。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30例患者中,21例患者在发病早期出现腹泻,始为黄色稀水样便或糊状便,此后出现血水样便或鲜红色、暗红色血性便。26例患者出现腹痛,其中左下腹为著者20例,其次为全腹部、脐周。腹痛多表现为阵发性绞痛,单纯解痉药物治疗无效。
2.2 基础疾病
30例患者中,既往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脑血管疾病者22例,腹部手术史者3例,另有2例既往有肠易激综合症,3例无基础疾病。
2.3 实验室检查
所选病例中,白细胞升高者达到21例,占70%,白细胞正常但中性粒细胞比率明显增高者大于70%者7例。
2.4 结肠镜检查
病变位于乙状结肠11例,降结肠7例,结肠脾区6例,乙状结肠、降结肠节段性分布者4例,全结肠2例,直肠未见累及。肠镜下表现为病灶沿结肠带纵轴条带状分布,呈斑片状充血、水肿、糜烂,多与正常结肠粘膜组织界限清楚,严重者可见溃疡,伪膜及假息肉形成。
2.5 病理
所有患者均于病变部位取多点活检行病理检查,其结果为黏膜水肿、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等急、慢性炎症改变。
2.6 治疗、转归及随访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予抗生素抗感染,改善肠道循环、调节肠道菌群及补液扩容,对症治疗基础疾病等。30例患者均好转或痊愈出院。16例病人半月后复查结肠镜大致正常。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结论
IC 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和便血,常为突发的腹部绞痛,以脐周或左下腹多见,伴鲜血便或暗红色血便,且便血多在腹痛后24小时内出现。其次为腹泻,少数可有发热、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 腹部体征主要是病变区轻中度压痛,当发生肠道透壁性损伤时可出现腹膜刺激征。因此当临床怀疑IC时,应尽早行结肠镜及病理学检查,以明确病变的部位、范围、严重程度。
本组患者结肠镜检查病变部位以左半结肠最为多见,右半结肠少见。在解剖学上左半结肠各分支动脉血供相交区域吻合支少,尤其是结肠脾区,肠系膜上动脉分出的中结肠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分出的左结肠动脉在该处汇合,即 Griffiths 点,此处血管吻合支较少,且常发育不良或缺如[2]。因此结肠脾曲、降结肠、乙状结肠在缺血时最易发生损伤,是IC好发部位[3]。直肠血供为肠系膜下、直肠动脉双重供血,故病变较为罕见。
IC多呈一过型,病情变化较快,经对症处理后,多数患者可于48 —72h 内好转。因此,一过型IC的临床症状相对较轻、病程短,经治疗后可好转或自愈,复发率极低[4]。但对于肠腔高度狭窄、怀疑癌变及坏疽型IC患者,建议应尽早行手术治疗[5]。而该病药物的治疗的目的主要是减轻肠道缺血损伤的程度和范围,促进组织修复,改善微循环,防止感染和对症处理,应避免使用血管收缩剂、洋地黄、止血剂和利尿剂,因这类药物会加重肠缺血及肠坏死。
IC多见于中老年,这可能与老年人的动脉粥样硬化、罹患心血管疾病以及服用影响血黏度的药物等有关。而女性IC患者的患病率高于男性,本组研究为2:1,可能原因有:①女性口服避孕药、应用减肥药,且较男性更易患高脂血症、便秘等;②中老年女性绝经后雌激素分泌减少,易患心血管疾病等[6]。因此对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的中老年患者,当出现腹痛、便血时,应高度警惕IC可能,及时行结肠镜和病理检查,以期实现早诊断、早治疗,赢得最佳预后。
参考文献
[1]Lee SO,Kim SH,Jung SH,et al. Colonoscopy-induced ischemic colitis in patients without risk factors[J]. World J Gastroenterol,2014,20 ( 13) : 3698-3702.
[2]孙金山,苏雪梅,雷婷等,缺血性结肠炎75例临床特征分析[J]胃肠病学2015 20 ( 8) : 477-480。
[3]Suh DC,Kahler KH,Choi IS,et al.Patients with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or constipation have an increased risk for ischaemic colitis[J].Aliment Pharmacol Ther,2007,25( 6) : 681-692.
[4]Cosme A,Montoro M,Santolaria S,et al.Prognosis and follow-up of 135 patients with ischemic colitis over a five-year period[J].World J Gastroenterol,2013,19 ( 44) :8042-8046.
[5]Theodoropoulou A,Koutroubakis IE. Ischemic colitis: clinical practice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J ]. World J Gastroenterol,2008,14 ( 48) : 7302-7308.
[6]MacDonald PH. Ischaemic colitis[J]. Best Pract Res Clin Gastroenterol,2002,16 ( 1) : 51-61.
论文作者:邢莉, 滕俊策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4
标签:结肠论文; 患者论文; 缺血性论文; 乙状结肠论文; 动脉论文; 疾病论文; 基础论文; 《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