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贸易形势回顾与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世界贸易论文,形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2000年世界贸易继续沿着上年的扩张轨道前进,增长势头强劲
自1999年下半年世界经济开始摆脱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增势明显。2000年上半年全球宏观经济环境进一步改善,整体经济持续增长且增长力度加强,经济增长实绩远超出人们的先前估计,呈现出近10年来少有的良好状态。
在全球经济快速、稳健增长的带动下,国际市场需求旺盛,全球贸易活动日渐活跃,继1999年下半年的扩张之势,进入2000年的世界贸易也增势不减。据世界贸易组织(WTO)今年11月30日发表的《2000年国际贸易统计》年报的资料表明,2000年上半年全球商品贸易额增长了14%,是1999年全年增长水平的4倍。西欧和拉美地区经济的强劲增长、北美和亚洲持续的高进口需求等是推动全球贸易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2000年下半年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有所放慢。预计2000年全年世界贸易量增幅将达到12%,远高于上年的5.0%,是近10年来增长水平最高的。受美元汇率坚挺及国际市场商品价格的影响,2000年全年世界贸易额增速将为10%,也远超过上年3.0%的增长水平。
展望2001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有所放慢,世界贸易增长速度也将比今年略有减缓。预计世界贸易量增幅可达7%,仍高于90年代6.5%的平均增长水平。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世界贸易增长预测
(单位:%)
1999年2000年2001年
全球货物贸易
5.2 10.7
7.7
发达国家
4.3 12.2
7.3
发展中国家 5.3 10.3
7.0
发达国家
7.6 10.4
7.7
发展中国家 0.5 11.2
9.9
石油价格(以美元计算) 37.5 47.5 -13.3
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2000年9月
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贸易普遍呈现强劲增长态势
进入2000年,全球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持续活跃,增长势头普遍强劲,且增长率均明显快于1999年。
美国:美国是世界第一大市场,1999年其进、出口额分别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8.0%和12.4%。进入2000年,美国经济持续扩张,增长强劲,国内市场需求旺盛,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强劲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受此影响,1-9月美国对外贸易出口同比增长了14.2%,进口同比增长了20.4%,对外贸易(货物加服务)逆差累计高达2701.5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3.2%,创历史最高记录。预计2000年全年美国贸易逆差额将达到创记录的4000亿美元,约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4.5%。贸易逆差激增已是美国经济强劲增长中的一个重要隐患。
日本:2000年日本经济有所改善,表现在以内需为主的生产设备投资增加,消费者信心增强,公共投资继续发挥作用,而贸易的增长也成为今年日本经济增长加快的有力支撑。随着亚洲经济的恢复或强劲增长,以及美国经济的持续扩张,今年1-9月日本出口同比增长了21%,进口因国内需求增加及世界原油价格高涨而同比增长了25%。
欧盟:由于全球经济增长强劲、欧元持续走软,大大提高了欧元区国家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推动今年欧元区国家进出口贸易比上年都有较大幅度增长。据WTO的预估,2000年全年西欧国家的出口和进口增长率将分别达到4%和6%。
亚洲发展中国家及地区:今年国际电子产品市场的兴旺及货币贬值使亚洲国家的出口特别是电子产品出口增长强劲。今年前3季度亚洲地区(包括日本)的进出口增长了约25%,其中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最大的5个国家(韩国、印尼、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的进、出口均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率,而且进口已超过危机前水平。由于出口激增,对外贸易呈现大量盈余,许多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外汇储备增多。
拉美:今年以来拉美大多数国家经济逐步走出衰退,恢复增长。一方面是拉美地区的进口明显恢复,前三季度增长了19%(去年全年为负增长3%),另一方面由于世界初级产品价格回升,拉美国家的出口增长更迅猛,预计全年将比上年增长约20%,这有助于缩小该地区的经常项目逆差,有利于经济增长。
俄罗斯:受石油涨价和卢布贬值等因素的影响,俄罗斯经济一扫过去10年肃条、低迷不振的局面,呈现出积极趋势。俄罗斯今年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世界能源和原料价格上涨。在俄罗斯,燃料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世界石油涨价使俄罗斯如鱼得水。据俄罗斯政府估计,今年俄出口将比上年增长40%,外汇储备可望达到300亿美元。
三、国际市场商品价格明显回升
世界各国经济明显改善,推动国际市场需求大幅提高,国际市场商品价格也从亚洲金融危机的阴影中脱困而出。在经过连续几年下降后,今年国际商品市场价格明显回升,大多数初级产品和制成品价格走出低谷而回扬,尤其是世界石油价格曾飚升至10年来的新高。
具体而言,除食品饮料类一些商品因产量增长仍苦于供应过剩外,许多商品、特别是原(燃)料和工业制成品价格续呈现升势。截至2000年9月,世界市场糖价较上年12月猛升55.3%(按美元计算,下同),棉花和一些石油化工原料等价格分别升逾20%,铜、纸浆、通用塑料和钢材等价格分别升逾10%,机电产品、羊毛、棉纱布等价格也各有程度不同的上升。在个人电脑、宽频、无线通讯及光学电子的需求带动下,2000年全球半导体市场恢复明显,全年销售额将增长35%,达到2050亿美元。
国际原油价格持续攀升是今年世界市场中最令人关注的一个变化。据IMF预计,今年世界油价将比去年提高47.5%,而去年的油价比前年提高了37.5%。由于很多产油国生产能力有限和库存相对减少,加上进入冬季用油高峰,预计在未来数月油价可能继续攀升或维持在目前高位,然后会有所下降。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持续上涨,对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构成一定的威胁。但由于工业国家现在对石油依赖性较过去减弱,欧佩克组织建立了石油价格调控机制,石油涨价尚不会根本扭转世界经济的走势。
由于作为国际商品市场发展基础和前提的世界经济和世界贸易整体发展前景依然良好,2000/01年度一些产品(特别是农产品)的产量预计将有所减少,从而使市场供应压力有所减缓。预计今后一年国际商品市场非燃料类初级产品及工业制成品的价格可望继续趋于坚挺或回升。
四、世界贸易组织(WTO)工作进展有序
1999年12月WTO西雅图会议期望启动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的努力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果,这使得全球贸易的改革和贸易自由化的势头能否持续下去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进入2000年,WTO各主要成员所进行的有关重新磋商仍未能取得任何进展,这意味着在近期内全面启动新一轮回合的谈判已不可能。但WTO各方并未放弃各种努力。如在今年5月召开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部长会议、7月底召开的八国冲绳首脑会议和11月中旬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非政府首脑会议上,都表示要尽快发起WTO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并希望新一轮谈判能反映WTO所有成员方的需要与愿望。
从目前情况分析和估计,发达国家会继续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并保持其在国际贸易中的主导支配地位,这是其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虽然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但发展中国家并未放弃市场开放政策和从根本上否定贸易自由化,而是更强烈要求获得平等贸易机会,要求发达国家提供更大的市场准入机会。但若启动WTO新回合谈判,各方坚定的政治意志和灵活性将是必不可少。
新回合虽未启动,但在经过几个月的调整后,WTO的工作重新走上正轨,即继续组织WTO的运作,磋商国际贸易的阶段性自由化,努力确保以规则为基础的贸易体系成为各成员国政府管理经济事务中的中心角色等。其主要成果是:
(1)农产品谈判与服务业新一轮谈判业已启动。据WTO的统计,在全球贸易中,农产品和服务贸易额分别占到8%和20%,即为5000亿美元和1.3万亿美元,可见这两大类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性。自今年年初这两个领域的新谈判开启以来,到2000年6月底,已有50多个成员提交了有关农产品谈判的提案,WTO服务贸易理事会对进一步开放服务贸易市场问题进行了多次讨论。
(2)更多的国家融入到多边贸易体制中。由于WTO在世界经贸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其成员数量不断增加。2000年WTO又接纳了5个新成员,他们是约旦、格鲁吉亚、阿尔巴尼亚、克罗地亚和阿曼,这使WTO成员增加到139个。另外尚有29个国家和地区处在申请加入之中,其中立陶宛、瓦努阿图、中国及中国台湾省的加入工作已进入到最后阶段。
(3)争端解决机制良好运作。自WTO运行以来,争端解决机制在处理国际经贸纠纷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从1995年1月到2000年8月底,各成员向WTO贸易争端解决机构(DSB)提起的贸易审诉案件多达203件,其对贸易冲突的裁决结果也得到了当事国的认可。无论是当今世界最强的经济实体,还是一些弱小的发展中国家,都纷纷将贸易争端提交WTO的争端解决机制。这反映出该机制已成为各国处理国际经贸纠纷的首选方案。
(4)对发展中国家给予更多的关注。WTO各成员经协商一致达成了一项协议,即建立一个新的机制,就发展中成员所关切的贸易问题,包括延长履行乌拉圭回合协议的过渡期问题举行定期磋商。
今年前三季度主要国家和地区商品贸易增长表 (单位:%)
出口进口
全世界
14 …
北美15 19
美国14 20
拉美23 19
墨西哥
24 24
巴西18 14
西欧3.5 6
俄罗斯
49 11
亚洲23 28
中国33 39
日本21 25
亚洲5国
23 32
注:亚洲5国指韩国、印尼、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
资料来源:世界贸易组织《2000年国际贸易统计》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