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理人员实施心理护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论文_陈梅

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浙江湖州 313000

【摘 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精神科护理人员实施心理护理的问题及建议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富阳区第三人民医院20名精神科护理人员进行心理调查,将调查结果与国内常模比较分析,并分析护理人员心理问题与护龄、学历、婚姻状况的相关性。结果:精神科护理人员心理问题发生率为25.0%(5/20),与国内常模相比,精神科护理人员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抑郁、偏执等因子评分均明显增高(P<0.05),而强迫、敌对、恐怖、精神病性等因子评分没有明显变化(P>0.05)。精神科护理人员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与护龄、婚姻状况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而与学历没有密切相关性。结论: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态相对较差,只有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才能改善其心理健康状态,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人员;心理护理;问题

引言

心理因素是部分疾病的诱因,且在患者就诊过程中会影响治疗效果,对该因素进行控制已受到广泛关注。心理护理旨在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以期提升社会、社区及个人的精神状态达到最佳境界。精神科对患者的管理理念是人文化、家庭化以及社会化,因此对精神病患者予以心理护理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这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名精神科护理人员,均为女,年龄22-45岁,护龄1-23年,其中中专7名、大专8名、本科5名,未婚6名、已婚12名、离婚2名。所有护理人员均无不良嗜好,也没有严重生理及心理性疾病。

1.2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如对症处理、日常照护等。对实验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管理:(1)融洽护患关系:增加和患者的沟通次数,对患者的言行举止、心理状态进行观察,以同理心了解患者的心境,和他们聊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和其聊天时展现亲切的微笑,减少其抵触情绪。与此同时,增加和患者家属的沟通次数,耐心解答家属提出的疑问,及时告知家属患者在治疗上取得的积极进展,列举案例,增强家属的信心,耐心向其解释他们是患者坚实的后盾,引导其一定要坚定信心共同帮助患者康复,鼓励其多给予患者关心,多到医院看患者,以让患者得到家人强有力的情感支持。(2)针对心理状态不同,实施不同的心理干预:对于对治疗、住院有抵触情绪的患者,耐心与其进行沟通,主动给予其关心,鼓励其进行倾诉,做患者最忠实的倾听者,适时以患者容易接受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开导,在患者情绪平稳后,将病房环境、科室人员等向其做个简单的介绍,询问患者的需求,尽可能满足,以取得患者的信任,让其感受到温馨、安全的氛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情绪危机。对于焦虑不安的患者,除了要从专业的角度对患者进行知识宣讲,减轻患者的焦虑不安外,多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使其获得心理安慰,引导其克服心理障碍。(3)针对病程的不同,实施不同的心理干预:对于刚入院的患者,热情接待,用亲切温和的态度将病房环境、作息时间、科室工作人员等向其做详细的解释,以消除患者的不安感、陌生感,倘若患者属于不配合类型的患者,可以首先和患者聊一聊他们的生活、工作等,在护患距离拉近后,再对其病情和今后的治疗进行谈论。对于刚入院就排斥与人交往的患者,耐心与其进行交流,引导其主动说出想要了解哪些信息,尽可能满足其掌握这些信息的需求,在患者对人不是那么排斥的时候,再和他们说一些治疗方面的话题。对于处于病情缓解期且对于以往的病态行为表示自责、后悔的患者,多给予其安抚,耐心对其进行疏导,告诉其以往他们所做出的行为都是受到其掌握精神症状影响的、不受其主观想法的支配,引导其不要过于自责,要勇于直面未来,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接下来的治疗。对于处于恢复期的患者,同样给予关心,多了解其所存在的想法,针对其多会存在对今后回归家庭、融入社会表示担心的心理负担,进行及时的开解,帮助其对今后可能存在的困难和应对策略加以分析,引导其以积极的态度迎接新生活,告诉其虽然刚开始会有一些困难,但是未来美好的生活仍会向其招手,列举成功案例,坚定其信心,叮嘱其出院后要遵医嘱服药,保持乐观的态度,联系患者家属、同学、同事等,鼓励他们多给予患者情感支持,用敞开的怀抱迎接患者的回归,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以使患者出院后可以顺利回归家庭、社会。

2结果

2.1精神科护理人员心理问题发生率

20名精神科护理人员中,5名可能出现心理问题,心理问题发生率为25.0%。

2.2精神科护理人员SCL-90评分结果与国内常模的比较

与国内常模相比,精神科护理人员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抑郁、偏执等因子评分均明显增高(P<0.05),而强迫、敌对、恐怖、精神病性等因子评分没有明显变化(P>0.05)。见表1.

表1 精神科护理人员SCL-90评分结果与国内常模的比较

3讨论

医院护理人员需要面对工作及患者双重压力,而且频繁换班、夜班等会严重影响着护理人员的睡眠质量,在这种高强度持续压力作用下,护理人员不可避免地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而精神科护理人员除了面临医院护理人员的压力外,还要面临精神异常的特殊患者,需要付出更多的经历和体力,容易造成机体身心平衡失调,极易出现心理问题。因此,针对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心理问题,做好相应的心理干预,才能改善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态,使其更好地投入到护理服务工作中,从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精神科患者多伴有情感、意志、感知、行为等方面功能障碍,对医护人员工作的依从性较差,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扰乱、拒绝等行为,甚至伤害护理人员的极端行为。护理人员只能忍让,压抑自身感受,而长期超负荷的负面情绪容易引起护理人员的心理问题;精神科护理人员不仅要严格遵医嘱给予护理操作,还要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不停巡视患者的精神症状,掌握其心理变化,避免发生自残、自杀、走失等恶性事件,在这些高强度、高难度护理工作影响下,护理人员就会出现较强的心理应激,久而久之容易形成心理问题;由于社会对精神患者者的偏见,精神科护理人员的社会地位也相对较低,其社会贡献往往不能被正确对待,导致精神科护理人员心理压力增大;管理人员对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心理问题关注不到位,没有及时发现、及时疏导其心理问题,负面情绪不能得到有效缓解,并且,精神科护理人员往往缺乏心理卫生知识,不能有效地自我调节,尤其是婚姻状况不佳的护理人员,更易出现心理问题。本研究发现,精神科护理人员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与护龄、婚姻状况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而与学历没有密切相关性,结果与上述理论观点一致。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属于精神科护理工作之一,采用心理护理管理能够明显提高护患信任度和主动接受治疗率,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童亚娟,郑颖梅.精神科封闭式管理病房实施关怀性护理管理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22):36-37.

[2]周琴联.精神科患者的心理护理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13(12):425-426.

[3]陈小霞.精神科合同制护士心理健康调查[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2(8):1308-1309.

论文作者:陈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6月下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6

标签:;  ;  ;  ;  ;  ;  ;  ;  

精神科护理人员实施心理护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论文_陈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