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湖州融通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浙江湖州 313000
2 浙江省湖州交通规划设计院 浙江湖州 313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我国的道路工程建设作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为了进一步促进道路工程建设的有效开展,需要作业单位以及人员加强对于道路选线作业的开展。目前,我国的道路工程部门在道路选线作业的过程中加强了对于GIS技术的运用,进而由此促进促进了以GIS技术为核心的道路选线系统,促进相关作业效率的稳步提升。本文基于此,分析探讨基于空间分析的道路选线技术。
关键词:道路工程;GIS技术;空间分析;道路选线;技术研究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道路工程建设作业的有效开展,需要施工建设单位进行道路选线作业,进而实现该项作业多的稳步开展。事实上,相关单位在进行该项作业的过程中多借助人工的方式进行选线作业。由于该方法在开展的过程中受到选线人员技术水平的限制,故而导致作业效率低下。基于此,施工单位加强了对于GIS空间技术的运用,确保道路选线作业朝着科学化、合理化以及有效化的方向发展,实现各项效益的取得。
一、现阶段道路选线作业状况
目前,我国的道路建设部门在进行道路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多采用传统的人工方式进行相关的作业。事实上,该项作业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由于实际环境的限制,故而导致道路选线作业出现了较多的问题。关于现阶段道路选线作业状况,笔者进行了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一)信息利用率低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的道路工程建设的规模日益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就导致道路选线作业在开展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各项信息的收集以及处理,而这些信息中又含有较多的图文、表格信息。事实上,这种情况的出现导致在后续的作业过程中,相关人员难以对相关信息进行合理、高效的收集以及运用用,从而导致道路选线信息的使用效率低下。
(二)选线人员素质不均衡
目前,我国的道路部门在进行道路选线作业的过程中,多采取人工操作技术进行具体的处理。作为该项作业开展的主要参与者,工作人员的素质往往对选线作业的质量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但是由于我国道路部门在运行的过程中存在着选线专业人员较少的状况,而顶岗的工作人员在作业的过程中未接受专业的培训,故而作业效率以及质量较低,无法促进该项作业的顺利开展,进而导致后期的道路建设作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信息表现形式单调
此外,道路建设部门在进行道路选线数据资料管理的过程中,多借助图纸、表格、数字、影像等方式进行数据信息的记录。事实上,这种情况的出现就导致相关的信息表达过于单调,并且不利于相关人员从实际的该资料中获取到直观的信息,阻碍了道路工程建设作业的稳步开展。
二、基于GIS道路选线技术方法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道路选线工作的有效开展,我国的道路部门加强了对于新的技术以及工艺的运用。目前,GIS凭借着其自身的特点而获得了相关部门的青睐,并在道路选线作业的过程中获得广泛额运用。目前,基于GIS道路选线技术方法主要分为三类,分别是: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线路设计方法;基于叠置分析的线路优选方法;基于空间分析与模拟的综合选线方法。关于这三种方法的具体内涵,笔者进行了相关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一)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线路设计方法
一般而言,作业单位以及人员在进行道路选线作业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于地形因素的充分考量,而基于GIS的数字高程模型在运行的过程中能够借助进行线路航测、遥感、纸质地图扫描矢量等方法获取到道路建设区域的地形状况信息,进而为选线作业的开展奠定基础。目前,基于GIS的数字高程模型主要分为两种形式,分别是:Grid以及TIN。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借助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方法进行道路选线作业的过程中,需要作业人员事先进行人工定线作业,随后借助计算程序模块、数字高程模型数据以及相关技术指标开展线路纵横断面的设计作业,并由此开展土石方的计算与调配作业。不仅如此,随着该模型的不断完善,作业人员可以以此为基础开展放坡、计算样条曲线等平面设计作业。
(二)基于叠置分析的线路优选方法
目前,基于叠置分析的线路优选方法在运用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对于多条线路方案的综合评价与优选。该方法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能够依据道路设计的具体状况以及技术等级要求,将线路设计方案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层次化处理。在这一过程中,作业人员需要借助GIS技术获取到公路的缓冲区图层。最后,作业人员依据多层地理数据,将线路缓冲区图层与其他要素图层进行叠置分析,进而获取到相关的指标新型,最终为优选决策提供依据。
为了进一步促进线路优选作业的顺利开展,需要作业人员借助恰当的现代数学方法进行各类问题的优化解决。在这一过程中,GIS系统的运用能够实现分层数据中的采集以及输入,进而确保系统在运行的工程中具有灵活强大的数据编辑以及空间分析功能,促进该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基于空间分析与模拟的综合选线方法
近年来,我国的道路选线作业在开展的过程中加强了对于地形、地质、生态等因素分析,并突出了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基于GIS技术的道路选线技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而基于空间分析与模拟的综合选线方法则应运而生。
该方法在运用的过程中加强了对于GIS的空间分析、模拟、决策支持功能以及技术的运用,并以此为基础将道路选线各环节步骤在完备的空间数据和空间可视化基础上归于一体,促进作业质量以及效率的稳步提升。
目前,该方法在运行的过程中逐步朝着完善化的方向发展。不仅如此,该作业在开展的过程中主要借助GIS栅格数据及其邻接关系进行空间最优路径模拟与运算,带动道路选线作业的顺利开展。
三、GIS道路选线的发展趋势
为了进一步促进基于GIS空间分析的道路选线技术的发展,需要作业人员依据该技术的发展状况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相关的操作。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技术人员加强对于GIS虚拟现实、空间决策支持系统以及3S集成技术的提升以及发展,进而由此带动选线决策水平以及质量的提升,并促进投资成本的降低,促进各项效益的取得。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我国的道路工程建设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为了促进道路工程的稳步开展,作业单位以及人员需要强化道路选线作业的质量。本文基于此,分析探讨了道路选线作业的状况,并就基于GIS道路选线技术方法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论述。笔者认为,随着相关措施的落实到位以及技术的发展,我国的道路工程获得长足的发展,实现了各地区之间的联系以及经济往来。
参考文献:
[1]张冠娉,吴越.基于GIS的鹅形山森林公园游步道选线系统的建立[J].中外建筑,2012,(05):111-113.
[2]高山.铁路工程地质选线三维可视化技术与评价方法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11,(02):27-31+36.
[3]韩元利.基于GIS的数字铁路选线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铁道工程学报,2010,(08):29-33.
[4]孙卫星,胡圣武.基于GIS技术的公路综合选线方法的研究[J].测绘科学,2014,(S1):94-96.
[5]陈永贵,陈英存,杨润,高阳林.GIS技术支持下森林公园道路选线的辅助设计[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3,(04):184-188.
[6]冯海霞,冯仲科,张秋红.基于3S技术的林区道路选线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4,(S1):127-132.
论文作者:朱佳淮1,曹佳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3
标签:作业论文; 道路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方法论文; 技术论文; 高程论文; 线路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