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早起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血管再通率
急性心肌梗塞是由于冠状动脉的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导致心肌坏死所产生。发病急,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安全威胁性高[1]。溶栓是治疗心肌梗塞的主要治疗方式,目的在于疏通患者堵塞的冠状动脉恢复供血。不同的溶栓方式对灌装通脉的疏通效果不同,因此,本研究以早起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观察。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1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男29例,女17例,年龄42-68岁,平均平均年龄56.82±1.67岁。观察组男28例,女18例,年龄45-69岁,平均年龄55.41±1.29岁。两组患者的资料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进行溶栓治疗的临床观察。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心电图、血常规、凝血四项、心肌酶谱、尿常规等相关检查。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溶栓治疗,服用阿司匹林(国药准字H44021139,广东九明制药有限公司),首日给药300mg,以后每日用药100mg;服用波立维(国药准字J20180029,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首日给药300mg,以后每日用药75mg。观察组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取150万U尿激酶(国药准字H20054010,青岛康原药业有限公司)加入100ml5%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滴注时间30min,每日一次。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7天。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管再通率比较。使用心电图仪(GJ-6000A12,苏械注准20162211368,徐州国健电子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后6h和12h的血管再通率进行检测比较。血管再通标准:(1)胸痛症状明显缓解;(2)ST段回落50%以上;(3)2h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4)血清肌酸酶≤16h。符合两条可判定为血管成功再通。
1.4统计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管再通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h和12h的血管再通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部分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在发病前具有心绞痛加剧、胃肠道症状、低血压等前驱症状,部分患者无前驱症状,直接表现为休克或心力衰竭。早期急性心肌梗塞一般采用药物溶栓治疗,但起效较慢,治疗效果不够理想。静脉溶栓能够通过静脉滴注,药物被患者迅速吸收,较快发挥药效作用[2]。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h和12h的血管再通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静脉溶栓对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溶栓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溶栓效果。患者在发病后,心肌坏死区域的周围会形成缺血半暗带,内部仍然还有部分循环可供应血液,仍可保持大量的神经元活性。静脉溶栓能够较快的恢复溶解栓塞,恢复血流供应,最大程度的减少患者的病症损伤,恢复受损的神经细胞,减少病死率和病残率。在对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治疗中,保护缺血半暗带的神经元也是衡量治疗效果的重要标准。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后6h和12h的血管再通率的比较,能够对治疗效果进行有效评估。尿激酶是从人体肾脏组织中提取的酶蛋白,能够直接作用于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起到催化裂解纤溶酶原成纤溶酶的作用,有效降解血循环中的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等,起到良好的溶栓作用[3]。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血管ADP酶活性,对于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能够有效预防血栓的再次形成。患者在接受静脉滴注后,纤溶酶活性显著提高,在停药几小时后就能够迅速回复至正常水平。所以静脉滴注能够起到良好的溶栓效果,对患者的影响较小,少有不良反应症状。在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后血管再通率的检测比较中,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6h的血管再通率为65.22%、12h的血管再通率为89.13,均高于接受常规溶栓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6h血管再通率45.65%、12h血管再通率63.04%,对于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溶栓治疗能够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静脉溶栓在早起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血管再通率。
【参考文献】
[1]吴红彦. 全面护理干预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加动脉取栓术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7, 23(4):545-547.
[2]王智谦, 何涛, 韩雅君. 急诊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J].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7, 39(6):542-544.
[3]李欣慰. 早期他汀类药物治疗联合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7, 23(22):3058-3061.
论文作者:刘磊, 张萍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2
标签:患者论文; 心肌梗塞论文; 静脉论文; 溶栓论文; 血管论文; 两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