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_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理论体系论文,道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一、关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是我们经过长期探索找到的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经过长期探索,走过曲折道路,最后才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找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夺取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进而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时期以后,毛泽东领导我们又开始了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在这个过程中,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取得重大成果,但是总体上说并不成功,尤其是十年“文革”走上一条错误的道路。“文革”结束之后,我们重新进行探索。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这种探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开始走上一条正确的道路。在1982年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第一次给这条正确道路冠了一个名字,叫“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他说:“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了一个完整的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句话,包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点。简要地说,可以归结为“三个一”,即“一个基本路线”,“一个总体布局”,“一个奋斗目标”。“一个基本路线”,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一个总体布局”就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的建设布局。“一个奋斗目标”就是为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三个一”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基本路线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纲,总体布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奋斗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这一概括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29年间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本经验的科学总结。

这条道路的形成有一个过程: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历史转折,即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转到实行改革,从封闭半封闭转到对外开放,从而奠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框架和基础;1982年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条新道路的理论命题;1987年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以及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包括“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全面建设小康的奋斗目标。这次党的十七大对我们开创的这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了一个总的概括,涵盖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

那么,这条道路是不是一条正确的道路呢?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9年间,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年均增长9.7%(而同期世界平均增长幅度3%左右),人均GDP由1978年的220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2000多美元;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实现了由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农村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亿5千万下降到2006年的2000多万;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经济从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世界第三、外汇储备世界第一。到20世纪末,我国已经胜利实现现代化“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战略目标,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的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都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国的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稳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是完全正确的道路。

这条道路之所以正确,是因为“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它是深深植根于中华大地的活生生的富有强大生命力的科学社会主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9年间,我们在“结合”中创造了一系列既符合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符合中国国情实际、带有中国特色的理论观点和政策措施。例如:发展生产力,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我们坚持这一原则,同时从中国实际出发,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以及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措施;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我们坚持这一原则,同时从中国实际出发,作出全面改革的战略决策,推进各方面的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我们坚持这一原则,同时从中国实际出发,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按劳分配,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我们坚持这一原则,同时从中国实际出发,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并存的分配制度;共同富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我们坚持这一原则,同时从中国实际出发,实行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大政策;民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我们坚持这一原则,同时从中国实际出发,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实行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统一的治国方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我们坚持这一原则,同时从中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共产党的领导,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我们坚持这一原则,同时从中国实际出发,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如此等等。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同时,还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当代化,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精神,提出了一系列与时代发展同进步的科学思想观点,例如:关于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两大主题的论断,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关于经济全球化、国际政治多极化、世界文明多样化的判断,关于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战略思想等等,都是时代特征的反映。还有一些思想观点,例如关于可持续发展思想,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等思想观点,既是当代中国发展的阶段性所要求的,又是吸收和借鉴其他国家发展经验的产物,是当代人类共同文明的结晶。这充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道路,因而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历史的比较和国际的观察告诉我们:除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没有任何其他道路能够解决中国的前途命运问题。“文化大革命”的教训证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道路,是一条错误的道路,决不能重复。《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此已经作出结论,指出它“既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符合中国实际”,“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只能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有人重提“以阶级斗争为纲”,这是完全错误的。原苏联的经验教训证明,苏联的那种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道路,不是一条成功的道路,也不能重复。早在上个世纪年50年代,毛泽东就指出:“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要引以为戒。”邓小平说:“我们过去照搬苏联搞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很多问题。我们很早就发现了,但没有解决好。我们现在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要建设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最大弊端是权力过分集中,表现在经济上搞无所不包的计划经济体制,忽视市场和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政治上搞集权制的政治体制,忽视民主和法治。我们的改革,从实质上说,就是改革苏联模式。这种模式不改革,社会主义就缺少活力,就经不起风险考验,就难以在世界上站稳脚跟。苏东剧变的教训证明,“全盘西化”的道路是一条邪路,决不能走。“全盘西化”的实质就是经济上搞全面私有化,政治上搞多党制,思想上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一句话,“全盘西化”就是资本主义化。走这条道路,只能使共产党垮台、社会主义灭亡、国家四分五裂、历史倒退、人民遭殃。总之,我们要排除一切干扰,包括“左”的和右的干扰,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关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但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且必须坚持这条道路的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理论上的一个突出重大贡献,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了新的科学概括,完整地揭示了这一体系的理论内容,准确地阐明了这一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报告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作了科学总结和概括,第一次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新概念,进一步说明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战略思想之间的关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新的概括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

一脉相承是说,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所形成的各个重大理论成果,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都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大范畴。它们都是围绕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这些基本问题展开的;它们产生的时代背景,都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它们立足的基本国情,都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它们坚持的基本路线,都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它们坚持的基本经济制度,都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制度;它们所要实现的奋斗目标,都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句话,它们的理论主题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与时俱进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开放的、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理论体系。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文革”造成的危难局面,带领全国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当代中国首要的基本问题进行理论探索,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其中包括发展道路问题、发展阶段问题、根本任务问题、发展动力问题、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政治保证问题、战略步骤问题,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祖国统一问题等等,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阔步前进。其中有许多新的思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例如: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思想,关于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关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思想,关于在对外开放中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关于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以及“两个大局”等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关于以“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思想,关于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两大主题的思想,等等,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新贡献。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在国内外政治风波、经济风险严峻考验面前,依靠党和人民,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例如:在改革开放方面,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明确地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确立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提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的新概念,作出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战略布局的重大决策,确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分配原则;提出在对外开放中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等等。在发展方面,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依法治国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等等。在党的建设方面,创造性回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提出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实现了党的建设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等等。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围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着力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在这个过程中,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例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思想,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思想,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战略思想,以及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战略思想,等等,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尤其是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最重大的创新成果,它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党的十七大报告不仅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内容,而且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科学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毛泽东思想之间的关系。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在中国共产党八十多年的奋斗中,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反复探索,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把中国民主革命引向胜利,进而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这次伟大实践的理论成果,就是形成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伟大理论成果。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新鲜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引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历史性伟大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继毛泽东思想之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一伟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第一个理论成果主要回答了“什么是中国革命、在中国怎样进行革命”的问题;第二个理论成果主要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二者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系。从实践上说,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没有毛泽东思想,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从而也就谈不上建设社会主义,也就谈不上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理论上说,毛泽东思想关于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立场、观点、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指导;毛泽东思想在民主革命时期关于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为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养料;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思想如关于十大关系的思想、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等等,作为最早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所取得的重要成果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而从它的科学内涵来说,又是对毛泽东思想的重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回答时代所提出的新的历史任务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取得的最新成果。正因为这个最新成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此也可以称之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160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在中国革命时期,坚持毛泽东思想,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同样,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我们要响应党的十七大号召,把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作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根本任务,切实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研究和宣传工作,切实做好理论武装和理论创新工作,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的实践,又以新的实践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标签:;  ;  ;  ;  ;  ;  ;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_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