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高层建筑具有资金投入较大,作业面较为狭窄,施工工期较长的特点,这就对高层建筑的施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某高层建筑工程实例,对高层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关应对策略。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管理;问题;策略
引言:高层建筑当前在城市建设中越来越常见,高层建筑大多规模较大且施工周期较长,一般需2-3年才可建成。就高层建筑施工过程而言,高程建筑体量大、建设周期长,现场材料、人员、设备周转情况复杂,涵盖施工工艺较多,交叉施工的情况屡见不鲜。
一、工程概况
某高层建筑工程为市内重点工程,上部结构为26层,地下结构为2层,总建筑度99.8m,结构形式为现浇框架-筒体结构,总建筑面积约为71000m2,地上首层为公用大厅,3-26层为办公商用房,地下为停车场以及设备用房。工程工期要求为2年,垂直运输较为困难,现场周转面积较小。
二、高层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工程开工前,项目公司确定工程建设控制目标,决定将项目作为“创优工程”评比项目,故在开工前对施工阶段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具体为:(1)工程为现浇框架--剪力墙结构,混凝土是工程中主要材料,混凝土配比若存在问题,将会直接对施工质量构成影响,在运输、浇筑、成形过程中,混凝土本身的物理反应、化学反应可能导致构件成形后出现裂缝、蜂窝、麻面;(2)工程地上结构、地下结构共计28层,地下1、2层和地上1、2层层高和3-26层存在差异,施工过程中若不严格控制垂直度、轴线、标高,可能导致主体结构质量出现严重问题;(3)工程垂直高度较高,在施工过程中,需借助脚手架作业,脚手架若不严格管理,工程中可能出现脚手架坍塌等严重的安全事故;(4)工程现场周转空间较小,设备、人员、材料周转相对困难,且材料、设备从一层向高层运输也较为困难,若不制定有效策略,可能出现现场作业冲突、材料供应不足等现象,进而导致发生窝工等问题。
三、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应对策略
(一)主体结构施工控制
1、配合比选定
施工前试验发现,砂率每下降2.5%,混凝土强度将会下降15%,水灰比每增加1%,混凝土强度降低5%,以此为调整标准对混凝土配比进行优化、控制。根据设计施工图要求,开工前施工技术人员配置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检验不同水泥材料的水热化反应,根据试块来选择养护简单、水热化反应易控制的配比方案、材料。试验参考我国现行《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并综合考虑到当地的气候条件、昼夜温差。
2、三线控制
三线主要是指工程中主体结构垂直线、标高线、轴线。首先,根据高层建筑大楼柱网分布开始放线,以大楼四个边角为基础,确定边角柱位置,然后逐步放出其他标准线,模板组装、抄平完全参考标准线,并根据边角柱的位置进行检验,校对无误后,在模板四周增加支撑,以确保构件成形后垂直度符合规范标准;其次,在施工过程中,在施工复核轴线的基础上,以1楼楼面为基础,在每一层楼楼面相对应位置留出宽度200mm,长度200mm方形洞口,用红外线水平仪测量各个楼面控制点,同时利用钢尺、经纬仪检验、校正,并放出各个柱网的控制线以及主要结构的尺寸控制线;最后,在每一层预控轴线的基础上对标高进行定位,并用水准仪、全站仪进行检验,各层同时设置层高复测点,根据施工进度逐步落实检查措施,避免误差累积形成严重偏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技术控制
混凝土浇筑采用泵送的方式,全程运输用搅拌车,进场前,施工技术人员对混凝土的塌落度、性状进行检查,若塌落度不合理或存在分层、离析等问题不予进场;混凝土进场后尽快安排浇筑,进场到浇筑时间控制在1.5h以内;混凝土泵送浇筑过程中,施工员全程旁站监督,浇筑高度大于3m的模板需利用溜槽辅助施工;大构件混凝土构件需分层浇筑、分层振捣,不得出现过度振捣、漏振等问题;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把控混凝土初凝时间,严格控制养护过程,养护前7d,每间隔4h浇一次水,并覆盖黑色薄膜,而后根据混凝土的凝固情况,逐步调整浇水次数,保证混凝土内外温度一致,避免出现龟裂等病害。
(二)现场管理
1、脚手架管理
搭设高层脚手架,所采用的各种材料均必须符合要求。高层脚手架基础必须牢固,搭设前经计算,满足荷载要求,并按施工规范搭设,做好排水措施。必须高度重视各种构造措施:剪刀撑、拉结点等均应按要求设置。水平封闭:应从第一步起,每隔一步或二步,满铺脚手板或脚手笆,脚手板沿长向铺设,接头应重叠搁置在小横杆上,严禁出现空头板。并在里立杆与墙面之间每隔四步铺设统长安全底笆。垂直封闭:从第二步至第五步,每步均需在外排立杆里侧设置1.00m高的防护样栏杆和挡脚板或设立网,防护杆(网)与立杆扣牢;第五步以上除设防护拦杆外,应全部设安全笆或安全立网;在沿街或居民密集区,则应从第二步起,外侧全部设安全笆或安全立网。搭设完毕的脚手架上的钢管、扣件、脚手板和连接点等不得随意拆除。施工中必要时,必须经工地负责人同意,并采取有效措施,工序完成后,立即恢复。脚手架使用前,应由工地负责人组织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并填写交验单后方可使用。在施工过程中应有专业管理、检查和保修,并定期进行沉降观察,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加固措施。
2、材料设备管理
所有材料进场前均经过检查、现场试验,根据批次出具相应的合格证书、检验报告,不符合要求材料不予进场;设备进场前需出具相应合格证书,并逐台对设备进行调试、检查;1-26层,每间隔5层设置4处材料储存点,储存点均在临时电梯附近或边角柱附近,材料专人专管,施工技术人员根据施工平面图纸,对材料的堆放位置进行合理规划,以减少材料周转工作量;各层设备使用完成后由相关班组自行管理,所有设备不得空转,电源需断开。
3、交叉作业管理
前期土建、机电安装施工班组交叉作业情况,由项目公司根据施工进度统一安排,施工员现场合理协调人员分布,若出现施工碰撞问题,现场负责人统筹规划,以保证施工进度,避免窝工;中后期装饰、弱电、消防、强电交叉施工情况,以消防、暖通为先,以弱电、强电、装饰为后,从1层逐步向上层推进,严格控制隐蔽工程交接环节,在弱电、强电、消防、暖通施工验收完成后,才能够施做表面装饰层。
另外,高层建筑工程,一旦发生火灾,在机电井、通风井的作用下,火势将会迅速蔓延,在高层的施工作业人员难以有效撤离,将会造成严重事故。因此,本工程将火灾防范作为重点,现场明火使用均需要通过现场安全负责人审核、旁站监督,焊接作业附近需用防火板、防火布遮挡,一旦发现危险行为,严惩不贷。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施工管理相对复杂,现场一旦发生质量问题、安全问题必然会导致严重后果。建议广大从业者在施工前从安全、材料、进度、质量四个方面入手,结合工程建设基础条件,对问题进行透彻分析,严格控制主体结构施工,重点管理现场安全、现场交叉作业行为,以保证进度、质量控制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秦李杰.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2):216-217.
[2]林泽涛.高层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8(24)
[3]黄岩.当前形势下高层建筑施工管理问题探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10)
论文作者:柴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24
标签:混凝土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材料论文; 脚手架论文; 作业论文; 现场论文; 结构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