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论文_张彩金

浅谈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论文_张彩金

张彩金(四川省会东县新街镇中心校 四川 会东 615200)

摘要: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把新课程理念带进课堂,真正实现课堂教学新突破,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充满生机,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更加充满活力。

关键词:语文课堂;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8-242-01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互动的教学,在互动的过程中,双方会激起智慧的火花,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这就应该让课堂教学“活”起来。怎样让课堂教学“活”起来呢?在教学实践中,我做了以下探讨:

1 巧设民主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想要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教学情境,首先就要教师以微笑的面容、亲切的话语、饱满的激情去感化学生、亲近学生。并且教师还要善待学生,当学生出错时,老师不训斥,不惩罚,要耐心指导,当学生取得点滴进步时,应给予及时地肯定,并鼓励他们。如:我在教学时,将自己也列为学习的一员,与学生们一起操作,一起讨论。对表现出色的学生以“你真行!”、“你真棒!”、“你很好!”等来表扬他们,对学困生不厌恶、不指责。更是耐心地指导他们、鼓励他们。常鼓励他们说“你能行!好好想一想,慢慢来”等。使他们感到老师和他们一起动脑,一起学习。这样就慢慢地打消了学生对老师的惧怕和隔阂的心理,于是在轻松愉快地合作学习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2 培养学生敢于发现的精神与善于发现的能力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说过这样一句话:“学校教知识的目的,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使学生自己获得求知识的方法。”教师如果成功地引导学生发现了什么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能力。我们要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彻底改变老师的“全盘授予”:放下教者的架子,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要善于由浅入深地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精神,树立学习的主人翁意识。

例如我在教完《草船借箭》后发问: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问题要提请大家探究的?有一位学生问:为什么诸葛亮会比周瑜高明?原因是什么十分显然的,但这一问题闪现着学生思维的智慧火花。于是,我立即将它提升为:在筹划备箭上,周瑜和诸葛亮的策略有什么不同?(?即他们在考虑问题上的思路有什么不同?哪种思路好?)这一问,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经过一番争议,学生的认识趋于一致:诸葛亮的思路和周瑜不一样,周瑜是以常规思路来思考的,以为箭只能“造”才能得到;而诸葛亮用创造性思维来思考,想到以“借”可得到箭,也就是以“借”代“造”的方法智取,即利用天时地利向多疑善猜的曹操去“借”箭。课题上的一个“借”字就说明诸葛亮的谋略智慧要比周瑜高明得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样不仅不用担心学生提的问题会破坏老师设计的教学过程,而且培养了学生敢于发现、善于发现的能力。当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设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贯彻落实素质教育,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文中;在学生了解五壮士可歌可泣的事迹后,我设计了三个读的环节:(1)自由朗读,想想哪些地方读不懂等一下可以提出来。(2)检查朗读,每人自由读一个自然段,而且是学生主动站起来朗读。(3)有感情朗读,最后让学生在悲壮的配乐声中进行朗读。这样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更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只有改变旧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充分的读、思、问、议、写的时间,才能拓宽学生想象的天地。

3 课堂教学的形式与方法要灵活多样

语文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对文本的探索过程以及情感交流的过程。广大教师一定要在这些方面形成共识。真正放开手脚,大胆改革,勇于实践。教师在创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这种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时,特别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3.1课堂教学形式要灵活多变。要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使课堂达到真诚、民主、和谐、愉快。可以倡导由学生主持、主讲的主体形式。如:

3.1.1开展竞赛活动。竞赛能激发学生竞争机制,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提高学习热情。如把生字新词写在黑板上,在规定时间内让学生分组查字典,查得又快又准确确的组奖给小红旗或五角星,以此来激发学生求知的积极性。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团队精神。

3.1.2情景表演。这是活跃课堂气氛的重要手段之一,要尽量利用课本资源,使得情景真是可信,锻炼学生的领悟能力和表演能力。如学习《公仪休拒收礼物》一课,让学生阅读后,揣摩人物的动作和心理,然后模拟剧中人物,适当讨论准备后,进行表演。表演中,学生滑稽的动作和诙谐幽默的语言,引得全班同学笑得前仰后合,掌声阵阵。通过表演,学生学习兴趣高涨,气氛活跃,即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明白了公仪休拒收礼物的原因,又从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领悟了为官者清正廉洁的重要意义。学生在学习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活动的主人。

3.1.3分组讨论。对课文中学生质疑的地方分组讨论,合作学习。教师注重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无论学生回答正确与否,都要和颜悦色,用欣赏的眼神适时给学生鼓励。学生回答问题采取自由、民主、和谐的方式,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就感。

3.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是学生学习的起点,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载体。一方面,教师在教学引导中要精心设计问题,要根据教学的不同阶段设计事实性、经验性、创造性和评价性问题;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大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后自选解决问题。教师要倡导无错原则,即疑问无禁区、疑问无错误,告示学生珍惜并行驶问题咨询权。

3.3语文课堂教学要力求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埋下伏笔。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应该在课堂教学结束后,仍然让学生保持继续学习的兴奋点。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意见,建立真挚的师生关系,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只有在他们感兴趣的学科上才有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基础,课堂上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自尊心,对他们要多多进行鼓励,这样可以让我们的课堂更加有生命力。

论文作者:张彩金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8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9

标签:;  ;  ;  ;  ;  ;  ;  ;  

浅谈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论文_张彩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