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骨科中的人工关节治疗技术与效果论文_阳刚

湖南航天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0

【摘 要】目的:探讨对创伤骨科患者采取人工关节治疗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在2017年9月~2018年9月所收治的106例创伤骨科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主体,将其按照所采取的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分别为53例。实验组采取人工关节治疗技术,对照组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收集并统计两组患者的各项资料信息,并且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51例(96.23%)显著高于对照组42例(79.25%),实验组的髋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结论:对创伤骨科患者采取人工关节治疗技术的方法,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反应,更加利于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快速恢复。

【关键词】创伤骨科;人工关节治疗技术;疼痛评分

近几年来,伴随我国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剧,创伤骨科的发生几率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若未进行及时的治疗,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1]。目前,临床上通过采取人工关节治疗技术的方法,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恢复关节部位的功能,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人工关节治疗技术的可操作性以及预后效果十分明显,术后的恢复时间以及康复时间相对较短[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在2017年9月~2018年9月所收治的106例创伤骨科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主体,将其按照所采取的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分别为53例。其中,实验组男性30例,女性23例,最大年龄88岁,最小年龄46岁,平均年龄(70.12±4.45)岁;受伤后最短入院时间2h,最长入院时间3d,平均入院时间为(1.54±0.62)d。男性30例,女性23例,最大年龄88岁,最小年龄46岁,平均年龄(70.12±4.45)岁;受伤后最短入院时间2h,最长入院时间2d,平均入院时间为(1.11±0.43)d。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年龄、入院时间)等,P>0.05,表示两组差异存在均衡性,可以比较。

1.2治疗方法

实验组采取人工关节治疗技术。首先,协助患者完成各项常规检查,具体包括:体征检查、常规症状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对于合并糖尿病以及高血压的患者而言,则需要进行科室会诊,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手术方案。术前,需要将手术可能存在的风险告知患者,并且征求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同意。手术过程中,协助患者呈现侧卧体位,全麻后,于患者髋关节后外侧入路,同时,切断患者外旋肌群,随后,切开关节囊,进行股骨头的修剪。最后,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并安装适当的人工髋臼杯以及聚乙烯,随后,选择适当的人工假体柄以及金属球头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将上述部件安装于患者股骨上端,修复外旋肌群并缝合切口。术后给予常规的抗血栓以及抗感染治疗,实施心电监护。在患者身体情况良好的条件下,指导患者进行屈伸训练以及关节收缩训练。

对照组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治疗前,需要全面评估患者全髋关节的切口情况,主要是以外侧切口为主,等到髋关节完全暴露后,则需要将完全暴露的关节囊以及华摩登部位全部切除,外旋后进行收位,当其处于脱位状态后,彻底未出残留部位以及股骨头损害部位。随后,扩大髓腔,修复股骨。操作完毕后使用干纱布进行止血,同时,做好相应的清理工作,选择适当的部位放置髋臼,缝合切口后,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就做好负压引流以及后续的包扎处理。

1.3临床观察指标

收集并统计两组患者的各项资料信息,并且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过程中,借由版本为SPSS21.0的统计学软件,总结归纳并分析两组创伤骨科患者临床保护治疗所涉及的各项数据资料。计数资料采用(n,%)进行统计描述,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推断,计量资料采用(x±s)进行统计描述,采用t值检验进行统计推断,检验水准为P<0.05,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的有效几率

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51例(96.23%)显著高于对照组42例(79.25%),P<0.05,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见表1:

表1 2组患者接受治疗的有效几率比对[n(%)]

3讨论

创伤性骨折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骨科疾病,通常发生在老年人群当中,与中青年人群相比,发生几率相对较高。对于骨科患者而言,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通过采取认同关节置换术的方式,能够帮助终末期骨关节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除此之外,对于外伤患者而言,能够加快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3-4]。手术过程中,通过利用高分子聚乙烯以及金属等材料,基于人体关节功能以及具体形态和构造的前提下,模拟与人体十分相近的假体,同时,利用先进的外科治疗技术,将假体放置其中,进而有效取代患者已经发生病变关节[5-6]。大量的分析和研究表明: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51例(96.23%)显著高于对照组42例(79.25%),实验组的髋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由此可见,通过采取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方法进行治疗,不仅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同时,还能够促进患者关节功能的快速恢复,效果显著。

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采取人工关节治疗技术,能够提高创伤骨科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反应,对于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效果十分显著。

参考文献:

[1]丁露,李也冉,张政,et al. 组配式S-ROM型人工关节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效[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7,19(05):446.

[2]王子越,董启榕,徐又佳,et al.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内固定治疗高龄患者无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6,18(5):369.

[3]王金良,骆晓飞,魏瑄,et al. 更换长柄股骨假体结合内固定治疗假体松动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6,18(2):169.

[4]王兴山,唐杞衡,杜辉,et al.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创伤性关节炎回顾性研究[J]. 临床军医杂志,2016,44(4):353-356.

[5]陈善斌,刘智. 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中骨水泥型假体和生物型假体的选择[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6,18(5):451.

[6]赵欣宇,陈廖斌,谭杨,et al. 利福平在人工关节假体周围感染治疗中的应用[J]. 中华骨科杂志,2016,36(19):1263.

论文作者:阳刚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5

标签:;  ;  ;  ;  ;  ;  ;  ;  

创伤骨科中的人工关节治疗技术与效果论文_阳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