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老年教育研究发展态势可视化分析
张春华,于舒洋
(北京开放大学,北京100081)
【摘 要】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老年教育需求逐步增加,研究老年教育发展趋势、探索老年教育发展模式都将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学界进一步深入研究、机构开展老年教育活动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和借鉴作用。基于CNKI数据库,对近30多年我国老年教育研究发展态势进行定量可视化分析,从年度发文量、作者地域分布、发文机构及作者合作网络、文献期刊、关键词共现网络及突现态势、高影响力文献分析结果来看,老年教育相关研究呈现出萌芽发展、缓慢发展、快速发展三个阶段,老年教育研究有待深入和拓展,各区域研究水平不平衡,需进一步加强协作交流,而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大学应充分发挥其在老年教育中的引领作用。
【关键词】 老年教育;文献计量;可视化;定量研究;发展趋势
一、研究背景
按照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或者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0%的标准,我国已于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1]。据全国老龄办统计,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4亿,占总人口比例达17.3%。预计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左右[2]。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保障老年人的教育权益,积极发展老年教育。老年教育,又称第三年龄教育、高龄教育、长者教育,是指按照老年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有目的、有组织地为老年人提供的教育活动[3]。老年教育是成人教育的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体系的最后阶段。
实验中所涉及的抗体包括一抗Bcl-2抗体、Bax抗体、Caspase-3、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genase,GAPDH)抗体,均购于Abclonal公司.Sigma-1受体激动剂SA4503以及抑制剂BD1047购于Sigma公司.
《“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指出了发展老年教育的目标、路径和实施计划,“到2020年,基本形成覆盖广泛、灵活多样、特色鲜明、规范有序的老年教育新格局。全国县级以上城市至少应有一所老年大学”。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从扩大资源供给、拓展发展路径、加强支持服务、创新发展机制、促进可持续发展等角度对我国老年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作出明确部署。规划指出,老年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和老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满足老年人的学习需求,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4]。
自1983年中国第一所老年大学建立至今,全国各地已经形成了覆盖广泛的各级各类老年教育机构,老年教育得到了极大地发展。但整体来看,老年教育的参与率仍然不足,各项政策法规仍不健全,城乡发展还不平衡,教育资源供给不足[4]。纵观我国老年教育近30多年的文献,多是以定性研究为主,鲜有定量研究。本文以CNKI数据库收录的中文文献为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梳理近30多年我国老年教育研究的基本情况,采用量化、可视化的形式呈现老年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及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为老年教育研究及老年教育事业发展的决策提供有益参考。
二、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1.数据来源
通过以“老年教育”为主题词在CNKI期刊数据库中使用高级检索进行搜索(收录时间截至2018年5月30日),共获得1521篇文献,人工剔除新闻资讯、征文启事、期刊目录、简报等非学术文献及重复文献后,得到1239篇与老年教育相关的文献。
2.统计方法
(3)社区老年教育发展比较迅速
方便操作。中国菜的创新应便于操作,以免造成资源浪费。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我国人民已经发现一些食品的制作需要繁多流程,在加热次数足够多的情况下,会大大降低菜品中的有效营养,使中国菜的创新失去价值。所以,中国菜的创新要尽量减小成本,并且减少制作时间。
三、研究结果分析
1.文献年度数量分布
我国老年教育实践始于1983年1月创办山东老年大学。此后,理论研究探索老年教育的文章逐渐零星出现。吕维善综述了日本老年大学的历史与现状,对日本老年大学的课程内容、教学计划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6],这是CNKI收录的第一篇研究老年教育的学术文献。杜子才针对武汉老年大学的实践情况,对老年教育事业兴起的客观条件、特点、重要性和特殊性、发展方向等做了总结,为我国老年大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7]。叶乃滋从学科归属的角度首次将老年教育视为一种特殊教育并进行了论证,他从老年教育发展的社会必要性、培养目标、方针和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学科性论述,特别强调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方针[8]。可以说,早期的老年教育文献,以学习借鉴国外经验、总结探索国内实践为主。随着老年教育实践的发展,研究老年教育的文献逐渐增多。
脂肪含量在8.12~15.35g/100g之间,平均含量为10.73g/100g,不同部位的平均含量高低依次为胸腹部肉含量14.45g/100g、前腿肉含量10.99g/100g、最长肌肉含量10.31g/100g、后腿肉含量10.21g/100g、颈肩肉含量10.01g/100g。
图1 老年教育中文文献年度发文量(柱状图)及发文增长率(折线图)(柱状图标注各年数量)
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学界对老年教育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1986—1996年,这个阶段研究老年教育的文献较少,零星分散,年度发文数量在10篇以下,是老年教育研究的萌芽发展阶段。1997—2010年,研究老年教育的文献逐渐增加,但年度发文量均在50篇以下,相比其他学科较少,是老年教育研究的缓慢发展阶段。2011—2017年,年度发文量逐年增加,其中2011—2014年,发文量均介于50~100篇,此后发文量逐年攀升,2017年达到峰值,为222篇,此阶段是老年教育研究的迅速发展阶段。
为研究历年发文量的态势,本研究使用了年度发文增长率(α)这一指标:
图2 年度发文增长率
其中Ci为某一年的发文量,n为指定年度。A为统计起始年度,B为统计终止年度。对1986—2017年发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图1折线图所示。总体来看,α随着年份呈增大趋势,1986—2009年处于0值附近波动,2009年后α均大于0值。详细分析表明,1986—1996年为α值的平稳期,α值变化不大,这与老年教育研究萌芽发展阶段时间一致,表明该阶段发文数据量和发文年度变化均较小。1997—2009年为α值波动期,此时α值波动幅度明显增大,正负值交替出现,这与老年教育研究缓慢发展阶段时间一致,表明该阶段文献逐渐增加的同时年度发文量起伏较大,是学科知识累积发展阶段的典型特征。2010—2017年,α值均为正值,波动幅度进一步增大,在2017年达到峰值,这与老年教育研究的迅速发展阶段时间一致,表明该阶段发文量急剧增加,年度发文量增长速度快,这与近年来老年教育研究飞速发展相一致。
这类文献主要集中在对美国、日本和英国等发达国家经验的介绍和借鉴上。王英从理论取向、基本模式、课程设置三个视角对中外老年教育的发展差异进行了比较,认为应以促进老年人的社会参与作为未来老年教育发展的理论取向,构筑多元化的老年教育模式[18]。王旭全面介绍了英国老年教育的三大体系,其中英国开放大学在办学系统中起了关键作用[19]。丁志宏对英、美、日三个国家从教育定位、办学模式、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筹资渠道、管理方式等角度对发达国家的老年教育进行了介绍,强调我国的老年教育应注重老人的主体性、经费来源多元化、教育形式多样化、课程设置灵活化等[20]。娄峥嵘对国外的老年教育政策进行了分析,国外通过各种法律保障老年人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同时重视老年人的职业发展和生活经验[21]。
2.第一作者地域分布
1239篇文献中,未标明作者以及未标明单位或来源的文献有55篇,来自国外的文献有4篇。从其他1180篇文献的第一作者地域分布数量及占比来看(见图3),老年教育的研究与经济发展呈现出一定的正相关,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如浙江、江苏、上海、北京、山东、天津等地,老年教育研究也相对活跃;中部内陆地区,如山西、内蒙古、河南、江西等地,老年教育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发展;而西部边远地区,如新疆、云南、甘肃、贵州、海南、宁夏、青海、西藏等,老年教育相关研究就比较少。该统计与已有文献中对社区教育相关文献的作者地域分布统计一致[9],也就是说,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的研究有紧密联系,从下文的研究热点也可得到证明。
图3 第一作者地域分布的文献数量及占比
3.发文机构及作者的合作网络分析
从发文作者来看,发文量排名前十位的作者分别是岳瑛、李洁、乐传永、王英、孙立新、岳燕、程仙平、叶忠海、李惟民、柳华盛等。由作者及机构的合作网络图谱可见,老年教育形成了初步的合作机制,但作者之间的黏连度还不够强大,大部分作者的合作是一次性的。由此可见,个人的研究能力水平突出,但团队合作上还有待加强。
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66例心律失常患者为本次临床观察资料,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单纯使用胺碘酮治疗的33例患者命名为对照组,其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在52岁至76岁,平均(61±2.3)岁;使用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的33例患者命名为观察组,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在50岁至75岁,平均(60±1.8)岁。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图中节点标签为作者或机构,圆越大说明对应作者或机构出现的频次越高,点呈现的中介中心性(Betweeness Centrality)越强,说明节点在该领域的作用越突显。节点的圆圈颜色及厚度表示出现时段,即圆内颜色越深,标明该颜色对应年份出现的频次越高。从机构发文数量来看,总共有25家单位发文数量在5篇以上。其中,华东师范大学、无锡开放大学、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宁波广播电视大学、温州广播电视大学发文量居多,老年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普通高等学校以及广播电视大学系统,普通高校中又以师范类院校为主。从发文单位的地区来看,主要集中在江浙及京津地区。
图4是由CiteSpace生成的1986—2018年间发文作者及单位的共现网络,时间切片为1年,节点类型选择作者和机构,阈值设定为默认值(2,2,20)(4,3,20)(4,3,20),TOP N=50为时间切片内出现频次为前50的作者和机构,运行软件后生成了作者及单位合作图谱,共获得170个节点,106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074。
图4 发文机构及作者的共现网络图谱
表1 老年教育文献主要期刊来源
4.期刊来源分析
1239篇文献刊载于451种期刊上。表1列出了刊发老年教育文章数量排名前20位的期刊。其中,《成人教育》是老年教育相关文献的主要来源,共刊发了86篇文献(占6.95%)。此外,还有《成才与就业》(曾用刊名《上海成人教育》)《中国成人教育》《当代继续教育》等也是相关文献的重要来源。由此可见,老年教育文献主要刊发在成人教育、继续教育领域期刊,与该领域发展密切相关,进一步证明了老年教育是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百业待举。为了巩固来之不易的人民民主政权、迅速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体系等,中国共产党充分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非常重视法制建设。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法律文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包括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即政务院在内的中央国家政权机关组织、职权、活动方式及构成原则,为政务院迅速开展工作提供了法制保障。
5.高频关键词共现分析
表2 频次排名前30位的关键词
社区老年教育相关研究在2016—2018年突显比较明显。社区老年教育主要是指依托社区及其相关资源开展的老年教育活动,主要包括老年学校教育、老年活动中心、居家入户等多种教育形式[15]。黄琳等对2006—2016期间社区老年教育的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评析,对社区老年教育基础理论问题、相关研究成果的决策服务与应用价值、社区老年教育模式以及体系进行了述评[16]。米淑兰以北京市西城区社区老年人为调查对象,分析了西城区社区老年教育需求的现状及影响西城区社区老年教育发展的因素[17]。依托社区开展老年教育,内容更为丰富和多样,形式更加自由和灵活,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老年人的学习需求。
图 5、图 6、图 7分别为 1986—1996、1997—2009、2010—2018三个时间段内关键词共现频次聚类图谱。圆圈表示关键词节点,圆越大说明对应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越高,点中心性越强,说明节点在该领域的作用越突显。
图5 1986—1996老年教育关键词共现频次聚类图谱
图6 1997—2009老年教育关键词共现频次聚类图谱
图7 2010—2018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
由图5显示,1986—1996期间,中心性较高的关键词分别是老年教育(0.28)、第三年龄教育(1.18)、成人高等学校(0.04)、老年大学(0.04)、老年人(0.01)。这一阶段的关键词从类别和范围来看,相对比较单一,研究的热点主要还在老年教育机构层面。由图6显示,1997—2009期间,中心性较高的关键词分别为老年教育(0.85)、第三年龄教育(0.53)、老年大学(0.07)、成人高等学校(0.14)、老年人(0.12)、成人教育(0.12)、老年学校教育(0.12)、第三年龄教育(0.1)、社区教育(0.08)、终身教育(0.02)等。这一阶段的关键词开始丰富起来,网络节点也更多、更复杂,例如学习型社会、老年人才资源、人口老龄化、健康老龄化等网络节点逐渐突显。由图7显示,2010—2018期间,中心性较高的关键词分别为老年教育(0.41)、老年大学(0.27)、老年人(0.24)、社区老年教育(0.23)、第三年龄教育(0.21)、社区教育(0.17)、终身教育(0.16)、人口老龄化(0.11)、成人高等学校(0.09)、社区(0.07)、对策(0.06)、终身学习(0.05)、老龄化社会(0.05)、学习型社会(0.05)、老年群体(0.04)、开放大学(0.04)、积极老龄化(0.04)、课程设置(0.04)、发展策略(0.04)、老年人力资源(0.03)等。这一阶段的关键词更为丰富,网络节点也更为复杂,由此可见,老年教育的相关研究更为深入,研究的领域也更为宽广。
6.关键词突现态势分析
突现性关键词(Bursts Keywords)是指在某一时段内,出现频率比较高的关键词。由图8可以看出,1986—2018年出现的突现性关键词,按照突发强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第三年龄教育、老龄化、积极老龄化、开放大学、“互联网+”、老年学校、文化养老、成人教育、社区老年教育、成人高等学校、健康老龄化、人口老龄化、终身教育。从突现性关键词出现的不同时期可以看出,老年教育热点研究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1986—1999年的突发性关键词为老年学校、第三年龄教育、成人高等学校;1999—2011年突发关键词为健康老龄化、成人教育;2012—2018年期间,研究的范围更为丰富,主要有老龄化、文化养老、开放大学、积极老龄化、人口老龄化、终身教育、社区老年教育、“互联网+”。
(1)健康老龄化向积极老龄化的发展呈现出老龄观的重大变革
我们将这种习惯性对事件进行负性解读的过程,称作“认知陷阱”。一个人一旦陷入“认知陷阱”,就会产生负性情绪和适应不良的行为。
“健康老龄化(heath aging)”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1999—2007年期间,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老龄化的理念。邬沧萍首次结合中国具体情况,分析了健康老龄化的科学涵义和社会意义,健康老龄化以老年人口群体的健康长寿为目标,关注生命质量,体现在老年人的社会、经济、文化等诸 多方面[10]。此后研究文献逐渐增多。
图8 按起始时间呈现的突现性关键词
积极老龄化(active aging)的相关研究突现于2015年至今。1997年,西方七国丹佛会议首次提出“积极老龄化”的概念,1999年,欧盟召开“积极老龄化”国际会议,从理论上探讨积极老龄化问题及其解决路径,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出版《积极老龄化:从论证到行动》一书,进一步界定了“积极老龄化”的内涵,“人到老年时,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使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机会尽可能发挥至最大效应的过程”[11]。积极老龄化比“健康老龄化”含义更为广泛,不仅指身体的健康,更关注老年人对社会、经济、文化、精神等领域的积极参与。焦佩从积极老龄化的视角,分析了老年教育在促进积极老龄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老年教育应该坚持整体性和针对性的原则,调动老龄人群的学习自主性[12]。
张春燕指出,老年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部分,有助于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创建和形成[25]。苏德刚认识到老年群体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最终实现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方面[26]。连明伟进一步强调了老年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促进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中起着其他教育层次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27]。中国人口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以我国教育发展现状与面临的问题为背景,指出老年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逐步构建市、区县、乡镇、村居委会四级老年办学体系[28]。
“开放大学”作为关键词在2014—2018年期间突现强度明显。开放大学自挂牌成立起,就承担了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满足市民多样化、个性化学习需求的任务。而老年教育是建设学习型社会、提高全民思想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开放大学在开展老年教育方面担起重任。马良生以江苏开放大学开展老年教育实践为例,探索远程教育服务老年人群新模式[13]。张少刚等全面调研了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在办学规模、办学场地、学习平台、教学方式、师资、专业和课程、学习资源和终端等方面开展老年教育的具体情况,指出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应该从思想认识、合作模式、服务平台、学历和非学历、养老服务人才模式、服务队伍、实体基地建设等方面加以改善,以更好地服务老年教育的发展[14]。
文本主要采用Excel 2010和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CiteSpace(5.1R8SE版本)对数据进行统计。CiteSpace是由华人学者陈超美博士于2004年研发并定期更新的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5]。
学术领域常常使用关键词来标记文章的研究核心和精髓,因此,关键词常被用于确定该领域的研究热点,CiteSpace的关键词聚类功能可以用来确定老年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点呈现的中介中心性(Betweeness Centrality)是测度节点在网络中重要性的一个指标,具有较高中介中心性的关键词通常是连接不同领域的关键枢纽[5]。老年教育领域排名前30位的关键词(见表2)主要可以分为四类:一是跟教育类别相关的关键词,如老年教育、第三年龄教育、终身教育、社区教育、社区老年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二是跟办学机构相关的关键词,如老年大学、成人高等学校、老年学校、开放大学;三是跟社会发展阶段相关的关键词,包括学习型社会、老龄化、人口老龄化、积极老龄化、老龄化社会、健康老龄化;四是跟教育方式相关的关键词,如“互联网+”、文化养老、发展策略、影响因素等。
四、高影响力文献分析
学术界通常使用被引频次来评价一篇文章的地位和贡献,被引频次越高影响力越大,高被引文献也常常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和热点。为了使文献的统计结果更具时代性、指导性和实践性,选取2007—2018年被引频次前20的文献进行分析(见表4),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表4 2007—2018年被引用频次排名前20的老年教育文献
1.介绍、借鉴国外老年教育的实践和经验
为了预测未来老年教育研究的发文数量,根据历年发文量,拟合出发文量的趋势曲线(如图2所示)。定量分析表明,在2009—2017年,年度发文量与年份呈指数极显著正相关,其R2=0.9623,最佳模型的表达式为:ln C n=0.2111n-420.47,据此,预计2020年发表的文献数量可以达到300余篇。
2.老年教育发展的理论探索
王英等从“赋权增能”的角度探讨了老年教育应该通过制度、机制、环境和心理赋权保障老年人受教育的权利[22]。李双玲等分析了积极老龄化视野下老年教育的转变,强调老年人口是社会的宝贵财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资源[23]。叶忠海对老年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做了深入研究,主要包括老年教育的基本特征、教育宗旨、教育过程、教育原则、教育模式、教育属性、教育功能等方面[24]。积极老龄观指导下的老年教育,应该在满足老年人兴趣、爱好和技能的基础上,向“参与、健康、保障”的方向拓展,这不但有助于促进老年人终身全面发展,更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老年教育与终身教育的辩证关系
(2)开放大学在老年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老年人随着社会发展和自身身份的变化,不断学习新的社会规范,转变新的社会角色,建立新的社会关系,承担新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这一过程即是老年人继续社会化的过程[29]。付晓萍以上海老年大学为例,对老年大学在老年人的知识传授、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交往、代际关系等方面的功能进行了考察分析,指出老年教育对老年人继续社会化起到重要作用[30]。孙立新等指出老年教育是居村老年人继续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应该创办多元化的老年教育形式、拓宽老年教育内容、创新老年教育方法[29]。
4.社区老年教育模式探索
老年教育模式是开展推动老年教育的基本指导框架。社区老年教育是利用社区资源对社区老年人进行教育影响的计划和措施,目的在于提高老年人的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老年人的社会化[31]。王英在实践调研的基础上,以社区社会工作视角对社区开展老年教育提出了建议,包括保障社区所有老年人的受教育权利,丰富社区老年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提高社区老年教育的专业化水平,整合开发老年教育的发展资源等[32]。王英等进一步探讨了“非正规”老年教育在应对积极老龄化中的作用,“非正规”老年教育主要包括社区老年教育、大众传媒老年教育、老年人自发组织的老年教育[33]。
公办高校教师队伍数量庞大,力量雄厚,资源丰富,不同专业的人才较多,整体呈现精而多的状态。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发展参差不齐,发展较好的民办高校可以聘请到一些在公办高校优秀的老师来兼职,提高本校的教学能力及科研水平;发展较差的民办高校因没有强吸引力的报酬,无法招收到优秀的教师人才,外聘人员也多是离退休人员,整体师资水平较低而且专业布局不够全面。
5.老年教育发展的阶段特征
洪娜归纳了我国老年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处于初级阶段、覆盖面低、教学模式和教学课程缺乏规范、相关政策不完善等[34]。杨佳等对我国老年大学发展的阶段特点作出了说明:国家大力支持但仍处于边缘地位,实现老有所乐而未能老有所为,规模日益扩大但忽视弱势群体[35]。
按照管材选择原则,对比PCCPL、DIP、SP三种管材的优缺点,进行经济技术比较,确定主管材采用PCCPL及DIP。穿越铁路采用混凝土箱涵,内套SP;穿越高速公路、国道省道采用混凝土顶管,内套SP;穿越县级公路,挖槽铺设SP,管顶设置混凝土垫层;穿越堤防,SP外包钢筋混凝土;穿越河渠,明挖敷设,当渠底长小于20 m采用SP,大于20 m采用PCCPL或 DIP。同时在穿越建筑物和管道弯折处选用SP连接。
从以上高引用频次的文献可以看出,老年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处于重要位置,从借鉴吸收发达国家的经验,逐步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老年教育发展模式。整体来看,老年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办学模式还处于探索中,整体水平有待提高,社会力量的参与力度也需加强。因此,积极探索老年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形式,还是未来的努力方向。
五、思考和启示
我国老年教育有了长足发展,从借鉴学习国外经验到慢慢探索出适合中国区域发展特色的老年教育模式,从单一的老年学校、老年大学逐渐到开放大学、社区学院;从单一的面授教学逐渐发展到活动展示、游学结合以及“互联网+”支持下的远程学习,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以关注身体为主的健康老龄化到关注心态和参与为主的积极老龄化,老年教育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老年教育的发展又存在一些急需解决和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例如整体水平还不够高,地区发展尚不平衡,课程体系还比较单一,教学方式还不够丰富等。
1.老年教育研究有待深入和拓展
从已有的老年教育课程来看,老年教育主要围绕老年人陶冶情操、颐养天年为主,课程主要是琴棋书画、歌唱表演,而与老年人生活密切相关的安全教育、心理调适、生死教育、隔代养育却较为少见。因此,老年教育的课程设置应该积极探索丰富而广泛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除了满足老年人的娱乐生活,更在于发掘老年人服务社会的潜力,为老年人提供再次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
老年教育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成人和继续教育领域,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研究成果的展现形式还需要更加丰富。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如何更好地发挥老年群体的人力资源作用,拓展老年人群的学习需求,发挥老年人群的社会功能,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要内容。
2.老年教育研究与实践发展不平衡
从研究老年教育的作者所属地域来看,老年教育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浙江、上海、北京、山东等地,研究通常基于实践,因此也证明了这些地区老年教育实践比较丰富且充分。这四个地区的刊载文献数占所有文献数的47.1%,而贵州、海南、宁夏、青海、西藏等地区发文量屈指可数,可见中国老年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发展极不平衡。因此,如何促进老年教育的开展,丰富老年教育的课程内容,扩展老年教育的教学模式,实现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开发特色老年教育,需要从整个国家和地区的角度进行统筹规划。
以G40沪陕高速公路在常州市某互通立交为实例工程。首先对实例工程的新建匝道需求进行计算分析。根据本文式(1)可知,实例工程应设置3×2=6条匝道。根据现状统计(图4),实例工程已建有5根转向匝道,因此需要再新建一根道路①和道路③之间的匝道。根据现状分析,k=3,n0=5,i=1,j=3,同时对可行方案数进行计算,可知可行方案为:
3.协作研究尚需进一步加强
21世纪是全球人口老龄化的时代,欧、美、日等发达地区和国家相继进入老龄化社会,中国老龄化的程度也日益加深,这不是某一地区的独特现象,以青海为例,虽然老龄化程度低于全国水平,但也达到了12.4%的水平,也就是说每8人中就有一位老人[36]。因此,老年教育的实践不但要探索区域特色,更应该从全球、全国的角度探索老年教育的共性,合理使用资源,取他山之石为我所用。应该加强老年教育的研究合作,深入探索老年教育的共性,能够在相互借鉴的基础上更好地指导本区域的实践。
4.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大学应充分发挥其在老年教育中的引领作用
开放大学承担着建设学习型城市、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责任,而老年人是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满足老年人的学习需求,应该积极发挥开放大学在老年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互联网+”正在改变着教育资源、教育供给、教育模式、学习方式,而开放大学本身具备现代教育技术优势,可以抓住机遇,积极发挥互联互通的作用。
当前已有的老年教育培训,大多数以面授同活动实践相结合为主,老年群体活动一般采用就近原则,选择离家较近的教育机构,而此时一般无法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课程标准相对独立,开课内容较为随意。开放大学不仅具备系统分校的优势,更具有远程教育的丰富经验,因此探索开放大学在老年教育中的课程体系建设、专业标准建设、师资力量共享、优质资源共建、学分互通共认就变得紧迫而必要了。
和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绝大部分城市的图书馆读者证持有率不到 10%,图书馆利用率较低[1]。那么图书馆该如何挖掘另外90%的潜在用户呢?图书馆一方面要吸引更多的人走进图书馆,另一方面要激活潜在用户,让更多的个人或机构主动寻求图书馆的各种服务,使图书馆服务向更广范围、更深层次延伸,惠及全社会。
发达国家一般通过积极建设学习型城市、提倡终身学习、加快发展老年教育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因此,应积极借鉴发达国家老年教育的优秀实践经验,完善老年教育课程体系,探索老年教育课程内容,尝试老年教育的多种教育方式,培训优秀的老年教育师资力量,积极研究老年教育的发展模式。这对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解决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保障老年人的教育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和稳定,都将起到积极、重要的作用。
在本次研究的40例中药调配质量问题过程当中,其中有炮制品炮制不到位7例,占总比17.5%,药物质量问题10例,占总比25%,药物剂量问题12例,占总比30%,处方不明确问题11例,占总比27.5%。
【参考文献】
[1]顾严.人口老龄化:从阶段性应急到常态化治理[J].中国财政,2015(10):31-33.
[2]全国老龄办.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4亿.[EB/OL].[2018-6-20].http://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180604/32480644.html
[3]叶忠海.老年教育若干基本理论问题[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06):11-16+23.
[4]国务院,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R].
[5]李杰,陈超美.CiteSpace: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6.
[6]吕维善,林竟成.日本的老年大学[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1986(01):22-27.
[7]杜子才.试论当前老年教育的几个问题[J].老年学杂志,1988(02):65-68.
[8]叶乃滋.老年教育是现代社会的一种特殊教育[J].老年学杂志,1988(05):258-260.
[9]于舒洋,国兆亮.我国社区教育中文文献计量分析——基于CNKI数据库[J].终身教育研究,2017,28(06):18-22+31.
[10]邬沧萍.为实现健康的老龄化而努力[J].中国老年学杂志,1994(02):70-71.
[11]刘文,焦佩.国际视野中的积极老龄化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5(01):167-180.)。
[12]焦佩.从积极老龄化看终身教育中的老年教育转型[J].中国成人教育,2016(04):130-133.
[13]马良生.探索远程教育服务老年人群新模式——开放大学发展老年教育的实践[J].中国远程教育,2015(09):71-76.
[14]《全国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远程教育课题组,张少刚,等.全国电大系统老年教育发展调研报告[J].中国远程教育,2015(09):61-70+80.
[15]高娟.社区老年教育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
[16]黄琳,陈乃林.关于近十年社区老年教育研究文献综述——中国社区老年教育领域前沿视点评析[J].职教论坛,2017(09):57-65.
[17]米淑兰.北京市西城区社区老年教育需求调研与发展策略思考[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18(01):50-58.
[18]王英.中外老年教育比较研究[J].学术论坛,2009,32(01):201-205.
[19]王旭.英国老年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07(05):55-56+75.
[20]丁志宏.发达国家的老年教育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以英、美、日三国为例[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9):15-17+20.
[21]娄峥嵘.国外老年教育政策的分析与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12(08):101-103.
[22]王英,谭琳.赋权增能:中国老年教育的发展与反思[J].人口学刊,2011(01):32-41.
[23]李双玲,周志毅.试析积极老龄化视野下老年教育的转变[J].中国成人教育,2011(01):12-15.
[24]叶忠海.老年教育若干基本理论问题[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06):11-16+23.
[25]张春燕.浅谈老年教育的重要性及途径[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1):66-68.
[26]苏德刚.重视老年教育 构建和谐社会[J].成人教育,2007(01):89-90.
[27]连明伟.终身教育体系中的老年教育问题探讨[J].教育评论,2008(05):75-77.
[28]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马力,张许颖,王军平,桂江丰,王俊.中国人口与教育发展战略研究[J].人口研究,2009,33(02):4-19.
[29]孙立新,罗彤彤.困境与出路:老年教育促进老年人继续社会化研究[J].职教论坛,2014(06):28-31.
[30]付晓萍.老年教育对老年人继续社会化的功能分析——以上海老年大学为个案[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7(05):24-27.
[31]黄淑萍.论社区老年教育与老年社会化[J].成人教育,2008(09):48-49.
[32]王英.社区老年教育问题研究:社区社会工作视角的分析[J].成人教育,2009,29(02):44-45.
[33]王英,谭琳.“非正规”老年教育与老年人社会参与[J].人口学刊,2009(04):41-46.
[34]洪娜.浅析我国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2):20-21+51.
[35]杨佳,陈瑶.我国老年大学发展初探[J].成人教育,2007(07):73-74.
[36]青海新闻网讯.直面老龄化:新挑战蕴含新机遇.[EB/OL].[2018-6-20].http://sh.qihoo.com/pc/994786f2935bdcf0e?sign=360_e39369d1
Quantitative Visualization Analysis of Development Trend for Elderly Education in China
ZHANG Chunhua,YU Shuyang
(Beijing Open University,Beijing 100081)
Abstract: With the advent of aging society in China,the demand for elderly education is gradually increasing.The exploration of development model of elderly education will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institutions carrying out elderly education activities,further researching in the academic circles,and for the government formulating relevant policies.Based on CNKI database,this paper makes a quantitative visual analysis of development trend of elderly education research in China in the past 30 years.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results from annual number of articles published,the author’s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the cooperation network of publishing institutions and authors,the literature periodicals,the keyword co-occurrence network,the emergence trend and the high-impact literature,the research on elderly education shows three stages:germination,slow development and rapid development.The research on elderly education needs to be deepened and expanded.The level of regional research is not balanced,so we need to further strengthen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s.Open University in China relies on“Internet+”education model should take the leading role in the elderly education.
Key words: Elderly education;Bibliometric;visualization;quantitative research;development trend
【中图分类号】 G7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8700(2019)01-0056-11
【基金项目】 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2016年度在线教育研究基金重点项目“开放大学在线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编号:2016ZD105)。
【作者简介】 张春华,北京开放大学社会教育与职业培训部讲师;于舒洋,博士,北京开放大学社会教育与职业培训部讲师。
(本文责任编辑:陈 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