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的变化情况及临床价值分析王晓芬论文_王晓芬, 曾兴宏(通讯作者)

(武汉市新洲区人民医院ICU 湖北武汉 430400)【摘 要】 目的:探究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急性胰腺炎治疗的146名患者,按照病因的不同将其分为三组: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51例,酒精性急性胰腺炎患者28例,其他病因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7例。又按照病情的严重程度和CT检查结果将这些患者分为三组:轻度患者42例,中度患者73例,重度患者31例。通过分析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浓度、脂肪酶浓度以及脂肪酶浓度/血清淀粉酶浓度,得出实验结论。结果:酒精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浓度明显低于胆源性和其他患者(P<0.05),三组患者的脂肪酶浓度相差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中度、重度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浓度、脂肪酶浓度以及两种指标的比值均相差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酒精性和非酒精性患者能够通过血清淀粉酶浓度来鉴别,而轻、中、重度患者则不能通过脂肪酶浓度/血清淀粉酶浓度来判定。【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血清淀粉酶;脂肪酶;临床价值【中图分类好】R6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6-0113-01
前言急性胰腺炎(AP)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本次实验选取14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将其按照病因(胆源性、酒精性、其他)分为三组,又按照病情程度(轻度、中度、重度)分为三组,然后分析各组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浓度、脂肪酶浓度、脂肪酶浓度/血清淀粉酶浓度,现报到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此次实验选择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过急性胰腺炎治疗的146例患者,从患者的记录资料可见,患者的年龄为20~76岁,平均年龄47.23±0.69岁,其中男性患者有86例(58.9%),女性患者60例(41.1%)。按照《急性胰腺炎分类标准发展变迁与现状》所述的分类标准[2],按照病因将患者分为胆源性(51例)、酒精性(28例)、其他(67例)三组。另外按照病情严重情况和CT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轻度(42例)、中度(73例)、重度(31例)三组。1.2方法在患者入院当天,医护人员立即采集患者的筋脉血液,利用干化学法检测血液中含有的血清淀粉酶浓度(参考范围0~108U/L)、脂肪酶浓度(参考分为23~300U/L),并分析两者的比值。1.3观察指标检测分析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浓度、脂肪酶浓度以及脂肪酶浓度/血清淀粉酶浓度。

1.4统计学分析

这次试验中,选择spss18.0对数据进行统计,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数据,采用t检验来比较均数,用χ2检验来比较计量资料。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不同病因患者的分析结果与胆源性和其他AP患者比较,酒精性AP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浓度明显降低(P<0.05);而胆源性AP患者和其他AP患者的血清蛋白酶浓度比较,无明显差异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三组患者的脂肪酶浓度可以发现,胆源性AP患者、酒精性AP患者以及其他AP患者的有关数据没有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三组患者中,酒精性AP患者的脂肪酶浓度/血清蛋白酶浓度值最高,尽管如此,三组患者的脂肪酶浓度/血清蛋白酶浓度值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参数见表1。表1 不同病因患者的有关数据分析 血清淀粉酶血清蛋白酶 脂肪酶 (U/L) (U/L) (U/L) 酒精性AP患者 247.1 789.5 3.2 胆源性AP患者801.3 2307.5 2.88 其他AP患者 614.2 1709.7 2.78 2.2不同病情程度患者的分析结果CT分级的情况如下:轻度AP患者为A级,中度AP患者为B、C级,重度AP患者为D、E级。研究发现CT级数越高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浓度、脂肪酶浓度也越高。分析数据记录可以知道,轻度、中度、重度AP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浓度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酶浓度比较也无明显差异,同样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酶浓度/血清淀粉酶浓度值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参数见图1。3 讨论经研究发现,急性胰腺炎(AP)的病因很多,然而主要的病因有梗阻因素、酒精因素、血管因素外伤因素、感染因素、代谢因素、胆源因素以及其他因素。酒精因素:大量饮酒促进胰酶的大量分泌,导致胰腺管内压突然上升,引起胰腺泡破裂而引发急性胰腺炎。胆源因素:由于胆道结石、炎症等原因引起胰腺管梗塞、胰腺黏膜受损、胰液外溢,从而急性胰腺炎。其他因素则包含药物过敏、血色沉着症和遗传等。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腹痛、恶心、脱水、局部性脓肿等。腹痛是最早出现的症状,一般疼痛部位位于上腹正中或偏左,表现为连续性进行性加重。目前医学上对该病的检查手段主要有血常规检测、血尿淀粉酶检测、血清脂肪酶检测、淀粉酶检测、血清正铁白蛋白检测、生化检测以及CT显像检测[6]~[10]。[主要鉴别方法是检测患者有无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胆石症和急性胆囊炎以及急性肠梗阻等现象。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手段有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种,非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防止休克、改善循环;抑制胰岛素的分泌;提供营养支持等。图1 不同病情程度患者血清蛋白酶浓度及淀粉酶浓度综上所述,血清淀粉酶、脂肪酶、脂肪酶浓度/血清淀粉酶浓度是判断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指标,正确掌握这几项有指标有利于对急性胰腺炎特点的掌握和对该疾病的治疗。因此研究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的变化情况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参考文献[1]楼文晖.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新的分级——基于重要临床影响因素的专家共识[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3,01:4-5.[2]张和,孙备.急性胰腺炎分类标准发展变迁与现状[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3,04:344-345.[3]王兴鹏,李兆申,袁耀宗,杜奕奇,曾悦.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3,上海)[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3,07:530-535.[4]杨骥,黄强,林先盛,刘臣海,谢放,李瑞阳.血清脂肪酶和淀粉酶在早期急性胰腺炎中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4,08:1171-1178.作者简介:王晓芬(1986-),女,住院医师,研究方向:重症医学。通讯作者简介:曾兴宏,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危急重症方向研究,尤其擅长心脏重症及神经重症方面疾病。

论文作者:王晓芬, 曾兴宏(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2

标签:;  ;  ;  ;  ;  ;  ;  ;  

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的变化情况及临床价值分析王晓芬论文_王晓芬, 曾兴宏(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