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思想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527(2006)02-0029-0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探索,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发展。邓小平穷其后半生的精力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构建了博大的邓小平理论。邓小平没有提出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但在他的理论中却蕴涵着丰富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解读他的这些思想,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社会主义是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和谐发展的社会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他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1](P32-33)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产阶级社会的生产关系是人类社会生产过程中的最后一种对抗形式。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建立将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对抗性矛盾。对抗的消灭不等于矛盾的消失。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始终存在的。所以,在代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后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社会也将在上述矛盾中前进和发展。恩格斯十分明确地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2](P433)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建立以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照搬苏联模式,在生产关系上不顾我国生产力水平实际,强调“一大二公”,严重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邓小平在《怎样恢复农业生产》一文中指出:“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3](P323)1984年他又指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4](P63)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某些体制、制度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邓小平认为,要发展生产力,靠过去的经济体制不能解决问题,必须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根本性改革。他说:“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4](P370)
邓小平从总结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经验中发现,在我国社会主义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地方,现成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同生产力之间仍然存在矛盾。由于这种矛盾不是旧的社会制度下那种对抗性矛盾,所以也不能用政治革命的方式来解决。但是,这种矛盾如果得不到解决,社会生产力仍然不可能得到迅速发展。因此,在不变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必须对我们已建立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教育、科技等方面的体制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通过不断改革和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一系列环节和因素,使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应,更好地推动生产力发展。
二、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富裕不一定是和谐社会,但贫穷一定不是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中国是在生产力落后的旧中国的基础上起步发展的,“穷”成了中国社会的最大实际和一切问题的总病根。邓小平以其彻底唯物主义者的胆略把中国的“穷”念念不忘地放在心间,直言不讳地挂在嘴边,期望以此激励国人努力艰苦奋斗、发奋向前。1957年4月他在谈到建国以来工农业生产发展很快时说:“但是一直到现在,我们的国家还是一个贫穷的国家,落后的国家。”[3](P262)他把“穷”看作是当时国家最主要的现实。1980年1月,他又说:“我们穷,底子薄,教育、科学、文化都落后,这就决定了我们还要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5](P257)他五十年代讲“贫穷”“落后”,八十年代还在讲“贫穷”“落后”,一直讲了三十多年!为解决中国的贫穷问题,邓小平可谓是殚精竭虑。针对“文化大革命”中的“穷过渡”理论,邓小平尖锐地指出:“要人们安于贫困落后,说什么宁要贫困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这就是‘四人帮’搞的那一套。哪有什么贫困的社会主义、贫困的共产主义!”[4](P227-228)“我们干革命几十年,搞社会主义三十多年,截止一九七八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只有四五十元,农村的大多数地区仍处于贫困状态。这叫什么社会主义优越性?”[4](P10-11)他指出:“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八年这二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4](P116)“社会主义如果老是穷的,它就站不住。”[5](P191)
社会主义怎样消灭贫穷、走向富裕?这是邓小平后半生所思考和探索的主要问题。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就是发展生产力。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的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6](P293)列宁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7](P209)“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需要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8](P623)邓小平认为,搞社会主义建设,“总起来说,第一,不要离开现实和超越阶段采取一些‘左’的办法,这样是搞不成社会主义的。我们过去就是吃‘左’的亏。第二,不管你搞什么,一定要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要讲经济效果。只有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才能随之逐步增加人民的收入。”[5](P312-312)他指出:“社会主义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使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长,人民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为进入共产主义创造物质条件。不能有穷的共产主义,同样也不能有穷的社会主义。”[4](P171-172)“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贫穷,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4](P10)发展生产力既是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又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才能消灭贫穷、走向富裕。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生产力的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
三、社会主义要坚持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丰富的社会财富,而且要让全社会的成员都能分享社会财富。列宁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可能广泛推行和真正支配根据科学原则进行的产品的社会生产和分配,以便使所有劳动者过最美好的、最幸福的生活。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这一点。而且我们知道,社会主义一定会实现这一点,而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困难和它的全部力量也就在于了解这个真理”。[9](P546)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实现社会财富的共享,邓小平认为,“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4](P373)
实现共同富裕要落实“两个大局”思想。中国幅员辽阔,自然资源和区位条件各不相同,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实现共同富裕不可能是齐步走的共同富裕。共同富裕要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通过先富带动后富,先富帮助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指出:“我们的政策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带动和帮助落后的地区,先进地区帮助落后地区是一个义务。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改革首先要打破平均主义,打破‘大锅饭’,现在看来这个路子是对的。”[4](P155)“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使先富裕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地发展。提倡人民中有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也是同样的道理。”[4](P111)邓小平高瞻远瞩,在提出部分先富政策的同时,也预测到这个政策可能带来地区差距扩大、个人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他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的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4](P277-278)“两个大局”的思想既是落实部分先富政策的具体要求,也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理论依据。“两个大局”思想蕴涵着邓小平实现共同富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
实现共同富裕要防止两极分化。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4](P110-111)一个社会,社会成员的生活贫富差别状况如何,是社会和谐与否的重要标志。资本主义是生产资料私有制,一小部分资本家凭借手中的生产资料无偿占有他人劳动,大量攫取社会财富,而广大劳动人民由于不占有生产资料,一无所有。这样便造成了贫富悬殊的两极分化:一极是财富的积累,一极是贫困的积累。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广大人民群众成为社会的主人、生产资料的主人。这种社会制度反映在社会财富的分配上,必然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通过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而达到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富裕。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这里没有剥削阶级,没有剥削制度,国民总收入完全用之于整个社会,相当大一部分直接分配给人民。”而资本主义“那里贫富悬殊很大,大多数财富是在资本家手上”。[5](P259)公有制为主体是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制度基础,因此,邓小平反复强调“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4](P111)
四、社会主义要“两个文明”协调发展
文明作为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成果,反映了人类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进步状况。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它表现为人们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精神文明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发展的成果,它表现为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发达和人们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二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人类文明。二者的发展程度,共同标示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阶段。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依赖、相互贯通,两者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实践检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它的正确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邓小平十分重视“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这是邓小平多次提出的重要思想。邓小平1979年就提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4](P306)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都是社会主义文明的组成部分,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风气、社会秩序也必须上去。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时对广东省领导同志说,广东二十年赶上亚洲“四小龙”,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他还强调,搞精神文明建设,要着眼于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其本身风气如何,对全社会影响极大。克服腐败现象,加强廉正建设,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上的一些丑恶现象和资本主义的一些腐朽东西也渗透到党内,侵蚀了一些党员干部。对此,邓小平又提出“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的思想。他指出,我们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克服腐败现象。“端正党风,是端正社会风气的关键。”[4](P144)
要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就必须贯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在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同时,针对现实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多次批评了实际工作中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错误倾向。1980年1月,邓小平在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上就批评了少数地方、少数同志对犯罪分子、犯罪集团手软,采取措施很不得力,下不了手的情况。1981年7月,邓小平在《关于思想战线上的问题的谈话》中,批评了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涣散软弱状态。1982年4月,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讨论《关于打击经济领域中严重犯罪活动的决定》时说,这个问题不是今天才讲,至少讲了两年了,还是有些同志下不了手。1986年1月,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的讲话指出:“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的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4](P154)1989年政治风波过后,邓小平指出,改革开放这个基本点没有错,但坚持改革开放和打击犯罪活动,今天回过头来看,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一硬一软不相称,配合得不好。1992年初,邓小平在视察南方时的重要谈话中,继续强调要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只手都要硬。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扫除各种丑恶现象,手软不得。”[4](P378)
我国人均GDP已经跨越1000美元,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黄金时期,同时各种矛盾也凸现出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要通过改革,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使之更加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通过发展生产力来解决存在的问题,逐步达到全面的、平衡的、高水平的小康社会;通过政策、法律手段防止两极分化,缩小贫富差距,逐步实现共同富裕;通过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进步。
标签: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共同富裕论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 邓小平南方谈话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经济论文; 时政论文; 物质文明论文;